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大的犹太人(下)
15355900000002

第2章 政治家(1)

摩西——先知民族英雄

在他死后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样受到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的尊敬,甚至还受到许多无神论者的尊敬。也许历史上没有谁象伟大的犹太先知摩西那样广泛地受人爱戴,而且他的名气和尊敬他的人的数目世世代代以来在不断地增长。

出生背景

摩西是犹太人最早的民族领袖。而关于犹太民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当时,两河流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河道纵横,士地肥沃,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摇篮之一。犹太人最早就是出现在这里的某个地方,他们同阿拉伯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一些其他部落一起被称为“闪米特人”。

后来,这支闪族部落的队伍来到了当时迦南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并开始在这里定居下来。当地的迎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而来的人”。

尽管遭到了当地人的排挤,这批闪族部落的人还是在迦南定居了下来,并在这里繁衍后代。然而,一场饥荒又把他们赶离了迦南,他们来到了埃及,定居在埃及尼罗河畔的歌珊。

此时,这批希伯来人宗教开始逐渐取一,耶和华成了部族的神,这就是最初的犹太教。他们把亚伯拉罕尊为始祖,亚伯拉罕的后代雅各娶有两妻两妾,先后共生了12个儿子。这12个儿子的后代在埃及繁衍发展成为以色列人的12个支派。

以色列的后代在歌珊至少生活了400年。他们在那里日子过得很红火,人丁兴旺,子孙绵绵。到了大约公元前15世纪,埃及有一位新法老登上了王位。这位法老不承认约瑟对埃及曾经有过的功绩,他对希伯来人生养众多、繁荣强盛深为不安。

法老对他的百姓们说:“你们看呀,以色列民族比我们强盛,人口比我们还多。如果我们不用巧计对付他们,任凭他们繁殖延续,他们就会更加强盛,那么日后战争一爆发,他们会联合我们的仇敌来攻击我们,然后离开我们这个地方。”

当时法老正在尼罗河三角洲建新都拉姆塞,还要建一座粮库和军械库城。他就派以色列人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和泥,烧砖,田间的农活。监工对他们非常狠毒,不给水喝,不让休息,企图用这种办法来减少以色列人的寿命,损坏他们的身体。

但是结果却相反:以色列人受的苦越多,他们繁殖生命的能力就越强,人丁越加兴旺。

当时,希伯来人有两个接生婆,一个叫施弗拉,一个叫普阿。埃及法老命令她们说:“你们为希伯来妇女接生,看她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把她留下,让她活命。”

但是这两个接生婆虔敬上帝,她们不愿意干这种事情。她们没有杀死希伯来人的男孩,却让他们活下来。以色列人的人丁越来越兴旺,法老知道后,就把她们叫去责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把希伯来人的男孩都杀死呢?”

两个接生婆机智地回答说:“因为希伯来妇女与众不同,她们身体非常健壮,每次都是在我们未到时就生产了。”

法老听了这活,就重新下了一道命令:“以色列人:你们所生的男孩都必须丢在河里、所有的女孩都可以留下。违者斩首。”

伟大的犹太民族领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生的,他幸运的活了下来,并在长大以后,成了犹太民族的英雄。

埃及宫廷岁月

在埃及法老极力迫害以色列时,有一个利未族人叫暗兰的,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为妻。约基别给他生了一男一女,女儿是姐姐米利暗,儿子是弟弟亚伦。

在埃及法老发布溺死以色列男婴的命令后,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儿子,长得非常俊美。他们不忍心把这孩子扔到河里,在家里悄悄地把他养了3个月。

3个月后,孩子再也藏不住了,因为那孩子的哭声很大,在大街上都听得见。他们打听到法老的女儿十分善良,常常作好事帮助以色列人。

为了不给全家人带来麻烦,为了最终能够保住孩子的性命,丈夫就找了一个蒲草箱,在上面抹上石漆和沥清,将孩子放在里头,然后把箱子搁在王宫附近河边的芦苇中,希望公主能够看见,因为她每天都到那里去洗澡。孩子的姐姐米利安远远地躲着,看那孩子的下落会怎么样。

公主象往常一样来到河边洗澡,洗完澡后就带着使女们在河边散步。他们看到了装婴儿的箱子,公主就打发使女把箱子拿过来。

公主打开箱子的盖,一看,是一个男孩。那孩子一见生人就哭了,公主看着小生命在哭泣,非常怜悯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孩子。长得多怜人啊,我来收养他作义子吧。”

一直在附近窥视的米利安便跑过来,说她可以推荐一个保姆,公主欣然同意。于是,米利安回去带来了她的母亲,就这样,这个男婴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回到自己母亲的怀抱。

