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15204300000026

第26章 轻轻松松——护理宝贝健康成长(1)

宝宝的成长是迅速且不可逆的,他刚出生时小手的柔软度现在已经达不到了,红彤彤的小脚趾也慢慢变白了,长大的过程中,更是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本领和更加丰富的表情。享受并记录宝宝不同时期的状态,陪伴他健康成长。

新生儿的身体状况

认识月子里的新生儿

从宝宝出生到出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这段时间是宝宝的脆弱期,需对他的生理特点及常见的异常现象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做好护理、喂养和疾病的防治,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刚出生的“小天使”有些“丑”

新生儿并不是成年人的等比例缩影,而是有着一个大脑袋、没脖子、小短腿、大身子、红红的皮肤、紫色的双手和浑身皱纹的小家伙。新生儿的头占了整个身长的1/4,而不是一般成人的头身比(约1/7);新生儿的躯体比四肢长,手臂比腿长;前额与脸部其他部位相比显得很宽,眼大嘴大,而鼻子长得短而扁平,耳朵与面孔相比显得很大等,这一切都会给人留下丑相感。

了解新生儿的分类

新生儿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长用的是胎龄分类和体重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足月儿,胎龄在37~42周的新生儿;早产儿,胎龄在26~37周的新生儿;过期产儿,胎龄超过42周的新生儿。

根据体重分类

大多数新生儿是正常体重儿,体重在2.5~4千克;而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千克的,称作低出生体重儿;体重超过4千克的,一般称为巨大儿。

量量新生儿的身长

身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一个指标。新生儿身长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一般正常的新生儿身长为50厘米左右,这是平均值,具体到每个新生儿会有个体差异。早产的新生儿当然小些,父母身材矮小的新生儿多半也不大。从出生到满月时,身长可增加5~6厘米。

称称新生儿的体重

体重是反映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平均为3000克左右,女婴比男婴略轻一些。在出生后的3~4天体重会比刚出生时减少200~300克,这叫生理性体重下降,不必担心。在出生后的7~12天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可增加25~30克。一般来说,新生儿期总共能增加600~800克,最多不超过1000克。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

测测新生儿的头围

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即头围。测量新生儿的头围,是诊断神经系统是否患有疾病的重要指标。出生时新生儿头围平均值为35厘米;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头围过小或过大都不正常,过小可能是脑发育不良,过大可能是脑积水或颅内肿瘤等疾病。

测测新生儿的胸围

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因胸腔内主要是心肝和肺脏,所以胸围的增长和体格发育关系很大。新生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头围与胸围相等。

若发现宝宝胸部有明显凹陷或凸起,应尽早就医。有些疾病可引起胸部畸形,如佝偻病可形成鸡胸或漏斗形,有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使左侧胸骨隆起。

测测新生儿的腹围

宝宝的腹围易受肠部变化影响,正常伸缩的范围很大。健康宝宝可不测量,腹部异常时,应定时测量对比。显着的慢性腹部隆起,可能是患有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及巨结肠等;显着的腹部下陷,可能是消瘦及脱水等。

数数新生儿的脉搏

新生儿脉搏的特点是速度快、波动大,一般在120~160次/分钟。刚哭完和刚吃完奶或发生呼吸障碍时,脉搏数会增加。给宝宝测脉搏时以1分钟为计算单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压在动脉上,其压力大小以摸到脉搏跳动为准。

听听新生儿的心跳

正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新生儿的耗氧量大,但心脏每次的搏出量却有限,只有靠增加心跳次数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另外,新生儿的交感神经占优势,也使心跳加速。正常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比较大,出生时心率在100~180次/分,生后不久即可稳定在120~140次/分。

新生儿的呼吸会时快时慢

新生儿在出生0~2小时后,从以胸式呼吸变为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较浅快,节律有时不规则,尤其睡眠时明显,一般来说呼吸频率约为40次/分钟,如果小儿面色正常,家长则不用担心。

