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5227000000012

第12章 孙子兵法(11)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1],齐之以武[2],是谓必取。令素行[3]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

[1]令之以文:文,宽厚、仁爱。令之以文,指要对士卒宽厚,加以爱护。

[2]齐之以武:武,军纪刑罚。齐之以武,指要用严明的军纪刑罚来整肃部众,使他们行动统一。

[3]令素行:令,军令。素,平时。令素行,指平时认真贯彻法令。

【译文】

士卒还没有亲附,就加以惩罚,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难以使用。士卒已经亲附了,却不执行军法,这样的士兵也难以使用。因此,要对士兵怀柔宽厚,加以爱护,使其思想统一,用军规法纪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的军队作战,必定会取得胜利。平素严格贯彻军令,教养民众,民众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时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也不管教民众,民众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法令能够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民众之间合得来,关系融洽。

【解读】

本节讲对待士兵和百姓的方法,总而言之要达到的效果是“与众相得”,这也就是《计篇》中讲的“令民与上同意”。所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如果军事脱离群众,不但得不到群众的援助,而且还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险。晋文公回国当上君主后,致力于训练民众,两年之后想使用他们。子犯说:“晋国战乱多年,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也没有安居乐业。”于是,护送周襄王回国复位,让人民知道事君的大义。他又积极为人民谋利,人民开始逐渐关心生产,安于生计。此时,晋文公又想用兵,子犯又说:“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我们也还没有向他们宣传信的作用。”于是晋文公征伐一个叫作“原”的小国,约定三天内攻不下来就撤兵。三日后,晋文公真的信守诺言,退兵三十里,表明他的诚实和信用。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影响下,全国形成了普遍讲信誉的好风气。晋文公说:“现在可以使用老百姓了吧?”子犯说:“人民还不懂得礼仪,没有恭敬之心。”于是,晋文公用大规模的阅兵来表现礼仪的威严,设置执法官管理官员。这样一来,人民开始习惯于服从命令,少长有礼。直到这时,晋文公才开始使用他们。城濮一战,迫使楚国撤兵,解了宋国之围,晋文公也因此而最终称霸诸侯。

地形第十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1]。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2]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3],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释】

[1]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通、挂、支、隘、险、远,分别指作战时遇到的六种地形。这六种地形,下文都有介绍。概要言之,通,指交通方便、四通八达之地;挂,指去时容易、返回难的地形;支,指敌我双方分别处于狭隘地方的两端;隘,指狭窄的通道;险,地势险要之处;远,敌我相距较远的情况。

[2]盈:充满,此指兵力充足。

[3]引而去之:此指我方引兵离开,并非把敌人引开。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种情况。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形,叫作“通”;在“通”这种地方,应当抢先占领向阳的高地,保持粮道通畅,这样作战就会有利。容易前进,但是难以返回的地形,叫作“挂”;在“挂”这种地形上,如果敌人没有防备,我们就能迅速出击,战胜敌人。如果敌人有防备,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难以返回,这就对我方不利了。不利于我军出击,也不利于敌人出击的地形,叫作“支”。在“支”这种地形上,即使敌人用利益引诱,我方也不能出击;而应该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来,等它出来到一半时,再反身回击,这样就对我方有好处。在“隘”这种地形上,我方应该抢先占领,并用充足的兵力等待来犯之敌;如果敌人已先我一步到达,并用充足的兵力把守,我方就不能去进攻;如果敌人并没有充足的兵力,就可以进攻。在“险”这种地形上,如果我军先占据,就必须占据向阳的高地,等待来犯之敌;如果敌人先期占领,我军就应该率军离开,不要去攻打。在“远”这种地形,敌我双方地势相同,不宜去挑战;如果硬要求战,对我方不利。以上六条,是利用地形作战的法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能不认真研究。

【解读】

本节描述各种不同的地形,以及在各种地形上军队的部署和措置。公元620年七月,为统一全国,李世民亲率大军自关中出发,进攻盘踞洛阳自号为“郑”帝的王世充。王世充向占据河北的夏帝窦建德求助,窦率领三十万大军一路攻陷管城,推进到牛口。李世民得知窦建德来救王世充的消息,让他的弟弟齐王李元吉围洛阳,自己则亲率精兵三千五百人迅速东进占据武牢关天险,以阻窦建德西进,同时也切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系。李世民深知地理对战争的作用和武牢关一带的地理形势。李世民要把窦建德挡在武牢关这一大门之外。唐军闭城不出,武牢关又是居高临下的天险,

窦建德的大军在武牢关下逡巡数月找不到唐军主力,又不敢贸然进攻,急得窦建德无计可施。这时,李世民悄悄派出一支部队绕到窦军主力背后,截断了窦军运送粮草的通道。武牢关北即为黄河,黄河北岸滩涂水草丰美,他让兵士将一批战马弄到黄河北岸放牧,故意让窦建德能够看到。窦建德见唐军已牧马河北,断定唐军已无粮草,遂向唐军发动了最后进攻。窦建德的军队在汜水东岸摆开阵势,战阵竟有二十余里,自早晨至正午,鼓噪呐喊,欲与唐军决战。李世民仔细观察了对方的情况,吩咐手下闭门不战。等李世民看到窦军有的躺在地上休息,有的争着到河里喝水,军阵已乱,章法全无,遂下令全线出击。窦军猝不及防,全线溃散,唐军深入窦军阵中反复冲杀,斩获甚多,最终生擒窦建德,为唐王朝的建立赢下了关键的一仗。李世民占据的武牢关,应该说属于上述几种地形中的“隘”。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1]。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2]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3],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释】

