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革命
15330000000017

第17章 基本法则(2)

中内功实行独裁式的经营管理。大荣有自己的最终决策机构——常务委员会。虽然,大荣决策的过程经由集体讨论,然而,其最终决策只是中内功本人。他可以超越常务委员会,力排众议制订决策。同时,中内功也并非完全将大荣的决策权掌握于一人之手,各分店经理和采购人员也被赋予极大权限。这种独裁式统治具有快速决策的特点,宜于大荣各地方环节因地因时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适合大荣的状况,促进大荣的发展,但也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足。可见,中内功的经营管理并不是很健全的。所以,中内功也于1982年、1983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在各地区先后设立商品部、销售部,把采购权由总部下放到地方各事业本部。大荣传统的中央集中的集权化经营的方式很快走上了分权化的道路,使其经营管理逐步走向完善。

中内功是急性子人,好奇心强,爱冒险爱争胜,踏实执著而又果断利索。大荣的奋斗史也鲜明地体现了中内功的个性:毫不懈怠,毫不踌躇,不断奋进。

而且,中内功经历过艰苦的战争。生活的变迁,战争的残酷,使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颇深。他从自己坎坷不平的经历中深刻地体会到,所谓人生就是要认准目标,一干到底,决不半途而废。中内功也很重视自立自强,一生遵循这一原则,不依靠别人,发挥个人潜能,不断奋斗。

市场弄潮勇者胜,智者胜,正是如此。中内功具有英明的预见性和出众的经商才能,注重技术革新与商业活动相结合,成功地进行了经营体制改革,他对日本零售业界的现代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不愧为日本的零售业大王。

蘑菇定律

(Mushroom Law)

据说,“蘑菇定律”是20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蘑菇定律”是指非常适用于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分配到不受重视的部门,或被安排做打杂跑腿的工作,给他以无端的批评、指责,让他代人受过,而且不给他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如何高效率地走过职业生涯中的这最初一段“蘑菇”历程,为日后积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是每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蘑菇”的经历对年轻人来说是成长必经的一步。组织里新进的员工都是一张白纸,能力和经验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也必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毕业生一旦走向社会,才发现梦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距离。当你到了一个并不满意的公司,或者被分配在某个不理想的岗位,做着也许还很没劲甚至很无聊的工作时,肯定会产生前途茫然的感觉,如果收入又不理想,你肯定会郁闷万分,此时实际上就是蘑菇定律在考验你的适应能力。达尔文的话是最好的忠告:要想改变环境,必须先适应环境。

惠普公司董事长卡莉·费奥利娜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房地产投资经纪公司做接线生。她的工作是接电话、打字、复印……卡莉发现,任何事情都能让你学到不少东西,关键在于你是否选择了学习。对第一份工作必须消除不现实的幻想,应该告诉自己没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对公司理念也没有深刻的体验,是无法委以重任的。当初踌躇满志时的美好期望与现实产生了很大落差,使很多年轻人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于是在工作时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敷衍了事。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

一、高效度过“蘑菇期”的策略方案

1.磨去棱角,适应社会。学校的高材生,未必能成为商场的风云人物。纵观商界,那些办事能力强、工作积极的成功人士,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考模式。我们把这种成功的模式,称为商界适应行为。如果年轻人能够迅速学习和掌握这种商界适应行为,就能迅速适应自己的工作,职位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2.在最单调的工作中学习。事业中的很多机会都是在每一次单调的工作实践中争取到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想从事单调的工作,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得到提升的机会。工作的乐趣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当你辛辛苦苦地完成一件工作时,那种感觉不是用金钱可以换来的,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

3.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往往是做些琐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因为它们琐碎就敷衍了事,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怎么还敢把大事交给你呢?

4.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里,每个人所树立的奋斗目标都应该是杰出和优秀的。对任何小事都不可马虎,要谨慎努力地做好。身处高位的人是不可能只考虑一件事情的,常常是一边想着当前的问题,一边又要应付突发的事件。为了把自己的头脑训练成这样,你必须在一开始时就很有耐心地接受这一连串的训练。主动学习,自动自发。这样才能将每一件事——不管它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考虑好、安排好。

二、如何在“磨菇期”中脱颖而出

在公司里要善于表现自己,谨慎对待每一份交待下来的琐碎的任务,并不是一味地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这样以后也不会被注意到,难被委以重用。一个精明的员工,不仅善于做事,而且还要会“表现”自己,寻找机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1.参加公司的会议,事先就计划好你想说的和你要达到的目的,列出可能遇到的疑问和对策。开会时大声清晰地说出你的意见,用眼神跟上司和其他同事进行交流,让他们注意到自己。

2.坦然面对变化,敢于冒险。

3.主动亮出自己做出的成绩。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这能给上司留下工作效率高、踏实可靠的良好形象。

4.找准自己的定位。工作仅仅是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工作的目标中绝没有交朋友这一项。

