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说
“棒棒糖变身!”
“咖啡变身!”
“牙膏牙刷,都来变身!”
接近胡德火山时,我已经开车开得非常困倦,我们沿着指向波特兰(Portland)的路标在高速公路上向北行驶着。
在我们右前方遥远的地平线上方,浮现出了一个尖锥状的轮廓,随着这个轮廓的逐渐清晰,我的疲惫也被一点点驱散了,这座山真提神。
那就是胡德火山(Hood Mountain),俄勒冈的最高峰。
美国的火山资源非常丰富,一条巨大的火山带从美国的东北向西南依次经过黄石公园、俄勒冈州的众多山脉向南延伸,直到进入南美洲。其中的胡德火山,在美国知名度非常高,据说每年前往这座火山周边的游客人数在世界上仅次于富士山。我想这应是得益于整个俄勒冈以及火山附近的波特兰市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户外氛围,各种户外运动在这里都极受欢迎。
导航仪带着我们从波特兰的东南郊转向正东方向,汽车笔直向着胡德山飞驰。
胡德山的脚下照例是俄勒冈常见的大面积森林,与隐匿在森林中的众多溪谷。沿着公路盘旋攀升之后,我们在一个小村镇找到了胡德山游客中心。
由于胡德山不属于国家公园,这个游客中心显得有点寒酸,一个中年女人在办公室轮值,她递给我的本地区地图看上去粗制滥造得像是手绘的,这和国家公园印刷的精美地图相比差距明显。
她在地图上指出了我们可以落脚的几处营地,以及一条通向胡德山的观景道路。参照她提供的信息,我们开车一路上行,来到了胡德山的山腰,汽车能够到达的最高处。
事实证明,火山这东西还是远看为好,从半山腰看胡德山,锥状的山形不再明显,山顶上有一些硕大的岩石和少数几处终年不化的冰带,形不成规模,怎么看也不能叫作雪山。
从停车场开始有徒步路径可以直抵顶峰,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有徒步者背着帐篷出发了,看上去登顶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我们并没有预订这一天的营位,眼看傍晚临近,我们开始筹划着找一处舒服的住处。
从地图上看,远离胡德山的南部森林中藏着几个湖泊,其中在名叫“蒂莫西”(Timothy)的湖边有一个“胡德景观”(Hoodview)营地,顾名思义,我期望在此可以隔湖观赏胡德山的倒影。
从胡德山开车到蒂莫西湖的道路颇费周折,我们随着公路沉入暗无天日的谷底,在阴郁的森林中反复兜着圈子,终于,一个被森林环抱的、隐秘的湖泊,衬着金色夕阳下的胡德山一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那一幕,那个湖,几乎让我窒息。清澈的湖水、寂静的湖岸都只能描绘它的表象,在这片脱离了繁华人间、世事纷争的少人问津的山野之中,遗世独立的它是旅者的驿站、隐者的家园。相比之下,对岸尖耸的胡德山只是它的陪衬。
见到它的第一眼,我的心就几乎融化在那湖水中,乃至不能自拔地想在这湖边长住下去。
位于湖滨的这个“胡德景观”营地,有着我们在美国自驾期间住过的最美的营位,多数紧靠湖岸的绝佳位置都已被预订一空,那些营位的餐桌与帐篷就设在湖滩上,住在这些营位,可以将轻柔的浪花声音拥进睡袋入眠。
我们的营位并没有那么理想,不过距离湖边也不出30米,我架好了三脚架,准备在夜间拍摄星空。
附近,一位有着修剪考究的胡须、气度不凡的老人正在垂钓,互相打过招呼后,我问他钓到了什么,他说今天没什么太好的收获,说着从桶中拿出一个小东西给我看。
那小东西不是鱼,而是一只我们非常熟悉的小龙虾。
我告诉他这东西在中国是很流行的食物,他说在美国,通常钓到小龙虾后会以它为饵再去钓食肉的大鱼,但在这湖里看来并不容易做到。
老人一时找不到处理小龙虾的办法,问我是否需要,如果我也不要,他就准备放生了。
“别放别放,我要。”
尽管中国人净是吃货这件事在国际友人眼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还是怕他认为我垂涎小龙虾的美味,便解释说我是想拿去给女儿看看的。
老人说:“嗯……这真是个好主意。”
