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三经
15330100000017

第17章 惜才如命:肥水莫流外人田(2)

后来成为一代名将的岳飞当时虽已崭露头角,毕竟还没有太大的名望和地位,只是在和金人进行殊死战斗时,才有个名叫郡缉的人上书朝廷,向皇上极力保荐岳飞。那封推荐信写得很有意思:

“如今这些大将,都是富贵荣华到了头,所以不肯再为朝廷出力了,有的人甚至手握重兵威胁控制朝廷,很是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再度重用呢?”

“驾驭这些人,就好像饲养猎鹰一样,饿着它,它便为你抓捕猎物;喂饱了,它就飞掉了。如今这些大将,都是还未出猎就早已被鲜汤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他们都掉头不顾。

“岳飞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拥有数万兵众,但他的官爵低下,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这正像饥饿的雄鹰准备振翅高飞的时候。如果让他去立功,然后赏他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情,给他某一等荣誉,就好像猎鹰那样,抓住一只兔子,便喂一只老鼠,抓住一只狐狸,就喂它一只家禽。以这种手段去驾驭他,使他不会满足,总有贪功求战的欲望,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虽然这位郡缉把岳飞看成是一个贪功求利的人,是对我们伟大民族英雄的曲解和贬低,但是,他在推荐书中所涉及到的两种管人的手段,却可以为所有的管理者驾驭下属提供一个参考。

一是许诺不能一步到位。许诺如同商品交换一样,“得一兔则饲以一鼠,得一狐则饲以一禽”。立小功得小利,立大功则得大利。管理者要有意识地把许诺和兑现诺言同员工的业绩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对获取业绩的欲望永远处于饥饿状态,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这样他才会总有建功立业的原始动力。

二是许诺不仅不能一步到位,而且最好永远都不要到位。一个人的欲望被过早满足了,也就丧失了继续进取的动力了,甚至还会滋生野心,或是因不能得到更高的满足而对老板心生怨愤,然后通过消极怠工来胁迫老板给予更多的待遇。

这种辩证法则会让人想起杂技团的猴子,猴子为了获得食物,通常都非常听话地表演各种绝活儿,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有经验的驯猴师都知道,猴子吃饱了就不听话了,所以他们什么时候都不让猴子吃饱,老是让它处于半饥饿的状态,这样它才有卖力表演的动力。人也是这样,人人都有贪功求利的欲望,这是人性的弱点,管理者如果能对症下药,“画饼充饥”,让部下永远都带点饥饿感,但同时又满怀憧憬地期待着通过立功来获得利益,那么,企业不但会留住人才,还会驱使他们卖力地为老板工作——吊着员工的胃口而驱使其拼命奔跑,是现代管理艺术中的一个小小技巧。

留住人心不必用钱

通过某些方式来感化部下的心灵,是一种比职位和金钱更为有效的管人手段。通过收买人心来唤起部下对你的感恩戴德,既是赢得部下对上司忠诚不二的绝招,又是驱动他们自觉自愿为你卖命的动力,做老板的如果能走好这一步棋,就会获得一石数鸟的多赢效果。

一般说来,上司笼络部下为他卖命的手段,无外乎职位和金钱的诱惑,但有时候上司在不必付出这两种支出的背景下,只是通过某些表示或态度,就可让部下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由此让他们对上司感恩戴德,其结果是更加忠心耿耿地为上司效力——笼络部下人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地满足部下的心理需要。比如说,给地位卑贱者以尊重,给贫穷者以财物,给落难者以援助,给求职者以机会,给过失者以抚慰,给绝望者以希望,这才是收拢人心最为有效的手段。

当然,在收拢人心的诸多方式中,对部下的宠信、原谅部下的过失、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大度等等,都是可以灵活运用的手段。比如说,在汉文帝时代,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他手下一个从史与他的一个侍妾私通。袁盎得知后,非但没将此事泄露出去,反而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有人却以此来吓唬从史,那个从史就潜逃了。袁盎得知后,马上带人将他追了回来,非但没惩罚他,反而将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像过去那样器重。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500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却对此毫无察觉。恰好那个从史在围守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200石上好的酒,请士兵们开怀畅饮,士兵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从史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逃吧,天一亮吴王就会将你斩首。袁盎说你为什么要救我?对方说我就是以前偷了你的侍妾的从史呀!袁盎大惊,赶快逃离了吴国,脱了险。

战国时,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日暮时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蜡烛灭了。这时有一个大臣因垂涎庄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于自控,便乘黑暗混乱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惊,左手奋力挣脱,右手趁势抓住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系缨,她告诉庄王说,刚才烛灭,有人牵拉我的衣襟,我扯断了他头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拿火来找出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可以为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就说明他没有尽兴。群臣100多人都扯断了系缨而热情高昂地喝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3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个臣子常常冲在最前边,最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扯断帽子上的系缨的人。”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袁盎和楚王的宽宏大度,远见卓识,还洞悉了他们驾驭部下的高超艺术。

无独有偶,公元199年,曹操与实力最强大的北方军阀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拥兵10万,兵精粮足,而曹操的兵力只及袁绍的十分之一,又缺粮,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这一次必败无疑。曹操的部将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据地的许多大臣,都纷纷在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曹操一旦失败便归顺袁绍。

抗衡半年多以后,曹操采纳了手下谋士的奇计,袭击袁绍的粮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曹操在清理从袁绍军营中收缴来的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连看也不看,就命令全部烧掉,并说,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不能自保,何况其他的人呢!这么一来,那些动过二心的人便全部都放了心,这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不难从上述故事中获得这样的认识:要想留住人才,要想稳定军心,除了职位与金钱的刺激外,经常以某种收拢人心的方式让部下感念上司的恩德,则是最实惠、最便利、最经济的一种留人策略,这些方式对老板只是举手之劳,却让下属受宠若惊并自觉自愿地通过拼命工作来报答上司的信任、宽容和恩情。高明的管理者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招术。

学几手笼络人心的高招

能够掌握部下的某些特征、习惯、爱好甚至家庭成员的概况,是优秀管理者从情感上驾驭部下的一手绝活儿——当老板能够叫上一个部下女儿的名字,或是在部下的母亲过生日时送上一份礼物,做部下的还会离开这家公司吗?

