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小品
15357000000013

第13章 隋唐五代小品(3)

【译文】

县丞这一职务所以叫做二县令,是因为他对一县的事物没有不该过问的。县丞下边是主簿和县尉,主簿、县尉才有职责的分工。县丞官位高而近于县令,历来因避争权嫌疑对县令的决定都不表示反对。公文发出前,书吏抱着拟好的案卷去到县丞那里,他卷起文卷的前半部分,用左手紧紧握着,右手展开文卷纸尾部分,像雁鹜一样相次而行,没尊没卑地站立在县丞面前,乜斜着眼睛对县丞说:“该签名了。”于是县丞便把毛笔在墨汁中膏一膏。瞅准自己签名的位置谨慎地签上名字,回头看着书吏的脸色,问:“可不可以?”书吏回答说:“得了,就这吧。”于是书吏便退了出去。县丞看都不敢大略地看一下,全不知文卷上说的是什么事。县丞官位虽然尊贵,力量权势反而在主簿、县尉之下。因此俗话说起闲散的官员,必然把县丞说上,以至于达到进行诋毁的地步。设置县丞这一官位,难道本来是要它成为这个样子吗?博陵人崔斯立,像勤苦耕织一样勤奋治学,辛苦写作,以积蓄自己的所有,宏沉涵蓄,源流绵长,学识一天比一天深广。贞元初年,他怀着自己的才能到京城参加考试进行较量,考了两次,两次都高于别人。元和初年,因以原任大理寺评事资格上言朝政得失被贬官,经过两次谪迁到蓝田县任县丞。刚来时,他叹息说:“官位虽然卑小,难道我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吗?”后来自己在县丞任上说不得活,才能没法施展,就又叹息说:“县丞啊!县丞啊!根据我的才能和责任心,我决不会辜负你县丞这一职位的,可是县丞您这一职位不允许我尽心尽职发挥才能,是您辜负了我呀!”于是他就像去掉嫩枝上的芽尖一样把思想中的锋芒全部去掉,一律踏着往任县丞的老路走,就像破除峻崖峭岸一样去掉特出的行为而行事。县丞视事厅壁上原来有篇记文,因厅坏漏雨,已被玷污得没法阅读。斯立来后更换了方椽和房瓦,又涂抹粉刷整治了厅壁,把前任县丞姓名全都写了上去,视事厅院里有四行老槐树,南墙根种有千株巨竹,它们庄重地挺立着好像是在相对峙,水流发出响声,顺着视事厅台阶流淌。斯立在这里每天尽情地洒扫浇灌,又在院里对称着种了两棵松树,每天在中间吟咏诗文。要是有人来访问,他就回答说:“我正有公事要办,您暂且回去吧。”

杂说之四

【说明】

这是韩愈《杂说》的第四篇。本文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托物寓人,尖锐地抨击了当时无数才高智广的人才遭到冷遇、被压抑、被扼杀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个人及众多才土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为被压抑的干里马们鸣了不平。行文盘旋曲折,如山涧奔泉、势不可挡,满腔郁勃,直泻而出。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鞭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并不常有。因此,纵然有出色的好马,也仅仅是辱没在役使它的人的手里,和普通马一样老死在槽头马棚里,不用千里马的名称相称呼就是了。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一顿也许能吃完一石小米;喂马的人,不知道按日行千里来满足它的食量。这马呀,纵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再好也表现不出来,要想和一般马一样要求它尚且达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用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满足它的食量,它无奈嘶鸣又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却握着鞭子走到它的跟前说:“天底下真没有好马!”喔嗬!是真的没有好马呢?还是真的不认识好马呢?

殿中监马君墓志

【说明】

马继祖以祖荫为官,功业无可称处,学问无可称处,德行亦无特异之处,此志实难下笔。好在文公感一饭之恩,偏能巧设局阵,将其祖父夹说,浓涂淡抹,斗成异样文章。继祖随文不朽矣。

【原文】

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壮武王之孙,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讳畅之子。生四岁,以门功拜太子舍人。积三十四年,五转而至殿中少监,年三十七以卒。有男八人,女二人。始,余初冠,应进土,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因得见于安邑里第。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召二子,使为之主,其季遇我特厚,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者也。姆抱幼子立侧,眉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牙,称其家儿也。后四五年,吾成进土,去而东游,哭北平王于客舍。后十五六年,吾为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卒,哭之,又十余年,至今哭少监焉。呜呼!吾未耄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于人世何如也?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

