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天官福神。道教中有三官之说,分别叫天官、地官、水官,后来三官分别封为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世人合之简称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官中以天官信仰最为普遍,民间称为“福神”,老百姓家里常常张贴“天官赐福”的字画以表示吉利。到了清代又把天官和员外郎、南极仙翁,合称为福、禄、寿三星,并制作成瓷器摆设。
天官大帝的生日是上元灯节(元宵节),这是欢度新春后第一个佳节,在这一天,全国老百姓一起给天官福神过生日。在宫观里举行祈祥道场或庆灯游园胜会,竞相投放灯笼;在民间则举办赏灯活动,在有的乡村里,每户添丁的家庭都要在祠堂祭祖并举行“点灯”仪式,并请全村人饮灯酒,这可是民间最为热闹的节日。
再后来又说“送子张仙”是福神。张仙是位传说颇多的神灵。民间认为其前身是花蕊夫人的丈夫——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后蜀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亡之后,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也被送到汴京皇宫归新的皇帝所有。花蕊夫人不忘故主,时时怀念与前夫的恩爱,就画了一张孟昶挟弓射猎的画像,挂在寝室墙壁上。一天,赵匡胤见到此画,询问其故,花蕊夫人诡称其为“我蜀中的送子张仙神”。这事后来传到民间,求子之人就纷纷供奉起张仙来。
民间还认为张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并称他为“张仙爷”。当年宫廷为其在过街楼上建立了张仙阁。阁内供奉张仙神像,其神姿与一般神仙不同。张仙一身华丽的贵族打扮,面如敷粉,唇若涂朱,五绺长髯,飘洒胸前,一幅十足的美男子形象。他左手张弓,右手执弹,作仰面直射的样子,有时还在右上角画有一只天狗。
天官赐福
旧时,在天津不少居民家中还把张仙的神像用镜框挂在卧室房中、炕灶烟道出口处悬架的供板上,供上香茶、蜡烛,板上还要设一小瓷碟,内放四五个湿白面球,每日更换,据说是喂天狗的。传说因烟囱冲着天,会有天狗从此钻进屋里,吓唬小孩,传染天花。张仙爷守住了烟囱口,天狗就不敢进屋了,可保佑孩子一年平安。
陈抟老祖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初著名的道士。相传陈抟是亳州真源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巨鹿人。他早年就读了经史子集百家诸子的各种典籍,并常常怀有拨乱济世的志气。后唐长兴年间,他参加了进士科考,但是却没有考中,于是他从此便隐居在武当山九室岩中,后来他又移居到了华山云台观和少华石室,与当时的隐士李琪、吕洞宾都是很好的朋友。
陈抟喜好《易》经,曾作过《无极图》、《先天图》,并将《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当中,现已经不存在了。宋代理学家的鼻祖周敦颐的太极图据说就是由陈抟《无极图》演化而来的。除此之外,陈抟还对内丹术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据有关道书上说,陈抟到四岁还不会说话,不过天下之大,怪事天天有。一天他在涡水边玩耍的时候,有一位身穿青衣的老太太把他抱到怀里,喂了他几口奶,这样他马上就能开口说话了。
陈抟聪明过人,经史子集都已熟记在心,随时能够背诵出来,方术医药方面的书籍他也无不精通。可是,后来他父母死了,他很受震动。他本想汲汲去获取功名的,可是他想,博个功名充其量只能在世上留个名罢了,那比得上安期生、黄石公诸位仙能够度脱生死,永享安乐呢,于是他就散尽家产,只带了一石铛跑进山里隐居去了。
五代梁唐间的士大夫们钦慕他的洒脱,都想与他结交成朋友,但是都被他一一回绝了。唐明宗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特地从宫中选出三位美女去送给他。没想到陈抟写了一首诗婉言谢道:“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楚,空烦云雨下阳台。”他还深怕会不断有人来打扰他,就干脆去了武当山九室岩隐居,在那里屏气修行,不食五谷,修炼了二十多年,等到他到了七十多岁的时候,又去了华山,他就这样来逃避世人的烦扰。
陈抟在长期的修炼过程当中,炼就一手绝招,那就是他的睡功。他动不动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睡大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他还称自己这是“隐于睡”。到后周周世宗的时候,有一位樵夫在山上打柴时发现一具遗骸,仔细一看原来就是陈抟。然而过了一会,阵抟揉了揉睡眼睛,爬起来对那樵夫质问那樵夫道:“我并没有死,而是正睡得香,你为什么要搅了我的好梦呢?”
