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15329200000016

第16章 心平气和:定力深厚可提高决策的正确率(1)

领导者的定力深浅与其决策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定力深厚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心平气和、镇定自若,仍然思路清晰、敏捷,决策时就少了一些感性成分,就较少受外界临时因素的干扰。否则,动辄火冒三丈,临事左顾右盼,又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1.领导者要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临乱不惊是领导者的一个重要素质,这一素质与领导者的判断能力息息相关。凡是遇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自乱阵脚的人,首先因为他对形势不能独自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又哪里谈得上沉着与冷静呢。

汉成帝建始年间,关内连下了四十多天大雨,京城里的民众惊慌起来,都喊:“大水来了!大水来了!”百姓们到处奔走,相互践踏,老弱呼号,长安城中大乱。

大将军王凰认为皇太后和皇帝以及后宫里的人可以乘船,其他官吏和民众可以上城墙去避水。这时群臣都听从王凰的意见,只有右将军王商说:“自古以来,无道的国家,大水尚且不会冲进城郭,今天为什么会有大水在一日之内就暴涨进城呢?这必定是谣言。不应该让官吏百姓到城墙上去,那样会使百姓遭到更严重的惊扰。”因此,汉成帝没有下令。过了一会,秩序稍微稳定下来,派人查问,果然是谣言。于是汉成帝十分赞赏王商的冷静沉着及遇事有主见。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曾经下大雨。传言说:汴河水决口了而且水势很大。所有的人都感到恐慌,想往东边逃。皇帝就此事问王曾。王曾回答说:“汴河决口,地方官没有上报,必定是谣言,不必忧虑。”不久事情就弄清了,果然如此。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倭寇的骚扰。苏州城实行戒严,忽然传说倭寇从西边打来,已过浒墅。太守立即率领官兵登城,急忙命令关闭城门。这时附近乡村里逃避倭寇的百姓有几万人,都涌到城门外,号呼震天。同知任环见此情景愤慨地说:“还没有见到倭寇就先抛弃了良民百姓,这能算是州郡的长官吗?如果出了什么问题由我任环担当。”于是就分头派遣县里的官吏把六处城门通口打开,放城外的百姓进来。而他自己则仗剑率兵,坐在接官亭内准备阻止来自西路的倭寇。乡民们都进入城内之后,过了好久,倭寇才到。任环的这一行动救了许多百姓的命。吴地的民众至今还在纪念他。

又明神宗万历年间,无锡某乡,搭台演戏娱乐。有人到戏台上打架,演员们来不及脱下身上的戏袍就仓皇逃避。看戏的人也纷纷退场。这时在观众中有人开玩笑说:“倭寇来啦!”这句话很快就传播开来,还有的人说自己亲眼看见穿着锦衣的倭贼。因此城门在白天就关闭了。城外的人要进城,互相拥挤、践踏,死了近百人,一直到天黑才安定下来。这件事虽然是附近一些人妖言惑众引起的,但从官府方面来看,也有办事不沉着不老练的过错。按照一般的要求,在战争时期应该派人员到较远的地方进行侦探。如果倭寇已经临城,那就更要冷静沉着,使人心不乱,而后,才能讨论是战是守的问题。如果是谣言,那就应当进行辟谣,决不能放任不管。

唐玄宗是一个善于制止谣言的人。唐开元初年,在民间流传谣言,说皇上要来挑选女子去当嫔妃。唐玄宗听说之后,就命令选出后宫中多余的嫔妃,送她们还家,于是谣言也就平息了。“要制止诽谤,最好的办法是拿出自己修身的实际行动来。”明熹宗天启初年,吴中一带流传谣言,说皇后要来挑选绣女。在民间像发了狂一样,一时间,差不多所有的姑娘都嫁出去了。这是那些恶少无妻的人所干的。而有关官员又不加禁止和追查法办。因此,在男女之间造成婚姻不幸的人多得很。

由此可见,心平气和的领导气质、定力深厚的领导素养都不是凭空而来,是以对事情能够由表及里的见识为基础的。

2.有了充分的准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也就是说,车开到大山前面总会找到通行的道路,船行驶到桥梁下面自然会缓慢直行。人遇到艰难险阻或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总是会想出解决应付的办法,找到继续前进的途径。因此,遇事首先需要保持冷静、自信,相信自己有办法、有能力处理好。