【译文】

先生名叫继祖,是司徒、赠太师、北平壮武王的孙子,是少府监、赠太子少傅名叫畅的儿子。继祖长到四岁,就因祖先的功勋被授予太子舍人的官位,经三十四年,五次转迁升到殿中少监,年仅三十七岁就去世了。他生有八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当初,我刚二十岁,为参加进士考试,被推荐来到了京城,穷困潦倒,难以生活,于是通过朋友稚弟的引荐得拜见北平王于马前。北平王寻问情况后非常同情我,爱护我,因此在安邑里府第召见了我。北平王哀怜我又饥又寒,便赐给我食物和衣服,并召唤两个儿子,让他们主持招待我,那年少的待我特别恩厚,他就是少府监、赠太子少傅马畅。保姆抱着个小孩儿在旁边站立,眉眼像画的一样美,头发漆一样黑,看到他的肌肉就让您想起白玉和冰雪,这小孩儿就是殿中君马继祖。这个时候,在北亭子里拜见了北平王,感到北平王就像高山深林大谷中的龙虎一样,变化莫测,是位才智超群的伟大人物。下来又拜见了少傅,感到少傅像青翠的竹子、碧绿的梧桐上停立着的鸾鹤仙鸟一样,是位能守家业的人。那年幼的孩子风仪美好,闲雅清秀,品貌如瑶环瑜珥,像是幽兰刚刚萌芽,真配得上是王家的儿孙。又过了四五年,我考取了进士,离京东游,途中闻听王爷薨逝,在客舍哭祭了北平王。又过了十五六年,我做了尚书省都官郎,负责东都洛阳有关公务,分设在洛阳的太子少傅马畅去世,我又哭祭丁他。又过了十多年,现在又哭祭少监马继祖呢。喔嗬!我还不算太老,从开始到现在,不到四十年,哭祭了他们祖孙三代人,对人生该作何感想呢?有的人总想长生不老,你们看看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他们结果又怎么样了呢?

祭房君文

【说明】

房蜀客含冤而死,韩愈派手下老官员代为祭奠,写下了这篇祭文。韩愈自注曰:“提起便气尽!”一两行内,包括万千冤惨和无限悲愤,亘古奇笔。

【原文】

维年月日,愈谨遣旧吏皇甫悦,以酒肉之馈,展祭于五官蜀客之柩前。呜呼!君乃至于此,吾复何言?若有鬼神,吾未死,无以妻子为念。呜呼!君其能闻吾此言否?尚飨!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我韩愈恭敬地派遣老部下皇甫悦,把酒肉等供献,摆祭在司历官房蜀客的灵柩之前。喔嗬!您竟然得到如此下场,我还能有什么话说呢?假如死后真的有鬼魂有知觉的话,您听着,我韩愈还没有死,不要挂念您的妻子儿女。喔嗬!您能听到我这些话吗?请享用祭品吧!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

【说明】

本文为原序的结尾部分。

辛殆庶考进士未被录取,要到南郑地方上去谋出路,柳宗元写此文送他。设想精切,便成异釆。自来送下第者,当以此为第一。

【原文】

吾闻焚舟而克,手剑而盟者,皆败北之余也。子之厄困而往,霸心勇气,无乃发于是行乎?成拜赐之信,刷压境之耻,无乃果于是举乎?往慎所履,如志遄返;勉自固植,以遂子之欲。姑使谈者谓我言而中,不犹愈乎?

【译文】

我听说,焚毁渡船而取得战争胜利,手持短剑而订立盟约,迫使敌方退还侵占的失地,这都是在失败之后做出的业绩。您在艰难窘迫的时候前去南郑,称霸的决心和勇气,莫非要从这次行动中产生表现出来吗?完成实现“拜赐”的信约,洗刷“压境”的耻辱,莫非果然在于这一举动吗?去到那里要慎重行事,顺随了心愿要疾速回来;要自己坚定意志,以达到自己的愿望。姑且使议论的人都说我的话说中了,不仍然是件愉快的事吗?

小石城山记

【说明】

此文作于永州,为《水州八记》之一,此山在今湖南零陵县境内,时属永州管辖。作者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特景致,并通过感叹它不在中州而在偏远的地区,而慨叹自己被贬南荒的不幸遭遇。才人失路,寂寞无聊之况,开口便见。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南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之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山,有两条路:一条向西去,沿路寻找佳境,没有什么收获;另一条稍微偏北向东去,走不过四十丈远,就发现地层断裂,被河流分开,有很多积石,横立在河岸边。积石上部有的像城上的女墙,有的则像房屋,积石旁边似小型石头城堡突兀而出,上有一石洞像城门一样。往里一看黑洞洞的,用小石块一投,从深处传来咚咚的水声,那回声激扬清越,好久才消失停止。环绕小石城堡可登上顶端,眺望很远地方。顶上没有土壤但却生长着美好的树木和漂亮的箭竹,它们更显得奇特而坚强。竹树疏密有致,高低适度,很像是能人有意安排设计的似的。噫!我怀疑有没有造物主已经很久了,到这里见了这些景致才确认是有造物主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些美景造于中原地区,而把它排列安放在这偏远蛮荒之地,经历了千百年也未向人们展现一下自己的技艺,因而白白耗费劳动而毫无用处。按说作为神的造物主,或许是不应该这样做的,那么天神造物主果真不存在吗?又有人说,把这些奇山异水造在这里是安慰那些贤能而被贬逐到这里来的人的。还有人说,这里的灵秀之气,不造就伟大人物而只造就这奇山秀水,所以楚地的南部,伟大人物少而奇山异水多。对于这两种说法,我都不敢相信。

永某氏之鼠

【说明】

作者通过永某氏之鼠的可悲下场,告戒一些人不要“窃时以肆暴”。时间、条件、地点都在不停地变化,利用时机,胡作非为,终将逃脱不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