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生谁死
1530100000008

第8章 气候回暖,互联网的春天悄然降临

“曾经被所有人说好的事情没那么好,比如电子商务;现在被所有人说坏的事情其实也没那么糟糕,比如电子商务。”2003年,王峻涛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这或许体现了他真实的心情,因为经历了暴风雨洗礼之后的电子商务,尤其是B2C业务,在2002年终于重新焕发出生机。

离开“8848”之后的王峻涛没有因此沉寂下来。但尽管他依然不屈不挠地在电子商务领域奋战,却再也没能回到当初的高度。2002年,王峻涛创办了6688电子商务网站。然而,这个网站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关注。但王峻涛永不言败的特性,和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轨迹如出一辙。

经历了2000年以来的严冬,国内互联网行业开始在2002年实现了轻微的回暖。搜狐、新浪、网易在这一年相继宣布赢利。门户网站多元化的盈利道路在这一年逐渐变得清晰,而电子商务成为门户网站和网络媒体的普遍业务。搜狐网在经营商城的同时推出买卖街和搜财网。12月11日,搜狐与北京邮政管理局签约,构建搜狐商城的邮政级物流配送系统。网易则在门户网站中率先推出在线拍卖业务。北京青年报网站也成立了基于“团购”的崭新电子商务平台。

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站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最风光的当属易趣网。2002年3月18日,刚刚打赢国内第一起网站告网民官司的易趣网接受了美国eBay公司3000万美元的投资。“第一,做中国的eBay;第二,做适应中国情况的eBay;第三,建立一个非常适合中国情况的独特的电子商务的模式。”易趣CEO邵亦波在这一年谈及易趣网未来的三个目标时说。但易趣是否真能适应中国的特殊国情,仍需依靠时间的检验。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开始全面推行“诚信通”服务,其口号是“让有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而新的竞争早已在同属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青旅在线、亿龙网、携程网之间展开,这些网站开始纷纷宣布自己进入了盈利阶段。

与之相反的是,在IT产业,2002年的增长率却达到了最低水平。2002年5月,惠普、康柏合并,惠普女掌门人卡莉?费奥莉娜力排众议,成为这场合并战的关键人物。随后,新惠普在服务咨询业务的实力大为增强,成为全球IT新霸主。同年7月,IBM以35亿美元价格收购普华永道,也拿到了新的筹码。这两大收购举动意味着惠普、IBM两大IT巨头正式形成了对峙较量的局面。

此时的联想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变革。短短一年间,联想拓宽产品线并加速了向应用服务出击的步伐:并购汉普进军IT服务和管理咨询行业;与厦华合作生产移动终端;携手智软进占金融保险IT服务;收购中望瓜分电信增值业务……“我们有20亿!”联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马雪征在与汉普谈并购时,说了这样一句豪气十足的话,足以看出此时联想的踌躇满志。

而在互联网和IT企业的一系列战略调整中,许多职业经理人黯然隐退。2002年7月,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局主席王选“隐退”;8月,方正数码总裁、“惠普空降兵”李汉生出局;8月中旬,卓越网CEO王树彤辞职,这位被称为“美女CEO”的女性在其离职后引发了诸多关注;12月,TCL集团副总裁,被称为“打工女王”的吴士宏离职。人事变动的背后体现着整个行业的战略性调整,虽然许多纷扰让人看不清市场的真正趋势,但总的来说,互联网气候在这一年开始回暖。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美好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互联网的春天悄然到来是在那个让所有人都难忘的2003年。在那个春天,SARS的蔓延在中国人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也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与商业活动。然而,电子商务行业却因祸得福,在这场灾难的特殊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由于人们足不出户,很多正常的交易和商务活动被打断,网络交易成为最受青睐的手段。就是在这一年,阿里巴巴每日新增供求信息量比2002年同期增长3至5倍。尤其是在非典时期三个月内,达成交易的企业占总数42%,业绩逆势上升的企业达52%。看准了历史机遇的阿里巴巴做出了两项重大的举动——投资1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并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两年后,淘宝网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支付宝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而到了2003年10月,当时国内最大的B2C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宣布以两成的股份,从美国老虎基金融到了5200万人民币。在与老虎基金就投资价格展开谈判时,卓越网有关负责人开出了5000多万的价格,没想到老虎基金的人一口应允,毫不还价,这个细节足以体现当时的资本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事后,境外投资家给出的评价令卓越网高层大跌眼镜——即便开价2亿,老虎基金也很可能接受!

种种迹象表明,笼罩在互联网头顶上长达两年之久的阴霾终于消散殆尽,互联网重新焕发生机。三大门户利润额持续增长,在纳斯达克股市上的表现优异,尤其以网易最为出色。依靠新开拓的短信和网络游戏业务,网易股价自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一路飙升,到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攀升至70.27美元,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表现最为优异的公司。在经历了一轮洗礼之后,浮华散尽的互联网企业终于表现出了务实与本分的一面。一位华尔街分析师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股市上并非虚高,也不是被某些庄家操纵,而是由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的。

除电子商务和门户网站之外,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的财富价值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融资并购消息接连传出。2003年初,盛大以不到两成的股份成功获得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的投资,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业所完成最大规模私募融资;2003年11月25日,搜狐接连收购17173网站及房地产网站焦点网,两次并购金额为3650万美元,合计约3亿人民币;2003年11月21日,雅虎控股(香港)出资1.2亿美元购买香港3721网站的股份。

互联网市场的回暖也带动了IT产业的发展。随着PC与家电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诸多传统IT企业开始进军家电产业。9月,戴尔在美国推出数字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随后摩托罗拉宣布将在中国推出数字家电;在互联网服务领域辗转了一圈的联想,重新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增长最快的家用电脑市场;惠普也计划在未来的数字家电大战中角力。

而每年保持着百分之十几增长率的PC业,到2003年,开始由“空头市场”转化为“多头市场”。伴随着实达等老牌厂商一步步退出PC领域,更多的新兵杀入了进去。2003年7月1日,长城电脑宣布放弃现有销售渠道,改由PC老大联想的兄弟神州数码任经销总代理,这意味着神州数码开始直面联想的核心业务,与兄弟联想同台竞争。11月初,一直宣称只做笔记本电脑的清华紫光高调进入台式机领域,与同属清华系的同方形成正面交锋。

2003年3月17日,信息产业部宣布CN二级域名正式开放,用户可以在顶级域名CN下直接注册域名,这是中国自有域名体系以来第一次重大变化。根据2004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03年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了795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34万和59.6万。互联网基础在中国已经根深叶茂,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