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则问题必须权力集中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早就教导人们:邦之利器不可示人。权力的妙用在于"引而不发"。但是,在必要时部门主管必须果断行使强制权,而且用权一定要坚决。令不行、禁不止,权力就不存在了。
不敢坚决地行使强制权,是许多部门主管常犯的毛病。在管理活动中,总有那么一些部门主管或者出于恐惧、或者碍于情面、或者受亲情的困扰,特别是在面对各方面强大压力下,不能够坚定不移地行使强制权的。但如果在这个时候放弃了强制权,也就等于丧失了权力。而如果是对恶势力放弃使用强制权,实际上就等于是纵容了这种恶势力的泛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邪气就会上升,正义和光明就不复存在。
3.分集适度形成权力制衡
战国时期,齐桓公很高兴由于管仲的辅佐,国力日渐充实,他尊称管仲为"仲父",还打算给予更大的权限,便向群臣说:"管仲的才能你们也是知道的,我打算给他更大的权限,赞成的人站到左边,反对的人站到右边。"
只有鲍叔牙这位臣子站在中间,桓公觉得很奇怪,就问其原因。鲍叔牙说:"我君觉得管仲以他的智慧可以平定天下吗?"
桓公说:"当然可以。"
"管仲具备成大事的决断能力吗?""那还用说!"
鲍叔牙最后说:"既然陛下认为管仲具备能够平定天下的能力与成就大事的决断力,还不断增大他的权限,难道您不认为他也是一个危险的人物吗?"
齐桓公沉默一会儿,最后点点头。于是齐桓公便任用鲍叔牙、田朋等人与管仲同列,牵制管仲。
分权,并不是说给下边的权力越多越好,因为历史上下属权力过大导致篡权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就告诉我们,部门主管在权力分配的时候,一定要分集适度,并尽可能在下属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否则,一旦某些下属的权力过重,就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不仅上级的布置、指令难以得到贯彻落实,而且还可能出现古代某些朝代那种朋党争势、排斥忠良的情况。齐桓公分权给管仲这件事就深刻地揭示了这样的道理。
第二节控制与平衡的艺术
控制和平衡是与授权分权相辅相成的管理行为。也就是说在授权给下属之后,不是放任下属任意所为,凡事可自做主张了,而是要有必要的、权威性的控制与监督,要注意关注其职责的履行状况,并及时发现和消除偏差、纠正错误,以确保被授权者在所授权力范围内完成任务而不出现任何差错。
一控制是一项管理艺术
控制下属同尊重和信任下属是不矛盾的。尊重和信任下属,指的是在地位平等、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上级对下级应有的态度。而控制则是上级管理下属的一项日常工作,是上级对下属实施领导的功能之一。
控制下属,目的不是控制人,而是控制整个工作,上级通过对下属个人的控制来控制工作的整体。
控制可避免重大的失误发生。如果发现下级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有什么缺点错误,可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提醒或批评,帮助其及时注意和克服,这样,就可防微杜渐,把可能要发生的失误消除在萌芽状态,帮助下属避免出现大的错误,跌大的跟斗,从而确保整体工作免遭损失。
控制可提高管理水平。部门主管通过必要的手段控制下级,可以及时地了解下级履行职责的状况。了解他的品德和能力、优点和不足,及时帮助下属克服偏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完善手段、发扬优点,这不仅能使下级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也必然使部门主管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控制的方式
部门主管要保证部门内的组织、个人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需要有一定的保证措施,这些保证措施也可以称做控制方式,部门主管常用的控制方式有以下七种。
(1)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指部门主管直接向下属发出命令和指示,提出工作要求,约束下属的行为,这种控制具有明显的直接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并且运用起来简便直接。
(2)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指下属从上司制定的制度、规定、计划那里接受控制信息,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这种控制有利于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但控制效果没有直接控制那样迅速,容易出现滞留现象。
(3)诱导控制
这是部门主管采取诱发和引导的方式,改变下属心理状态的一种控制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通过调整下属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变其行为。诱导控制又可表现为若干种形式。
①情感诱导控制。部门主管对下属动之以情,以极具人性化的感情去感动下属,以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他们高尚的理智感、道德感,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②说服诱导控制。部门主管对下属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改变态度。
③行为诱导控制。部门主管对下属示之以行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带动对方转变态度和行为。
(4)警示控制
它是通过某种示意和告知,使下属产生如果不这样做将于自己不利,或者发生某种损害的认识,从而产生符合主管意图的某种活动和行为。
(5)监督控制
部门主管依照各种规章制度,监察下属的行为与工作效果,并要求他们按标准办事。要想确保控制效果,应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而准确地收集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控制策略,不使下属的行动偏离目标,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6)制度控制
风气正,正气则可以压倒邪气,否则就会邪气压倒正气。这说明,一个组织内的制度好坏,对人的行为会有很大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工作标准,达到人人有责任、有权限、有奖罚,如此才能克服不负责任的不良倾向。
(7)程序控制
部门主管将管理用人规范化、集约化,以程序的形式予以表现和实施。程序控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确保其规范与合理,使之起到常规控制无法比拟的作用。
2.控制的要领
主管对下属的管理控制好,会保证全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效率提高,反过来,控制不好,就会产生各种矛盾,从而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秩序,因此,要做好控制工作,需要主管明确地掌握以下四大要领。
(1)科学公正