先做一个假设:如果有个青年员工到一家公司做了半年业务,在这个期间他从没有和老板面对面对地打过交道,但有一天老板直呼他的名字,甚至提及他父母的职业和他本人的业余爱好,这位青年员工是否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回答是肯定的!他之所以受宠若惊,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引起上司的关注,关注意味着老板对部下的重视和尊重,这种感情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因业绩突出而获得一笔奖金所赋予当事人的喜悦,因为,奖金只意味着对他业绩的报酬,而来自上司的关注却意味着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部下构成了一种心理安全感,以及由安全感所赋予的特殊价值,这种心理体验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它对企业员工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动力,即,员工们会因为拥有一个人情味十足的老板而决心与企业共存亡,这正是高明的管理者所要达到的一种效果。

美国人吉姆·法利连中学都没有上过,可在他46岁那年,他却获得了大学学位,并担任了美国邮电部部长。有人问他是怎么成功的,他说我能记住5000个人的名字。真的,这绝不是神话,他真的能记住好几千个人的名字,正是这种能力帮助吉姆把富兰克林·罗斯福给弄进了白宫。

在吉姆担任石膏康采恩董事长和市长秘书的年代里,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定,必须记住与他打交道的所有人的名字。从那以后,无论跟谁认识,他都要弄清这个人的全名,询问对方的家庭、职业和他的政治观点等状况。吉姆把所有这些情况都装在脑子里,下次再遇到这个人时,甚至过了一年,他也能拍着这个人的肩膀,问他的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在罗斯福竞选前的几个月,吉姆在一天内写了几百封信,发往西部和西北各个州。他又在20天时间里到过20个州,乘马车、搭火车和汽车,一共走了2000英里。每到一个城市他就停下来,在早饭、午饭或晚饭时间会见选民,同他们促膝谈心。

吉姆一回到东部,就给他到过的每个城市写信,要求收信人告诉他曾和他进行过谈话的每个选民的名字,不久,这些人都会收到吉姆的亲笔信。这些信开头都是“亲爱的威尔特”或“亲爱的约翰”,末尾的签名也全是“吉姆”——如果你能记住曾经和你打过交道的人的名字,并在下次见面时不假思索地叫出他的名字,这就是对他的一个小小的恭维。但是,如果你忘记了对方的名字,你就容易给对方留下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你以后就很难从这个人的身上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记不住别人名字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下功夫。但他们努力为自己辩解,说没时间。然而,谁再忙也没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忙吧,但他总是找时间记住每个与他打交道的人的名字。

出于与生俱有的虚荣心的缘故,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尤其希望自己的上司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或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与个人爱好;换句话说,一个公司老板如果能记住下属的名字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爱好,那么,这个意义就远远超出了记忆力的本身,而体现出他对下属的重视程度。记住部下的名字,就应该在见面时主动和部下打招呼。当然,对一个中大型企业的员工来说,要让管理者记住几百个员工的名字是有点困难,但至少应该记住各个部门的副职以上管理人员的名字,还应该记住那些有特长的骨干分子的名字,只要有心去做,那么,记住几十个员工,甚至一二百个员工的名字,并不比你了解贸易规则更难。不难想象,一个连部下名字都模糊不清的上司,又如何会唤起员工视企业为家的心理认同感呢?反过来看,如果你能记住某些员工的名字,他们就会在私下里用了炫耀的口吻对同事们说,总经理居然知道我的名字!这样的效果该有多好。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不仅能叫上白宫中每个特工的名字,还记得每个花匠和清洁工的名字。卸任多年后他回到白宫,仍能大声叫出这些人的名字,以至于这些当年的下属们都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

对那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和公司而言,做老板的应该铭记每个部下的生日、特长、家庭成员的概况,在偶尔聊天时,如果他能准确地说出对方家庭的情况,部下一定会因为觉得他受到上司的特别重视而受宠若惊,一个受到领导重视的员工一定会心无旁鹜、忠诚不二地勤奋工作,而且,即使在公司遭遇挫折时,那些骨干分子也不会轻易背叛老板而另攀高枝,这不正是每个企业领导者所希望得到的管人效果吗?

想象一下,一个大宾馆的领导人如果能叫出锅炉工、花工或厨师的名字,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对这些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效果却是奇特的,这会使被打招呼的人觉得他们在领导人的眼里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会让他们感到自豪或骄傲的。即使为了不辜负上司的厚爱,部下们也会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来报答上司的“垂爱”——如果企业领导者在和部下聊天时能够说出对方家庭成员的一些情况,部下们一定会深受感动,甚至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这对激励一个企业的活力和长期留住一个人才的心,具有特殊的、类似魔力般的效果。

领导者与部下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关系,哪个家人会不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呢?做领导的只要反复看几遍部下的履历表,就能掌握每个部下的情况。这既是驱动部下为你拼命工作的动力,也是不花钱就能留住人心的最佳手段。做上司的不妨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