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同曹操倾心交往,曹操从此也把他当作知己看待。
当然,曹操对他所“屈身”的人也不是不尽心负责。当他看见各路义军十余万人,每日只是宴饮作乐,不思进取,感到非常愤慨,忍不住加以指责,并就诸军如何调动安排谈了自己的建议,他说:
“渤海太守袁绍率领河内的军队驻守孟津,酸枣诸将驻守成皋、敖仓、太谷,袁术率领南阳的军队驻守丹水和析县,并开进武关以震慑三辅地区。大家深沟高垒,不同敌兵交战,多虚设疑兵,以显示天下群起而攻之的形势。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之敌,天下很快就可以平定。现在大家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如果心怀疑虑不敢进兵,会使天下的人感到失望。我实在为大家的举动感到羞耻!”
孟津、成皋、敖仓、太谷、丹水、析县、武关大都是形势险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些地方驻兵,不仅可以对洛阳形成半包围的态势,而且还可以震慑三辅,动摇驻守长安的西北军的军心。这是一个可以遏制敌人,进而寻找战机、打败敌人的方略。而且,这个方略只要求布为疑兵,并不马上出击,在一定程度上也照顾到了关东诸军企图按兵不动、保守实力的心理。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施行这个方略应当说是切实可行的。但是,曹操虽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到了言辞激切、义形于色的地步,张邈等人还是我行我素,对曹操的建议置若罔闻,不予理睬。
但是,英雄终究不能久居人下,其志向、所走之途径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当曹操在汴水失利、招募兵员,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武装队伍而北归后,不再返回酸枣,而是渡过黄河,赶到河内,同驻扎在那里的联军盟主袁绍接触,企图对袁绍施加影响,使局面改观。但结果仍令人失望,他在许多问题上也常常不能同袁绍取得一致,甚至完全针锋相对。
所以当袁绍私下派人说服曹操让其归附他时,曹操也不置可否,后来,随着袁绍乘机发展个人势力,曹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和加快发展个人实力的步伐。以后同袁绍的关系则更是若即若离,到曹操迎天子于许都,袁绍由曹操的“上级”变为了他的“下级”时,曹操鉴于自己的实力,也还没有和袁绍闹翻,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的官渡之战前,双方才成为“两虎相斗”的“对头”。
曹操的特点是该站出来时即能挺身而出,该屈居人下时也毫不犹豫,并且绝不扭捏作态。还有一点,曹操之“屈”不是一屈到底,而是屈中带刚,即使屈身于人,也能赢得人家的尊重。
5.有求于人要在共同利益上作文章
领导者必须精通“共同利益”的重要性,靠“共同利益”联结双方的心。一个人把这一点做得非常漂亮,局面必会向自己一方倾斜。
刘备有了诸葛亮,犹如鱼之得水,而诸葛亮有了刘备,则有了施展才干的一个大舞台,诸葛亮从此可以实施他自己的操纵乱世的文韬武略了。
诸葛亮出山,一上来便很棘手。他要协助刘备夺取荆州,但荆州是群雄觊觎的焦点。曹操已定河北,荆州必是下一个目标,而东吴早已三次进攻荆州江夏,荆州问题已经“国际”化了。以刘备微薄的力量,如何不让荆州落入曹操之手,争得荆州,又与刘表及东吴为友?面临这些难题,几乎没有又必须寻到出路。
在诸葛亮出山的第二年,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集结步、骑兵南下,佯称攻击南阳郡,秘密大举进军荆州。
形势严峻,刘表决心收缩兵力,重点防御襄阳,待疲惫曹军后反攻,以确保荆州。急令刘备从新野撤到樊城(今属湖北襄樊)驻防,保卫一水之隔的襄阳,又以江陵为后方基地,储备大量军用物资,支援前线。
大军压境,对刘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刘备退至樊城时,仅有兵力5千。
