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寓言
15355100000015

第15章

魏文侯仔细地品味着孤卷子的话,半晌没有作声。孤卷子见文侯不语,知道他一定也在思量自己言论的道理,便又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见解:“从以往的历史来看,就可以说明这一道理。就说尧吧,他可谓最贤良的父亲,可是他的儿子丹朱却是个荒淫放荡的人。要说舜应该是最贤明的儿子了,但他的父亲却是个顽固不化的人,他的弟弟呢,是个贪婪凶残之人。还有,周公的人品人人称赞,但他的哥哥却做了叛徒而被诛。还有,商汤王、周武王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夏桀王、商纣王又怎么样呢?完全不同!他们的残忍暴虐世人皆知。所以,我认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应该有自强自立的精神,不依赖任何人,因为依赖任何人都不会长久,唯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求雨

——古代民间寓言

齐国有一年遭遇特大的干旱,土地干涸,万木枯萎,民不聊生。

齐景公召集群臣,商议祈天求雨之事。齐景公说:“众爱卿,现久旱无雨,庄稼已近枯死绝产,如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欲征集民间钱款,来拜祭山神,以求天降大雨,解久旱之灾,你们以为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没有人敢贸然发话,都恐说错了会受惩罚。晏子为人刚正,见众人不语,决定直言谏君:“求雨固然是好事,但我看没有什么必要祭祀山神。”众人一惊,齐景公也皱起眉头:

“卿何出此言?”晏子说:

“大家都知道,山神是石头铸成的身躯,形成的树木为毛发,这么长时间干旱,山神连毛发也近枯萎,他若能降雨,何故让自己受这份煎熬?”

景公一想,似乎有几分道理。便问:“你说得也算有理,那么,咱们就不去祭山神,干脆去祭祀河伯,你们看如何?”众人仍不语。晏子说:

“河伯的疆界皆为水乡,如此大旱,江河湖泊水量都在减少,有的小河已近干涸,河伯救自己的臣民还顾不过来,他怎么会舍得干死自己的百姓,而降雨给我们呢?”

景公说:

“照你所说,这也不求,那也不拜,我们就只有坐以待毙吗?”

晏子说:“主公,大灾之年,最要紧的是稳定民心,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总会克服当前的困难的。河伯与山神尚且能够如此,主公也当效仿之。大灾之年,百姓生活艰辛,倘主公因求雨而向民间横征暴敛,很容易造成民心哗然,那时,说不定会惹出民变事件。如果主公能与山神、河伯一样同大家同舟共济,共患难,不仅稳定了人心,而且能深得民众之拥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来抵御这场大灾呀!”

解梦

——古代民间寓言

齐景公忽然得了胃病,多日休息调养丝毫不见效果,不由得心内烦躁。

一日,景公内心抑郁,闭目静养,不觉睡去。梦中,景公忽见天空有两个太阳悬天曝晒,直晒得头昏眼花,景公想:

“一个日头已足够了,现在又多出一个,岂不要烤焦了万物。我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不为天下百姓着想,一定设法打掉一个太阳。”

景公身体竟离开地面,腾空越起,直奔太阳而去。迎面金光四射,晃得景公难睁双目,只好拔剑拼命挥舞,渐渐体力不支,跌落在地……梦中惊醒,景公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不知梦中情景是何征兆。

第二天,景公召见晏子,对他细说昨日梦中之事,惴惴不安地问晏子道:

“此梦可是不祥之兆?”晏子想了想,对景公说:

“我看还是把占卜解梦之人找来,听听他是如何说法。”遂出宫去找会解梦之人。晏子对解梦人说:

“景公疑梦中是不祥之兆,你须给他宽心才对他的病情有利,不如这样说:大王身患之病属阴,梦中太阳属阳,两个太阳表示二阳,二阳对一阴,预示大王的病即将痊愈。”

解梦人进宫后,按晏子的说法对景公说了一遍,景公听了,不胜欣喜。

过了些日子,景公因心中舒畅,病果然好了。景公十分高兴,立即召解梦人进宫。景公命赏解梦人金银,并且对他说:

“由于你梦解得好,我才得以如此快的康复,你理该受到奖赏。”

解梦人却说:

“小人不敢领赏,话虽是我说的,却均是晏子大夫教我说的。”

晏子却说道:“话从我口中说出,大王也未必深信不疑,因此,还是解梦人有功,我岂敢领赏。”景公见状,称赞道:

“你二人不贪功求赏,都是品德高尚之人,都该获得奖赏。”

鞋匠的罪过

——古代民间寓言

齐景公有一次让鲁国的鞋匠给他制作了一双精美的鞋,整个鞋面上缀满了珍珠美玉和银制的装饰品,长度约一尺左右,并且用黄金制成鞋带,分量极重。这件事被晏子知道了。

晏子派人将鞋匠抓了起来,然后到宫中去见景公。景公听说晏子求见,尽管天气很冷,仍然穿上特制的新鞋迎接晏子,以为晏子会对鞋子大加赞赏。景公问晏子:“今天天气很冷吧?”

