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5227000000015

第15章 孙子兵法(14)

【译文】

不了解各诸侯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得不到地利。这几个方面,如果有一种不熟悉,就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可以称王争霸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国的军队来不及集中;军威震慑敌方,使敌方的盟国不能或者不敢派出援军与之相配合。因此,没有必要汲汲于同天下诸侯结交,也不需要在其他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把自己的威力施加于敌人,就可以夺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出规定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军令,指挥全军就如同指使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不必说明这项任务的目的;只告知此项行动的有利之处,却不指出存在的危险。将士卒置于危险境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于死地,然后才能得生。大军深陷绝境,然后才能奋战取胜。所以,用兵一事,关键在于表面上顺从敌人的意图,实际上却集中兵力朝敌人某一点猛烈进攻,长驱千里,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的巧妙用兵,成就大事。

【解读】

本节可以说是对上文的总结,再次强调在敌境内作战时伐交、地形、向导等情况,强调军队的整体作用,强调要使军队有进无退,提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代进攻属于北魏的涡阳,军队将领是曹仲宗,陈庆之担任假节,假节的意思是“皇帝的代表”。北魏为解涡阳之围,派征南将军元昭率领十五万人马增援。北魏援军的先头部队行进到距涡阳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提议主动出击,打击北魏军。曹仲宗的参军韦放却极力反对,他认为敌军先头部队必然是精锐部队,此战如果南梁取胜,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失败,则对士气造成沉重打击,所以最好以逸待劳,不要冒险进攻。陈庆之说:“敌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且现在离我们还比较远,必然松懈,加上他们和主力部队脱节,没有后援,所处之地草木茂盛,夜晚必然不敢出来巡逻。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偷袭敌人的最好时机,如果你们不敢去,我愿意独自前往。”曹仲宗同意韦放的意见,但是他虽然是主帅,也不敢当面反驳身为皇帝亲信又持有节杖(作用相当于尚方宝剑)的陈庆之,所以不置可否。于是陈庆之带领部下几百人,突然对敌人发起进攻,打败敌军。这一仗给北魏军的士气造成很大打击,以至于北魏军的增援并没能扭转涡阳战场的局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涡阳之战前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其间大小战斗数百次,双方军队都已接近强弩之末。此时北魏军又派来了增援部队,并且在梁军的后方开始修筑工事。曹仲宗怕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加上此时梁军已无斗志,于是准备撤军。陈庆之听说这个消息后,拿着皇帝赐予的节杖站在营门口慷慨陈词:“我们这次出兵,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耗费了国家巨额的钱粮,经历了无数战斗。现在,你们竟然不考虑如何获胜,而想着撤军,你们这哪里是想着为国家立功,不过是借行军之名,进行抢掠罢了。我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现在如果你们执意要撤退,我只好拿出皇帝赐给我的密诏,依照密诏中的指示行事了。”曹仲宗没有坚持撤退的主张。而陈庆之经过这次营门陈词,已经实际取得了梁军的指挥权。当时北魏军在梁军周围已经筑起十三座堡垒,互成掎角之势。于是陈庆之挑选军中的精锐,趁夜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而出,连夜攻击敌军堡垒,一夜就攻陷四座堡垒,涡阳守将开城投降。北魏军剩下的九座堡垒兵力仍然雄厚,陈庆之乘胜出击,将斩获敌人的头颅悬挂在阵前,击鼓呐喊,猛烈攻击敌阵。北魏军被这种声势吓破了胆,加上涡阳已经陷落,所以剩下的九座堡垒瞬间瓦解,北魏军大规模溃败。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1],无通其使;厉[2]于廊庙之上,以诛[3]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4]。践墨[5]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注释】

[1]夷关折符:夷,封锁。符,通行证。夷关折符,封锁关口,毁掉通行凭证。

[2]厉:谋划、推敲。

[3]诛:研究、商议。

[4]先其所爱,微与之期:所爱,指敌方的战略要地。微,没有。先其所爱,微与之期,指首先要夺取敌人的战略要地,不要同敌人约定交战日期。

[5]践墨:实践作战计划,按照作战计划行动。

【译文】

因此,在制定作战方略时,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禁止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认真谋划,分析研究后作出决策。敌人一旦出现漏洞,就要迅速乘虚而入。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人约定日期交战。要根据敌情变化灵活地实施作战计划。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沉静,使敌人不注意防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像正在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解读】