曹操率军占据襄阳后,听说刘备已带领大批民众撤走,亲率精锐骑兵5000人,抛下辎重,轻军追击,一日一夜行300里。前锋曹纯和荆州降将文聘终于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35公里绿林山区的天柱山)追上刘备军。
正当刘备这支败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在长坂遇上东吴前来联络的使者鲁肃。这很意外。东吴同荆州刘表是世仇,孙权又企图夺取荆州,一统吴楚,称霸南方,不料却派来使者。
孙权是极明白利害关系的英主,他认识到,曹操南下荆州,是同东吴争夺荆州,得手后势将进攻东吴,东吴连生存都将成为问题,还谈什么夺取荆州呢!眼下曹操跃升为第一位的敌人,应该调整敌友关系,同荆州建立联合战线。孙权派出鲁肃后,自己也前往柴桑,就近密切注视事态发展。
鲁肃在出使途中,路经夏口(今湖北汉口),听说曹操正在向荆州进军,及至到达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刘备正在南撤,便迎上前去,同刘备相遇。刘备是落难凤凰不如鸡,然而鲁肃的巨眼掂得出这位失败英雄的分量,决意极力促成孙、刘两家合作,听刘备说今后打算投奔苍梧郡(今广西梧州)太守吴巨,忙向刘备指出,吴巨平庸,行将被人吞并,不足以托身。他传达孙权希望结盟的意愿。
诸葛亮早想同东吴结缘,长坂大败后以实力不足和不明东吴态度,没有主动联吴,不料鲁肃找上门来,做了联合的发起人。鲁肃不仅处在有条件采取行动的一方,而且眼光过人。
对于鲁肃其人,诸葛亮并不陌生,哥哥诸葛瑾与他私交甚深,有关鲁肃为人早已从兄长处获知不少。更何况危难中一见,很有相见恨晚之感,谈得十分投机。
诸葛亮既敬佩鲁肃的眼光,又敬重哥哥的朋友,同鲁肃建立了深厚友谊。刘备偕鲁肃继续退却,途中先后会合关羽水军和刘琦1万人马,众军循汉水进入长江,放弃原来西上江陵的计划,进驻江汉会合处的夏口。
这时曹操占领江陵,拥有刘表水军,将以绝对优势兵力沿江东下,进击东吴,刘备在夏口,首当其冲。孙、刘联合仅为意向,尚未敲定,形势万分危急。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与鲁肃急匆匆奔赴柴桑,会见在那里观望成败的孙权。
诸葛亮冷静分析东吴内部的形势,感到和、战的关键操在孙权之手。孙权不愿意降曹,但对于弱军能否战胜强军及依靠谁来抗曹,尚无把握和良策,决心难下,犹豫不定。此行使命的关键,是游说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对此,诸葛亮充满了信心。
诸葛亮代表荆州方面,同孙权展开谈判。他以为,尽管己方大败之后处于不利地位,但必须掌握主动,谈的时候要坦白、彻底,以建立信任,要讲艺术,取得好效果,先鼓动孙权抗曹的决心,再消除他的顾虑。
整个会谈,诸葛亮完全占有主动,掌握了会谈的进程。会谈取得圆满结果。于是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和、战大计,统一思想。在此关键时刻,东吴突然接到曹操来信,信中声称将率领80万水步大军,前来伐吴。东吴官员无不失色,大多数主张迎降,孙权无奈,召来中护军周瑜。在周瑜力排众议下,东吴决定了迎战大计。孙权命周瑜等率兵3万,随诸葛亮前往会师刘备,齐心协力抵御曹操。
诸葛亮出使东吴,本来有求于人家,可是他反客为主,用激将法成功地说服了孙权联合抗曹。联吴的目的达到了,还显得是孙权求他。诸葛亮初次受命,便显示出超群的外交智慧和艺术。
诸葛亮随后乘船赶赴前线,协助指挥孙、刘联军作战。当年冬,曹军和联军在赤壁隔江相持,周瑜发起火攻,火烧曹船,刘备军配合在陆上追歼,共同大破曹军,曹军损失大半,曹操退回北方。联军追至江陵,经过一年围攻,守将曹仁弃城。曹军由于失去水军基地,无法再建强大的水军。曹操赤壁铩羽而归,不能战胜南方,直到公元280年晋灭吴中国才实现统一,这一推迟,竟达73年之久。
赤壁之战,为三国形成举行了一个奠基礼。这次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关键是建立了孙、刘联盟和孙权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决策抗曹。这两方面,诸葛亮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周瑜、孙权一起改写了中国历史。