[1]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走、弛、陷、崩、乱、北是军队失败的六种情况。概要言之,走,败走,在士兵素质相同时,我方以少数人攻打数倍于我的敌人,只能败走;弛,将弱兵强,将领指挥不动士兵,纪律松弛;陷,陷落,将强兵弱,士兵不能打仗,将领凭一己之勇冲锋陷阵,要么被俘,要么被杀,整个部队就会全军覆灭;崩,副将不听从指挥,心怀怨恨,不顾及主将命令,带领自己的下属部队擅自出战,必然会导致崩溃;乱,军纪不严明,士兵不听指挥,与敌人作战时,自然混乱不堪;北,败北,对敌情判断错误,不了解敌我双方的兵力,必然会战败。

[2]怼:怨恨。

[3]选锋:精选出来的精锐的先锋队。

【译文】

军队打败仗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天灾,而是将帅的过错。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叫作“走”。兵卒强势,军官懦弱所造成的失败,叫作“弛”。将帅精明强干,士卒老弱所导致的失败,叫作“陷”。偏将处在气头上,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心怀怨恨,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的能力,因而导致失败的,叫作“崩”。将帅软弱、缺乏威严,对士兵管教不严,治军不力,列兵布阵横七竖八,因此而致败的,叫作“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劣势兵力攻打优势敌人,用兵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作“北”。这六种情况,是必然会导致失败的,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能不认真研究。

【解读】

本节分析军队打败仗的几种情况。唐代长庆初年,朝廷任命田布率领魏地的士兵去讨伐王廷凑。田布在魏地,魏人轻视他,数万人乘着驴进入军营、参加操练,田布禁止不了。几个月后,王廷凑和田布双方要作战,结果田布这边的士兵纷纷溃散。田布自刎而死。

荀林父率军来到黄河渡口田布这种情况,属于“弛”。周定王十年(前597),楚庄王讨伐郑国,迫郑归降于楚。正当楚围郑之际,晋景公派荀林父率上、中、下三军救郑。晋军进至黄河边,

听说郑已降楚,本不想与楚决战的荀林父,以救郑不及为由,欲引军而还。上军主将士会亦认为,楚国内部稳定,军队训练有素,不可与楚争锋。中军副将先縠则认为,面对强敌而退,将使晋失霸业,反对避战回师,且刚愎自用,不待命而行,竟自率中军一部渡河。荀林父唯恐因“师不用命”而有“失属亡师”之罪,被迫令全军尽渡,南进至邲地,扎营于敖、鄗二山之间。楚军得知晋军渡河而来,楚庄王近臣伍参建议与晋交战,楚庄王及孙叔敖则鉴于征服郑国的目的已达,无意与晋决战,率军南撤。之后伍参又向楚庄王进言: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先縠刚愎自用,不听指挥,将帅矛盾,晋军必败。楚庄王决心趁此击败晋国,使郑国坚意附楚,随即改命孙叔敖停止撤退,转而回师北上,与晋决战。晋国魏锜、赵旃求公族大夫和卿之职未得,挟私怨欲败荀林父之功,就请求和楚国谈判。可是二人到了楚军大营后,并不讲和,而是发出挑战。晋上军主将士会、副将郤克判定魏锜、赵旃此行必定激怒楚师,即命上军大夫巩朔、韩穿率军设伏七处于敖山之下,以为应急之需,并建议全军预做迎战准备,却遭到先縠反对。荀林父正待楚使来盟,不料楚大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全军后撤,先渡河者有赏。晋上军设伏未动,中军、下军纷纷向河边溃逃。晋军失去统一指挥,在楚军追击之下,溃不成军,多有死伤。晋上军虽设伏抗击楚军,亦虑寡不敌众,不敢恋战,主将亲自殿后,故能从容撤退,损失较小。在这次战役中,晋国失败主要是遇上了“崩”这种情况。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1]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2],国之宝也。

【注释】

[1]厄:险要之地。

[2]利合于主:与君主的根本利益相符合。

【译文】

地形,是用兵作战的辅助条件。准确判断敌情,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主将必须掌握的道理。懂得这些道理,并以之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取得胜利;对这些道理一无所知,却仍然指挥作战,必定遭到失败。所以,从战争规律上分析一定会取得胜利,即使国君主张不打,主将可以坚持去打;根据战争规律分析没有必胜的把握,即使国君主张打,也不可以去攻打。所以,将领作战,胜利不谋求名声,出现失误失利勇于承担罪责,只求能够保全百姓,对国君有利。这样的将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解读】

本节讲地形在用兵中起到的辅助作用。唐代裴行俭讨伐突厥时,有一次晚上刚刚扎好营盘、挖好深堑,却又突然下令把大寨移到高冈上去。将士们都很不高兴,认为不能再劳累士兵了。可是裴行俭态度坚决,下令火速转移。当天晚上,暴风雨突然降临,之前扎营的地方,洪水有一丈多深,众将士这才惊服。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湖南江华县瑶族首领赵金龙不满清朝官吏的压榨,率众举行反清起义。起义军利用自己习于山地作战的优势,屡次挫败清军的进攻。次年四月,湖南巡抚卢坤、湖北提督罗思举受命前往镇压起义军。罗思举根据清军不习山地作战,而瑶民不利平地水陆作战的特点,建议兵分三路:一路潜出新田县断起义军南逃之路,一路从北面的桂阳县夹攻,一路切断其西通零陵、桂阳的小路。清军三路同时出击,起义军被迫东进至地势平易的常宁羊泉镇。这样,起义军集中于一地,又失去了山地作战的特长。在清军的合围下,起义军失败。可见,地形对作战的重要性,为将者不可不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1]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2],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注释】

[1]厚:对士卒宽厚、爱护。

[2]令:管教、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