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上古传说
15354900000011

第11章 道教传说(7)

铁拐李觉得很吃惊,因为他从没想到自己不远千里来到华山,竟有人能认识他,并在他要歇息的时候来迎接他,心里也明白了几分。于是,他连忙回答道:“在下正是铁拐李。然而,两位道兄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姓的呢?”这两位道童微笑着回答说:“你不远千里,迢迢来到华山莲花峰来寻访太上老君。我们就是太上老君的童子,是他派我们来接你的。”

铁拐李听了这话,又惊又喜,心里暗暗想:太上老君事先就知道我要来华山寻访他,并派仙童来迎接我,这样看来,我与太上老君岂不是有仙缘吗?

随后,他就跟着这两个道童来到了太上老君在住处。这是一座草堂,太上老君正端坐在堂上打坐,在他的身旁还坐着另一位仙人。铁拐李赶紧走上前去拜见太上老君和旁边的仙人。

太上老君早知铁拐李的来意,就对他说:“学道本没有师尊,也没有天降的仙缘,只要你能专心道行,长于修习,就总会有得道的一天的。”

铁拐李听了太上老君的教诲,拜别而去。

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山洞里,开始更加专心致致地潜修道行,每每打起坐来,一坐就是一整天。除了打坐,他还时常到高旷处固本培源,吐故纳新。这样又过了十几年,铁拐李已修炼到了形神不分的境地了。

一天,他正在修炼的时候,忽听到半空中仙乐悠悠,就像是从不远处传来那样。他赶紧抬起头来一看,只见当空祥云缥缈,霞光千丈。仙鹤飞近时,只见太上老君和宛丘这两位神仙,正在向他打招呼,并跟他约定十日之后一起去云游。言毕,即驾鹤而去。

十天一恍就过去了。铁拐李把自己的爱徒叫到跟前对他说:“为师的灵魂将出窍七日,这几天你不要到别处去,安心守护好为师的肉身,等候为师的归来。如果为师十日之后还不能回来,你就可以将我的肉身烧掉。切记切记!”

徒弟杨子受命看守师傅的肉身,谨心防护,日日夜夜,都不敢有半点疏忽。但是到第六天的时候,杨子的家人火速地赶来,对杨子说:“你母亲病重,很快就要死了,你快快回去,见上你母亲最后一面吧!”

杨子大哭说:“母亲病危,可是师傅还没有回来,这可叫我如何是好呢?要是我走了,又有谁来看护师傅的肉身呢?”

杨子的家人说:“人死了,断然不可能再复活。你的师傅已经死了六天了,是不可能活过来了的。师以我合,亲以天合。孝道和师道是不能两全的。现今你母亲病危,奢求你与她见上最后一面,你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她,难到要她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心吗?你自己也愿背上一个不孝的恶名吗?”

杨子见家人说的入情入理,心里虽然还在犹豫,可是实在是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可是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根本也不容他花再多的时间去思考。无奈之下,杨子只能听从家人的劝说。于是杨子准备好了祭奠用的东西,朝师傅的肉身跪了三跪,然后点着了一堆薪火,把师傅的肉身火化了。并在离开时写下了言辞恳切的挽词:母病不起,师魂未归;师言将待践,母命安忍违。

杨子等到师傅的肉身全化为了乌有之后,又再拜了拜,这才舍弃而去。可是等到杨子回到家中,他的母亲早已断气身亡了。

再说,铁拐李与太上老君神游四方,迹布蓬莱、方丈、瀛洲,足遍三十六洞天。很快七日的约期已经到了。于是辞别太上老君,准备回洞。在临别时,太上老君送给他一个偈:“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铁拐李还要问太上老君是何意思,太上老君却笑而不答。

铁拐李回到山洞的时候,正好过了七天。可是他却发现自己的肉身早已不知去向,杨子也不知到哪里去了。铁拐李没有了肉身,但是他已是得道之人,又不能做孤魂野鬼。在情急之下,他四处寻找肉身。忽然,他在路边看见一个早已冻死了的乞丐。这时他才猛然想起太上老君的临别时的话,于是就托身到了这个饿死的乞丐身上。

这个饿死的人,原本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拄着紫色拐杖走路。铁拐李托身到他身上之后,也是跛足倚杖而行。只是这手中的拐杖不再是木的,已经因受了铁拐李的仙气而变成了铁的了。铁拐李的名称也就是这样来的。

后来,铁拐李得知杨子的母亲死了,杨子也因为母亲的死而要随母而去。铁拐李怜惜杨子的一片孝心,就想救杨子母子二人之命。他来到杨子的家中,劝杨子说:“死生有命,不能强求。作为人子,生要尽孝,死要尽忠,但是不必以死继之。”