其实,陈抟也是位拍马好手,一天他骑着驴子路过华阴县,听说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登基了,就拍手欢笑着对宋太祖说:“大宋一开,天下从此定矣!”
宋太祖当然很高兴,因为有这样一位奇人给他捧场。但是当宋太祖后来几次去诏请陈抟时,他都一一谢绝了,还自我辩解道:“九重仙诏休教丹风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出世态度。后来宋太祖又来请他。他这次却出山了,但是他要求不要有人来打扰他,就只问宋太祖要了一间安静的房子,就再也没有要求什么了。于是,宋太祖给他敕造了“建隆观”。陈抟一搬进去,就闭门睡觉,一睡就是好几个月,起来之后,他就拍拍屁股又告辞进山隐居去了。
这样,当时的人把他称作“睡主”,据说这位“睡主”十分善解人意,道士贾休复想要他挂在墙上的一个大瓢,但又不好意思开口。陈抟早就看出来了,就对他说:“你想要我的瓢吧,为何不肯说呢?要是碰到不能知你心意的人,你恐怕永远也拿不到了。我这个瓢,你要你就拿去吧。”
有一位叫郭沅的曾在陈抟的观中住宿,有一天午夜,陈抟却催他赶快回家去,临行还送给郭沅一粒药,郭沅全然不知是什么缘故,懵懵懂懂地就往家赶。可没等郭沅走出多远,在半路上就有人来给他报信说他母亲死了。郭沅知道了其中的隐意,就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家,赶紧把陈抟给他的药给自己的母亲吃了。这样,郭沅的母亲就又死而复生了。
有一回,陈抟遇到了著名的女仙毛女,她送陈抟一首诗:“药苗不满笥,又真上危颠;回指归去路,相将入翠烟。”虽然毛女没有说出其中的个体意思,但是陈抟已经完全理解了。他知道他位列仙人的时期不远了。
又过了十多年,一天,陈抟对他的门人说:“我明年要去峨眉山了,你们不要以我为念。”不久,陈抟叫人给自己开凿了一间石室。完工以后,陈抟对弟子们说:“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归宿,说着就躺了进去。”陈抟安闲地用手撑着烛灯,静静地死了。他死后,容颜一点也没有改变,只见一团五色的云彩重重地封住了洞口,一个多月之后才消散。
全真七子
说到全真七子,首先应该说王重阳。王重阳(1112~1170),字知明,号重阳子,生于陕西咸阳刘蒋村的一个豪门巨族家庭。少年时候他就精心研读儒家的经典。他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他也喜欢舞枪弄棒,还在金朝初年应试武举时,一举成功,取得了功名。他少年得志,意气昂扬,常常踌躇满志。后来,他把名字也改成了“世雄”,因为他一心想成为一世枭雄,光宗耀祖,名震天下。但是,可他却跟他的上级官员之间没有处理好关系,被分派到一个贫寒的村落里,当了一名收酒税的小官,这样的一个安排让王重阳愤怒至极,不但不能让他感到光荣,相反他深感屈辱,于是不久就弃官回家了。
回到家乡后,王重阳整天郁郁不乐,天天借酒浇愁,行为狂放不羁,开始了自暴自弃的生活,在乡里人的眼里,他由“王世雄”变成了“王害风”,在此期间他还一度打算皈依佛教,但是没有成功,因为没有哪个方丈肯收留他。
然而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这位整天泡在酒馆里的疯子,说自己在十八岁那年,曾于甘河镇的酒肆中,遇到了二位仙人,他们向他传授了金丹口诀。后来有些好事的人说,王重阳遇见的两位神仙就是八仙中的钟离权和吕洞宾的化身,是他们专程下来点拨他的。受到别人的传闻的影响,王重阳后来还真的就归信道教了。到后来,王重阳遇到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神仙的奇异的经历也被后来全真教的徒子徒孙们称为“甘河遇仙”。
丘处机
甘河遇仙后不久的第二年,王重阳又遇见了另外一位著名的神仙刘海蟾,这使他坚定了信心,要去修道成仙。于是,他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和喧闹的凡间人世,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还在终南山的山底下挖下了一个深达四十几米的洞穴,自己给它命名为“活死人墓”,这以后就一直呆在墓中静修,以此表明他与过去的生活告别,从而脱眙换骨。
过了好几年,他又回到刘蒋村来修行传道。可是乡里人对他的成见没有改变,以为“王害风”又发什么疯,因而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也就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一起修行。王重阳没有办法,只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远走到山东去重新开创局面。
