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大的犹太人(下)
15355900000003

第3章 政治家(2)

到了黄昏时候,摩西的预言果然应验了。无数鹌鹑从东方飞来,一下子遮满了整个驻地。这些鹌鹑由于长途飞行,累得筋疲力尽,只能无力地运动翅膀,因此伸手可得。

以色列人全都忙着捉鹌鹑,燃簧火,用叉子烤鸟肉,霎时间野味馋人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营地。以色列人吃得饱饱的,直到躺下睡觉时,口里还不断地赞扬摩西,把他几乎捧上了天。

第二天早晨起来,以色列人惊讶地发现了另一个神迹:整个荒原全部铺满了象白雪似的小圆物。大人小孩都走出来看个究竟,有的人拣一个起来尝尝,感觉到滋味好象掺蜜的薄饼。

摩西对人们说:“这是上帝赐给你们的食物。”

虽然以色列人吃的问题解决了,但仍然经常面临缺水的危险。他们从汛往前走,到了非汀安营扎寨。那里找不到一口井,人们遭受干渴的折磨。结果营里混乱起来,到处是怨言,都来找摩西要水喝:“快给我们水喝吧,我们都快渴死了。”

“你为什么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和我们儿女、牲畜都渴死呢?”

有的人还发疯似地捡起石头来,要砸死摩西。摩西又带领大家找到了水源。一股清澈的山泉涌了出来。水找到了,人心稳定下来,摩西刚想指挥会众安扎营盘。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片喊杀声。原来,是荒漠中好战的部族亚玛力人来攻打他们,要掠夺他们的财物和女子。

摩西接到报告说亚玛力人来攻打以色列人,就立即命令足智多谋的约书亚指挥本族军队迎击。摩西自己则在亚伦和户珥的陪同下登上山顶观战。

战争从清晨打到黄昏,这样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约书亚用刀杀了亚玛力王,亚玛力的百姓杀的被杀,逃的逃掉了。

这一仗以色列人大获全胜。摩西在战场上建立了一座感恩坛,在坛上写上“耶和华尼西”两个单词,意思是“上帝是我旌旗”。

这场战争就发生在何烈山下,何烈山离摩西的第二故乡米甸不远。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听到以色列人来到家乡,而且战胜了亚玛力人的喜讯以后,就立即带着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和两个外孙革舜、以利以谢来见摩西。

原来,摩西在准备与法老作斗争之前就打发人把妻子和儿子送回米甸岳父家去了。摩西听说岳父驾到,立即迎出帐篷,向他下拜,彼此问安。然后,摩西把岳父让进帐篷里去。

第二天,摩西坐在帐篷前审理官司。摩西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然后做出处理,所以感到很累,简直有些精力不支。百姓们排着长队,有的排了一整天也没有轮到自己,所以求摩西审理事情的百姓们也感到很疲乏。

叶忒罗看着女婿这样办事,费力而不讨好;事无巨细地过问,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作为有经验的大祭司,叶忒罗直率地对女婿说了自己的看法:“你这样做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感到疲惫,因为这么多人的事务大多,担子大重,你独自一人办不了。我为你考虑,给你出个主意:你要把你手中的事,按照重要的程度和影响的大小,委派给不同的人。你要在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敬畏上帝的人,诚实无欺的人,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由他们来管理百姓。你要将律例法度教给他们,告诉他们当行的道,当做的事。这样你就可以叫他们随时审理百姓,只有关系全部会众的大事才呈报到你这里来,小事就由他们自己审理。这样你不但会轻松一些,百姓也很乐意。”

摩西听从了岳父的话,按着他们所说的去做。他在以色列人中挑选有才有德之士,让他们担当各级官员,随时处理百姓中的事,下级的长官服从高级的长官,全体官员都归在他的领导之下。

从此,犹太人内部无组织状态结束了。由于有了不同的团体和等级,犹太人内部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处理,矛盾也减少了。这种新型组织的形成,是犹太人政治制度的萌芽,犹太人的社会结构前进了一大步。

这种新型组织的形成,是以色列人新的政治制度的萌芽。叶忒罗对摩西讲的那段话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社会内部分层管理原理的专门论述,后世的人们经常引用这段话。

叶忒罗在摩西的营中住了几天,以色列人又要出发了。他便与摩西一家告别,回到自己家里去了。

摩西十诫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刚好满3个月的那一天,他们来到西奈山对面的荒漠里安营扎寨。西奈山峰直耸入云,从远处望去阴森森的,使习惯于尼罗河三角洲平原景色的以色列人心中产生一种神秘、敬畏的感情。

