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15204300000027

第27章 轻轻松松——护理宝贝健康成长(2)

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逐步发展,这些先天的神经反射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消失,被更成熟的神经活动来代替。

新生儿时期的原始反射除大家熟知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游泳反射、惊跳反射等先天反射外,还有如下几种本领:

握持反射,将手指触及新生儿手心时即被其紧握不放,我们经常可看到新生儿的双手是紧紧攥拳的,这是新生儿大脑皮质发育尚不成熟、手部肌肉活动调节差的缘故,造成了屈手指的屈肌收缩占优势,而伸手指的伸肌相对无力,随着宝宝渐渐长大,此反射会逐渐消失,手开始松开,出现不随意的抓握。

拥抱反射,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脖子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15°,新生儿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这种反应称为拥抱反射。

踏步反射,用双手托起新生儿腋下,坚直把他抱起时,使他的足背触及桌边下缘,新生儿就能主动出现“散步”的样子,这种反射,正常情况下,大约在满月后不久消失,否则则有可能患有脑性疾患。

宝宝轻度黄疸有益无害

有些宝宝出生后会全身明显发黄,同时尿液也是黄色,更重要的是眼睛也发黄。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是由于衰老的红细胞和机体内含血红素的成分崩解所致,当血中积累的胆红素超过肝脏向肠道排泄的量时,即出现黄疸。有专家研究证明:胆红素在机体内可循环产生,可很好地对抗自由基。还有研究提示适当水平的胆红素可降低中风、癌症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黄疸的出现最早在新生儿出生后3~5天,最迟不超过5天。颜色为浅黄色,一般不应该出现橙黄色。多出现在面部、颈部、躯干和大腿部,个别有巩膜黄疸。

黄疸的消退应是在新生儿出生后7~10天,最迟不超过2周。黄疸出现时没有体温、体重、食欲及大小便的改变。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是如果黄疸与上文所述不符,要考虑有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应请医生给予诊断治疗。

四肢屈曲是宝宝出生前的习惯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不免有些担心宝宝日后会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肢捆绑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形,即双上肢屈曲呈“W”形,双下肢屈曲呈“M”形,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而罗圈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运动的增多,臂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四肢就会逐渐伸展,慢慢变直。

专家点拨

新生儿扁平足是正常的

有些父母会发现,新生儿竟然是扁平足,其实这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宝宝在头几个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一种不良的信号,因为它预示着宝宝会有神经或肌肉方面的问题。宝宝到了4~6岁的时候足弓才会发育好。

宝宝的脚指甲好像是往肉里长

新生儿的指甲易折易弯,深深地置于甲床中。判断宝宝的指甲是否有问题,只需轻轻地挤压一下他的脚趾,如果宝宝的脚指甲真的是往肉里长,那宝宝的脚会感到疼痛,他会以哭声告诉你。

宝宝“产瘤”“奶秃”勿忧虑

新生儿出生时,头顶左侧、右侧或后方有瘤样隆起,医生称为“先锋头”,也叫“产瘤”。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胎儿头部受到产道的外力挤压,引起头皮水肿、淤血、充血,颅骨出现部分重叠,头部高而尖,像个“先锋”。在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的情况下,产瘤更为明显,一般在出生后1~2天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新生儿出生时的头发多少是有差别的,他在妈妈的子宫里发育到5~6个月时,全身就有了浓密的胎毛,以后再逐渐脱落,如果胎毛脱落过多,出生后就显得头发稀少,这不是病态,属于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但如果有明显的枕秃、斑块状脱发应去医院检查。

要知道哦

奶秃是暂时的现象,但需要提醒的是,对奶秃的宝宝,应注意保护头皮和头发,促进毛发生长。此外,充足和全面的营养、经常照射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对新生儿身体全面发育有利,对头发的生长也有好处。