俗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王重阳虽然不是和尚,而是道士,他同样在山东受到很大的欢迎。他先后在宁海、文登、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了三教七宝会,以示兼收并蓄儒释道三教的精髓,开创了新的教别——全真教。从此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戴,很多人纷纷加入全真教。自丹阳子马珏之后,他又陆续招收了长春子谭处瑞、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这七个人号称“全真七子”,成为全真教的骨干成员。
王重阳在山东创建的全真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便想再回乡传教,可是当他刚回到开封,王重阳就病倒了,而且从此一病不起,第二年就去世了。
王重阳仙逝之后,由大弟子马珏执掌教主之印。“全真七子”为王重阳守丧三年之后,由马珏留守在刘蒋村作为全真教的本部,其他的弟子都四出传教,广招门徒,从此全真教的声誉就越来越大了。
在全真七子当中,最为有名的是长春子丘处机。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的时候就在宁第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死后,丘处机在龙门山中潜心修炼,并创建了全真教的支教——龙门派。他在修行期间总是一蓑一笠,即使是寒暑易节也不会改变。因为他这副装扮,世人都称呼他为“蓑衣先生”。
1220零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西征欧洲的途中派特使前来问候丘处机。这时,年过古稀的丘处机毅然率领弟子等十八人,一起西行一万多里路,历时四年,在雪山之巅,如今的阿富汗境内,谒见成吉思汗。丘处机知道,成吉思汗那时特别喜欢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他就跟成吉思汗大谈养生之道以及治国的方略,得到了成吉思汗赏识。成吉思汗再而又向他问及长生不老之药的事情。丘处机对道:“只有长生之道,并无长生不老之药。”成吉思汗看到他这样诚实,心里更加喜欢。于是,他又问起统一天下的计策。丘处机回答说:“要想统一天下,杀人不能太多,嗜杀的人终究是统一不了天下的。”
他进一步建议成吉思汗要“减少杀戮,节制自己的欲望,敬奉天神,爱护子民”。成吉思汗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尊封他为“国师神仙”,赐予他一道军事的虎符,还给了他一个大玉玺,让他敕领全国信奉道教。到这时,由于朝廷的倡导,全国上下人人信奉全真教,全真教可谓盛极一时。
后来,丘处机回到山东,先后活动在栖霞昆嵛山、青州的云门山一带。后来,全真七子一同来到了崂山,弘扬全真教法,崂山所有的道士都接受了全真派理论,归依全真教派,崂山的各道教庙堂分别纳入全真七子的门派中。随后丘处机就在崂山洞窟中修行。
元太祖二十一年丘处机在白云观去逝了,死的时候他已经七十九岁,当时并没有把他出殡,只是把他的灵柩放在白云观的处顺堂里,供弟子们参拜。这样过了三年之后,他的弟子打棺柩为他重新更衣时,发现他的手和脚如同棉花一样轻柔,面色像活人一样红润。
铁拐李
铁拐李是八仙之首,本名叫李玄。他少年的时候是一个眉目清秀、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他也参加过多次的科举考试,可是因考场失利,屡屡不能考中。最后便不再执迷科举,而且看破红尘,离家远走,到处去求仙访道。
铁拐李的求道之心非常恳切。为了早日修成正果,他不畏艰险阻在深山幽林之中寻找到了一处茅舍作道庵,在这里潜心修炼。后来,为了更快地提升自己的道行,他离开了这处茅庵,经历数个月的餐风露宿,涉深滩登高山,最后在一处幽谷的山洞里居住了下来。
在这个山洞里,铁拐李一住就是十几年。可是他还是自感道行进展甚微,如果这样下去,他离成仙的日子将相当的漫长,更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仙了。于是他很想得到高道名仙的指点,这样他的道行就能事倍功半,终有所成。他最先想到的是华山上的太上老君,因为太上老君李耳与他同姓,而且是道教之始祖,如果能得到太上老君的指点,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得道成仙的。
于是,铁拐李即日便起程西行,直奔华山。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来到了华山,并且一刻也没有休息,就直往华山主峰——莲花峰攀登。攀到半山腰的时候,铁拐李实在太累了,想坐下来歇一会儿。然而就在这时,从山上走下来两个道童,他们走到铁拐李的面前,对他说:“先生,您就是铁拐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