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15338000000027

第27章 科学调整自己,让躯体等等你的意志力(2)

曾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并一手成立创新工场的李开复是个典型的工作狂,最忙的时候曾一周每天平均工作20小时。有时会因为工作原因连续坐40多个小时的飞机;有时为了演讲,要在几个城市的十几所大学之间奔波,以至于头发蓬乱,胡子来不及刮。而且无论工作多么忙,李开复每天都要处理超过1000封电子邮件。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面对这种连续、繁忙且损耗意志力的工作强度,李开复却一直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印象。

李开复加人谷歌后,在听到自己一次次的离职传闻时,只是淡淡地表示:“网上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其拓展速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而在对李开复中伤最大的“逃税事件”中,李开复被中国网名质疑漏缴个人所得税。一时谣言四起,而李开复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也没有指责别人,直到拿到“荣誉纳税人证书”,才做出了正式回应。这种强大的自控力非常人所能及。

在这样忙碌而劳累的工作中,在意志力不断损耗的情况下,李开复是如何保持良好的意志力的呢?李开复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当成疲惫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强心剂,他曾说:“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不是一句空虚的口号,它给我们带来成就感。”这种积极的心态使他每天都能积极、高效率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李开复会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小憩;因为工作前往世界各地时,也会品尝当地美食,抽空游览当地名胜,并通过发微博的方式吐露自己的心情,转发有趣的消息,放松自己。

在一次高校巡回演讲中,李开复曾提到关于长时间工作导致过度疲惫的问题,他说:“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你可以每天工作那么长时间,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状态?这是个好问题,很多人虽然辛苦工作,可总是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感或者疲于奔命。如何长时间工作并且保持效率?”他给出的六条建议中有两条涉及意志力的恢复;“第一,要给自己时间放松;第二,不要长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因为重复多了容易感觉枯燥和疲劳,效率就会变低。”

合理的身心调整使李开复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很高的工作效率,使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足够的意志力。可见,良好的身心调整可以帮助人们修复意志力,从而提高意志力。那么,哪些方法可以调整身心,有助于养足精神,使意志力恢复储备呢?

1.积极行动起来

哈佛大学的心理研究人员发现,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而且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力,让人摆脱消沉的状态。通过锻炼,人会变得振奋,同时,通过出汗和跳跃、击打等,人的负面情绪可以得到发泄。

任何离开椅子的活动都能让一个人重新振奋,使人的意志力得到恢复。周末,不要总是宅在家里上网,离开你的椅子和床,积极行动,让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

2.“睡”出意志力

当人的本能感受到睡眠不足的威胁时,就会做出保护反应,意志力会变得脆弱,人也会变得消极,无法集中精力,很容易被压力压垮,更易在诱惑面前屈服,情绪也会变差,凡事更容易放弃。补充睡眠可以让一个人的意志力恢复,使人不再感受到这种威胁。所以,无论工作多忙,你都应该抽空补充睡眠。

3.保持健康的饮食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与吃饱肚子的人相比,由于不吃饭而导致低血糖的人,在自控力测试中得分更低。可见,保持健康的饮食也能增强意志力储备。良好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们补充能量,增强能量储备,有助于意志力的恢复。

4.学会放松,储备意志力

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人往往需要保持较强的意志力、投入较多的精力,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事态的发展。如果时间过长,人就会感到疲惫不堪,这是因为人的自控力过强,意志力也在不断消耗,使人产生了压力,这时通过放松的方式可以消除压力,并恢复意志力。

用休息恢复你的意志力

不知道在你身上是否出现过这种情况:当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时间要求又比较紧急时,你就会没有精力再去应对一些小问题,就会在某些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体态偏胖,为了让身材变得完美,她戒掉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甜食,且每天只吃两餐。但是,在准备年终考试的一段时间里,她对自己的要求却低了下来。除了在三餐中不断地给自己补充营养之外,她也不再限制自己吃零食。结果,当年终考试结束之后,她的体重增加了将近20斤。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比如临考前,哈佛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往往一片脏乱,学生们都不再注意卫生事宜;在处理一项工作时,那些吸烟者的吸烟量会大幅度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大多数人会这样回答:太忙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考虑这些小事情。从表面上来看,人们觉得自己的精力被其他事情给“耗光”了。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个体体力的耗竭,还有可能是因为个体在坚持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耗光了意志力所导致的。

哈佛大学在研究自我控制的时候,心理学家发现自我控制的力量——意志力是有限的,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它会随着个体的使用而慢慢减少,当个体在一件事情上消耗了大量的意志力之后,在处理第二件需要意志力控制的任务时就会出现控制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哈佛的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力可能跟肌肉的力量一样,是有限的,用久了人们会感到疲惫,意志力会降低。

为证实这种猜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司达伊斯进行了一项有名的意志力消耗实验。

在这个实验开始之前,所有被试者被要求禁食,也就是说,当被试者们走进实验室的时候都是饿着肚子的。当被试者们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告诉他们,即将进行的实验是为了测试他们的智力,而被试者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则是解答实验者预先准备好的几何问题。

被试者们为了让自己测出一个较高的智力水平,努力解答着这些几何题目,但事实上这些题都是无解的。罗·司达伊斯真正的目的并非是要测试他们的智力水平,而是测试他们在解题时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才放弃。

在整个实验中,被试者们被实验者随机分成了三组,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实验处理。第一组被试者和第二组被试者在做题文前,都被带进了一间放着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以及一些萝卜的房间。其中,第一组被试者进去的时候,实验者告诉他们可以随便吃房间里面的饼干。而第二组被试者进去的时候,实验者则告诉他们只可以吃房间里面的萝卜,不可以吃美味的巧克力饼干。也就是说,第二组的被试者们很可怜,要用极大的意志力来抵制美味诱人的新出炉的巧克力饼干的诱惑。一段时间之后,第一组被试者和第二组被试者才被实验者带进解题的实验室。