宝宝青灰色“胎记”可以消失

我们常常在新生儿的骶部和臀部看到表面平展、呈青灰色或灰蓝色的色素斑,医学上称为“痣”,俗称为“记”“胎记”。

那么,胎记是如何形成的呢?人类皮肤的真皮层中,一般是没有黑色素的,但当局部真皮层里堆积了较多的纺锤状或星状色素细胞时,黑色素透过皮肤而呈现青灰色,从而使这一小块皮肤表面显示出这种青灰色的斑。

据有关专家研究,胚胎4~5个月时,这种斑的色素细胞就开始出现,新生儿出生后1~2年逐渐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到成年时仍然存有色素斑。所以,胎记并不是什么疾病,而是人体一种残遗的特征。

宝宝眉间发红大多会自行消退

新生儿皮肤血管先天性发育不全,表现为淡红色或粉红色斑疹,在眉间、上眼睑、前额正中线处,口唇及枕项部也可见,在小儿哭闹、用力、发热时斑疹的颜色会加深。

大多数患儿红斑在1周岁内自行消退,所以一般不急于治疗,可在5岁后仍不消退,同时伴有增生、病变时应送医院治疗。

宝宝粟粒疹会自动消失

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

粟粒疹是新生儿的常见皮疹,大约有70%的新生儿受染。肿胀的粉红色丘疹称为新生儿痤疮。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宝宝的一天天成长,不需要做任何治疗,粟粒疹就会消退的。

新生儿红斑会自己消失

新生儿在出生时或出生2~3天后,在臀、背、肩等受压部位的皮肤处出现散发的红斑样皮疹,或多或少,直径约1厘米或更小些,或融合成大片。红斑中央有一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风团,高出表面,有时散布一些疱疹,疱液无菌,但有嗜酸性粒细胞。皮疹可在数小时后消退,而一批新的皮疹又出现,7~10天后消退自愈。所以当新生宝宝出现红斑时父母不必太担心。

新生儿汗疱疹无须治疗

有些宝宝生后几天可在额头及两颊有数个小米粒大小的水疱,壁很薄,里面有清沏透明的液体,宝宝体温正常,吃睡自如,这种疱疹称为“汗疹”,是外界温度较高时,新生儿出汗形成的,持续数天后自行干燥、脱皮、消失,不需要治疗。

宝宝口唇青紫不是病

新生儿口唇处出现青紫与新生儿血红蛋白高有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1周后会自行消退。若没有消退,提醒父母要注意病理性的青紫。

新生儿病理性口唇青紫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氧,如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伤寒、高热惊厥、癫痫等都能引起缺氧,具体的病因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如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表现有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极个别的会出现口唇发紫,临床上称为紫绀;新生儿高热惊厥常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发绀。

新生儿红斑又称新生儿过敏性红斑,发生率为30%

~70%,一般足月新生儿多见,早产儿则比较少见。临床观察证实大多数新生儿红斑具有自限性,无须特殊治疗。

专家点拨

出生后两三天眼睛会斜视

新生儿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水肿,一般两三天后就会消失。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头与眼的运动也还不是很协调,当眼睛向一方看时,头不会跟着转动,所以常出现短暂性斜视,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眼白出血不要慌

头位顺产的新生儿,由于娩出的时候受到产道的挤压,视网膜和眼结膜会发生少量出血,俗称“眼白出血”。眼白出血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属于常见现象,父母不要惊慌,几天以后宝宝自然就好了。

但如果几天后还不见好转,或伴有哭闹等反应,则需要去医院就诊,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父母要注意宝宝可能患上球结膜充血或者球结膜出血。

“马牙”不能挑、“螳螂嘴”不能割

新生儿口腔两侧的齿龈边缘或在上腭中线的附近,常会有乳白色的颗粒,表面光滑,大小不一,数量不等,俗称“板牙”或“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经过数周或数月可自行消退,一般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无须处理,对新生儿吃奶以及将来出牙不会有什么影响。