杨子不知道面前的就是他师傅,只是如实回答道:“我师傅灵魂出游,让我看守肉身。本和我约定七日为期,可是我在第六日的时候就自作主张,火化了师傅的尸体回家给母亲送终。更没想到,等我回到家里,我的母亲却也已经死了。如此这般,我内不能尽孝于母亲,外不能尽信于师傅。不孝不忠,受世人的耻笑。我这天地罪人,哪里还能活在这世上呢?”说完就要拔剑自刎。

铁拐李赶忙将宝剑击落在地,并劝说道:“忠孝在于心。你心已如此,则是尽忠尽孝了。你说不忠不孝,实则,这是天地间的至忠至孝也。”

杨子见这人对自己如此开导,便问道:“您是谁?可以告诉我吗?”铁拐李说:“我就是你师傅。因为出游,得到仙人传授起死回生之术,并给了我几颗灵丹,但是叫我一定要等待善人方可救助。你是可以称得上是善人,这里有两颗神灵丹,你和你母亲每人一颗。这样,你母亲就可以起死回生,你也能延年益寿。”

杨子接过师傅手中的灵丹,先给母亲服了一颗。过了一会儿,杨子的母亲果然活了过来。随后杨子也服下了另外一颗。铁拐李救了杨子一家人的性命,杨家全家稽首拜谢。

二百年之后,铁拐李修成了正果,带着杨子一起升了天。

钟离成仙

汉钟离,原本复姓钟离,名权,字云房,自号天下都散汉。有人说,因为人们在称呼他的时候,称“天下都散汉钟离云房”太长了,于是把“汉”字和“钟离”二字连在一起了,就叫成了“汉钟离”。又有的人说,因为他自称自己生于汉朝,人们这才叫他“汉朝的钟离先生”,慢慢的就叫成了“汉钟离”。

汉钟离在出生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巨人破门而入。这个巨人自称是上古黄神氏,特地托生在钟离氏家。接着只见一道异光从窗口射入,长多几十丈,强烈的光线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强光过后,汉钟离就出生了。可是汉钟离刚刚生出来的时候,不哭也不吃,而且一点声息都没有。直到他出生后的第七天,竟然能够一下子跃然而起,而且开口便说道:“身游紫府,名书玉京。”叫人难以理解。原来紫府和玉京,指的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宫殿,汉钟离一出生就说出这样的话来,表明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将来同样会回到天上去做神仙的。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权衡东西的轻重,所以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权”。

汉钟离长大之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加上他身材很魁梧,勇力过人,很快就得到皇上的重用,当上了中郎将。有一次,皇帝派汉钟离率军讨伐吐蕃。但是,当时的权臣梁冀怕汉钟离立了大功,权势超过自己,就只给了他三万老弱残兵。两军刚刚交锋,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接着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各方的军队都分不清敌我,一片混战。在这突如其来的混乱之中,两军人马都很惊恐。汉钟离独自骑着战马胡乱奔逃,也与自己的队伍失去了联系。战马也不再听他的使唤,一个劲的乱跑,跑呀跑呀,竟跑进的一座深山老林里。汉钟离迷失了道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汉钟离

过了很久,天空渐渐晴朗了些,可是却已是夜晚时分了,天上出现淡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星。汉钟离凭借着这微微的星光,举目四望,想找一条路下山去,可是只见四周尽是纵横交错的小路,根本不知道哪条路才是下山的路。当他正在犹豫的时候,忽地看见一个西域僧人,头发生在额头上,穿着山草编织而成的衣服,迎面朝他走了过来。汉钟离像是找到了希望,慌忙走上前去施礼问路。

那僧人对他说:“这里离山的出口很远,我看你今夜是走不出去了,还是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到一处去歇息,请施主跟我来。”说完就在前面引路。

汉钟离喜出望外,再三道谢,就跟着僧人往前走。大概走了三五里路的样子,他们走进了一个山凹里。朦胧之中,看见前面有一个小村庄,但是看上去,仿佛这村庄是在山洞中一般。这僧人把汉钟离带到村口时就不走了,僧人对他说:“这里是正阳洞,我跟你仙缘已尽,只能带你到这里,你自己一个人进去吧。”说完,僧人合掌作一个揖,转身就不见了。

其实,这村庄本是一个山洞。汉钟离走到洞口,听到洞中寂静无声,于是就不敢冒冒失失走进去。正当他在村口徘徊时,只听到一个老人的声音说道:“你是汉钟离将军吧?既然来了,就快些进来吧。”

汉钟离暗暗吃惊,心想这个老人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不然,面都没有见过,怎么就知道自己的底细呢。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出来一个老人把他引进了旁边的一间屋里。