5.尽量避免承担那些自己不能直接控制的工作。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能真正给你事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工作中。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做了太长时间的“蘑菇”,并且一直都处于“蘑菇”的状态而没有改观,就应该考虑重新选择自己的工作了。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走上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就算加倍努力地工作也很难通往成功之路,用聪明的头脑去选择工作才是更好的办法。要以对待孩子的耐心来对待工作,以对待婚姻的慎重来选择去留,把事业当成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物竞天择的年代,每个人只能在一两个方面聚集全身的能量,朝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专注地投入,这样才会成功。只有把不同个性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对此,心理学家研究出了很多帮助人们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找准职业与个人素质的最佳结合点的测试工具。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给求职者做一个测试,把它作为用人的参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量才录用,人尽其才。

在“磨菇期”中积聚能量可以鱼跃龙门

陈天桥就是从专司录像片放映工作开始,潜心阅读了大量的管理书籍,后来争取到公司下属小企业的管理机会,成为自己创办盛大网络的宝贵资源。陈天桥认为: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

也许你“先天不足”,没有过硬的文凭,没有吃香的专业,不要紧,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积聚能量,你一样可以抓住机会实现鲤鱼跃龙门。不少媒体曾经纷纷报道深圳市24岁的女勤杂工许桂英战胜60多名竞争者,考中公务员的事迹。许桂英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进了一家单位做后勤工,清洁、会务、收发报刊等什么工作都做,一干就是五六年。好学上进的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参加了自考。终于厚积薄发,凭着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赢得了机会。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应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华·洛伦兹首先提出来的。1961年冬天,洛伦兹在一次科学计算时因为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而造成了输出结果与上一次计算结果的偏离,使前后计算结果的两条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18年后,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接着,他举出了一个后来闻名于世的例子: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正如古人所说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蝴蝶振翅”与“风暴来临”绝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连续因果。后来,学术界将这种由极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它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具有种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这就像蝴蝶扇动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息,最终有可能形成一场龙卷风。西方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有一个形象的说明: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事关一个帝国的存亡。这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有时确实会成为事实。它告诫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渐,以避免因管理瑕疵不断扩大而导致重大的挫折。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世界是一部机器,虽然结构复杂,但基本上是可以被理解和控制的,以各种方式使用机器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我们对机器的各项操作都会有完全可以预知的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经济学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传统经济理论一直鼓励人们采用一系列的清单式思维,做A、B和C,结果就会得到X。但这只是似乎控制住了的幻觉,而不是真实的现实。

事件与结果的联系往往很模糊,以某种精确程度来预测不久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有的时候会很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个人的行为与事件结果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复杂世界中互动作用施动者远比传统理论中的机械世界切合实际。

一、蝴蝶效应产生的基本条件

1.初始条件的误差。没有误差就没有后来的巨变,误差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临界点,这种临界点无处不在。

2.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由于事物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才使得一个小小的误差有可能通过一条条相关链条传送而放大,最后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3.非线性因素的介入。以不可预测性为特征的非线性因素的介入,扰乱了原有线性系统内的正常秩序,使得由初始条件误差所引起的一系列后发事件发生在混沌与秩序的边缘,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多样性后果。“蝴蝶效应”强调这样一个基本观点:社会是有生命且可以适应和学习的生物系统,我们要用非机械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整个系统的行为。个别的预测可能大致上证明是正确的,但是一系列的预测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不可预测性是经济社会现象中固有的东西。政策的制定者认为他们能够合理而准确地进行预测,并已经掌握了控制手段,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错觉。决策者应该退一步以更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不断地干预。从实验成功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来看,做得少反而容易取得更大的效果。

二、如何对待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一种客观现象,它表述了一种混沌状态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现象,人类不能无所作为、听之任之。

1.要避免“蝴蝶效应”,就要在保持系统流畅性、关联性的同时,给各个部分之间设置适当的“控制阀”,使微小变动所产生的扩展不至于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无限制地传递下去,从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要注意捕获偏差的时机。越是在变动产生的初期,解决变动所带来的偏差就越容易;越是往变动的源头上去寻找,发现偏差所要求的能力就越高,投入也就越大;变动传递得越远,放大的倍数就越多,虽然发现起来更容易,但解决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在设计发现和解决偏差的机制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平衡点,使发现并解决偏差的时机正处于可控制阶段,从而使整体投入的收益达到最高。

3.“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任何系统都可能或者说在某一个时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竞争对手看似强大的系统设计,也有可能存在因细小变动而引起坍塌的可能。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对手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平衡状态,使用很小的启动资源,形成冲击对手的巨大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与社会是如何运转的,我们需要非机械性的,而不是传统方式构建的思维原则。我们一旦接受了个人行为可以直接受到他人行为影响的观念,我们就脱离了社会科学的传统世界,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以更宽松而不那么教条的方法,解释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许多看似不相干的社会与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