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十二月的一天,在宫中闲居无事的唐太宗派人请来王硅一起聊天。谈及往事时,谈起了庐江王李瑷之事。李瑗本是唐高祖的叔伯兄弟,任幽州大都督,李建成欲除李世民,曾秘密勾结李瑗为外援。建成败,李瑗便起兵反,但不几天即被部下所杀。说到这里,李世民抬手指着侍立身边的一个美女对王硅说:“这个美女就是庐江王的爱妾,是李瑗杀了她的丈夫而把她夺过来的。”王硅一听这话,立即站了起来,十分严肃地问道:“在陛下看来,李瑗霸占她是对的?还是不对呢?”唐太宗说:“这还用问,杀人而娶其妻,是非不是明摆着吗!”王硅正色道:“知道不对,就应该防止这种事再发生。”他接着给唐太宗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有一次齐桓公外出,路过一片废墟,就停下来问当地父老:“这不是郭国的都城吗?郭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灭亡的?”父老们说:“因为郭国的国君喜欢好的而厌恶坏的。”齐桓公感到奇怪地问:“照你们所言,郭君乃是一个贤君,何至于亡呢?”父老们解释说:“他喜欢好的,但却不采纳;厌恶坏的,却又不能坚决摈弃,所以亡国了。”最后,王硅的话锋一转,说:“如今李瑗的爱妾尚被陛下留在左右,臣还以为陛下从心里肯定李瑗杀夫夺妻的行为是正确的呢!陛下现认定这种行为不对,那么就可称得上是明知不对而为之了。”李世民听完大惊,忙说:“是朕一时糊涂,没想到后果这样严重。若非君言,朕就要步郭君的后尘了。”于是,太宗将美女送出宫,交给其亲属,由她另嫁。
岁月如流,转眼,王硅在唐王朝为相已近10年。10年中,他一直履行忠言直谏的诺言。唐太宗虽是有为明君,但免不了时常耍人主的威风,希望听臣下说些好听的话,而被人揭短时面子上过不去,心里不痛快。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议论其过失,是需要胆气的。
有一次,王硅就因一件小事与唐太宗发生冲突,双方的火气都很大。事情的起因是:唐太宗令太常少卿祖孝孙教授宫人音乐。很长时间过去了,宫内歌伎们的演奏和歌唱水平仍无多少进益。李世民很不满意,几次当着观赏歌舞的众大臣指责祖孝孙。王硅与另一宰相文彦博站出来进谏道:“陛下平时并不怎么关心音乐,如今却为了教宫人音乐这样的小事而责怪祖孝孙,臣等担心天下百姓对此会感到惊怪!”李世民不高兴了:“如此说来,祖孝孙不尽心尽职,朕也批评不得啦!”王、文二人接着说:“祖孝孙本是一个高雅的学者,其责任是修订与创作雅乐,而陛下却让他去教宫人歌唱,这是用人不当,大材小用。现在又责怪他,让人以为陛下以士为轻。”李世民顿时大怒起来说:“朕把你们放在心腹的位置上,你们应当竭力尽忠事我,为什么反而附下罔上,愿当祖孝孙的说客呢?”文彦博见龙颜大怒,一脸惊惧地跪下谢罪。王硅却直立不拜,并慷慨激昂地说:“陛下不以为臣水平低,声望轻,就简单地将臣贬斥一边,而把臣放到重要岗位上锤炼,责成我们忠直奉上。今天臣之所言岂是包庇祖孝孙?没想到陛下竟然怀疑臣阿私,加以指责。这不是臣负陛下,而是陛下负臣!”唐太宗怒气不消,脸色十分难看,他挥手下令乐队、舞女退下,自己抽身而走。君臣的音乐歌舞欣赏活动就这样不欢而散。
第二天,想明白了的唐太宗召房玄龄进宫说:“古时西周的武王不用伯夷、叔齐两大贤才,周宣王则杀掉了无罪的诤臣杜伯。看来,自古帝王能纳谏真是一件难事啊。朕昨日一夜都在想自己与古人有哪些差距,深感对王硅的责备是不对的。朕甚后悔。请先生转告大家,不要因昨日之事今后就不进谏了。”
遇到唐太宗这样一个愿听真话的明君,实在是王硅这样敢讲真话者的运气和福气,即使这样,能忤上意、触君怒,坚持原则讲真话,仍然体现了一位政治家超人一筹的道德修养。
完全说真话对于普通人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对领导者,说真话、办实事又是必不可少的道德要求。对领导者自身而言,说真话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特别在人治汹汹的封建时代,一句真话就有可能断送自己的政治前程甚至生命,惟其如此,能做到说真话也就显得殊为可贵。
7.立德于私处可以防微杜渐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治家与治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治国,是领导者的神圣使命;治家,也是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为官从政的人来说,国政与家政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领导者的立德不仅体现在公事上,有时于家事、尤其在对待教育子女的态度上更显示出领导者的道德修养。