其实我的打算是拿给阿朵看看之后,便当真把它扔进我们的火锅里煮煮吃了。
阿朵见到小龙虾,一面好奇地观察,一面怕得直躲,又坚持不要我碰它,怕我被它夹伤,我只好把小龙虾放在餐桌附近的石头上。
回家的方向大概已经存储在小龙虾的基因中了,从我放下它的那一刻起,它便缓慢而坚定地朝着湖边爬去,火锅中的水尚未煮热的时候,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觉得小龙虾能够逃脱一劫倒也不错,毕竟这东西今天已经够倒霉了。
晚餐之后,我带着薯片、啤酒和摄影器材,坐在湖边拍摄我的星轨照片,我计划起码要连续拍摄三个小时的时间。
设置好了自动连拍,照相机开始一刻不停地工作,每半分钟曝光一次。
就在这时,手机里传来一条短消息,一家猎头公司告诉我有一个适当的职位,问我是否感兴趣。
我和猎头通了电话,大致了解了这个职位的基本情况,这是一家业内知名的企业,并且空缺的位置与我过去的职级、薪资状况都相仿。
我告诉猎头我对这个职位有兴趣,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不方便参加面试,并答应几日之内更新我的简历。
电话那头,是我过去熟悉的生活,电话这头,是寂寥的广阔湖水,我好像是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眼中所见与耳中所闻有着巨大到荒唐的反差。放下电话的刹那,我有穿越时空的错觉。
其实我心里还在犹豫着,到底今后要不要继续从事一直以来的职业,不过理性却已经让我认可,那恐怕是我再也逃不脱的生活轨迹,间隔年会结束,旅行会结束,我会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一如往常。
幸好这并不是当前要做的决定。
营火都已熄灭,湖岸周边也没有任何灯光,在这无风的夜晚,湖水如镜面一般光滑,连星光都在平静的水面上投射出倒影。
咔嚓……咔嚓……照相机快门的声音每半分钟响起一次,提醒我时光的流逝。
半月从我身后的森林中升起,照出了婆娑的树影。
咔嚓……咔嚓……
偶尔,有蟋蟀的叫声,和鱼儿在水中扑腾起浪花的声音撞入耳中。
咔嚓……咔嚓……
一颗流星的红色光芒划过夜空。
咔嚓……咔嚓……
永远不变的胡德火山,在沉默中隔岸注视着我。
三小时后,照相机中积攒了超过360张星光的照片,电池也即将耗尽,湖面腾起了些微雾气,我怕镜头会受潮,便结束了拍摄。
天堂湖的每日清晨,水雾如魅影般在湖面上飘荡,水鸟成群结队地掠过水面,寻找机会对湖中的鱼儿下手。这情景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如梦似幻。
蒂莫西湖滨有一条环湖小道,周末骑行者络绎不绝,环湖一圈有十几英里的路程,我们没有安排在这里徒步,而是穷极无聊地驾车去看附近的另一个湖泊,那是个由水坝拦截形成的半人工湖,湖面狭窄,且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胡德火山的身影。于是我们确信,只有我们所住的营地,才能看到最美的胡德火山。
接下来的计划,是在两日之内赶赴黄石公园。
如果从我们的营地出发,径直前往黄石公园,我们需要走大约1300公里的路程,然而既然已经接近波特兰市,我们决定绕路先去看看著名的哥伦比亚河谷。
哥伦比亚河谷位于波特兰市东郊,这条东西方向的河谷绵延上百英里,但只有出了波特兰市的几十公里范围内才是最值得游览的区域。
河谷的入口颇有气势,两岸高耸的悬崖之下,哥伦比亚河蜿蜒曲折地流淌。在波特兰妇女论坛(Portland Women's Forum)和皇冠点(Crown Point)这两个观景台上,峡谷风光尽可一览无遗,然而一旦深入其中,峡谷的全貌反而无法得见,唯有几个著名的瀑布倒是值得一游,尤其是摩特诺玛瀑布(Multnomah Fall),它简直就是中国水墨画的翻版,那一道横在两截瀑布之间的石桥非但没有影响瀑布景观的完整性,反而成了这条瀑布的点睛之笔,颇得中国园林的神韵。