本节简明扼要地总论从制定战略到战胜敌人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本书第一篇到这一篇的总结。之所以在这一篇的末尾作总结,是因为下面的两篇论述的是战争中所用战术的两个特例:火攻和用间,已经不属于《孙子兵法》在此以前所论述的战争的一般规律了。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分析一下存亡、死生的条件转化。孙子所说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是战争的真理,历代名将都把它奉为格言,善于运用这一原则的,基本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如前面我们举过的韩信,他在井陉口背水作战,大破赵军,生擒赵王歇。战后,部下问他取胜的道理,他回答说:“这本来也在兵法中,只是诸君没有注意罢了。”他引用的,就是这两句话。这是韩信善于运用《孙子兵法》这一原则,取得胜利的范例。但也有因为死守教条,遭到惨败的,如我们前面举过的失街亭的马谡。他违背丞相诸葛亮的节度,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堡,拒绝副将王平的建议,自以为驻军山上,被敌人包围,可以收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魏国大将张合利用地形,先断绝汲水,然后派兵包围。马谡被困山上,水道断绝,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全军的瓦解。总之,战争的原则是一定的,但要灵活运用,正如斯大林所说,“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1],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2]。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3]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注释】

[1]火人:此指火烧敌人营寨、行列等,烧杀士卒。

[2]火队:队,通假字,通“隧”,通道。此指火烧敌人运输线。

[3]月在箕、壁、翼、轸:这是我国古代二十八宿中的四个,古人认为,当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时,地面就会起风,此时用火攻最适宜。

【译文】

孙子说:火攻的形式有五种,一是火烧敌营,二是焚烧敌军储存的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火烧敌军运输设施。实行火攻是有条件的,火攻器材必须时常准备。放火要看好天时,起火要选好日子。天时是指气候干燥,日子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之时。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有风的日子。

【解读】

本节讲火攻的形式和条件。利用火力进攻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并不常用。本节提出了火攻的五大形式,以备火攻时选择。形式的选择,应该是集中在敌人的作战力量上。对于与作战无关的人和物,都不应该滥施焚烧。否则放火失当,殃及平民,会激起公愤。关于放火的条件,是指有风的日子。古代把天体可见的星分为二十八组,叫作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有七宿。在东方的总称“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在西方的总称“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在南方的总称“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在北方的总称“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四个位置时容易起风,这是古代观察天象的人,根据长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1]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2],不可以夺。

【注释】

[1]数:气象条件。

[2]绝:断绝联系。

【译文】

凡用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的不同,灵活采取策略。在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经烧起来,但是敌军依然保持镇静,就应当等待,不可发起进攻。等到火势旺盛后,再观察敌军情况,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作罢。也可以从外面放火,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等待内应,只要选择好放火时机就行。如果从上风放火,就不能从下风进攻。白天刮风的时间长,晚上就容易停止。军队都必须灵活掌握这五种火攻形式,等气象条件具备时运用。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显着;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攻势得到加强。水可以切断敌人与外界的联系,但不能焚毁敌人的物资。

【解读】

本节讲要根据火攻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置方式。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皇甫嵩率兵讨伐。黄巾军将领波才率大兵包围了皇甫嵩所在的长社。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兵有奇变,不在人数的多寡。现在贼依草结营,容易起火。如果晚上我们用火攻,他们必定会惊慌扰乱。我们再出兵把他们包围,就能够取得大功。”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在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公元353年,羌人酋长姚襄叛晋,东晋将领江逌奉命领兵攻打羌兵。羌兵凭借雄厚的兵力和坚固阵地顽抗。江逌心想,用强攻恐怕难以取胜。于是,想出了“火鸡阵”的妙计。他命人找来数百只大公鸡,用长绳将其连住,然后把硫黄等易燃物系在鸡的身上,准备实施火攻。进攻发起后,点燃鸡身上的硫黄,受惊的鸡群奔向敌营,加上鸡翅拍击,火势更猛,顿时敌营火光冲天,浓烟四起。江逌乘势率兵而上,一举打败羌兵。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1]。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2]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

[1]费留:指耗费国家的人力、物力、才力,使军队长期驻扎在外。

[2]修:处置、处理。

【译文】

打了胜仗,夺取土地之后,却没有实现战略意图,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作“费留”。所以说,英明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聪慧的将帅要认真处理这个问题。对我方没有好处就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出于一时愤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也不能由于气愤而出阵求战。符合我方利益才用兵,不符合我方利益就停止。愤怒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愤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再存在,人死了也不能再复生。所以,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对待战争,贤良的将帅对此也要加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原则。

【解读】

实施火攻也必须和士兵的进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发挥火攻的作用。本节论述国君和将帅对待战争要慎之又慎,有利可图才可用兵,切不可因为一时气愤,就大举进攻,这样会丧师失地。三国时期,关羽被孙吴杀死,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一气之下,亲率蜀汉军队十多万人,对吴国发动战争。吴国将领陆逊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进行分析后,指出刘备兵力强盛,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才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蜀军将士的斗志逐渐涣散松懈,失去主动优势地位。当时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