晏子说:“那是因为您穿了又沉又硬又不暖和的鞋子的原因。”景公见他说到鞋子便问道:

“这鞋子你看如何?”晏子说:

“我听说古时候圣人们做鞋讲究的是冬天要轻而暖,夏天要薄而凉,您的鞋冬天穿着又沉又冷,对贵体有什么好处呢?鲁国的鞋匠给大王做出这样的鞋来,实在是罪大恶极,我已把他拘捕起来了。”

景公一听,忙问:“鞋匠做鞋,何罪之有?”晏子说:

“作为鞋匠,应该知道做什么样的鞋子让人穿着舒服耐用,且符合养生之道,这位鞋匠明知这种鞋子对大王身体不利,却闭口不言,其罪过之一;制作的鞋子样子怪异,不符合我国国情民俗,招人耻笑,其罪过之二;制一双鞋子花费了那么多的财物工本,却并没有实际用处,反让百姓对大王的奢侈不满,其罪过之三。如此多的罪责难道还不该处罚吗?”

景公听得晏子一席话,哑口无言。因为他心里明白,这双鞋是他命那位鲁国的鞋匠做的,可是如果这样说,岂不等于不打自招,说自己奢侈无度。于是,只好对晏子说:

“只要警告他再不可这样做就是了。”晏子说:

“不处罚不足以警醒别人,他既是鲁国人,就逐出齐国国境,永不得再到齐国来可以吗?”

齐景公只好点头同意,从此,再没穿过那双鞋子。

施孟子弟

——古代民间寓言

从前在鲁国,住着两家邻居,一家姓施,一家姓孟。两家刚巧都有两个儿子,二子又都是大儿学儒学,小儿习兵法。

两家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施家的大儿子学成后,去了齐国。他以儒家之道,劝谏齐王。齐王见他说得有理,十分器重他,请他做太子的老师。

施家的小儿子是学兵法的,他长大以后,去了楚国。在楚国,施家的小儿子以自己所学兵法,向楚王陈述用兵的方略,楚王大喜,留他在楚国做了重臣。

施家的两个儿子都因为自己的学识而受到赏识和重用,施家自然也就有了地位,享受着荣华富贵,过着贵族生活。

孟家见施家过得如此兴旺,便夫妇双双上门讨教,请求施家教给他们发家致富的良策,也好摆脱困苦生活。

施家将两个儿子如何学以致用终被重用而飞黄腾达,细细告诉了孟家夫妇。

孟家的父亲回去后,对两个儿子说:“施家二子与你们兄弟二人均是学习一样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能找到施展本领的地方,得以风光显贵,我儿也不妨出去闯荡一番,不仅可以出人头地,而且能够光宗耀祖。”

孟家两个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也打起背包出了远门。

孟家的大儿子来到秦国,将自己学的儒学道理一一讲给秦王听,希望秦王能赏识自己的才华,得以重用。

却不料他的治国方略恰与秦王背道而驰。因此,秦王听了他的一番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怒气冲天:

“目前,各诸侯都在凭实力角逐、操练兵马,筹备粮草还来不及,你却要我以仁义对武力,岂不是要我坐以待毙。”秦王不但没重用他,反而对他施了宫刑。

孟家的小儿子选择卫国去自荐,并陈述了如何用兵抗敌的主张,但卫国势单力薄,与邻国求和还嫌不够,岂敢用主战之人。卫王深恐邻国猜忌,只有用重刑处罚孟家小儿子。

施家听说孟家子弟的遭遇,前来探望,并痛心地说:“你们实在是选错了目标呀!”

大葫芦

——古代民间寓言

有一次,庄子去拜访惠子,进得院来,发现惠子正对着一堆大葫芦发愣。庄子走到跟前,他才发现,忙说:

“请到屋里坐。”两人在屋内坐定,庄子问:

“方才见你对着葫芦发呆,不知想些什么?”惠子说:

“唉,别提了,这些葫芦是魏王送我的葫芦籽种出来的。结出的葫芦果然不凡,每个葫芦几乎能容纳几担水的样子,可是,中看不中用,你用它装水,它脆弱得提不起来,你把它剖开做瓢吧,底尖又站不稳,白白地摆在那里看着派不上一点用场,还要占好大的地方,我真想捣碎了丢掉算了。”

