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名城胜地对联(下)
15357500000009

第9章 妙联趣事(2)

董应举察看一番,说:“这样读有些死板,意境也不甚佳。”大家问他怎么读好,他朗声读道: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叶向高说:“有点意思。若说意境,我看不如把这些字调换位置。我这样读,诸君看看意思如何。”言毕,读了起来:

山明水秀,山水处处明秀

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

林友我一听,笑着说:“那么,我这样读怎样?”他读道:

水处明,山处秀,水山明秀

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奇

少年才子若有所悟,又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

水山处明秀

晴雨时好奇

锦带桥巧对保俶塔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又字文清,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诗书画皆精,人称“天下才子”。

相传,以“才子”自居的杭州知府,嫉妒徐渭的超群才华,挖空心思想把徐渭挤出杭州境地。一日,他召见徐渭,以保俶塔为题出句,想难徐渭,让他当众丢丑。不料,徐渭立即以“锦带桥”为对,将得知府羞愧难言。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此联以顶针巧成连环,环环紧扣。塔尖如笔,桥洞似镜,比喻形象贴切,妙笔生花,堪称巧联!

林则徐撰联步云桥

福州市西北隅卧龙山也有个西湖,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五代时闽王王延钧在此建亭、台、楼、榭,成为御花园。1914年辟为公园。步云桥在西湖长虹卧波,将湖屿相连。清朝道光年间两广总督林则徐有联曰: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洪秀全撰联太阳城

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在此定都,建成天朝宫殿,称天王府。太阳城为天王府的外城。天王府旧址在南京长江路292号。洪秀全曾撰有一联:

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山河归化日

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呈威风

敬惜字纸联语

敬惜字纸,敬惜的是字,而不是纸,故又称“惜字”。是一种相沿既久,流传甚广的习俗。据敦煌变文中“字与藏经同”和将字纸秽用茅厕则为不敬的记载,知道唐五代时已有此俗。此俗到明清两朝,大为昌盛,几乎全民化。敬惜字纸方法很多,建造惜字炉,焚烧字纸,便是其中之一。旧时的寺庙、会馆、学校、官衙、街巷等处都设有惜字炉塔、亭、阁,且多题有楹联。

清人朱应镐著《楹联新话》卷十载有:“福州街巷间惜字炉联句,多书‘能知付丙者;便是识丁人。’质而有味。相传为孟瓶庵考功所撰”。全国许多地方的惜字炉,亦多题此联,但字稍异。江西萍乡市湘东区老关乡境内,原建有一惜字亭,上有清光绪年间邑进士肖立炎题联:

是地分吴头楚尾

斯亭化断简残篇

把当地的地理特征也写了出来。

湘东区荷尧乡有一巨石,在萍水河北岸。形似金鱼,故名金鱼石。上建有惜字亭,亭上亦有肖立炎题联:

岂无墨迹沾尘土

犹有文光射斗牛

湖南邵阳县,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的敬字阁,有联云:

珍藏天地秘

收拾圣贤心

湖北孝感市西湖明月台,原有西湖书院。院内有明嘉靖年间建造的化纸炉,上有清秀才肖楚称题联:

动后文章归化境

风前翰墨有余香

登封古观星台联

在河南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有现存最早的观星台,元代建成。当时由王恂、郭守敬主持在全国设立27个观测站,此台为观测中心。观星台为砖石结构,由台身和石圭(俗称量天尺)两部组成。有联语曰:

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

星台留古制,会合阴晴交雨风

谭子岳题联宜春台

宜春台在宜春市内的山上。汉代宜春侯刘成在山上建五台(宜春台、仙女台、凤凰台、湖岗台、化成台)。宜春台为唐天宝年间重建,有谭子岳的联语为:

宜画宜诗,看如此江山应封帝子

春来春去,历几多兴废又建高台

昭明太子读书台联

昭明太子读书台在常熟虞山东南面书台公园内,为明代补建的方亭,传为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处。亭内碑石上刻有“读书台”三字。有胡君复所撰联语:

五六月间无暑气

百千年后有书声

陈子昂读书台联

射洪县金华山上有金华山观,创建于南朝梁,宋朝改为玉京观。观后为陈子昂读书台。陈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朝诗人,其《登幽州台歌》流传千古。读书台倚金华山,下瞰涪江,清幽秀雅。有联曰:

亭台不落匡山后

策杖曾经工部来

李群玉读书台联

李群玉读书台在湖南省澧县牛伏山上。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文采藻丽,长于词赋。有陈逢元所撰联语:

牛伏起何时,好取汉书常挂角

萤飞依故址,遥同车渚自流光

汉阳伯牙台联

伯牙台又名古琴台,在武汉市汉阳城北的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相传晋国大夫俞伯牙曾在此鼓琴,钟子期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两人结为知交。钟死,伯牙感知音难得,断琴绝弦,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遂建台纪念。并有文人墨客联语多种。

黄献卿联:

道旁樵客何须问

琴上遗音久不传

周延俊有两联。

其一:

清风明月自来往

流水高山无古今

其二:

先生大得便宜,只弄了一张琴,把千古湖光尽行买去

我辈适当闲暇,聊凭这三杯酒,将两人心迹仔细评来

郑声远联:

月湖映明月,印心石屋心相印

汉水流江汉,传音瑶琴音永传

石璞联: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

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伯牙为试子期,弹得一曲,子期赞曰:“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弹一曲,子期又赞曰:“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几分明月几分清风:伯牙与子期结为至友,约定再会于第二年中秋明月清风时。

琴台还有两副这样的对联。

其一: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其二:

绿树成荫,芳草如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黄鹤楼来历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这副声色并茂,而且对仗工整的对联出自萨相林之手。此联上联描绘名满天下、雄据三楚的黄鹤楼,又妙笔点出白云黄鹤的古老传说;下联画出江汉朝宗、大江东去的壮丽景色,上下得体,使名楼与大江相互辉映,声色俱到。据载:黄鹤楼原为辛氏楼。有一位姓辛的人在山头卖酒,一个道士常来饮酒,酒家见他盘费不多,就免收他的酒钱,道士为表诚意,临走时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鹤,并对辛氏说:“你店里来了客人就拍手,黄鹤(因橘皮是黄色,所画的鹤也就成为黄鹤了)就会飞下来蹁跹起舞,这样可以吸引客人,招徕生意。”果然,辛氏由此致富。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所佩的铁笛鸣奏,一会工夫,白云自空飞来,鹤亦飞下墙壁伴随悠扬的笛声起舞,转瞬间,道士跨上黄鹤直向云天。辛氏即在其地建楼,名为辛氏楼。这才有“云鹤俱空横笛在”之语。

武昌黄鹤楼,古往今来,所题楹联,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工稳巧妙的佳构。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来到黄鹤楼,人们总会想起崔颢的题诗,也自然联想到李白为之搁笔的故事。此联以“搁笔题诗”四个字,概括了这一典故。同时又以“两人千古”对崔颢的千古绝唱,李白的谦逊作了高度的评价。下联写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面临长江,气吞汉水,堪称三楚之地的第一名楼。一个“吞”字,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描绘得淋漓尽致。上联从时间、人物入手,下联从空间、景物着眼,以极其洗练的笔墨,勾画出黄鹤楼的主要特色与旧事,妙笔传神,引人入胜。人情地貌,一气呵成,语言简洁,形神兼备。

成都望江楼联

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其前身就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的“吟诗楼”。薛涛是唐代长安人,幼年随父宦居蜀中,后父丧,家道沦落,迫于生计而成“乐妓”。她才貌双全,诗书皆佳,据说曾被聘为“校书”职,并专门建楼供她赋诗之用。后来,人们为纪念她,就把她用过的楼取名为“吟诗楼”。千百年来,“吟诗楼”几经修建,后又取名为“望江楼”。据说,“望江楼”建成后,为纪念薛涛,有人作了一个上联,以期得到佳对。这个上联是: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个著名的绝对,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四川什邡人李吉玉才对出下联。据说,李吉玉闲步什邡县城外的珠市坝,发现坝内有一口井,井旁石碑上书“古印月井”四字。李吉玉触景生情,想起了成都望江楼的那条上联,便趁兴拟了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这个下联对得工整贴切,声态自然,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徐州燕子楼联

唐代,徐州有个名妓叫关盼盼,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诗书琴画,无所不通。太守张建封对她十分宠爱,专门造了一座燕子楼,供她居住。后来张建封因故死去,关盼盼独居此楼,心中十分痛楚。不久,关盼盼忧郁成疾,卧床而死。后人为纪念关盼盼,在楼上书写了一副对联:

血泪洒鸾笺,七字清吟酬白傅

香魂依燕幕,千秋遗迹并黄楼

兰州拂云楼联

清时裴伯谦曾为兰州拂云楼题写一联:

终南泰华镇东方,杨柳金城,万井挹关中紫气

葱岭昆仑睇西极,葡萄玉塞,一樽撰天上横流

此联气势雄伟,无与伦比,教人心往神驰,使用夸张的手法,写登楼时向东、西方纵目时的所见(其实有的地方太远了,是见不到的,只是想像而已),借景抒情,表现眼界的寥廓,让读者也置身于这西域和关内的交点上。

上句还赞美兰州以东地区(关中)的繁盛。“紫气”是指祥瑞之气,作者巧用了“紫气东来”的古语;“万井”形容人口稠密。下句结合“西极”及云横天空的壮景,以“一樽撰天上横流”来抒发豪迈情怀,颇为洒脱。

九江新浔阳楼对联

1989年,江西九江长江之滨,重修“浔阳楼”落成。此楼因宋江在此醉酒题反诗,引出了一部水浒故事,而古今闻名的。新楼征集名人字画楹联甚多,大门口一联是《水浒传》里的:

世间无比酒

天下有名楼

一楼厅门前有副江西书法家熊尧昌书的长联:

大闹江州,人言此事桩桩有,百代流传,无非天下英雄借题抒壮志

细观水浒,我觉其文句句真,千秋炳焕,信是世间才子因史撰其书

大厅栋柱上,有名作家杜宣撰书的长联:

果有浔阳楼乎,将宋江醉酒,壁上题诗,写得有声有色

如无水浒传者,则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就会无影无踪

三楼正柱上有崔延瑶书一联:

此地香飘曲风醇郁传千古

斯楼再造灯火辉煌认九江

广州镇海楼联

广州的镇海楼,是登览的名胜,楼上曾有一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镇海楼高五层在越秀山上,可以看见珠江奔流,也可看见苍茫的远山。这副对联描写了远眺的所见,表现了大自然的活力。

乌鲁木齐镇边楼联

民国初年,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新建镇边楼,有人为该楼撰写了这一副对联:

共和实草昧初开,羞称五霸七雄,纷争莫问中原事

边庭有桃源胜境,狃率南回北准,浑噩长为太古民

上句写出了当时全国虽称“共和”,但不统一,军阀割据,征战不休的情况,“莫问”二字,隐含着叹息。下句把新疆称为“桃源胜境”,当时的新疆都督杨新增崇尚黄老,向往“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理想。这副对联正合他的胃口。

浙江海宁谯楼联

明代,浙江海宁县谯楼上刻了一联: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阐述了为官的道理,相传是明朝户部右侍郎张津所写。

采石矶太白楼联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郊,长江南岸牛渚山北部突入江心的地方,是一座临江绝壁。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死后,最初就葬在这里。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此建了一座太白楼。楼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上下联各取李白的一段故事。上联说的是李白救郭子仪的故事。据传说,李白遇见郭子仪因犯法被绑刑场处斩,便出面把他搭救了。后来李白晚年犯罪当死,郭子仪反过来又救了他的命。这联的意思是说:唐代经过“安史之乱”,全靠郭子仪重整河山,那么在当年救了郭子仪,并把他荐入朝廷的李白,是应当有很大功劳的,可是却“并无尺土酬功”,最后竟凄凉地死在采石矶头,只留下这一风景名胜之地,“供当日神仙笑傲”。

下联讲李白因赋《清平调词》而被谗害的故事。应唐玄宗命李白入廷写了《清平调词》三章,唐玄宗和杨贵妃都很高兴。但高力士因受李白命其脱靴之辱,怀恨在心,进谗言,说歌词中有“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是把杨贵妃比作赵飞燕。李白因谗获罪,终于未被重用,玄宗把他“赐金还乡”。李白政治上受了挫折,从此逍遥诗酒之中。

这副对联中说的两个故事,虽是出于传说,但对李白的思想性格以及对他作品的评价,都颇能引人深思。

黄山玉屏楼联

黄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东南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以来,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仅从几副对联中,可见一斑。

文殊院又称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有两副对联。

其一: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其二: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