在很多时候,外交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操纵局面的手段,外交赖以成功的基础是找到共同的利益,诸葛亮正是深刻地认识到蜀吴两国的战略利益关系,才通过外交手段将蜀吴的两盘局合在一起布,才一举击退了强大的魏国。这一谋划过程把诸葛亮以智布局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6.笑对荣辱可保善始善终
不管是身处下层还是身居高位,一个人的“仕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得意时飞扬跋扈,逆境中则一蹶不振,这样的人注定一事无成。相反,如果能做到顺宠而不骄,败而不馁,则显示出一种雍容宽广、能做大事的气度,这种气度足以让你逢凶化吉。
唐武则天时代,是一个政坛动荡纷纭的时代,新贵迭出,倏忽辄去,卿相与囚徒之间的转换更是须臾之间,宠辱的变故,随时可以降临到每一位宰相身上。在这一问题上,此时的三位名相狄仁杰、魏元忠与张说都能做到宠辱不惊,泰然处之,而其他诸相则相去甚远。我们先看狄仁杰。狄仁杰是深得武则天倚信的一位重臣,在则天称帝时代,他三度为相,也几次被贬,甚至险些被处以极刑,但不管是何境遇,他都是坚持操守,不缘物移情。武则天后期对狄仁杰的宠信可谓登峰造极,朝会之际,多直呼其为国老而不称其名。狄仁杰好当廷谏诤,坚持不变,而则天多屈意从之。一次,随则天出游,一阵风过,将狄仁杰头巾吹落,其坐骑也惊奔不止,则天命太子追上前去,拉住马缰,这在当时是莫大的殊荣。在朝拜时,武则天也常不让其叩拜,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而且,还免除了狄仁杰例行的宿值,并告戒并为宰辅的几位大臣道:“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狄仁杰病逝之际,武则天涕泣道:“朝堂空矣!”朝中每有大事难以决断时,她便感叹道:“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面对如此优遇,许多臣子可能会忘乎所以,他们或者骄奢淫逸,或者擅弄权柄,或者结党营私,以私废公。而狄仁杰却秉以公心,俭约奉公,从不阿谀逢迎。比如,在用人问题上,狄仁杰一直谢绝请托,荐用贤士,而不是利用权势,任用亲旧。一次,武则天曾问狄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狄仁杰道:“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则天道:“欲用为将相。”狄仁杰向她推荐道:“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武则天即擢张柬之为洛州司马。几日后,又向狄仁杰问人。仁杰道:“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则天道:“已迁矣。”狄仁杰道:“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则天又将张柬之升至门下。除荐举张柬之外,还荐举了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数十人。这些人物都成为一时名臣,因此,有人对狄仁杰道:“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则坦然地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优宠之时如此,受辱被囚之时,狄仁杰也是尽忠不二,坚守道义,并不随波沉浮。他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后,佯装畏惧酷刑,招供谋反,等待机会,上奏诉冤。这时,大理判官王德寿以为有机可乘,想让狄仁杰供出另一位大臣杨执柔与他同党,想以此作为擢升的功劳,他把这一想法直接告诉了狄仁杰。他说:“尚书定减死矣,德寿来受驱策,欲求少阶级,烦尚书引杨执柔,可乎?”狄仁杰立即长叹道:“皇天后土使仁杰为此乎!”又将头撞柱,血流满面,王德寿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