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生谁死
1530100000003

第3章 互联网泡沫的消退与影响

2000年3月,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NASDAQ)综合指数攀升到5048,网络经济泡沫达到最高点。1999年至2000早期,由于美联储连续将利率提高了6倍,出轨的经济开始失去了速度。网络经济泡沫于3月10日开始破裂。在这一天,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到达了5048.62(当天曾达到过5132.52),相比一年前的数值,翻了超过一倍。此后,纳斯达克股指开始小幅下跌,市场分析师们却说这仅仅是股市的修正而已。

不过,此后不久的4月3日,美国联邦政府诉微软案的审理结果宣布,微软最终被判定为垄断,纳斯达克股指随后便出现大幅反转。在周末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星期一的早晨出现,而卖出的结果却导致纳斯达克在3月13日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整整跌了4个百分点,达到全年“盘前(pre-market)”抛售最大的百分比。

3月13日星期一的大规模的初始批量卖单的处理引发了抛售的连锁反应: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仅仅6天时间,纳斯达克就损失了将近9个点,从3月10日的5050掉到了3月15日的4580。此后,股市迎来长期的熊市,互联网板块的风光不再。

至于互联网企业如何会在2000年初很短的时间内集体崩盘,除了本身经济泡沫所隐藏的不稳定性外,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应对Y2K问题而导致企业支出加剧也是问题集中爆发的原因之一。新年之后,企业会发现所有的设备他们只需要一段时间,之后开支就迅速下降了,市场上资金流便在短时期内大幅缩水。这与美国股市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道琼斯指数在2000年1月14日收报11722.98点峰值,盘中一度到达了11750.28点,理论峰值到达11908.50;而标准普尔500种工业指数在2000年3月24日收于1527.46点,盘中峰值1553.11点;更为显著的是,英国的FTSE100指数在199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抵达6950.60的最高值。之后在好几个行业开始进行冻结招聘、裁员甚至合并,尤其是互联网板块。

也有人认为,泡沫破裂与1999年圣诞期间互联网零售商的不佳业绩也不无关系。这是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断追求扩大规模的战略错误的第一个明确和公开的体现。零售商的业绩在3月份上市公司进行年报和季报时被公之于众,大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到了2001年,泡沫全速消退。大多数网络公司在把风投资金烧光后停止了交易,其中不少企业甚至还没有盈利过。

在互联网泡沫崩盘的过程中,通讯公司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不少通讯公司因扩张计划而背负巨额负债,不得不变卖资产甚至宣布清盘。其中,最大规模的WorldCom则被发现以会计方式夸大其利润以10亿美元计。事件揭发后,其股票价格大跌,短短数日后便申请破产清盘,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清盘案。

经济泡沫的繁荣一度让不少投资者认为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已有实力挑战旧经济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2000年1月11日,拨接上网供应商先锋AOL收购世界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的案例。然而其后在两年内,由于意见不和,促成这笔收购的两家公司的行政总裁先后离任,到2003年10月,AOL时代华纳除去了其名字的中的“AOL”,恢复了时代华纳的旧称。这个极具代表性的收购表明,当互联网新经济面临困局时,传统的旧经济体却仍可继续生存下去,这也让许多人重新开始以理性的眼光来思考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对高速密集网络的需求最终没有实现,大量铺设的光纤等硬件系统根本无法得到实际应用,部分光纤被人们讽刺为所谓的暗纤,分析人士估计,即使在未来数十年,恐怕只有少量的暗纤会复燃。

不少奉行“.com”政策的互联网公司一间接一间地耗尽资金,并被收购或清盘,域名则被那些奉行旧经济模式的竞争对手或域名投资者购入。部分公司则被控不诚实误用股东的资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大型投资机构包括花旗集团及美林罚款数百万美元,以惩罚它们误导投资者。支援性行业如广告及运输业在泡沫破裂后也不得不缩减其营运规模,以面对下跌的需求。只有少部分公司,如Amazon.com及eBay在最后生存下来。

根据统计,网络经济泡沫的崩溃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间抹去了IT业界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不过后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约有50%的网络公司继续运营过了2004年,这也多少给了人们一些安慰,至少公共财富的毁灭不会导致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关闭,此外,网络经济的大部分参与者都只各占国家经济总体的小部分,对金融市场风暴的冲击有限。

然而这场互联网泡沫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好的方面来说,它重组了互联网业界的局面,形成了一定的秩序,淘汰了市场中的投机者,为后来大批具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的崛起铺平了道路,但这不能否定它对经济的重大负面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是美国2008年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远因。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在2005年时说:“一旦股市下跌,房地产就成为股市释放的投机热潮的主要出口。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冒险的投机者运用他们新吸收的高阶人才?大房子所展现的实利主义也已成为自尊心受挫的失望的股票投资者的奴隶。这些天来,整个国家在痴迷程度上唯一与对房地产的痴迷度相同的东西只有扑克牌。”而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或许正是充满希望的互联网泡沫崩盘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