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我们都有当天该做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因此,我们应尽力做到及时行动,不要拖延。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美好的事情,远大的理想、切实的计划,如果我们能抓住一切憧憬,实现一切理想,执行每一项计划,那么,我们就能显示出超强的意志力。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能抓住,有理想而不能实现,有计划而不去行动,那就只能坐视这些憧憬、理想、计划一一幻灭和消逝,你的意志力就会提出薄弱的一面。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今日事今日毕”意志力呢?哈佛大学的罗曼教授认为,当我们感觉某项工作并不重要时,做起来就容易拖拉。经常这样做事,久而久之,我们的意志力就会越来越差,甚至连重要的事情都可能要拖延了。因此,在行动之前,最好先确定这项工作是否非做不可。只有下定决心,才能有动力马上行动。
决定工作后,确定一个完成工作任务的期限,给自己加压,并实行公开承诺,让身边的人都知道你所设定的期现,让他们监督你如期完成。
有些工作的确需要做,你也能完成,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你无法顺利完成,这时就把工作委托给一个更适合的人。
确定某项工作,并非意味着一定能成功,这时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因素来实现,那就是对这项工作持续的热情,以及全心投入、坚持不懈的行动。工作的成功来自我们思想的吸引。如果我们能带着高度集中、不断持续的思想投入工作当中,我们就能战胜拖延,获得成功。
另外,经常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反思,可以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能不断地修正今后的工作,并且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行动的每一步。反思应该是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而不是偶尔为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行动,不让拖延的恶习重新回到我们身上。
别让意志力陷入“道德许可”的陷阱
我们都知道,习惯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而养成习惯也是维持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但是,“习惯”这个词通常代表了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无论是表面的生活,还是各种心理活动,很多时候都是有害的、愚蠢的。
哈佛大学通过研究得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断重复,直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不再需要意志的控制,而在意志的关注和愿望的支配下不断克服负面情绪,是改掉负面习惯的唯一途径。如果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戒掉某些坏习惯,并且也会不断付出努力,那么不但这些坏习惯可以戒除,人的意志力还会得到增强。
但是事实是,要克服这些坏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似乎不会触及道德底线的坏习惯,更难戒除。每当想要戒除这些坏习惯时,人就会暗暗说服自己:我想要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坏。我们迫切地要给诱惑我们的对象加上道德标准,以便我们在放纵自己时没有负罪感。
哈佛大学教授威斯利曾经追踪调查100位家庭主妇,发现当这100位家庭主妇到超市购物时,通常喜欢看哪些东西在打折。看到某件商品在打折,就想买回来,不论当时这件商品对她们是否有用。即使当时用不上,我们的心里也会想:反正以后也是要用的。于是,这些主妇们从货架上拿下大量的打折商品,卫生纸、洗衣液、牙膏……此时,买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打折商品。买完结账后,她们关注的也是每张收据结尾处写的“你节省了xx美元”,却忽略了自己总共花了多少钱。
其实,这就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但却我们毫无负罪感,也不会产生内疚心理。因为在放纵自己时,我们认为自己是在“省钱”,而不是“花钱”。这种“道德许可”的陷阱,实际也让我们的意志力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并最终屈服。
从中也可以看出,要改掉坏习惯、提升意志力,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自控力。所以在提升意志力和自控力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将所有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中,也不要轻易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道德上的许可,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总是只用“正确”或“错误”来判断所做的事,而不是牢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行为与实际目标就会出现抵触,结果也会令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远。
事实上,所有的坏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真的渴望改变。
马克o吐温的医生曾责备他吸烟和喝咖啡没有节制,并且每天晚上他还要喝茶、喝烈酒,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对此,马克o吐温宣称:“我不能少吃少喝,因为我缺乏意志力。我可以彻底戒掉它们,但林是不能减少。”
马克o吐温这句话说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如果要根治坏习惯,只有彻底消除一些嗜好。习惯的养成在前,根除在后,如果屡次戒除又屡次重犯,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这些可能不会触及道德底线的嗜好还是会冒出来。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做到控制自己的意志和行为,就必须下定决心,彻底根除那些“道德许可”陷阱内的坏习惯,不要让它长久地潜伏在我们身上,它们会不时地冒出来影响我们的意志力,妨碍我们的行为。
一位心理学家说:“意志坚强的人是那些无畏直面自己弱点的人。”所以,当懈怠的念头出现时,要承认它的存在,而不是马上调动激烈的感情与其决战。坚决挺过这个时刻,要克服的困难就会自动退却。
在改变坏习惯的时候,要弄清哪些行为是与自己的目标有关的、饭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进而控制自己不好的想法和欲望。比如,改正排队时大声喧哗的习惯,减肥时控制自己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等等。对这些行为先弄清孰是孰非,才能控制自己不做错事。
当要做出与意志力有关的决定时,不要想着“明天我再好好表现”,从而允许自己今天的放纵,这不仅不利于我们改掉缺点,反而还会养成拖拉的习惯。
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引导你的思维和行动,让你拥有控制自己的力量,明确建立并适时重复你真正的目标,你就能不断产生自我控制的力量,纠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合理地实现自我控制。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目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所以尽量不要做与目标无关的浪费。目标不是制订完就万事大吉了,还要时刻牢记,不要让自己努力的方向偏离真正的目标。不要将取得的一点儿进步或成就当成自己放纵的借口。面临诱惑时,更应该努力战胜放纵自我的念头。
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要想办法强化我们的意志力。久而久之,我们的一些坏习惯就会在持久、强大的意志力面前举手投降了。主动的意志力能够让我们克服惰性,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目标上。所以,遇到阻力时,想象一下自己克服它之后的快乐,这样,也会从某种程度加强你的意志力。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同样影响行为
一只雌狗狗爱上了它的男主人,非常想嫁给他。但是,狗狗是没有办法和人结婚的,于是这只狗狗找到爱神维纳斯,求她帮忙。爱神很同情它,把它变成了一个美女,并让男主人对它一见钟情。
新婚之夜时,爱神想测验这个外形是人的狗狗,是否变成了真正的人。于是爱神甩出一根骨头,这个美女看到后立即本能地扑上去。爱神见美女的内心还是只狗狗,于是就把它又变回了狗狗。
这个故事说明,个体习惯对其行为存在很大的影响力。很多时候,人们的习惯会使个体不假思索地自动进行或者完成某些行为。你每天打开家门时,可能会习惯性地将钥匙放在某个地方。第二天去上班时,又会习惯性地去那个地方拿你的钥匙。个人的行为习惯有好有坏,行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好有坏。比如,一个人在行为习惯的影响下,可以不用过多地注意和思考就能完成某些事情,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别的事情,这是行为习惯的积极影响。而很多人都会在习惯的影响下,每天上班打开电脑后,先浏览微博信息,不知不觉地浪费很多时间,这是行为习惯产生的消极影响。因为习惯会影响行为,所以控制行为习惯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也是行为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时候,个体的行为会不由自主地受其习惯控制。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脑中负责习惯行为编码的神经通路位于大脑深处的基底核。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需要大脑下边缘皮质的参与。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及其影响呢?研究者们想知道,破坏个体大脑中的这两个部分,是否能够损坏个体的行为习惯?对此,哈佛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们以白鼠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一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实验目的是:让白鼠养成往某个方向转的习惯。
实验者先让白鼠从T型迷宫的一个口进去。当白鼠到达岔路时,实验者用一定的声音提示它们向左转。假如白鼠按照提示声音选择了正确方向(向左转),就会得到奖励:巧克力牛奶;而假如白鼠走错了方向(向右转),就不能得到奖励,只能得到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