新生儿的体温会出现较大波动

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发育是不完善的,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再加上散热快,体温常常不稳定。特别是刚出生时,新生儿从温度恒定的母体来到温度较低的体外,体温往往要下降2℃左右,以后可逐渐回升,一般12~24小时内稳定在36~37℃。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时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正常代谢。新生儿还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因此要用衣服、被子、室温进行辅助调节。

要知道哦

新生儿的手心、脚心极易出汗,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新妈妈要注意居室温度的恒定和空气的流通,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新生儿粉色的皮肤会暴皮

新生儿的皮肤细嫩而有弹性,呈粉红,外覆有一层奶油样的胎脂,这是由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组成,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的作用,出生后会逐渐自行吸收,不应强行擦洗。

两周后,一夜之间,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糨糊,出现暴皮、脱皮现象,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父母只要注意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

新生儿生殖器官的特征

男婴和女婴出生时,其生殖器都显得比较大。男性的阴囊大小不等,睾丸可降至阴囊内,也可停留在腹股沟处或摸不清,阴茎、龟头和包头可有松弛的黏膜。女婴的小阴唇相对较大,大阴唇发育好,能遮住小阴唇,处女膜微突出,可有少许分泌物流出。

新生儿大小便的情况

新生儿在出生后头几天,因液体摄入量较少,本身所需水分较多,所以每日排尿仅4~5次,并且尿量少。大约1周后,随着进水量的增多,加之膀胱容量又小,每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

新生儿第一次排出的粪便为黑色、黏稠状物,几乎无臭味,称为“胎粪”。一旦开始喂奶,粪便颜色就会改变。出生6周内,每天应有2~5次甚至更多的大便。

新生儿的循环系统独立了

出生前,胎儿的血液是通过脐带把用过的血液送往胎盘并将代谢产物转给母亲,再把干净的血液输回给自己。出生后,新生儿必须通过自己的循环系统并借助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来完成这一功能;同时,由于呼吸的建立,肺部血液循环发生了较大改变,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

新生儿的胃还不发达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肌层发育差,贲门较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较发达,容易发生痉挛,同时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初生时30~35毫升,2周时60~70毫升,1个月时90~105毫升),所以易发生吐奶。

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形成肚脐眼

脐带曾是胎儿与母亲相互“沟通”的要道,胎儿出生后,医生将这条脐带结扎,新生儿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产后几小时,脐带残端就变成棕白色;以后逐渐干枯、变细,并且成为黑色,在正常情况下于产后3~7天脱落。此后脐内血管收缩,脐部皮肤向内牵拉而凹陷,形成脐窝,即平时所说的“肚脐眼”。

新生儿的囟门有点软

囟门指宝宝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非常柔软,有时能看到跳动,医学上称为“囟门”。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在出生时主要有两个:后囟门呈三角形,在头顶后部,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前囟门呈菱形,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出生时大约为成人拇指头大小,要到1岁半才闭合。

囟门是新生儿头颅的开放空隙,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入而伤害到脑部组织,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护好新生儿的囟门,从而利于他们大脑的正常发育。

专家点拨

新生儿的触觉很敏感

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的敏感性,尤其在眼、前额、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而大腿、前臂、躯干处的敏感性就相对差一些。父母可在喂奶、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时抚摸一下新生儿的皮肤,通过抚摸既增加了母子感情,又加强了皮肤感觉的训练。

新生儿的嗅觉和味觉很灵敏

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味觉和嗅觉就相当灵敏了,能够辨别不同的味道,喜欢品尝带有甜味的水;能区别不同的气味,并且对气味的空间定位也相当敏感,尤其对来自母亲身上的气味就特别敏感。

实验者把两个喂奶母亲用过的胸垫分开放在新生儿头的上方,结果发现,宝宝转过头来注视自己母亲用过的胸垫的次数多于注视陌生母亲用过的胸垫次数。

新生儿喜欢柔和的声音

新生儿能听见声音,而且在胎儿期就能听到声音了。只是由于新生儿中耳鼓室尚未充气,并有一部分羊水潴留,以致声音传导较差,因此听觉不是很灵敏。

新生儿不仅能够听到声响,而且对柔软、缓慢、纯厚的声音比较偏爱,表现为安静、微笑,对于尖利的响声则反应急躁、激烈。新生儿对有节律的声音特别敏感,并且喜欢听母亲的声音。这大概与他在子宫内熟悉了母亲的说话声、有节律的心跳等有关,重温这些声音,对新生儿是莫大的抚慰,给他一种安全的感觉。

