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如此,斯特尔的推理依然完美地解释了大蒜的本质及其作用。塞姆勒最初提取的二烯丙基三硫醚,其实也是蒜素分解后的产物。也就是说,蒜氨酸、蒜酶、蒜素、二烯丙基三硫醚是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物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大蒜中的蒜酶发生反应,产生了蒜素,而正是蒜素决定了大蒜的效果。
大蒜与维生素B1
在我国的饮食习惯中,维生素的摄取量严重不足。因此很多保健药和保健食品,也是旨在补充中国人的维生素摄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有些保健药的源头就是大蒜。
对维生素B1的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例如紫萁等蕨类植物)无论给它多少维生素B1,它都会破坏掉这些维生素;而有些植物虽然不含维生素的成分,却保护着维生素。
也就是说,一方面是紫萁等蕨类植物,另一方面是大蒜和大葱,双方都没有大量维生素B1的成分。但紫萁富含强力的蕨类植物酶,这种酶可以破坏维生素B1。蕨类植物在很久以前便引发过问题,比如牧场上的牛、马有时会患上急性脚气病。经过调查后,发现牧场中生长有茂密的紫萁,牛、马食用了大量的紫萁后,体内的维生素B1会被蕨类植物酶破坏,最终导致牛、马得上脚气病。
那么,大蒜类植物又是什么情况呢?大蒜类植物与蕨类植物相同,并没有大量维生素B1的成分。可是,却从来没有发现过,因为吃大蒜过量而患上脚气的病例。比如,韩国的人们习惯性地食用大蒜,他们当中很少会有人得脚气病。
通过这两个事实,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两大类植物都不富含有维生素B1,却有着其他方面根本性的差异。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蕨类植物一方发生反应后破坏维生素B1;大蒜一方是在发生反应后保护维生素B1。
事实上,大蒜在发生反应后,是先把维生素B1隐藏起来,显示出与破坏一方相同的效果。日本京都大学的藤原博士曾做过一个试验,他把大蒜捣碎后,加入了大量维生素B1结晶。充分混合后,再检测混合物的维生素B1含量。结果显示,在混合物中并不存在大量的维生素B1。把这种液体喂给因缺乏维生素B1而患上脚气病的老鼠后,又会怎样呢?结果是迅速治好了老鼠的脚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