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生谁死
1530100000012

第12章 0时代的挑战

事实上,早期的门户网站便是从2.0起家,因此互联网全面进入2.0时代对于各大门户网站而言其实早有心理准备。

随着Facebook超越Google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网站,几乎已没有人怀疑社交网络(SNS)的发展前景了。2005年,Facebook刚刚成立,而那一年也正是社交网站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元年。五年以后,社交网络从新锐到主流,SNS元素的潮流已经不可抵挡。

一个不可忽略的现状是,国内SNS网站用户早已达到一个堪称庞大的规模,也使得这个新兴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门户网站来说,web2.0时代,SNS是一个绝对不能错过的竞争利器。

于是仿佛一夜之间,SNS成了门户网站竞相追逐的香馍馍。腾讯的QQ校友率先登场,据称开通不到两个月,用户蹿升至2000万。随之而来的是搜狐的“白社会”、新浪尚在内测的“新浪朋友”,门户网站进军SNS的消息接踵而至。另一大网站网易虽然还未有动静,但也在密切关注着SNS,甚至包括传言中的百度大浆糊。

“SNS一路蹿红。”新浪方面坦言,SNS的确是目前最热门的网络应用,不过这种新的应用是否能给门户网站的老用户带来更多生活或工作上的便利,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对此,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更是认为门户这番动作依然只是在跟风,“老公司做新模式,如果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从历史上来看几乎没有成功的。”

尽管SNS模式给2.0时代的网络世界带来了新的生态模式,但对于门户网站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涉足的领域。最先将社交网络做得风生水起的Facebook几乎为之奠定了一种在线通讯录式的“会友”形式,大多数后来的SNS网站也沿用了这个概念。因为SNS的成功与否完全基于人的因素,所以门户网站的优势在此并不那么明显。如果一些用户习惯了一个已经趋于成熟的SNS网站,而他的朋友熟人又都在这个网站上,门户网站很难有什么好的办法将他们吸引过来。对SNS用户来说,使用哪个社交网站更多取决于他们的朋友聚集于何处,因此他们对于网站的黏性并不高,因而门户网站由此构建的网络基础其实是相对薄弱的。

对于门户来说,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打造一个以共同兴趣为基础的交友性的网站,这样可以更多地争夺那些新的用户,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在这种形势下,门户网站的泛品牌效应几乎不起作用,等于放弃了手中的资源优势,重新打造一个新的网站,何况对那些以专业和兴趣为出发点的用户来说,门户网站的氛围在他们眼中又会显得不够专业,远不如同类型的豆瓣或是时光网来得更有吸引力。

不过,既然门户网站起源于2.0,它们自身所一直保留的2.0元素或许是一个有利的方式,例如各大门户网站的社区,以及博客。它们的一些特性与SNS有着相通之处,但在完整程度和用户体验上远远比不上成熟的社交网站,要将这些部分完全整合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另一方面,在人人网、开心网等纯粹的SNS网站已经在互联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让用户放弃正在使用的SNS网站进入门户SNS并不容易,毕竟门户网站SNS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回馈。如今的现状是,名人博客,专家博客,专业博客似乎才是门户网站的忠实客户,而生活化的互动信息更多体现在SNS网站上。对很多人来说,在SNS网站上所做的一切,好友动态,互动游戏,关注彼此的话题等等,不需要门户网站这样庞大的信息平台。而使用网页游戏增加用户黏度这条路也不甚理想,在奴隶买卖、开心农场之后,杀手级游戏依然后继乏力,何况网页游戏无法对维护用户的友好关系提供更多的帮助;过于强调游戏的做法往往最终会令人反感。

比较SNS网站,门户固有的优势在于用户规模和品牌效应,但这对于它们深入SNS领域不会有更多的帮助。博客和微博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然而不论如何,门户网站面对互联网世界竞争真正的核心利器依然是它的品牌效应。

在另一些业内人士看来,3G应用的部署,或许将会成为门户网站争夺市场的另一个发力点。电信运营商对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市场推广的投入都将带动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并促进用户由宽带网络向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迁移,这都会促使门户网站的无线增值业务呈现新的爆发式增长。

曾任新浪总编助理,如今是奇虎副总裁的刘峻认为,中国互联网是个“浅盘市场”,看上去大,其实水很少,互联网应用深度还不够;而美国则是“水桶市场”,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却很有深度。“直到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形态和盈利模式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想看到门户形态的转变,恐怕要等到门户的赚钱业务出现危机苗头的时候了。”刘峻表示,国内互联网企业要挖掘潜力、实现利润,肯定会引发一场令整个市场由“浅盘”向“水桶”演变,但在此过程中,简单模仿美国一些互联网企业是不易成功的。他并不非常看好今后综合性网站的发展空间。

马化腾也认为,与成熟的美国、韩国等国际市场相比,中国互联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用户增长仍将是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创新的内核才是关键。在马化腾看来,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充分理解中国用户特点,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网民的应用和服务。“中国互联网企业应先从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整合技术和应用的应用型创新,再到开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实现领跑的模式型创新。”马化腾如是说。

Web2.0时代对于任何一家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都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让门户网站在短期内找到新的爆发点。不过,由于中国门户网站的概念始终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内容,所以没有人能够预见它们未来的发展之路。至少三大网站至今还依然维持着强劲的势头,也许就像马化腾所说的,形式并不重要,谁能永远把握市场的脉搏并保持创新的热情,谁就能永远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在互联网的丛林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