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15338000000026

第26章 科学调整自己,让躯体等等你的意志力(1)

意志力是有限的,会在行为控制的过程中被逐渐消耗殆尽。那么,接下来的超强意志力从哪里来?拥有意志力不仅需要心理调节,更要调节好自己的身体。躯体内的意志是有限的,但也是可以不断再生的,所以,要想保持良好的意志力,就应该让躯体等等你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习得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有一大半的课程是用来玩耍的,尤其是幼儿园小班的学生。而且针对他们好动、不能长时间坚持的天性,每节课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比较短。幼儿园小班学生一节课大约是15分钟,中班的课时是20分钟,而大班学生的课时则是30分钟。当幼儿园的孩子们升入小学后,他们每节课的时间将变为40分钟或者45分钟。

为什么学校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很简单,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意志力较弱,能够坚持听课的时间很短。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意志力也随之增强,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学习同一个内容。

可见,意志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的。正因为如此,很多心理学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意志力究竟是天生的,还是个体后天锻炼习得?它是否会随着个体成长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变强?

14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一书。随着该控制理论的广泛应用,自我监控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1972年,心理学家斯奈德提出自我监控的概念,并在1974年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用它来解释意志力呈现的个体差异。

如今,关于意志力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是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对于意志力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不过,心理学家更倾向于把意志力定义为一种人格特质,是人们对自我表现的一种调控能力。所以,意志力又被理解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调整等。

自我监控的概念提出后,斯奈德对自我监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就包括遗传与环境对意志力的影响。

1986一1987年,斯奈德以同卵双生子(同一个受精卵的双胞胎)和异卵双生子(两个受精卵的双胞胎)为实验被试者,对遗传和环境对意志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实验者猜想,假如自我监控能力具有遗传性,则同卵双生子之间自我监控能力的差异必然比异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小。因为,相对于异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之间的遗传基因更为相似。同卵双生子的遗传基因在未发生突变的情况下是相同的,而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实验者使用斯奈德自制的自我监控量表对实验被试者的意志力进行了测量。然后又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者发现,异卵双生子意志力的差异确实比同卵双生子大。所以,实验者认为,意志力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从实验中实验者得出结论:意志力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更多地是将意志力当作一种能力,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自我控制能力。

在斯奈德之后,很多心理学家展开了针对意志力问题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个体的意志力有一个随着年龄增长的发展过程。而哈佛大学的研究证明了神经系统的发育会直接影响人的意志力的形成。总之,这些研究都证明,先天生物学因素对意志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从上面的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个体的意志力具有遗传性。但这并没有否定后夭环境对意志力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天生的意志力,还要注意意志力的后天锻炼与培养。

后天的锻炼也会影响神经发育,比如,从小就接触、学习音乐的人,辨别声音的神经就极有可能比一般人要发达。所以,虽然受到遗传的影响,个体在意志力上存在差异,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后天环境对意志力的影响,应该在生活中对意志力加以锻炼。

这个实验对父母教育孩子也有很好的启示。因为先天遗传的影响,不同孩子的意志力不一样。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时,需要适当地根据孩子的意志力水平区别对待。

用什么补充你枯竭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有限的,且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高度相关,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有很多需要消耗意志力进行自我控制的时候。这时,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那就是面对这么多的需求,我们的意志力资源是否够用?如果意志力在自我控制过程中已消耗完,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在上午时刚刚完成了一项对意志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比如查找两本电话号码薄中的不同项及错误项。本来你以为下午的工作会相对轻松一些,但是上司却让你去接待一位难缠的客户。然而此时,你的意志力已被上午的工作消耗完,所以在面时这位客户时,你很容易情绪失控。也就是说,你正面临着意志力供不应求的困境。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遭遇这种困境的频率其实很高。那么,要怎样才能跳出这种困境呢?很简单,既然意志力供不应求,但是又不能减少消耗,那就只能提高供给量。为此,人们开始思考“意志力应该怎样补充”的问题,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哈佛大学在研究自我控制的意志力时,很多研究者发现自制力是一种会被消耗的有限资源,就跟人的肌肉力量一样。于是心理学家开始大胆猜测,既然自制力与肌肉力量同样可以被消耗,那么自制力是否可以像肌肉力量一样被补充呢?

哈佛大学的奥特教授等人在研究自制力的时候发现: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对个体的自制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自我控制的行为,即意志力的使用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这一点很好地解释了意志力的有限性。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而奥特教授研究结果纷纷表明:自制力与葡萄糖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实验之前,奥特教授先将志愿参加实验的被试者分成两组,让其中一组喝下加了葡萄糖的水,而另一组被试者则喝下加了代糖的水。代糖是在食品制作中,商家用来代替糖的一种东西。代糖有甜味但是热量很小,甚至没有热量。即代糖不能像葡萄糖那样给人们提供能量。

喝完水后,两组被试者被安排看一个无声的短片,短片的内容是对一位女士的采访。实验要求被试者们通过观看短片,理解短片中女士的肢体语言,并在短片结束的时候报告给奥特教授。

除此之外,奥特教授还要求被试者们在观看短片的时候,尽量忽略屏幕上闪过的一串单词。被试者还被奥特教授告知:假如他们观看短片时,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被这些单词给吸引过去,就要克制自己,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短片中的这位女士身上。