一般来讲,控制下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下级纠正偏差,保证整体目标和要求的实现,不是向下属显示权威和树立一己私利,因此,我们在控制方法和手段上,就必须光明正大,坚持科学公正。一是对待下级,不能耍伎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二是不能安置亲信,偏听偏信;三是不要喜欢听"小报告",否则不正派的人就会投其所好,说东道西,拨弄是非,形成对一部分人的不正确看法,进而采取不正确的措施;四是要与人为善,态度要端正,言语要讲究分寸。这样,既可达到控制效果,又不挫伤积极性,避免出现消极怠工情绪和反控行为。
(2)因人而异
正确有效的控制,是部门主管从下属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某种状态作为目标,并通过对其施加主动的、积极的影响,改变其行为状态,使之朝着既定的或新的目标努力。显然,对不同的人,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方能实现优化控制的目的。
(3)合理适度
控制的要义和真谛在于合理和适度,控制方法得当,能产生好的用人绩效,而绝非控制越强越紧越好,一般要看控制所产生的压力是否超过了下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至于下属心理能承受的压力的大小,并无什么模式可以计算,需要部门主管在平时细心琢磨掌握。
(4)控制优化
一个组织由许多个体组成,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不同动力,诸多个体综合形成了群体动力。注重使每个个体在方向大体一致的条件下,愉快地工作,充分自由地发挥个体的能量,才是一种优化控制的理想状态。
最优控制,就是设法尽量使下属乐于接受这种控制,并愿意把主管的意图变成自觉的行动。部门主管在用人实践中,应该寻求和确立对下属的最优控制,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在不背离总体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和提倡下属"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表现出各自的聪明才智。
3.控制的实践
部门主管对下属施控主要是通过对权利的控制来实现的。在权力控制上,部门主管不但是被控体,受到上级制约,而且还要作为施控体去制约权限之内的各种权力,消除各种干扰以确保自己所应有的法定的权力、权威,从而为有力地实现部门主管工作提供权力保证。这主要表现在对下属的制约与控制方面,这也是部门主管控制权力的主要方面。
权力制约作为主管控制权力的方法,就是指部门主管借助自己的职权,对影响和干扰自己权力运行的各种权力的制约。
(1)权力制约的意义
权力制约是部门主管控制权力的主要方法。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限制权力的滥用,有利于克服腐败现象,即抑制权力的负向作用,保证权力的正向作用。
比如:有一个销售部门的副经理未经上级领导的允许,也未与经理商量,擅自做主,将一批货物做了降价处理,与客户签订了意向合同,当经理得知此事时,立即做出决定解除意向合同,并对副经理进行了批评,同时又向上级做了汇报,以求得处理结果,从而保证了集体利益没有受到损害。如果部门主管这一控制是不及时的、无力的,甚至是不正当的,那么就会影响控制的科学性使控制失去意义。
(2)权力控制需注意的问题
部门主管在对权力实施控制时应该对以下几个问题特别加以注意。
①部门主管必须明确权力控制的目的。部门主管使用权力制约方法控制权力,是为了制约各种权力,消除各种干扰,以确保自己所应有的、法定的权力和权威。
②部门主管要保证权力制约的正确性。权力制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控制,并且效果显著。如果部门主管这一控制行为不对症,甚至是不正当的或与预期目的背道而驰的,那么在短期内就会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
③部门主管在控权时要保证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权力制约是一种强力的控制,搞不好就容易挫伤下属的自尊心,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部门主管要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认同,以保证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平衡是促进组织团结的重要手段
做好一个组织内平衡工作意义也是重大的,其实部门内的平衡点很多,比如,权限、福利、责任、奖励等等。作为一名部门主管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必须"一碗水端平",虽然不能做到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但要使大多数人能做到心理平衡,这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但做好了就能保证整个部门的员工同心协力地去做好工作。
1.平衡的原则
所谓平衡原则,在这里是说部门主管在处理部门内的事务过程中,要注意各方面的利益平衡问题,而不是平等的问题,部门的下属组织内责任有不同,任务有轻重,能力有差别,这就要求主管在处理问题、做出决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该倾斜的要倾斜,该让步的要让步,总之,平衡原则体现于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护重点
尽管一个部门内平衡原则是重要的,但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有时不平等才是合理的。比如,个人能力不同收入就不同,各部门的责任轻重有别,利益分配也就不同,各部门的技术等级不同,因此所处环境有优劣之分,这一切都是相对平衡的,是必须照顾到的,这一点作为主管必须心中有数,否则看是平衡,实际却是损害积极性的,意即坚持原则但别忘保护重点。
(2)承认差别
在同一个部门内,有些下层组织或个人的实力和能力,以及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可能是无多大差别的,但业绩却有差别,这时,如果需要部门主管就一些切身利益和共用设施进行分配的时候,也要注意业绩和贡献的差别,而采取必要的倾斜手段,而不是搞所谓的"一刀切"或"一碗水端平"的政策。
(3)尊重权利
无论上级和下级、下属与下属之间在人权地位上是平等的,因而双方在人格、感情上也是平等的。彼此之间都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感情。下级做出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上级应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动不动就发火动怒,更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侮辱下级的人格,伤害下级的自尊心,亵渎下级的感情。
2.平衡的方法
作为一名部门主管,只有合理地处理和摆正了所领导的下属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最终赢得下属的认可,使之心情愉快,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要达到这一目的,主管应注意掌握下面一些方法。
(1)扶助弱小
弱势人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存在,在一个具体部门内当然也有,他表现出能力小、智力低、交际少等方面,弱小人员由于这些不足因此贡献和业绩相对于一些优秀员工要逊色的多,因而,在报酬上、职务上也是处在低水平上的。这看起来是合理的,但作为主管,却应格外注意这些弱势员工,而不是任由这差别持续下去,除了对他们要付予更多的心理关心外,也应提供一些特别的技能培养与支持,使之尽快地提高技能,增加业绩和收入,这也是一种平衡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