第三组是控制组,被试者们没有被带进这个放着饼干和萝卜的房间,而是被直接带进解题室去解答那些几何题。

最后,罗·司达伊斯对所有被试者坚持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第一组被试者,也就是可以吃饼干的被试者,他们平均坚持了20分钟;第二组被试者,即只能吃萝卜的被试者,他们平均坚持了8分钟;而第三组被试者,即控制组被试者,他们平均坚持了20分钟。

罗·司达伊斯认为,第二组被试者的平均坚持时间之所以最短,是因为他们在饥饿中抗拒美味的巧克力饼干时,耗费了大量的意志力。这导致其在解答几何题的时候,相对于其他两组被试者,只能用少量的意志力来坚持解题。所以,他们坚持的时间最短。

从罗·司达伊斯的实验可知,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是可以被消耗的。关于这一点,估计很多人都有过体验,比如极度劳累时,脾气变得难以控制。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自己在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意志力被大量消耗。

从实验中第二组被试者的反应来看,当一个人的意志力被消耗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下降。这一点直接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变得无法坚持工作,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

每到周五时,上班族就极易在地铁上与人发生争执。因为,人们经过连续一周的工作,个人意志力被极大地耗损,自控能力很低。所以,到周五的时候,人们的意志力处于一种耗竭的状态,自我控制能力也大幅降低,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而在挤地铁的时候,一旦遇到被他人碰撞,或者有人插队等事情,便特别容易发火,从而导致矛盾与争执的发生。所以,当经历了一些消耗意志力的事情之后,你应该提高警惕,避免自己的言行、观点及情绪脱离控制。控制不了情绪,跟恋人吵架;作出不正确的决策,买下一大堆你不需要的东西等,这些都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意志力被大量消耗后,不妨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可以放松一下,做个深呼吸;也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通过一些自我暗示的手段让自己放松,恢复活力。

很多事情的处理都需要人的坚持,需要意志力的参与,比如作决策时,一个人需要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情绪、主观片面看法的影响;与重要的人打交道时,需要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表现,让对方看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人的意志力一旦被损耗,对自己的控制将会变得很困难,有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所以,在安排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时,我们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事情放在意志力比较充沛的时候做。这样有利于在做这些要事之时对自己加以完美的控制,取得更好一的效果。比如,把重要的决定放在周一来考虑,把重要人物的接待安排在自己意志力放在较好的时间里,假如,这些要事的时间你安排不开,不得不在你意志力耗竭的时候去做,那么你也可以适当地预先安排一个休息放松的时间,让自己的意志力得以恢复,从而更加完美地将事情处理好。

挑战疲惫期,让意志力成倍提高

可能我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意志力也有疲惫期吗?的确如此,研究表明,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当你下意识地抑制自己的冲动、思想,下意识地做出决定、抵制诱惑,对一切都全力以赴时,你就会逐渐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其实就是意志力的疲惫。如果意志力继续消耗,一旦耗尽,你就无法再积蓄下一阶段所需要的意志力了。

幸运的是,意志力虽然会疲惫,但却不是不可恢复。研究者认为,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有意志力。

一个名叫布朗丁的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有一天,我签订了一个协议,要在指定的一天表演沿着钢丝推一辆手推车。那是在我腰痛病发作的前几天签订的。我感觉自己开始腰痛后,就将医生请来,告诉他必须在某一天前把我的腰痛治好。否则,我不仅会失去我应挣得的钱,还会被罚一大笔钱。但是,我的病情并不见好转,表演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医生强烈地反对我第二天去走钢丝。第二天早晨,我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医生禁止我下床。我对他说:‘如果你不能把我治好,我为什么要听从你的意见?’当我赶到现场时,医生也赶到了那里,仍然力劝我不要表演,说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表演。但我还是上场了,尽管直到走钢丝的前一分钟我的腰还很疼。我准备好了平衡杆和手推车,握住车的把手,推着车沿着钢索前进。结果,这次表演与以往的任何一次表演一样,很顺利。我把手推车推到另一端后,又将它沿着绳子推了回来。但当这一切结束时,我马上腰痛难忍了。是什么使我在犯腰痛病的情况下完成了走钢丝的表演?答案就是我的意志力。”

一个人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意味着:他通过意志力本身、通过自己的身体或通过其他的事物,能够利用巨大的内在能量来达到预定目的。就像爱默生所说的,意志力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冲劲”。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感到疲劳就放弃目标。这是因为,当我们感到疲劳时,意志力也会薄弱,这会令我们放弃很多本来已经计划好的事情,比如,将本该马上完成的事情拖到第二天,选择叫外卖而不是做一顿健康的晚餐。可以肯定地说,生活中的种种需要的确会耗尽我们的意志力,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一个人具有完美的自控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在意志力感到疲劳时不放弃,尝试挑战自己,努力再给自己一次激励,挺过第一次疲惫期,就会发现,意志力反而比之前增加得更多了,我们也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更多追求的动力。

不过,要成功挑战意志力的疲惫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人们能够在人生的转折点坚持下来。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运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1.挖掘“我想要”的力量

当发现自己的意志力开始疲惫甚至告急时,立即挖掘自己潜意识中“我想要”的力量,让自己恢复能量。问一问自己,如果这一次坚持下来,我将会收获什么?我是否会更健康、更幸福、更自由,或者更成功?鼓励自己。如果现在决心克服某个困难,那么一段时间后,这个困难就会变得容易,自己的生活也会获得很大的进步。当发现某一目标是你最想实现的目标时,就用这个目标鼓励自己,因为它是在你脆弱时给予你动力的东西。每当你面对诱惑、想要放弃时,就想一想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