埃及公主收养了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摩西,意思是“从水里捞出来的”。

就这样,摩西在法老的宫廷中健康地成长,生活在富足的生活中,住着华丽的房子,穿着漂亮的衣服,受着良好的宫廷教育。而他的生母为了使他不忘记自己是一个犹太人,常常偷偷地教他讲本民族的语言,向他讲述犹太人祖先的历史,讲述法老压迫犹太人的事情。

最后,摩西的生母向他吐露了真情,让摩西知道自己真正的出身。摩西也暗暗在心里立下志愿,要拯救自己那些受苦受难的希伯来同胞。

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后,摩西经常到工地上去看自己的同胞干活,有时也与他们交谈。他看见自己的同胞在苦难中挣扎,听见驱赶他们去干苦役的鞭挞声,他的耳边响着以色列人的哭泣和求救的声音,睡梦中他常常看到母亲温存而悲哀的面容。

最使摩西感到气愤的是以色列人对自己命运的麻木,以及苦难中相互间的冷漠。他的血管里,骚动的鲜血在奔流着。

一天,他看见一个埃及监工殴打一个希伯来同胞。摩西四顾无人,一气之下,就把那个监工打死,埋在沙土里。

第二天,摩西照样出去,看见两个希伯来同胞争斗,非常生气,就上去教训欺负人的那一个,对他说:“你为什么打你的同胞呢?”

没想到那人竟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了我,象杀那埃及人一样吗?”

摩西听到这话,顿时惧怕起来,心里说:“昨天的事恐怕被人发现了,所以今天才传扬出来。”

他想,法老一定已经知道了他杀人的事。这事要让法老知道,决不会饶他。果然,好心人很快给摩西报信,说宫廷卫队来捉拿他了。

于是,摩西顾不上换衣服,仓惶地逃出都城,到东方的米甸去了。那里的荒漠使他逃脱了埃及卫队的追捕。

冲出埃及

摩西一路向东,越过红海和西奈沙漠,来到亚喀巴湾沿岸一个叫米甸的地方。米甸在阿拉伯沙漠中,在阿卡巴湾的东侧。那里住着亚伯拉罕和他的二房妻子琴土拉所隼的儿子米甸的后代。这里是米甸人的住地,地名也叫做米甸。

当摩西到达米甸时,长途跋涉已经使他精疲力尽。他仓惶出逃时穿的那身宫廷服装已经又脏又破,昔日的华丽连一丁点儿痕迹也没有留下,完全象一个到处流浪的乞丐。

摩西在当地水并旁一块石头上坐下休息,好奇地观看7个姑娘饮羊,突然有几个牧羊人赶着羊群来到井边,他们把那7个姑娘推开,饮起自己的羊来。

摩西见到牧羊人如此无礼,十分愤慨,不顾疲惫,冲上前去,挥拳就打。那几个牧羊人害怕了,就赶着羊群走了。

原来这7个牧羊的姑娘是米甸当地很有威望的祭司叶忒罗的女儿。叶忒罗又叫流珥,当他听到女儿们讲起摩西见义勇为的事情后,就对女儿们说:“那个人现在在哪里?为什么撇下他呢?快去请他来家里吃饭。”

叶忒罗打发人把摩西请到家里来作客。谈话中,他还了解到摩西是自己的远亲,就留他在家与自己同住,还把女儿西坡拉许给摩西作妻子。西坡拉给摩西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做革舜,另一个叫做以利亚撒。

据说,摩西在岳父家居住了40年,帮助岳父经营家业,放牧牲畜。境遇的改变,进一步锻炼了摩西的身心。严峻的大自然,朴素而自食其力的牧人生活,孤独地在露天中度过的时光,促使他思考生活的意义。

然而,摩西却一直没有忘掉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代,是一个犹太人。艰苦、孤寂的生活环境,既磨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也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然而,此时他看到其他的犹太人却日渐背离了祖辈的传统,他们对本族主神耶和华的信仰日益淡漠,他们对本民族的前途也已经失去了信心。一方面他们对城市里那种奢侈生活十分向往,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实际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贫困。犹太人正在日益失去自身的特点和独立性。

面对这种情况,摩西决心挽救本族人民,他深感自己负有这一神圣的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愿望和感情变得越来越强烈。最后,他告别了岳父一家,踏上了返日埃及的征程,着手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动员希怕来全族人民离开埃及,返回他们祖先生活过的士地。

此时,老法老拉已经死了,宫廷中的官员也早已换了人,继位的新法老根本不知道当年摩西打死埃及人的事。所以,就此事来说,摩西可以放心地回来,不必担心有人会旧事重提。

摩西和亚伦会见法老,对他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在埃及的旷野里向我守节。’”

