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15358200000015

第15章 苏洵卷(15)

迁表十二诸侯,首鲁讫吴,实十三国,而越不与焉。夫以十二名篇,而载国十三,何也(16)?不数吴也(17)。皆诸侯耳,独不数吴,何也(18)?用夷礼也(19)。不数而载之,何也?周裔而霸盟上国也(20)。《春秋》书哀七年,公会吴于鄫;书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21);书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22)。此其所以虽不数,而犹获载也。若越区区于南夷,豺狼狐狸之与居,不与中国会盟以观华风,而用夷俗之名以赴,故君子即其自称以罪之。《春秋》书定五年,于越入吴(23);书十四年,于越败吴于檇李(24);书哀十三年,于越入吴。此《春秋》所以夷狄畜之也(25)。苟迁举而措之诸侯之末,则山戎猃狁亦或庶乎其间。是以绝而弃之,将使后之人君观之曰:不知中国礼乐,虽勾践之贤,犹不免乎绝与弃,则其贱夷狄也,不亦简而明乎(26)?

固之表八而王侯六,书其人也,必曰某士某王,若侯某,或功臣外戚则加其姓,而首目之曰号谥姓名,此异姓列侯之例也(27)。诸侯王其目止号谥,岂以其尊故不曰名之邪(28)?不曰名之,而实名之,岂以不名则不著邪(29)?此同姓诸侯王之例也。王子侯其目为二,上则曰号谥名,名之而曰名之,杀一等矣,此同姓列侯之例也(30)。及其下则曰号谥姓名,夫以同姓列侯而加之异姓之例,何哉?察其故,盖元始之间,王莽伪褒宗室而封之者也,非天子亲亲而封之者也。宗室,天子不能封,而使王莽封之,故从异姓例,示天子不能有其同姓也。将使后之人君观之曰:权归于臣,虽同姓不能有,名器诚不可假人矣。则其防僭也,不亦微而切乎(31)?

噫!隐而章,则后人乐得为善之利(32);直而宽,则后人知有悔过之渐(33);简而明,则人君知中国礼乐之为贵(34);微而切,则人君知强臣专制之为患(35)。用力寡而成功博,其能为《春秋》继,而使后之史无及焉者,以是夫。

【注释】

(1)迁固史虽以事辞胜句:司马迁、班固的史书虽然是用事实文辞取胜,然而也兼有原则和方法在中间,所以常常获得孔子的遗意。

(2)悉显白之:详尽地表明它们。

(3)迁之传廉颇句:司马迁给廉颇作传记,议论救阏与的失误不记载,见之于《赵奢传》。

(4)传郦食其也句:给郦食其作传,阴谋削弱项羽权势的错误不记载,见之于《留侯传》。

(5)固之传周勃也句:班固的给周勃作传,周勃汗出洽背的耻辱不记载,见之于《王陵传》。

(6)传董仲舒也句:给董仲舒作传,议论与匈奴和亲的疏陋不记载,见之于《匈奴传》中。

(7)苟:假如,如果。疵:挑剔,非议。

(8)智如廉颇句:智谋像廉颇,论辩像郦食其,忠诚像周勃,贤能像董仲舒,然而十分功劳不能抵偿一分过失,那么将会苦于它的难以达到而懈怠。

(9)晦:掩蔽,隐秘不露。发:抒发,显现。与:称赞,赞扬。

(10)迁论苏秦句:司马迁评论苏秦,称赞他智慧超过常人,不使独自遭受坏名声。

(11)论北宫伯子句:评论北宫伯子,称赞他是爱人长者。

(12)固赞张汤句:班固称赞张汤,赞许他推荐贤良,扬人之善。

(13)酷吏:残酷的官吏。

(14)吾复何望哉:我又期望什么呢?复:又,再。望:盼望,期望。

(15)复:重复,反复。明:表明,阐明。

(16)何也:为什么?

(17)数:计算。

(18)独:单独。

(19)夷: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对东部各族的总称。亦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用夷礼,是说吴国不用中原礼教,而遵从夷人礼数。

(20)周裔而霸盟上国也:周人的后裔并且称霸而与中原各诸侯国结盟。

(21)橐皋:古地名。春秋吴邑。在今安徽巢县西北。

(22)晋侯:即晋定公(?—前475),春秋时晋国国君。前511—前475年在位。吴子:吴王夫差。黄池:古地名。今河南封丘县南。

(23)定:即鲁定公(?—前495)。春秋时鲁国国君。姬姓,名宋。前509—前495年在位。

(24)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西南七十里。

(25)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6)犹:副词。还,仍然。贱:轻视。

(27)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28)岂以其尊故不曰名之邪:难道因为他尊贵,所以不说名吗?岂:副词。表示反问。邪:疑问语气词。