对美国人来说,沿贯穿哥伦比亚河谷的公路驾车的人文意义更胜于风景观光,这条自驾线路在全美榜上有名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条历史公路,它是美国最早的一条观景公路,被称为美国的工程奇迹。这条被称为“故道”的公路建成于1922年,狭窄的双向车道和不计其数的古旧石桥完整保存到今天。不过这种百年古迹也只有在美国才能称得上是古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不够看的。
越向东,河谷便越发宽阔,直到两岸呈现出一派高地风光,森林消失了,车窗外只剩下哥伦比亚河谷上游干燥荒凉的丘陵。
我们在离开哥伦比亚河后的第一个小镇住宿,然后要在第二天穿越整个爱达荷州,进入黄石公园。
这个爱达荷州比哥伦比亚河谷的上游更加荒芜,我们经过的地方处处如同废墟,在驾车长途穿越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乐趣。我们午餐和晚餐全部在快餐店通过不停车打包的方式解决,吃饭都不下车,只是抓紧时间赶路。
比起刚刚从洛杉矶启程的时候,阿朵对长途行车的生活适应多了。我们在超市给她买了一大本图画册子和蜡笔,让她在车上涂涂画画。有时阿朵会找我们要手机玩,她酷爱对着会说话的汤姆猫大吼大叫些我和毛毛都听不懂的外星语,我们则尽量控制她在汽车上玩手机的时间,怕这对她的眼睛会有不好的影响。
在摇晃的汽车上,阿朵特别容易困倦,旅行之初她曾有三次在睡梦中尿湿了安全座椅,以至于在加州期间我们的汽车内总是有那么一股臊味。而在我们奔赴黄石的长途行车期间,她基本上能够自己控制了,这样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孩子的适应能力真的是强,不把她带出来,我们不会知道她竟然也一样能够经受颠簸劳碌的生活。
在穿越爱达荷州的过程中,头顶上的云逐渐多起来,后来竟然掉了几滴雨点。此前,在我们到达美国一个多月期间,西海岸的每一天都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别说雨,连见到的云彩都屈指可数,这美国旅行期间的第一场雨让我们甚是惊喜。
临近黄石公园,公路右侧的土地逐渐变成黑色,且地面极度凹凸不平,在十几英里的范围内,那片大地好像被巨大的犁横竖翻过好几遍,然后又在火中烧了很久。我想起这附近有一个“月球环形山国家保护地”(Crater Of The Moon National Monument),想必就是此地。所谓“月球环形山”只是一种比喻,意指这里是地球上地貌特征最接近月球表面的地方。
我走近那些黑色的土地,发现貌似土壤的东西其实全部都是黢黑的火山浮石,它们无章可循地堆积着,让地表根本就找不出一寸的平地。
我看这个纪念地真是地球上最乱七八糟的地方了,乃是爱达荷废墟中的废墟。
在纪念地的游客中心设有营地,原来我曾设想若赶往黄石的途中不顺利,可在这里住上一夜,现在看起来这真不是一个好主意。这荒原上无遮无挡的大风是帐篷露营的大敌,愿意在此露营者必定是骨灰级地质爱好者。
天色将晚,黄石西门到了。
海拔的升高以及逐渐止歇的雨让天气变得十分阴冷,我们即使穿上了抓绒衣和外套也还是冷。
我并不想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露营,于是去向西门外的几个家庭旅馆问价,结果价格最低的一家要140美金,还不含税,连一路上被我们信任有加的速8汽车旅馆的价格都飙到了180美金。几家旅店的老板都告诉我,要是进了黄石的范围,住宿价格只会更贵,小木屋的价格都会超过200美金。
这是黄石啊,最老牌的国家公园,名气与价格成正比。
在这种旅店住上一宿,预算足够我们在营地住一个星期的,我们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进黄石去找营地。
将要进入黄石公园的时候,天气转晴了,阳光贡献着雨后双虹的奇观,那艳丽、清晰的彩虹两端全落在牧场之上,完整而持久地灿烂着,而我们的车像要即将从这虹桥之下穿过一般。
我希望这彩虹代表着黄石的精彩,穿过这道彩虹门,我们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