法老认为,这当然是一个花招,以色列人根本不想再回来受埃及人欺压了。于是,法老拒绝了摩西的要求。据《圣经》中《出埃及记》篇的记载,当摩西的一次次请求被法老拒绝后,耶和华开始显示神力,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灾难。

第一次,尼罗河水变成了红色,埃及民众没有水喝;第二次,埃及的地面上到处是青蛙,连法老的王宫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乱蹦乱跳的青蛙,搞得人人惊恐不安;第三次,大群苍蝇飞遍全国,到处传播疾病。看到法老仍然百般阻挠,接着,耶和华神又让埃及发生了冰雹、蝗虫、沙尘暴等各种灾害。最后,是让许多埃及人家的长子都染上疫病死去。

到此时,法老才真正害怕了,再也不敢拒绝让犹太人走了,相反,他还恳求摩西赶快带他的族人离开,以便尽快结束这些可怕的灾难。

以色列人在埃及居住了430年,来时只有70人,现在光步行的男子就有60万之多。

最初,摩西领着以色列人走商队来往的道路,就是沿着红海的岸边走。后来,他又领着以色列人向南拐弯,进入沙漠地带,因为他怕当地人沿海设立的关卡不会轻易放行。

在叶法姆,以色列人头一回停下来休息,然后又向北方转,安营在比哈希录前面,密守和海之间,离巴力洗芬城不远的地方。以色列人这样折来拐去,是为了迷惑埃及人,使他们摸不清他们的目的地到底在那里,以免中他们的埋伏和拦截。

此时,法老听说以色列人浩浩荡荡出走以后,与他的仆臣们商量道:“放走以色列人,往后谁来服侍我们呢?不能这么便宜他们,让他们跑了。”

于是,法老就亲自点兵,带领600辆战车,来追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回头看见尘土飞扬处是埃及的追兵逼来,都感到很害怕,他们七嘴八舌地抱怨摩西说:“难道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到旷野里来送死吗?”

“我们祖祖代代服侍埃及人已经430年了,已经习惯了。在埃及当奴隶虽然苦,总比在这沙漠里白白地死在追兵的手里要好得多。”

摩西安慰陷入绝境的百姓说:“不要惧怕,耶和华绝不会看见自己的百姓受难而不管的。你们今天看到的埃及人以后再也不会看到了。”

果然,当黑夜降临时,有一条烟雾构成的墙把埃及人从以色列人身边分开。埃及人那边一片黑暗,以色列人那边光亮如白天。那天晚上,上帝还在红海上刮了一夜大风,使海潮退去。

第二天,摩西来到海边,根据耶和华的授意,伸出手杖把海水分开,劈出一条旱道,水在旱道两边象围墙一样高高耸立。以色列人于是便匆匆地顺着这条旱道走到了彼岸。

法老看见以色列人过了红海,暴跳如雷,命令埃及将士赶快尾追上去。法老的一切马匹、车辆和步卒都跟着以色列人下到海中间的旱道上去。上帝用强光照射埃及军队,埃及军队便陷入一片混乱。

就这样,摩西带领犹太人顺利地逃离了埃及的控制。

漂泊生活

渡过红海后,摩西率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到了书珥的旷野。他们走进了无水区,走了三天都没有找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玛拉的水又是苦的,人畜不能饮用。人们渴得要死,他们难以忍受这样的打击。不满和怨言再次在以色列人中爆发。

为了安定民心,摩西终于找到可以饮用的水。人们喝足了水,喂饱了牲畜,稍事休息又继续前行。

以色列人到了以琳,那里有12股泉水,70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不过以琳不是目的地,他们还要继续往前走。

他们走啊走,从埃及出来已经6个星期了。这时他们来到以琳和西奈中间的汛这个地方。他们便在汛安营扎寨。

然而,汛这个地方仍然是一片荒漠。太阳热得象火烤一般,更糟的是,带的粮草和水也都用尽。人们又嚎叫起来:

“我们要水喝!”

“我们要食物!”

“我们还不如早早地死在上帝手下,死在埃及呢,那时我们还可以坐在肉锅边吃个饱。你们把我们领出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是诚心要我们全都饿死吗?”

听到这些话,摩西痛苦地感觉到,以色列人身上的奴性太重了,他们竟然认为肉和饱饭比自由还珍贵。但是没有办法,必须安抚他们才能有前途。于是,摩西就出来安慰全体以色列人说:“上帝已经听见了你们的怨言,快给你们送吃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