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敌人大部队处于运动当中时,其漏洞肯定不少。我们乘机利用敌人的疏忽,就可以取得胜利,获得好处,不一定非得是大规模的作战。这种作战方法,强者弱者都可以使用。明朝时,燕王朱棣造反取得皇位后,建文帝不知所终。为寻找建文帝,朱棣让郑和率领船队多次下西洋寻访。本来郑和的主要目的是寻访建文帝,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也宣扬了国威。在到达苏门答腊岛的旧港时,郑和船队突然遭到海盗拦截袭击。这群海盗头领叫陈祖义。陈祖义本是广东人,洪武年间跑到现在的东南亚一带,召集一伙人占领旧港,常常打劫路经此地的商船,许多国家的商人都深受其害。这一次,陈祖义见郑和船队船多兵众,不敢贸然下手,就假意向郑和投降,暗地里却准备打劫船队。郑和及时发现陈祖义的这一阴谋,立即部署对策。等陈祖义率众人来抢劫时,他指挥将士们把海盗打败,杀死五千多人,烧毁海盗船只十艘,俘获七艘,活捉了陈祖义,为当地及其他国家往来的商船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赠送了许多礼物给明朝,表示两国修好。哪知亚烈苦奈儿贪心,见郑和船队装载了大量金银,就假意请郑和到他的宫殿。盛宴招待之后,他向郑和索取金币,暗地里发兵去劫夺郑和的船队。郑和沉着冷静,了解到锡兰山大部分兵力已派去攻打船队,都城空虚,就火速传令,调来两千多将士,出其不意地攻打了锡兰山的都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领兵打劫船队的将领听说明军回攻都城,赶忙下令撤兵回救。郑和的军队乘胜杀了个回马枪,又把敌兵打得溃不成军。他们只得向明军投降了。郑和当场释放了投降的将士兵卒,只把亚烈苦奈儿和几个重要官属扣留在船上,然后继续访问其他地区。郑和对强盗陈祖义、对锡兰山的战斗都是顺手牵羊,是在不影响主要的、全局性的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顺手牵羊这一计谋的使用,要充分衡量局势,须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使用,切忌因小失大。
第三套攻战计
攻战,即谋战,谋攻敌人的战争。攻战计就是主动进攻敌人时使用的策略。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1],察[2]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3]。
【注释】
[1]疑以叩实:叩,侦察,查究。疑以叩实,指发现了疑点就应当查究清楚。
[2]察:弄清情况,详细搜集情报。
[3]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查明敌情。阴,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此指实现计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反复对敌情进行查究,而后采取行动,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译文】
如果感到情况可疑,就要查个清楚,把敌情探究清楚之后再投入行动;反复查明敌情,是发现敌人阴谋诡计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将潢并生芦苇,山林翳荟,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藏处也。”
【评析】
打草惊蛇,来自于唐代段成式的笔记《酉阳杂俎》,说唐代的当涂县令王鲁,十分贪婪,只爱搜刮钱财,不理政事。一天,县民联名告状,告发他的主簿贪污受贿。他看到状子后受到惊吓,不由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我已惊蛇。”意思是你打的虽然是草,我却像草丛里的蛇一样惊恐万分了。原来,他的主簿所犯之罪,件件都和他有关。运用到计谋中,打草惊蛇是指采用某种手段,发现暗藏的敌人,如假装发动大规模进攻,其实只采用小股部队迫使敌方暴露军力部署和军队数量等情况,以达到查明敌情并打败敌人的目的。按语中说,如果敌方兵力没有暴露出来,深藏阴谋,这时绝对不可冒险进攻,而是应该查明虚实,弄清楚敌人的优势在哪儿,是怎么部署的。《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说:“行军路途中遇到险阻关隘、沼泽湖泊、芦苇丛生以及山林蔽日的地方,必须谨慎反复地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埋伏的场所。”僖公三十二年(前628),秦国使者杞子在郑国获得信任而掌管城北门的钥匙,于是与秦国联络,打算里应外合袭击郑国。