(29)著:显露。

(30)杀:降等,减少。

(31)僭: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

(32)噫句:唉!隐讳和显露,那么后来人喜欢得到做好事的利益。噫:文言叹词。表示悲痛或叹息。

(33)渐:开端,起始。

(34)贵:显贵,尊贵。

(35)患:忧患,灾祸。

史论下

或问:子之论史,钩抉仲尼、迁、固潜法隐义,善矣(1)。仲尼则非吾所可评,吾惟意迁、固非圣人,其能如仲尼,无一可指之失乎?曰:迁喜杂说,不顾道所可否(2);固贵谀伪,贱死义(3)。大者此既陈议矣,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今姑告尔其尤大彰明者焉(4)。

迁之辞淳健简直,足称一家(5)。而乃裂取六经、传记,杂于其间,以破碎汩乱其体。五帝、三代,《纪》多《尚书》之文(6);齐、鲁、晋、楚、宋、卫、陈、郑、吴、越,《世家》多《左传》、《国语》之文;《孔子世家》、《仲尼弟子传》多《论语》之文(7)。夫《尚书》、《左传》、《国语》、《论语》之文,非不善也,杂之则不善也。今夫绣绘锦縠,衣服之穷美者也(8),尺寸而割之,错而纫之以为服,则绨缯之不若(9)。迁之书无乃类是乎(10)!其《自叙》曰:“谈为太史公”,又曰:“太史公遭李陵之祸”,是与父无异称也。先儒反谓固没彪之名,不若迁让美于谈(11),吾不知迁于《纪》、于《表》、于《书》、于《世家》、于《列传》,所谓太史公者,果其父耶?抑其身耶?此迁之失也。

固赞汉自创业至麟趾之间,袭蹈迁论以足其书者过半(12)。且褒贤贬不肖,诚己意也(13)。尽己意而已,今又剽他人之言以足之,彼既言矣,申言之何益。及其传迁、扬雄,皆取其《自叙》,屑屑然曲记其世系(14)。固于他载,岂若是之备哉(15)?彼迁、雄自叙可也,己因之,非也(16)。此固之失也。

或曰:迁、固之失既尔,迁、固之后为史者多矣(17),范晔、陈寿实巨擘焉,然亦有失乎(18)?曰:乌免哉(19)!晔之史之传,若《酷吏》、《宦者》、《列女》、《独行》,多失其人。间尤甚者,董宣以忠毅,概之《酷吏》(20);郑众、吕强以廉明直谅,概之《宦者》(21);蔡琰以忍耻妻胡,概之《列女》(22);李善、王饨以深仁厚义,概之《独行》(23),与夫《前书》张汤不载于《酷吏》(24),《史记》姚、杜、仇、赵之徒不载于《游侠》远矣。又其是非颇与圣人异(25),论窦武、何进,则戒以宋襄之违天(26);论西域,则惜张骞、班勇之遗佛书。是欲相将苟免以为顺天乎(27)?中国叛圣人以奉戎神乎?此晔之失也。

寿之志三国也,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28),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

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29);晔讥固失,而哗益甚(30);至寿,复尔(31)。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监,无徒讥之也(32)。

【注释】

(1)或问句:有的人问:您评论历史,探索掘取孔子、司马迁、班固潜藏的法则,隐蔽的意义,很好。

(2)不顾道所可否:不顾忌它的道可以不可以。

(3)贵:重视,崇尚。谀伪:虚伪的奉承。贱:轻视。死义: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

(4)则烦不可举句:那么烦琐的不可以列举,现在暂且告诉你们特别重要又很明显的那些事情。

(5)这句的意思是:司马迁的文辞淳朴雄健,简洁直率,足以称为一家之言。

(6)五帝: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帝王。《史记》中指黄帝、颛顼、帝籥、唐尧、虞舜。三代:指夏、商、周。纪:《史记》中记述帝王历史事迹的一种传记之名。尚书:书名。记述我国上古历史的文献汇编。相传由孔子删订,后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7)孔子世家、仲尼弟子传:《史记》中篇名。论语:书名。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8)今夫绣绘锦縠句:如今彩色刺绣锦丝皱纱,是衣服中最美丽的。

(9)尺寸而割之句:一尺一寸的分割开,交错的缝纫成为衣服,那么都不如粗厚的丝织品。

(10)无乃:恐怕是,莫非。表示委婉测度的语气。类:类似,像。是:指示代词。这样。

(11)先儒反谓固没彪之名句:先世儒者反而认为班固埋没班彪的名字,不像司马迁让美名给司马谈。

(12)固赞汉自创业至麟趾之间句:班固论赞汉朝创立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这一段历史,因袭沿用司马迁的论赞来补充他的《汉书》的超过一半。

(13)且褒贤贬不肖句:况且褒奖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贬斥不成材的小人,确实要有自己的意见。

(14)及其传迁句:到他给司马迁、扬雄写传记,都是取材他们的《自叙》,琐屑的详细地记载他们的世系。

(15)这句的意思是:班固对于其他的记载,难道像这样的完备吗?