唐后期宰相刘晏是一位著名的理财家。他于代宗、德宗时为相,并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理财前后达20余年。他通晓各种货物的取利之道,自己常说“如见钱流地上”。他曾以自己的理财天才,为唐后期经济的恢复和振兴立下卓著功勋,然而对自己的家却从不用心经营。史称他“理家以俭约称”,几十年来他与家人始终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他的住宅坐落在长安城内东南部的修行里,“粗朴座陋,饮食俭狭,室无媵婢”。他不雇一个仆人,家务事要家里人自己动手操作。他曾坦然地向人传授自己的理家之道:“居取便安,不慕华屋;食取饱适,不务兼品;马取稳健,不择毛色。”也就是说,他对居住只求方便舒适,不羡慕华丽的房屋;对饮食只求饱腹合口,不追求多种品味;对骑的马只要稳健即可,不计较其毛色的美丑。
据说他五更上朝,天寒地冻,他不愿惊动家人,每每“中路见卖蒸胡(烧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同行的官员笑他,他却说“美不可言,美不可盲。”早餐经常如此简单地应付过去,生活上随便的很。刘晏尽管自己的生活十分节俭,但“重交敦旧”,对人十分厚道。他经常以自己的俸禄周济穷亲友以至同他并不很熟的穷读书人,并“颇以财货遗天下名士”,当时“故人多称之”。
刘晏要求儿女们生活自立,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应亲手去料理,并且言传身教,指点他们攻读经书,博览群籍,不要为财利所诱惑。刘晏因政敌杨炎所谗被德宗赐死后,杨炎等竭力主张籍没他的家产,因为在刘晏等政敌眼中,他做了几十年的大官,又管的是钱财,不贪赃受贿是不可能的事,虽表面装得寒伧,家里肯定有财宝无数。结果大失所望,抄出的刘晏的全部家产,只是“杂书两乘,米麦数斛。人服其廉”。刘晏的后代在其父的冤案昭雪后,也都凭自己的才干在朝中为官:长子执经为太常博士,次子宗经为秘书郎。
在刘晏以前的几位大理财家中,管仲有三归之富;商鞅有於、商之封;桑弘羊亦家中甚富。在他们为相显贵后,即踵之以奢,不注意自我约束。而惟独刘晏,理财半生,为相两朝,却能以勤俭持家,朴素自饬,激励后代,真是不同凡响。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这里所说的善治家,也就是把为官从政的较高的道德标准一以贯之地施之于家。后院不失火,领导者才不会把费尽心血修起的官德败在家里、败在妻子儿女身上。
8.以一身正气让屑小之徒闻风丧志
人的道德并不仅存在于书本上和说教当中,而是要在残酷的现实里接受考验。比如说,当你遇到一心为私又不择手段的小人———要命的是这个小人可能还是个大人物时,你该怎么办?在道德与利害的较量中,一小步的选择差异就是为人为官界限上的两重天地。
东汉名相杨震以自己的耿然正气选择了决不与小人妥协。
永宁二年(121),邓太后死去,外戚邓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安帝支持的亲信势力凸显出来。安帝的乳母王圣,因有抚养圣驾之功,恃恩放纵,恣意妄为;王圣的女儿伯荣出入宫掖,无法无天,一时闹得乌烟瘴气。负有调和阴阳、理顺四时、佐成王道这些神圣职责的三公不能听之任之,司徒杨震上疏直谏:“为臣听说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唐虞之世,俊彦在朝,四凶流放,天下咸服,太平安乐。现在王圣出身微贱,奉养圣躬,虽有大功,但赏赐过分,竟然毫不满足,扰乱天下,有辱圣朝。”然后,杨震驾轻就熟地拈出《尚书》、《诗经》之中的诸多古训,以示告诫,并诚恳地希望陛下:“绝婉娈之私,割不忍之心,留意朝政,慎于授爵,比德圣王,岂不为美?”安帝接到上疏,出示于王圣等人,这伙近侍者看后皆愤愤不已。儒家的政治理想在帝王这一层面显得多么苍白和可笑!深受儒学熏陶的杨震如此一片真心效主,既没有得到安帝的支持,反而为自己树立了可怕的对立面,他的结局也就由此奠定。但他没有懈怠,他依然坚守圣贤书上教导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