奥特教授认为,这种“控制自己不将注意力放在单词上”的思维行为,可以引起意志力的损耗。但是,想要正确解释短片中女士的肢体语言,被试者们又必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行。因此,假如葡萄糖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能够补充个体被消耗的意志力,提高个体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那么喝了含有葡萄糖的水的被试者应该能够更加准确地解释短片中女士的肢体语言。

最后,奥特教授发现,喝了含有葡萄糖的水的那一组被试者对女士的肢体语言的解读准确率较高。而喝了含有代糖的水的那一组被试者则在解读肢体语言时出现了很多的错误。

因此,奥特教授认为葡萄糖可以使个体损耗的意志力得到补充,提高个体的自制力。

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比如研究意志力的专家鲍梅斯特教授,就曾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葡萄糖对意志力的重要作用。鲍梅斯特对个体实施自我控制前后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进行测量后发现,自我控制会使个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降低。

鲍梅斯特先让两组被试者完成一项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使他们的意志力被消耗。然后再让两组被试者分别喝下含有葡萄糖和食品甜味剂(不含葡萄糖)的柠檬水。

15分钟后,鲍梅斯特再次让两组被试者完成一个需要意志力参与的任务。鲍梅斯特比较两组被试者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情况发现,喝下含有葡萄糖的柠檬水的被试者们在第二个任务中表现相当不错,而无糖组的表现则差得多。

所以,鲍梅斯特等研究者认为:葡萄糖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

这些实验都向人们证明了葡萄糖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但是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的研究显示葡萄糖的代谢并不能够让人们提高或者恢复意志力。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让更多的研究者展开了对自制力与葡萄糖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似乎可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个实验是由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进行的,他们招募了51名学生作为实验被试者,进行了与前面两个实验相似的实验研究。

实验者先让被试者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任务,这个任务简单到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枯燥烦闷。这个任务就是:将《统计年鉴》里所有的字母“E”都圈出来。因为这项任务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被试者们花费了很大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去完成这项任务。

任务完成之后,实验者给了他们每人一杯水,让他们漱口。不过,被试者们拿到的水不是一样的。一半的被试者拿到的是放了糖的柠檬水,另一半被试者拿到的是含有蔗糖素的片檬水(蔗糖素是一种甜味剂,不能被人体代谢,即不能给人提供热量)。

漱口完毕后,实验者给被试者们布置了另一项任务:斯特鲁普任务。被试者们会从一个屏幕上看到许多表示颜色名称的单词,如red(红色)、green(绿色)。但是这些单词字体本身的颜色和词义表达的颜色不同。如red一词可能是用绿色、黄色或者蓝色等非红色来显示的。而被试者们要做的就是在看到一个单词的时候,立刻说出屏幕上单词字体的颜色而非是词义。即当蓝色字体的“red”出现时,被试者们需要报告蓝色(blue),而不是“红色(red)”。

通过比较两组被试者在斯特鲁普任务中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实验者发现:用含糖的水漱口的被试者比用人工甜味素漱口的被试者要表现得更好。

心理学家对实验三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舌头上有“糖感应器”,能够识别出给人提供热量的葡萄糖。当葡萄糖经过舌头时,“糖感应器”被激活,向大脑中与自我控制相关的神经中枢发送信号,给身体以提醒。还有心理学家认为,葡萄糖可能还会刺激大脑里的奖励机制,让个体在“吃”到葡萄糖的时候,获得情感强化,从而在任务执行上表现得更好。由此,心理学家们得出:葡萄糖对个体的自制力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个体的意志力;葡萄糖对意志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通过代谢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让一个人的意志力得到补充和提高。

从上述三组实验的结果中,虽然无法知道葡萄糖是否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但是却可以明确一个结论:葡萄糖能够在一个人意志力耗竭时补充他的意志力,让他更好地完成需要意志力控制自己的任务。而通过上面的实验结果,我们知道葡萄糖能够很好地补充意志力。也就是说,前文所提出的“葡萄糖在个体自我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提醒我们在需要控制自己的时候要对葡萄糖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过三个实验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意志力的使用会消耗个体血液中的葡萄糖,而在意志力消耗之后,一个人的意志力会降低。所以,我们不应该让自己过度疲劳,应该注意休息和营养物质的摄入。当葡萄糖得到补充之后,一个人的意志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我们还应该按时进餐,补充自己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样也是在补充自己的自控力。

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意志力的时候非常多,所以,意志力不够用的状态经常会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及时补充我们的意志力。

掌握恢复意志力的有效方法

意志力是自控力的核心,拥有足够意志力的人有更好的自控力。有些人天生拥有较强的意志力,但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更多情况下,人们的意志力来自后天的储备。挫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但是长久的挫折或操劳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力,比如,员工长期加班工作,运动员不间断地进行长跑训练,学生不间断地紧张学习,以及过于消极的生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消耗人的意志力。在人的基本需求受到威胁时,意志力会消失殆尽。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当一个人的意志力被外界消耗过多时,人就会轻易放弃,不愿做出选择,不再主动追求,变得消极,甚至情绪失控,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可见,人的意志力并不像钢铁那样坚不可摧,它是一种人体内部能量,像热量一样,可以被人创造,但也会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被消耗。

所以,一个长时间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会患上抑郁症;一个数夜备战考试的考生会因承受压力过大、缺少休息而情绪失控;一群被要求昼夜加班的员工会突然罢工。但是生活在现实中,人要应对各种情况。要追求成功,意志力的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增强意志力储备的关键不在于过度保护意志力不受任何损耗,而是察觉意志力的变化,善于调节和补充,使意志力尽快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