屋里很简陋,黄泥抹的墙壁上点着一支松节照明,床是用绳子吊起来的,还在那里晃悠着。地上有几件常用的陶器,收拾得整整齐齐。不过,最惹眼的是床边的一个架子,上面放着好些书卷,书卷摆得很整齐。

坐定之后,汉钟离请教老人的姓名,老人自称东华先生。这个名字,汉钟离打小就知道这是一位得道的真人,隐居在山中,完全与世隔绝,没想到被他在这里遇到了。汉钟离心想:这次他全军覆没,如果回去的话,肯定无法交差,再说朝内勾心斗角,互相争权夺利,人们也因为这连年的战乱,流离失所,惨不堪言。这样的世道,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现在他遇到了东华真人,机缘难逢,何不从师学道。于是汉钟离决心抛弃尘世,入道修行。

从此,汉钟离就拜东华先生为师,留在山里学道。东华先生传授他长生真诀和《灵宝异法》,还教他书法。汉钟离在山中学道三年,不仅道学很高,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后来,有一天,东华先生对他说:“你的道行已经到了,可以出山了。也就是说你的内术既已成,现在应当去炼外术,去点化凡人。你出山之后,应多积功德,多累善行,以待上天征诏。就这样,汉钟离拜别了师傅,去云游四海五岳。后来,他来到了终南山的鹤岭。鹤岭上有一个岩洞,宽敞向阳。洞前又有流水经过,清澈见底。洞口四周草木葱茏,繁花缤纷。他觉得这是个好地方,便把岩洞辟为居室,并在洞口刻了‘鹤岭洞天’四个草书大字,就此安居下来。”

汉钟离

终南山离长安很近,他就不时到长安繁华的街市上去饮酒。有一次,他在承天门大街的一家酒楼里饮酒。店家给他端来最好的酒“郎官清”,他喝了几杯之后,乘着酒兴,就向酒家要了笔墨,在酒店的墙上写了几首诗,随即又题上“天下都散汉”五个字。其中有个青年看到这几个字不禁叫道:“长者不就是云房先生么?”

汉钟离觉得奇怪,回过头来,微笑地问道:“你是哪位?何以知道我的名字?”

其实,这个青年不是别人,就是他的未来的徒弟吕洞宾。他向汉钟离深深作了一个揖,并介绍说自己屡试不中,准备归隐,接着,又向他请教道行的事。

汉钟离先教吕洞宾点石成金之术,并对他说,把石头点成金子之后,就能拿去接济穷人。吕洞宾见有这样的事,就问道:“这样点石而成的金子会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变回原形呢?”

汉钟表离说:“会,但是要等到三千年之后。”

吕洞宾皱起了眉头说:“如此看来,我们不是骗了三千年以后的人吗?”

汉钟离拍手道:“说得好,凭你这心思,就可以学仙了,不知你肯不肯跟随我学道修仙呢?”

吕洞宾于是赶紧跪下拜汉钟离为师。从此,汉钟离就正式收吕洞宾为徒,精心教他道术。

有一年的秋天,汉钟离从崆峒山下回来,和吕洞宾一同在山中散步,忽见蔚蓝的天空中飘来一朵彩云,冉冉而下,降落在鹤岭山顶上。汉钟离就指着彩云对吕洞宾说:“玉帝颁下诏来了,明天要我上天去受封了,我去后,你要继续好好修炼。”

到了晚上,师徒二人一同回洞,在松明灯下,汉钟离就把他所著写的《灵宝异法十二笠》郑重地交给吕洞宾,并嘱咐他:“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第二天早上,空中果然就传来了悠扬的箫笙声,他们师徒二人虔诚地走出洞外,只见两位穿着彩衣的道童,各自乘着一只彩凤,飘然而下,随同下来的还有一只丹顶白鹤。汉钟离跨上鹤背,向吕洞宾挥了挥手,就在清风丽日中,和仙童一起,飞上了天空,渐去渐远,最后消失在天尽头。

果老骑驴

张果老原来叫张果,之所以被人在姓名后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他活得太长久了,岁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只知道,当初唐玄宗招张果老进宫时,对他倍加礼敬。张果老呢,也自称自己“尧时丙子年生”,曾做过尧的侍中。唐玄宗问起他历朝历代人物事件,张果老没有不知道的。

当时,宫中有个叫叶静能的道士也很见多识广,自已吹嘘说天上、地下全都知道,因此在玄宗面前也十分得宠。有一次,唐玄宗就问他,张果老是什么人。叶静能回答说:“臣下知道,但是不敢说出来,如果说出臣下就会马上死的,所以不敢说。如果陛下能免冠跣足救我,我才能活过来。”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要求,叶静能就说:“张果老是天地还处在混沌时的白蝙蝠精变的,他的年纪比泰山还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