弦高智退秦师自秦至郑,路途遥远,秦军到第二年春还在路上行军。这时郑国商人弦高要到周地去做生意,在滑这个地方碰到秦军。他知道秦师来者不善,便灵机一动,装作早已知道秦军要来的样子,拿出四张熟牛皮、十二头牛送给秦将,说:“我们君主听说您将要率兵从敝地经过,特派我来犒劳您。我们这穷地方您来光顾真是万幸,若是在这儿住上一阵我们便准备些粮草供应,若是径直走过,我们也护卫出境。”与此同时,弦高派人向郑伯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
秦将一听,以为阴谋破产,人家已有准备,劳师袭远,必遭败绩,只好罢兵而归。公元218年,刘备领兵十万围困汉中。曹操得到消息大惊,起兵四十万亲征。蜀军见曹兵势大,就退驻汉水之西,两军隔水相拒。孔明见汉水上游有一土山,可伏兵千余,便命赵云领兵五百,都带上鼓角,伏于土山之下,只要听到本营中炮响一次,便擂鼓吹角呐喊一通,但不可出战。第二天,曹兵到阵前挑战,见蜀营既不出兵,也不射箭,叫喊一阵便回去了。到了深夜,孔明见曹营灯火已灭,军士们刚刚歇息,便命营中放炮为号,令赵云五百伏兵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曹兵惊慌,疑有蜀兵劫寨,赶忙披挂出营迎敌。可出营一看,并不见有什么蜀兵劫寨,便回营安歇。待曹兵刚刚歇定,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又起。一夜数次,弄得曹兵彻夜不得安宁。一连三夜如此,致使曹操惊魂不定,寝食不安。有人对曹操说,这是孔明的疑兵之计,不要理睬。曹操说,我岂不知是孔明的诡计,但如果多次皆假,却有一次真来劫营,我军不备,岂不要吃大亏?曹操无奈,只得传令退兵三十里,找空阔之处安营扎寨。诸葛亮施“打草惊蛇”计逼退曹兵,便乘势挥军渡过汉水。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1];不能用者,求借[2]。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3]。
【注释】
[1]有用者,不可借:有用,即有能力的、有本事的。此句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因为难以驾驭和控制,往往不容易为我所用。
[2]不能用者,求借:有些看上去没有用的东西,往往可以借助它为自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正如王国维所说:“无用而有大用焉。”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周易·蒙卦》。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智慧尚未开化的儿童。这句话用儿童弱昧、需要依附于大人,来比喻看似无用之物依附于我,这不是我求助于愚昧者,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
【译文】
凡是有本事、有能力,处在上升期的事物,我们无法利用,也不能利用;只有看似无用的、落后腐朽的事物,才可以加以利用。而我们利用这种看似无用的事物时,不是我们寻求它,而是它们自己会找上门来,并依附于我。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评析】
借尸还魂作为计谋,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甚至是看上去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从而取得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按语中说,每当改朝换代之际,许多起义者纷纷立亡国之君的后裔,利用他们的旗号,攻伐别人、守卫自己的领地,都是用的“借尸还魂”这一计谋。熊心本来是战国时楚怀王熊槐的孙子,楚国被秦国灭亡后,熊心流落民间牧羊。
秦二世元年(前209)秋七月,陈胜、吴广于蕲县大泽乡起义,自立为王。接着楚人刘邦在沛县起兵,自立沛公。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也举起义旗。后来陈胜战死,项梁的谋士范增献策说:“陈胜失败理所当然。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从楚怀王入秦不返,楚人到现在还哀怜他。今陈胜首先发难,不立楚王的后代而自立为王,其势肯定不能长久。现在你起兵江东,楚人蜂拥而起依附于您,是因为您世代为楚将,能够立楚王后人为王的缘故。”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把他立为楚王,也称为楚怀王,熊心与其祖父谥号相同,希望能够承袭其威望,从民所望,便于号召。这算是“借尸还魂”。后来项羽灭秦之后,觉得熊心已经没有用处,就找人把他杀掉了。刘备夺益州也用了借尸还魂之计。公元211年,曹操发兵攻打盘踞在汉中的张鲁,而据守益州的刘璋集团则担心曹操在灭掉张鲁之后就会进攻与张鲁邻近的自己。所谓唇亡齿寒,刘璋认为刘备是自己宗族,就请刘备带兵入益州帮他防御。刘备本来就想占领益州,苦于没有机会。如今机会来了,他立即率兵数万人进入益州。刘备借着刘璋的名声,打着刘璋的旗号,在益州站住脚,并顺利发展了自己。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刘备便吞灭了刘璋,自己成了益州的首领,从此获得在三国中鼎立的资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刘备正是借着刘璋这具政治僵尸,还了自己之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1],用人以诱之[2],往蹇来返[3]。