西奈山跟前的这块旷野适于长期定居,那里水源充足,生长着椰枣树和其他可做建筑材料的树木。营地里过起了火热的生活。新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生活的秩序。男人干各种手艺活,妇女们做饭,纺线,织布,孩子们则在帐篷之间玩耍。

但抱怨和不满的声音仍然时有所闻,一些人总觉得从埃及到这荒野中来是上了摩西等人的当,这令摩西心里总有些不愉快。

一次,摩西到西奈山顶去了40天。开始,山下的犹太人还比较平静,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些人就动摇起来了。他们不见摩西下山,以为他在山上遇到了不测,思想开始出现混乱。

此时,群龙无首的犹太人开始对耶和华是惟一神的信仰怀疑起来了,重新崇拜起他们过去在埃及时所崇拜的多神。在12个犹太人部落中,只有利未部落的人没有加人偶像崇拜。他们站在一旁,恐惧地看着那些背叛摩西,恢复了偶像崇拜的人们。

就在这时,摩西从西奈山上回来了。摩西听见百姓如此放肆,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到我这边来。”

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跟前聚集,摩西就命令他们:“以色列的神——上帝耶和华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挎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们的兄弟、同伴与邻居。’”

就这样,利未的子孙遵命而行,用剑杀死了3000名背教者。

当营地的秩序恢复正常以后,摩西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是,声称上帝耶和华在西奈山上授予了他十条戒律。他把这十条戒律刻在两块大石板上。这十条戒律,就是《圣经》中著名的“摩西十戒”,它们是:

崇拜唯一上帝耶和华而不可祭拜别神;

不可雕刻和敬拜偶像;

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

须守安息日为圣日;

要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诬陷他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及财物。

摩西还命令犹太人的12个部落都设立祭坛,宰杀羔羊,把羊血洒在人们身上,以示向上帝立下誓约。另外,他还下令建造一座圣幕,四周用木头,顶盖用帐幕,里面放置一些器皿;中央是最神圣的约柜,两块刻着“十戒”的石板就放在约柜里。

摩西把制造帐幕和其中器皿的任务交给了两个能工巧匠——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比撒列属犹大支派,是户珥的孙子,亚何利亚伯属但支派。

在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后,犹太教在西奈半岛诞生了。通过犹太教,犹太人的思想统一了起来;由于有了教规、教律和礼仪,犹太民族保持了行动上的一致。摩西不仅是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同时也是犹太教的创立者。

摩西之死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安营扎寨,住了整整一年工夫。出埃及后的第二年的犹太历2月初1,摩西按照上帝的旨意,对全部以色列人进行整编,包括清点人数、规定安营扎寨的营例、分派利未人的曲工作、规定圣洁的条例、规定号角的意义等等。

这次清点人数,没有把利未人算在其中,因为他们属祭司和管理阶层。结果是,以色列人其他11个支派20岁以上能够出去打仗的共有603550人。

摩西将这支大军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纵队。摩西看到整编已经胜利完成,他就积极地筹备向迦南进发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令他非常犯愁:以色列人中谁也不知道去迦南的道路。在荒野的山地,在辽阔无垠的沙漠中是很容易迷路的,还有随时受到外族人的袭击的危险。

但再大的苦难也阻挡不了摩西的决心。一天清晨,以色列人的营中响起僚亮的银号声。12支派一齐动员,卷起帐篷,开始千里征程。长长的队伍按营例的次序行进。

以色列人在炎炎烈日下的荒漠中走了三天,他们中间出现了不满和怨言。因为禁止宰羊,人们光是吃吗哪,都吃腻了,除此而外,有一天营地里中间还发生了火灾,直烧到营地的边界。

被困难、饥饿和损失弄得垂头丧气的以色列人,悲伤地坐在自家的帐篷前,对摩西大发怨言,指责他不该把他们领出埃及。他们忘却了曾经遭受的奴役和迫害,却亲切地回忆起在埃及的好时光。他们哀叹道:“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能吃到鱼,那时我们有黄瓜、甜瓜吃,有韭莱、葱头和大蒜吃。可是现在我们的心灵痛苦极了,除了吗哪之外,我们眼前什么也没有。”

在这种条件下,摩西也感到很无助。为此,摩西一方面以上帝耶和华的名义进行驳斥,另一方面又动用强力实行弹压,终于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压制了下去。