顺其自然看似消极应变。其实,利用得好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领导技巧。

顺其自然首先体现了从容镇定的风度。相传,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一次出游的途中,信步走去,来到一条大江边。此时,虽然大江阻拦了他的去路,但他既没有急忙去寻觅渡江的码头,也没有匆匆往回返,而是悠闲从容地坐在江边的草地上,心情平静地欣赏着天上的云起云落、云聚云散,品味着这些云彩在时快时慢中变幻不定的图案。就在这种极其宁静致远的心境中,王维吟出了富含禅意的千古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论语·季氏》云:“既来之,则安之。”承认既成事实,安下心来从容应付。这实际上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应变和承受能力。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中,迫使人不得不适应新的情况,应付新的问题。在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前,迅速调节心理波动而造成的失衡状态,平心静气地考虑和处理面临的问题,才是求实务实的处事态度。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不利于适应和处理新的情况。

顺其自然同时体现了静观发展的耐性。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直至最后消亡的过程。因此,当事情刚刚发生,或没有充分暴露其本质时,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静观发展变化,往往是最恰当的应变方法。宋洪迈《夷坚志·姜七家猪》中说:“见怪不怪,其怪自坏。”也就是说,看见了奇怪的事情或现象,不惊慌失措,这些事物和现象就自然失去了吓人的作用。确实,处事者的心理状态和耐性对能否正确处理客观事情有重大影响。始终保持镇定的心态,有利于冷静地审时度势,妥善解决面临的问题。如果遇到不曾见过的怪异东西就惊诧不已,受其迷惑和震慑,失去心理平衡,难免陷入被动地位。

宋朝名将王德用任定州路总管时,军纪严明,练兵有方,部队士气很高。一天,部属了解到有一个契丹间谍混进了军营,立即向王德用报告,并请示将这个间谍抓起来杀掉。王德用说:“一个契丹间谍不足为怪。我军训练有素,严阵以待,还怕契丹来犯不成?”第二天,王德用照常组织训练,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士卒们个个生龙活虎,精神振奋。王德用还命令将士:“作好充分准备,听我的旗鼓行动。”契丹间谍将在宋营里的所见所闻报告契丹王,契丹王以为宋军将大举进攻,赶忙派人同王德用等议和。

顺其自然还体现了细谋高招的韬略。当事件发生后,急躁、简单地应变,一般都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只有从容应付,才可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妥善处理好出现的问题。

3.心有雅量自能临变不惊

雅量是豁达大度的气量,是临危不惧的胆量,是善解难题的智量。拥有如此雅量是领导者决策之时如高山流水,让人叹为观止。谢安做事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有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坐船在海上游玩,忽然,狂风骤起,白浪滔天,船被颠簸得东倒西歪,船上的人都吓得面无人色,紧紧地抓着船舷,动也不敢动,只有谢安面不改色,依然如故,还迎着风浪吟唱呼啸。船夫倒是有雅趣的人,以为谢安在这样的风浪中行船很高兴,就继续费劲地向前划船。这时狂风恶浪越来越猛,船夫却只顾划船,别人都害怕得实在不行了,但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要求回去,这时谢安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像这样的天气,还要把船划到哪儿去玩?”船夫这才掉过船头往回划。大家对谢安遇难不乱的气度非常钦佩,从此知道,将来治理国家是非谢安莫属了。

东晋宁康元年(373年),简文帝司马昱死,孝武帝司马曜刚刚即位,早就觊觎皇位的大司马桓温,便调兵遣将,炫耀武力,想趁此机会夺取皇位。他率兵进驻到了新亭,而新亭就在京城建康的近郊,地近江滨,依山为城垒,是军事及交通重地。桓温大兵抵达此处,自然引起朝廷恐慌。

当时朝廷的重望所在,在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二人。而王坦之本来就对桓温心存胆怯,因为他曾经阻止过桓温篡权。简文帝在弥留之际曾命人起草遗诏,让大司马桓温依据周公摄政的先例来治理国家,还说:“少子可辅最佳;如不可辅,卿可自取之。”王坦之读了草诏,当着简文帝的面就把它撕碎,愤怒地说:“天下是宣帝(指司马懿)、元帝(指司马睿)的天下,陛下怎么能私相授受呢?”简文帝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让王坦之改诏为:“众国事一禀大司马,可仿照当年诸葛亮、王导辅助幼主之故事。”这样一来,桓温才没有当上皇帝。现在,桓温带兵前来,京城朝野议论纷纷,认为桓温带兵前来,不是要废黜幼主,就是要诛杀王、谢。王坦之听了这些议论,怎能不心惊肉跳、坐立不安呢?