【注释】
[1]待天以困之:天,指各种自然条件。待天以困之,指战场上等待自然条件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
[2]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骗敌人。
[3]往蹇来返:语出《周易·蹇卦》。蹇,困难,危险;返,返回,即与蹇相反。往蹇来返,在这里意为向前进攻敌人很困难,有危险;这时就要采取与之相反的方式,引诱敌人出兵到对我方有利之地,然后将其消灭掉。
【译文】
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给敌人造成困难,形成困扰;再用人为的策略引诱敌人,使其上当受骗。如果向前进攻敌人有危险的话,就先后退,把敌人引诱至对我有利的地方再歼灭之。
【按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以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陈仓崤谷。诩军不进,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评析】
调虎离山,本意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便于将之捕获,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用在谋略上,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计谋、用假象迷惑敌人,使之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这样我方就可以在敌人完全没有意料、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在对其不利的地点和时机下,发起进攻,出其不意制胜。《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最下策是攻打城池。”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不考虑更巧妙的方法,攻坚作战就是自取败亡。如果敌人占有了有利地形,就不要去强攻争夺,更不要提敌人早有准备且兵力强大了。敌人早有准备,如果不加以利诱,也不可能前来攻打我;敌人兵力强大,如果我方没有充分地结合利用自然条件和人的因素,也不可能打败他。东汉元初二年,即公元115年,西羌攻武都。这时正是邓太后临朝,代十三岁的汉安帝处理国家大事。眼看羌族军队要攻陷武都,而且仍有南下之势。邓太后听说虞诩有将略,令其为武都太守。虞诩率三千兵马赶往武都。羌军早就知道虞诩很厉害,听说汉朝派他前来征讨,感到很紧张,羌人首领便率领几千人马在陈仓道上崤山山谷凭险设防,想在这里堵住虞诩军队的进攻。虞诩立即命令随行人马停止前进,宣称已上奏朝廷请兵增援,要等援军到来再一起进发。羌人闻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就分头到邻近县城去抢掠。留在崤谷的少数羌军,也觉得虞诩一时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虞诩趁机前进,不分日夜,急行军一百余里,并命令将士们逐日加倍增修炉灶。羌人见汉军灶坑天天增加,以为汉军援军已经到来,便不敢发动进攻。
有人不解其意,问虞诩:“孙膑是减灶迷惑敌人,而您却增加炉灶。兵法上说,每天行军不超过三十里,以防止不虞之敌情,而现在我们却一天走了将近两百里。何也?”虞诩回答:“敌人兵多,我方兵少。走得太慢容易被他们追及,急行军就是为了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情况。敌人见我们炉灶日增,一定认为是援军已到。炉灶渐增,而且行军迅速,敌人就不敢来追。孙膑是故意向敌人示弱,我却是向敌人示强,目的不同,所以手段就不一样。”周围人听了虞诩这番话,连连点头称是,佩服虞诩用兵有方。就这样,虞诩赢得了时间,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等到有利时机后,打败了羌兵,平定了叛乱。虞诩扬言等援兵到来后再走,是迷惑敌人,造成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被动;增加炉灶,是人为制造援军陆续赶来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