队伍到达哈洗录后,以色列人中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摩西的两个近亲闹事谋反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摩西的前妻西坡拉死了,他娶了个古实的女子填房。古实的女子是个异族人,亚伦和米利暗就因此低毁摩西背叛了希伯来人的古老传统。据说,这只不过是亚伦和米利安的借口而已,他们嫉妒摩西在犹太人中的崇高地位,认为他们也有这种资格。

于是,亚伦和米利安向摩西发起挑战,企图同他争权夺位。摩西决心把这种争权活动扼杀于萌芽状态。他把两个反对者领到圣幕中来,以上帝的名义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斥责,然后将他们关押在营地外。

7天后,亚伦和米利安开始求饶,并表示认错,摩西才宽恕了他们。摩西听了这话才饶了她,让人把她领到营中来住。这事以后,以色列入离开哈洗录,在巴兰的旷野安营。

巴兰旷野接近迦南乐土的南疆。以色列入兴高彩烈地跑上高山,站在山顶鸟瞰未来的家园。从以色列之父雅各离开迦甫以后,那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原上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橄榄树、石榴树、椰枣树长满山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还有葡萄园。

对于久处单调的沙漠中的人来说,这番景象简直难以形容地迷人。他们高兴得雀跃起来,互相拥抱,众口一同,都说应该立即行动,尽快去攻占这个美好的地方。

然而,派出去的探子带回的信息却令他们万分失望,这里兵强马壮,城池固若金汤。看到如此好的地方,却得不到,一时间抱怨声再次起来。

此时,一些人甚至乘机煽风点火,聚众闹事,他们提出要求撤掉摩西,另选首领。面对危机,摩西一方面,他让约书亚和边勒等人向民众说明侦察到的详细情况,以平息大家的怒气;另一方面,他看到对方强大,而己方人心不齐,便决定暂不进攻速南,返回沙漠。

摩西继续行使领导权力,但是民心不齐,他不能带领以色列人去攻打迦南了。他带领以色列人直奔东方,在沙漠中开始了更为漫长的漂泊岁月。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阿卡巴湾附近暂时安顿下来,同时派人出去,寻找适于长期生存的地方。自从以色列人从迦南边境折回沙漠以来,由于失去了进入迦南乐土的希望,民心开始涣散,连一向最忠诚的利未人也不安分守己了。他们对整个祭司阶层享受特权又高做自大日益不满。

有一天,有250个利未人由可拉带头,聚集在摩西和亚伦的帐篷前,喧哗起来。他们大声地质问:“我们同是上帝的子民,为什么你们擅自专权?为什么你们要自认为比其他会众高明呢?”

摩西听见这话就俯伏在地,对可拉他们一党的人说:“利未的子孙哪,你们听我说。耶和华从以色列人中把你们分别出来,使你们亲近他,办耶和华帐幕的事情,你们还不满足吗?你们今天发怨言,攻击亚伦,是什么意思,你们难道还想当祭司吗?”

后来,这250个利未人被烧死了。

于是,摩西又开始了漂泊,他领着犹太人在沙漠中漂泊,转眼间快到第40个年头了。他们从埃及人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是为了返回故土迦南。然而,他们历经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千回百折,已经消耗了两代人的时光。那些过惯了埃及的生活,养成了奴性的人渐渐死去。现在新的一代犹太人成长起来了。他们从未过过城市生活,自幼便在艰苦的荒漠中生活成长。在同其他部族的多次交锋中,他们经受了锻炼,学会了战斗的技巧。从他们身上,摩西看到了攻占迪南的希望。

然而,经过多年的漂泊和辛劳,摩西已经很衰老了。此时,他身心更感疲惫。他预感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但他觉得欣慰的是,犹太人已来到迦南的旁边,返回故土已指日可待,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于是,摩西做了第二次人口统计,得到以色列入男丁有601730人的数字。摩西把已经占领的约但河以东的土地分给流便、迦得两个支派和拿玛迦的半个支派。

接着,他又指定了忠实、骁勇的部下约书亚为自己的接班人,继续统帅犹太人前进。根据40年来的经验对现行法典补充了新的条文和教规,对新一代重申献祭和许愿之例。

为了防止内讧,摩西把迦南的土地预分给各支派。只有利未人和祭司们没有分到单独的领地,因为他们要在整个迦南供神职。不过摩西让他们管辖40个城市和地区,以保证他们过体面的生活。

摩西还编了一首颂扬上帝的歌,告诉以色列人,无论是盛世还是乱年,唱这首歌都可以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