庄子听了,不禁一笑:“先生这样想就错了。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据说有个宋国人,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纱为生。因为这种工作冬天也要接触冷水,所以祖上世代传下一种治手脚冻伤的秘方。有一个路过此地的商人听说了此事,便登门拜访,要以百金求取治冻伤的药方。宋家人不觉动心,全家商议之后,同意将药方转卖,因为他们觉得靠漂洗棉纱,一辈子也赚不到百金。这位客商是个十分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吴国正在和越国交战,就自荐到了吴国,对吴王说:‘我手里有治冻伤的秘方良药,因此,我建议让我统领一队人马,在数九天里与越军交战,相持一段时间,越军不打自败。’吴王听了大喜,封他为大将军。深冬时节,吴国与越国开战,吴军故意引越军陷入水战之中。吴军因有治冻伤的良药,士气高昂,越军将士手脚却均被冻伤,果然不战而自败。那位客商因此而被封官赐地,享受荣华富贵。可是,那位宋氏人家虽手中有秘方,却仍世代漂洗受苦,问题在于他们能否最有效地利用秘方,你说对吗?”

惠子听罢,心中似有所悟,庄子接着又说道:“如果将这些大葫芦捆扎起来,做成一个筏子,用它去周游四方岂不妙哉?”

换手指

——古代民间寓言

有一个神仙曾和几位仙友一块儿议论人间的事。一个神仙说:“人是最贪心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另一个神仙说:

“的确如此,人不仅贪心,而且贪得无厌,不论是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

其他的神仙也随声附和。这个神仙心地单纯,加之没有到人间去过,所以,还是不愿意把人想得太坏。他决定自己下凡到人间看一看,考察一下人到底是怎样的。

这一天,这位神仙扮作普通人来到人间。他穿大街,过小巷,访了好几个人,结果,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贪婪,他很失望,但还有点不甘心,决定继续寻访,而且暗下决心:

“如果能访到一个真正不贪心的人,我就把他超度为神仙。”

他一边想,一边走,险些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两位都停下来,相互行礼表示歉意,并聊起天来。

神仙看这位像是知书懂礼的样子,便有意试探他是否也很贪心。便对那人说:

“你我既然相识,便是有缘分,我送你一样纪念品吧。”说着,神仙从怀里拿出一小块玉石一样的东西递给那人,那人连连摆手:

“岂敢,岂敢,怎么好意思刚刚相识便收你的礼物呢。”神仙心里暗暗高兴:“看来这是位君子,不轻易贪图别人的东西。”

神仙说:“请不必介意,我可另外送你一样东西,请您一定笑纳。”神仙说着,用左手食指一指路边的一块小石头,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子。

那人仍推辞,神仙又指一块大石,大石块也变成了金子。那人仍摇头拒绝接受。

神仙大喜:“此人真是一位品行端正,不贪图钱财之人,应该超度他为神仙。”

神仙于是最后问那人:“你一再拒绝我送给你的金子,您是怎么想的?”那人一指神仙的左手食指,说:“最好将你的那根手指换给我。”

布施

——古代民间寓言

从前,有一个和尚住在城郊外的一座寺院里,这个和尚虽为出家之人,却心底肮脏,是个心胸狭窄的卑鄙小人。

有一个士兵,早就听说这座寺院的和尚行为卑劣。一天,他和几位伙伴聊天,又提到那个和尚,于是他灵机一动,对那几位说:

“今天我们到寺院去好不好?”那几位问他:

“你既然讨厌那个和尚,为什么还要去呢?”那位士兵卖关子道:“去了就会知道了,保你们这次看出好戏。”几个士兵听他这么一说,也就和他一道去了寺院。几个人刚一进寺院大门,和尚便迎了出来,一见是几个普通士兵,脸上的笑容立刻褪去了。士兵装作没在意和尚的表情,眼睛四下里观望了一下,对和尚说:

“这寺院地处郊外,环境幽雅,是个好地方,可惜房舍过于陈旧,该修缮一下了,这样吧,请您将化缘的账簿取来,我好写上布施的银两。”

士兵说完,和尚立刻满面堆笑,命小和尚快去端茶,请士兵一行人坐下。

士兵用眼角瞄了几位同伙一眼,那几位不知他要捐多少银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他搞什么名堂。

和尚取来笔砚,将化缘簿双手捧给士兵,士兵接过笔来,端端正正写下“总督部院”几个字。和尚一见,吓得跪倒在地,以为是长官微服私访呢。

和尚用眼角偷看士兵书写,只见“总督部院”后边写道“标下左营官兵”,连忙爬起,嘴角又露出一丝轻慢来。

士兵回头看了和尚一眼,又挥笔写道“喜施三十”,和尚见士兵肯捐三十两银子,喜上心头,慌忙又毕恭毕敬地跪下。

士兵心中好笑,继续在“三十”后边写上“文钱”两个字,和尚爬起来,接过化缘簿,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几位同事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强忍着肚里的笑,直到出了寺院,几个人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