在新生儿口腔内,两侧颊部还常有稍隆起的丰厚而又坚实的脂肪垫,民间常称“螳螂嘴”。其实它是颊黏膜下的脂肪垫,是每个正常新生儿所具有的,这种结构便于他吸牢乳头,有利于吮吸动作的进行,属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它将随着宝宝的饮食从乳汁、粥、软饭等改变而逐渐消失。不可胡乱用刀割或用毛巾去擦,以防引起感染。

宝宝乳房不可挤

新生儿乳腺组织在胎儿阶段由于受到母体雌激素、催乳素分泌的影响,不论是女婴,还是男婴,都可能在出生后出现乳腺组织肿胀,甚至分泌少量液体或乳汁,这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可以持续2周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而后自然消退,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然而有些家长受传统习俗影响,担心宝宝特别是女婴长大后乳房不能发育和泌乳,而采取一种“挤奶头”的做法,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挤压会使乳腺受伤,致病菌乘机侵入而继发感染,引起乳腺炎,甚至导致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新生女婴也会来“月经”

有些刚出生的女婴可能有阴道流血,有时还有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在临床上,这两种现象分别叫做假月经和新生宝宝白带。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使她的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使子宫内膜增生。新生儿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天,持续1周左右。所以家长不必惊慌失措,也不需任何治疗。

对于阴道流出的少量血液和分泌物,可用消毒纱布或棉签轻轻拭去,但不能局部贴敷料或敷药,这样反而会引起刺激和感染。但是,如果阴道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的新生儿,应考虑是否为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要知道哦

给宝宝使用一些含有激素的药物或者护肤品,也有可能导致宝宝月经,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先停用,到有关检测部门检测激素含量。

新生儿“尿血”别紧张

新生儿出生后2~5天,有的父母发现宝宝血尿,很紧张,于是到处求医问药,其实,小宝宝并没有尿血,这是因为新生儿出水多而入水少,导致尿量少,尿液浓缩,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结晶而使尿液呈红色。对此,应保证每日供应新生儿足够的水分,如可在两次喂奶间喝开水或葡萄糖水,一般持续数天可自行消失。如果36小时后无尿,应立即找医生诊治。

新生儿爱放屁不必过多担心

刚出生十几天的宝宝,一直母乳喂养,不知为何放屁多且声音响,有时会带出一点屎,肚子里面还经常咕噜咕噜响。

其实,放屁多的现象在婴儿期极为常见。这是由于新生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一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并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指的是营养充足的健康宝宝,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有3天,发作超过3周。多数宝宝出生后2~3周开始,3~4月后逐渐改善。婴儿肠绞痛属于宝宝发育中的问题,父母不必担心,应理解这种哭闹不是病症。同时尽可能让宝宝保持舒服的体位,协助他顺利排便。如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找医生帮忙了。

面部表情偶有怪相没关系

新生儿常会出现一些令父母难以理解的怪表情,如皱眉、咧嘴、空吮吸、咂嘴、屈鼻等,父母可能会认为这是宝宝“有问题”,其实这是他的正常表情,与疾病无关。但是,当宝宝长时间重复出现一种表情动作时,就应该及时看医生了,以排除抽搐的可能。

宝宝偶尔打喷嚏并非感冒

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非就是感冒,因为新生儿鼻腔的血液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这可以说是宝宝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此外,如果突然遇到冷空气也会打喷嚏,除非宝宝已经流鼻水了,否则父母不用担心,也不用让宝宝服用感冒药。

新生儿会干哭无泪

新生儿的泪腺所产生的液体量很少,仅能保证他眼球的湿润。而且,宝宝在出生时,其泪腺是部分或全部封闭的,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完全打开。如果宝宝一直出现眼泪不流的情况,这时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査,以确定是否泪道不通或是泪囊炎。

新生儿有时会频繁打嗝

新生儿的脏腑娇嫩,胸部的膈肌发育尚不完善,一旦受到刺激,容易导致难以自控的打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