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德修养读本
15333800000037

第37章 当官信佛莫若信德,官德保你一世平安——从官员的沉浮中看道德的神奇力量(5)

因为清廉,你不曾得到过原本不属于你的财物,你一尘不染五内清净坦然直面世事百态,以你的两袖清风而完完全全地理直气壮地昂扬起你的一身正气。面对道德、法纪,面对执法执纪机关和人员,你坦坦荡荡没有内疚没有畏惧。你行得端走得正,谁也不会无端地来骚扰你,你生活得轻松安逸潇洒。你所到之处,人们都真诚地送上一片清廉的赞誉,尊敬有加。廉生威,你这官儿不论是大是小,一时便异常高大起来。说话有人听,指挥有人从。请你办正事、办好事的人愈来愈多了,试图从你这儿搞歪门邪道道貌岸然的人,再也不敢自我暴露自讨没趣自断前程了。不廉洁不正派不地道的人愈来愈惧怕你远离你,维护正义崇尚高洁追求进步的人愈来愈敬爱你亲近你。你处处是朋友,你的主张和作为将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你为官,无事不成;你为人,无时不乐。

因为清廉,你不会受到那些不可告人的牵连和羁绊,你的事业将一帆风顺,你的前程将更加远大。当那些腐败分子心怀叵测施展阴谋的时候,绞尽脑汁掩盖罪恶的时候,痛心疾首悔思过失的时候,伏法受诛一命归天的时候……你却在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开开心心顺顺当当地做着你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你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成功都将带给你无尽的欣慰无穷的欢乐,还有那光辉灿烂的花环。在群众的心目中,你是他们可以信赖可以依托,可以有苦同吃有福同享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好同志好伙伴,在组织和领导心目中,你是党和人民所欢迎所需要的廉洁勤政一心为公的好榜样好公仆。党和人民将不断地赋予你更新更大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你将因此而不断地铸就更加辉煌的壮丽人生。当腐败分子为他们自毁的人生而悔恨的时候,你却正在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因为清廉,你不会因为内心的畏惧和言行的猥琐而招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种种不该患的疾病,你将健康幸福地欢度人生。“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但凡清官,都非常地坚信这句古老的中华民谚。因而不管反腐败的形势多么严峻、风声多么紧张,你都可以街头巷尾闲庭信步,可以起居有序出行无忧。你的内心只有晴空万里春光无限而没有一丝乌云一毫浊气,直面东西南北风,心底无私好轻松。清廉无恶习,你厌恶你远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犬马声色,因而你洁身自好,不会像某些腐败分子那样因大吃大喝而使心肝肠胃病入膏盲;因狂赌滥舞而使大脑入魔两眼昏花手脚不由自主;因“洗头”、“洗脚”、“洗桑拿”等而使那难以启齿难以忍受的花柳病艾滋病趁虚而入残杀生命;因欠了这样那样的“人情”而被黑白道上的人敲诈勒索而担心自己的小命。

你做人做事全都正派大方清白亮堂,谁也奈你不得伤你不得,你的工作生活,惟有一片安馨和恬静。在此看来,无论是做清官还是做贪官都不轻松,都很难。当然,这种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清官难,但难中有乐,贪官难,难的是备受煎熬。

11.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有了敬畏之心,就有了人生的行为准则,就有了为官的道德标准,就有了前行的力量支撑,就能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奋斗、为国竭力,就会开辟为官新境界,开创事业新辉煌。

人品官德之贵在乎敬畏。“敬畏”即“敬重和畏惧”。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事有所畏,其业必成。为官从政者,崇尚敬畏,才能清静行远,生命生辉。

一要敬畏法纪。法纪是高悬在头上的一把剑,敬畏它,就会光芒万丈;违反它,就会斩毁其身。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包拯、海瑞,尚礼崇法、淡泊宁静,则流芳百世。陈希同、陈良宇,目无法纪、不可一世,最终遗臭万年。荀子说“木受绳则直,人守规则正”。敬畏法纪,就要遵循胡锦涛“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教导,始终增强法纪意识,始终畏惧法纪威严,时刻在法纪范围内履行职责,时刻在法纪规定下生存生活。敬畏法纪,就要牢记“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的古训,严守从政准则,恪守职业操守,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谨慎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干净为官、低调为官、高尚为官。敬畏法纪,就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修身养德、时时警醒自己、处处检点自己、事事约束自己,自觉成为严守法纪的表率。