新生儿需要一个有声响的环境,家人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开关门声、水流声、炒菜声、说话声等,这样的声音可以帮助新生儿真实的感受周围,并且适应环境。

新生儿能看见妈妈

新生儿的眼球小,眼球前后径短,视焦距调节能力较差,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远视眼。宝宝从黑暗的子宫里来到明亮的世界时,眼睛一时难以适应亮光的刺激,因此一些人称新生儿是“睁眼瞎”。

其实,新生儿的最佳视焦距为19厘米,相当于母乳喂养时母亲的脸和宝宝的脸之间的距离,所以,新生儿是能看见妈妈的,而且最喜欢看见妈妈的脸。这种视觉状态一直要持续到出生后3~4个月时,才会有良好的视焦距调节能力。

另外,新生儿还具备辨别颜色的能力,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因此新生儿期在适中的距离和位置放置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有利于刺激新生儿的视觉发育。

新生儿的温度感觉比较敏锐

新生儿能区别出牛奶的不同温度,温度太高太低,他都会做出不愉快的反应,而母乳的温度是最适宜的,所以新生儿吃母乳时总会流露出愉快、满足的表情。

相对热的刺激而言,新生宝宝更讨厌冷刺激。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而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所以需要给以适当的保暖。但是,当父母给宝宝用热水瓶、电烫壶保暖时,要注意安全,切忌靠近宝宝的皮肤,尽管宝宝能感觉到温度的高低,但他的痛觉比较迟钝又无能力做反抗来保护自己,所以一不小心会容易造成烫伤。

要知道哦

暂时无法说话的新生儿,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宝宝装载小秘密的“储物袋”。饿了、疼了、不舒服的时候,他眼神里有乞求;怕的时候,眼里满是恐惧;开心的时候,眼睛会光彩绽放。

宝宝睡觉是“行家”

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较低,神经系统功能活动较弱,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过强的刺激,所以新生儿非常容易疲劳,致使大脑皮质兴奋性更加低下从而进入睡眠状态。在新生儿期,他们几乎一直在睡,一天之中大约18~22小时在睡觉,年龄越小睡眠时间就越长。只有饿了,想吃奶时才会醒过来哭闹一会儿,吃饱后又会安然地睡着。但有时处于深度睡眠,有时处于浅度睡眠,有时也会处于瞌睡状态。

随着新生儿不断的适应外界环境,白天清醒时间逐渐延长,夜间睡眠时间也相应延长,逐渐建立起白天少睡,夜间长眠的条件反射。所以父母在夜间,除了喂奶、换尿布以外,不要过多打扰他们的睡眠。

宝宝是个模仿天才

刚出生的小宝宝虽然对一切都很懵懂,但学习和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却相当了得,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他需要知道自己舌头的定位和使用,要在看到你的面孔时马上联想到自己身体的具体部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研究还证明,世界上的不同民族的新生儿,都能显示出几乎和成人一样的面部表情,而且出生半个多小时的新生儿就有这种模仿能力了,不仅仅是足月儿,就是36周的早产儿也有这种神奇的模仿面部表情的能力。

所以,父母要和新生儿积极交流,经常对着新生儿做些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提高他的模仿能力,利于新生儿的智力开发。当然,宝宝还没有过滤好坏的能力,对于家长的一切都只会照单全收,所以,为了小宝宝,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哦!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宝宝总有自己的“奇特”之处,他们就像是来自“水星”的小精灵,会保持一些特有的生理现象,在慢慢适应“地球”上的新生活中,发生着神奇的变化。

原始反射是宝宝天生的“本领”

新生儿时期躯体不能自由移动,主要以一些原始反射活动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先天的反射是新生儿特有的,它可以反映新生儿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