谢安则不同,他听了众人的议论,不以为忧,神色表情一如平常。实际上,谢安曾经应聘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桓温十分了解他的才干,明白谢安才是他篡权的最大障碍。果不出所料,桓温此来确是想借机杀掉王坦之和谢安。不久,他便派人传话:要王坦之和谢安两人去新亭见他。

王坦之接到桓温的通知,不知如何是好,就去找谢安商量办法。谢安却神色不变,态度安祥,和往常一样,好像没有什么杀身之祸等着他。王坦之说:“桓将军这次带兵前来,恐怕凶多吉少。现在又要我们两人去新亭见他,恐怕是有去无回,如何是好?”

谢安笑道:“你我同受国家俸禄,当为国家效力。晋室江山的存亡,就看我们这一回的作为了!”说完,谢安牵着王坦之的手一起出门,直去新亭,朝廷官员也有许多人相随同去。

到了新亭,众人见桓温兵营阵容严密,队伍肃然,心情就更加紧张起来。刚走进桓温大营,几位稍有声望的官员,惟恐得罪桓温,马上远远地向桓温叩拜,战战兢兢,脸都变了色。王坦之也吓出一身冷汗。他勉强移着脚步走到桓温面前,向他行礼,慌乱中竟然把手版都拿倒了。

只有谢安态度自若,不拘形迹。他稳步走到桓温前,不卑不亢地对桓温说:“明公别来无恙?”桓温虽然知道谢安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但未料到他居然能如此处变不惊,自己反倒有些吃惊了,连连说:“好,好,谢大人请坐,请坐。”

谢安从容就座。这时,王坦之等人惊魂未定,还在浑身哆嗦。谢安在席间,说东道西,谈笑自如,所言之事,左右逢源,桓温和他的谋士们找不到岔,无法下手。而谢安却在闲谈时观察左右,早巳看到壁后埋伏着武士。他见已经到了应该说破的时机,便转身笑着对桓温说:“我听人讲:‘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意思是说如果诸侯有道德的话,那么四邻都会帮你防守,是用不着自己到处设防的)。’明公又何须在壁后藏人呢?”

这是对桓温的绝大的讽刺,他显得极为尴尬,急忙说:“在军中这已经成了习惯,恐怕有突然事变,不得不如此啊!谢大人这么说,就赶快撤走吧!”

谢安又和桓温谈笑了大半天,他那么风度翩翩,安祥稳重,使桓温始终不能加害于他。而王坦之却一直呆若木鸡,一言不发,待到和谢安一同回建康时,冷汗已把里衣都湿透了。王坦之与谢安本来在治国、为人等方面两人都是齐名的,但经过这次风波,两人的优劣便分出来了。

不久,桓温生了重病,却还想向朝廷要“九锡”(按: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后世权臣篡位前,常先赐九锡),便派人向朝廷请求。因为他再三催促,谢安只好让吏部郎袁宏起草。袁宏文才很好,起笔立就,谁知谢安偏偏故意找茬,吹毛求疵,要他一改再改,改了一个月还没改成。袁宏虽然文才极好,但在“政治”上却是个糊涂人,他觉得十分奇怪,自己怎么连个诏书都写不好,便暗中问仆射王彪之,究竟应该怎么写。王彪之说:“像你这样的大才,何用修饰,这是谢尚书故意要你一改再改,他知道桓公病势一天天加重,料定长不了,所以借此来拖延时间。”袁宏这才大悟,懂得了谢安的用心。由于谢安不动声色地用了拖延策略,致使后来桓温的野心未能得逞便死去。

谢安曾以八万之众破前秦近百万大军,又在不动声色中挫败了桓温,屡安晋室,实在算得上是有雅量的人。后世者,恐怕只能徒望其项背!

4.要弄清楚原则问题的利害关系

领导者在小事上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事糊涂可以免掉许多不必要的拖累。但在原则问题上,领导者必须弄清楚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以便抓大放小,提出并施行正确的主张。

北宋时仁宗的三个儿子先后死去,他本人也从至和年间起因病不能临朝,因此朝廷内外惶恐不安。大臣们纷纷进言立嗣君以固国本,包拯和范镇尤其急切。仁宗犹豫不决,拖延了五六年,大臣们也就慢慢松懈了。一天,宰相韩琦觐见仁宗,在奏完政事后开始闲谈。韩琦见仁宗兴致勃勃,乘机说:“皇嗣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过去发生祸乱都是由于没有及时策立。陛下年龄已高,至今还未策立储君。为宗庙社稷考虑,何不选择宗室中德才兼备的人?”仁宗说:“后宫将有人分娩,暂且等一等吧。”结果又生了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