二要敬畏组织。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为官从政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道理很简单,哲理很深刻。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固然需要个人千辛万苦的努力,但没有单位这个平台,离开组织培养和领导教诲,脱离了群众拥护和支持,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看似越飞越高,实质是走向灭亡。王怀忠、郑少东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一手遮天、独断专行,其结果自毁前程。

郑培民、沈浩牢记党的教导和培养,替党分忧,为民解愁,赢得了人人称颂。敬畏组织,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像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无数革命先烈那样面对死亡,一心向党,信念不变,临危不惧,甘愿牺牲。敬畏组织,就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样对待事业,像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样对待人民,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样抱有雄略,忠诚履行职责使命,一心一意献身事业,永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敬畏组织,就要有话对党言,敢于说真话,勇于说实话,善于说批评话,决不讲假话、虚话和空话,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做党事。敬畏组织,就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党的培育之情,常想人民的期望,常思向组织作出的承诺,常记腐败分子的忏悔,珍惜党的关怀,珍惜组织提供的舞台,珍惜政治生命。

三要敬畏群众。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强调:

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总是要好一些。李瑞环指出“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畏”。这里的“怕”和“畏”,就是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对老百姓的敬畏之感。现阶段,在我们的周围,“畏”的氛围也很浓厚,有的人畏工作繁重、畏条件艰苦、畏疲惫劳累;有的人畏自己的官位丢失、畏生活待遇不高、畏付出了没有回报,却从不畏群众的呼声、百姓的疾苦,结果误了群众的事,伤了百姓的心。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把群众得罪了,不管什么人都得垮台,这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真谛所在。胡锦涛特别强调“凡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凡是失民心、背民意的问题,都要雷厉风行去改”。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就要对人民负责。

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岗位在哪,无论组织赋予什么工作,都要有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胸襟,始终畏人民“不满意、不答应、不高兴、不拥护”。要时刻牢记: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给群众没有带来实惠,就是不尽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权力欺压群众,就是对党的背叛。

四要敬畏人生。毛泽东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死的有价值,就比泰山还重;死的没有价值,就比羽毛还轻。刘胡兰的名字至今依然响亮,是因为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秦桧被铸成铁人长跪岳王庙前请罪,是因为他昧着良心做事、不择手段殃民。“草木可以再长,人生不能重来”。平凡而伟大的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每个人都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完善着自己,成就着自己,发展着自己,书写着自己。但每个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伟大,有的人平庸;有的人辉煌,有的人暗淡。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争取前者,而不是后者。敬畏人生,就要经常想一想江泽民“参加革命为了什么?现在应该做些什么?为将来留点什么?”的教诲,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提高上,放在工作研究上,放在为他人服务上,放在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上。敬畏人生,就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常怀忧患之心,恪尽兴业之责,在全心履职中创新发展,在创造价值中无私奉献,始终保持“人在阵地在”的战斗精神,始终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积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当我们回首一生的时候,像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那样“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五要敬畏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古人告诫我们,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所作所为都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贞观之治、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开放等等代表时代进步的革新举措,实施当时重重受阻、浓雾满天,但都深经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光彩照后人;垂帘听政、指鹿为马等卑劣行径,极少数人张狂一时,但终成历史罪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已经过去,关键是要抓住现在、注重未来。敬畏历史,就要“以史为鉴”,深刻吸取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全心担当历史重任,以坚实的步履书写亮丽的人生历史。敬畏历史,就要摒弃“只为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的断后做法,反对热衷于贪大求洋,反对专注于“显山露水”,反对工作上假大空浮。敬畏历史,就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做为社会造福的好事、为人民谋福的实事,不做有碍社会发展、损害民众利益之事。敬畏历史,要求我们做官谋事“不为一身谋而为天下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眼下所做的一切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如果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人民仍然称颂、依然惦记,那才谓是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