(16)彼迁、雄自叙可也句:他司马迁、扬雄自己叙述可以,自己沿袭他们的自叙,就不对了。

(17)既尔:已经这样了。

(18)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著《后汉书》。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著《三国志》。巨擘(bò):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物。

(19)乌免哉:怎么能免除呢?乌:副词。哪,怎么。

(20)间尤甚者句:中间尤其严重的是,董宣忠正刚毅,概括到《酷吏》中去。

(21)郑众:东汉时宦官。字季产,南阳犨人。窦宪窃权,朝臣莫不归附,惟郑众不从,并首谋诛宪。吕强:东汉宦官。字汉盛,河南成皋人。曾上疏反对重用宦官。后为宦者所谗,自杀死。廉明直谅:清廉明察,正直诚信。郑众、吕强虽然身为宦者,但言行廉明直谅,所以苏洵不同意将其二人归之《宦者列传》。

(22)蔡琰以忍耻妻胡句:蔡琰忍受耻辱,嫁与胡人为妻,概括到《列女传》中。

(23)李善:字次孙,东汉时南阳淯阳人。为李元家奴。李元一家遭瘟疫,仅遗孤儿李续。诸奴计杀续分其财。李善不能止,负续逃入山中,将其抚养成人。五忳:字少休,广汉新都人。曾于途中遇一病危之书生,赠金4斤,乞葬骸骨。言毕,书生死。五忳以金葬书生,余金置于棺下。

(24)前书:指班固撰《汉书》。张汤:西汉大臣。深受汉武帝信任。据《汉书·张汤传》记载,皇上责难,他总是自己承担责任;皇上奖誉,他总说是下属所为。故张汤虽以治狱严酷著称,却不载入《酷吏传》。

(25)颇:副词。表示程度大小。

(26)论窦武、何进句:评论窦武、何进,却告戒宋襄公违背天意的历史教训。窦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其女为东汉桓帝皇后。

(27)是欲相将苟免以为顺天乎:是想要相偕苟且免于损害来顺应天意吗?

(28)寿独以帝当魏句:陈寿独自以为帝王应当是魏国,却把吴国、蜀国看作臣属。

(29)未为得:没有做得当。

(30)益:副词。更,更加。甚:厉害,严重。

(31)复尔:重复这样做。尔:如此,这样。

(32)监:借鉴。徒:只,仅仅。

制敌

兵何难?曰:难乎制敌。曷难乎制敌?曰:古者六师之中,士不能皆锐,马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利,故其兵必有上,中、下辈。力扼虎,射中的,捕敌敢前,攻垒敢先乘,上兵也;习行阵,晓击刺,进而进,退而退,中兵也;奔则蹶,负则喘,迎刃而殪(1),望敌而走,下兵也。凡上兵一支中兵十,中兵十支下兵百。此非独吾有,敌亦不无也。为将者不以计用之,而曰敌以上兵来,吾无上兵乎?以中兵来,吾无中兵乎?以下兵来,吾无下兵乎?然则胜负何时而决也?失胜负久而不决,不能无老师(2)费财。吾故曰难乎制敌也。若其善兵者则不然。堂然而陈,填然而鼓,视敌之兵有挺刃大呼而争奋者,此其上兵也,以吾下兵委之,满镞而向之。其色动,介马(3)而驰之,其辙乱者,此其下兵也,以吾中兵袭之。夫如此,敌之上兵乐吾下兵之易攻也,必尽锐不顾而击之,吾得以上兵临其中,中兵临其下,此皆以一克十,以十克百之兵也,焉往而不胜哉!是则敌三克吾一,而吾三克敌二。况其上兵虽胜,而中兵、下兵既为吾克,其势不能独完,亦终为吾所并耳。噫!一失而三得,与三失而一得,为将者宜何取耶?昔田忌与齐诸公子逐射,孙膑见其马有上中下,因教之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忌从之,一不胜而再胜,卒获千金。夫膑之说乃吾向之说也。徒施之射,是以知其能获千金而止耳。苟取而施之兵,虽穰苴、吴起(4),何以易此哉!

【注释】

(1)殪:死。

(2)老师:师旅久战不决,疲惫不堪。

(3)介马:给马披上战甲。介,战甲。

(4)穰苴、吴起:都是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