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129000000020

第20章 5~6个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小动物陪宝宝安然入睡

给宝宝买一个棉布小动物,或者把他自己喜爱的一个小枕头给他,让宝宝可以借着拥抱自己的这些安慰物安然进入梦乡。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即使你不在宝宝的身边,他也能安静地睡觉了。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每天晚上在相同的时间开始睡前准备。首先,给宝宝洗个澡,为他讲个小故事,调暗灯光,放一段柔和的音乐。这样会给宝宝一个信号,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接下来,在宝宝昏昏欲睡的时候把他放到婴儿床上,然后轻轻离开,让他独自入睡。如果宝宝哭了,妈妈可以安慰宝宝,给他讲故事、唱催眠曲,直至他睡着再离开。千万不要他一哭闹就陪他睡,更不要表现出急躁情绪或斥责他。

按时上床入睡

每天同一时间把宝宝放到婴儿床上,让他得到睡觉的信号。此时无论他是昏昏欲睡还是处于清醒状态,妈妈都要离开房间。如果宝宝出现哭闹时,就先让宝宝哭5分钟,然后再用平静的声音安慰她,但绝不抱宝宝,然后在房间里最多停留2~3分钟就离开。当宝宝再一次哭闹时,就等上10分钟再进去,第三次,就等待15分钟,这样,大概3~4天左右,宝宝就适应独睡了。

慢慢习惯独自入睡

不要干涉宝宝对物品的依恋

面对宝宝对物品的依恋,只要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对物品的依恋就不是异常的。一般来说,多数宝宝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需要依恋物,如必须抱着枕头或玩偶、手捻被面才可入睡等。对于这种情形,妈妈一般无需干涉,更不应生硬地制止甚至强行夺走宝宝的依恋物。

恋物是自然过程

当宝宝因为想睡觉、肚子饿、尿片湿了、兴奋、不顺意的愤怒情绪等情形出现时,父母可能会随手拿些替代物来安抚孩子的情绪,这些经常被随手拿来使用的物品有奶嘴、纱布、柔软的毛巾、被子、枕头、娃娃等,只要不使用过度或不当使用,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的拓展与生活作息正常化,多数的宝宝是不会对这些替代慰藉物产生依恋情形的。

恋物习惯与育儿有关

人类的成长是一连串由依赖到独立的发展过程,从依赖母亲的子宫开始,成熟了就独立脱离母体出生了。婴儿期同样也从依赖喝奶吸收营养以维持生命成长,到成熟了就自然会跟母乳或奶粉告别。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或许不会把一些依恋的物品看作有害的东西,但是宝宝对它的癖好一旦形成,可能就会发展成对某些特定物品的强烈依赖,进而影响到他独立健康人格的发展,所以,父母亲千万不可忽视这个问题。

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父母别忘了为宝宝及时接种疫苗,并注意细心护理患病的宝宝,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内容,对爸爸妈妈来说还是很有必要时时提醒的。

接种乙肝疫苗第3针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3针应在宝宝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2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父母往往会忘记。如第3针不接种的话,不但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不好,而且对乙型肝炎病的抵抗力也会降低。接种后一般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接种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的全称叫“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本月初次接种,共2针。一般在接种第1针后70天接种第2针。

接种脑脊髓膜炎疫苗

宝宝6个月初次接种脑脊髓膜炎疫苗,需间隔3个月即9月龄时接种第2针。在宝宝3岁和6岁时分别接种第3针和第4针。

接种乙脑疫苗后的护理

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

在宝宝的腹泻治疗和护理中,最易出现的错误是在不该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给宝宝吃抗生素,而且吃很高级的广谱抗生素。这对宝宝的健康其实是一种伤害。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非致病菌,这些正常的菌群之间维持着一种生态平衡。每个宝宝肠道自身都维持着这一生态平衡。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会杀灭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使肠道内环境遭受破坏,从而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细菌性肠炎。所以,父母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时一定要谨慎。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天气转凉,尤其是进入冬季以后,流行性病毒感冒病例就会明显增加。

6个月的宝宝很容易被感染。一般来说,初期症状明显,包括高热、头痛、喉咙痛、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流感的发烧可能会持续3~5天。严重时,还可能并发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宝宝呕吐的应对

呕吐通常是胃或肠不舒服所造成的,也可能是以下一些问题的症状,如盲肠炎、肺炎、喉炎或脑膜炎。呕吐和溢奶是不同的,溢奶通常发生在喂奶后,宝宝只溢出少量喝下去的东西。宝宝呕吐时,会将胃内的东西排出来。其他可能伴随呕吐出现的症状还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咳嗽、便秘、腹泻或脱水等。宝宝呕吐时,别强迫宝宝进食,可让宝宝摄取流质食物,以避免脱水。如果宝宝一再呕吐或呕吐持续数小时以上,一定要立刻就医。

正确处理宝宝鼻充血的方法

宝宝鼻充血,无法用鼻子自由地呼吸,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症状包括一边或两边鼻孔有排出物、呼吸困难、发热、激动或焦躁不安、睡眠或喂食困难等,宝宝可能还会揉鼻子或抓鼻子。爸爸妈妈要用柔软的面纸或布轻轻地清洁鼻子。还可使用吸鼻器清除鼻道,让呼吸更顺畅。也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水和温水来清洗他鼻孔部位的黏液。未经医生指示,别给宝宝服用任何药物。如果鼻内的排出物呈血色、黄色或绿色,或宝宝持续发烧时,要立即联络儿科医生。

除了使用加湿器以外,医生可能也会建议你使用鼻滴剂、抗生素和减充血剂。不过,只有在医生指示下才能使用这些药物。

预防传染性疾病

到了6个月以后,宝宝从妈妈那里带来的抗感染物质,因分解代谢逐渐下降以致全部消失,再加上此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免疫力较低,因此就开始变得比以前更爱生病了。宝宝最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其他感染性疾病,尤其常见的是感冒、发热和腹泻等。所以,预防传染病和各种感染性疾病,就成了妈妈和爸爸在宝宝日常护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传染病高发时期,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去。

由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通过胎盘向宝宝输送了足量的抗感染免疫球蛋白,加之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因子,使出生后的宝宝安全地度过了生命中脆弱的最初阶段,所以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宝宝很少生病。

育儿小百科

智能开发与训练

这个月爸爸妈妈应帮助宝宝独坐,以使宝宝的视野扩大,来接受更多的刺激,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并给宝宝一些玩具,使宝宝学会抓、玩。这个阶段爸爸妈妈要和宝宝多交谈,鼓励宝宝说话,并能说出简单的单词。

跳跃动作的练习

进行跳跃训练时,妈妈或爸爸要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练习脚部力量。这个月虽然还是妈妈或爸爸扶着宝宝的两侧腋下,但不同的是,让宝宝站立在床上或桌上,等宝宝的双脚一接触到床或桌面时,就把宝宝提起来,并要给宝宝喊着口令,让宝宝随着口令跳跃。跳跃训练不仅可以使宝宝腿部的支撑力得到锻炼,同时,还可以培养宝宝的动作和口令之间的协调能力。

独坐能力的训练

独坐前倾。是指宝宝勉强能坐,但坐不直,上身前倾,与床面约成45°的姿势。此时,爸爸妈妈要加以帮助,双手仍扶持着宝宝腰背部,并使宝宝手中拿一些玩具以协助坐直。或者在其腰的四周围上一条大毛巾,拉紧,使宝宝坐直,但平时不可围上东西让宝宝坐成前倾的姿势,否则,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宝宝的脊柱弯曲。

独坐自如。是指宝宝自己坐得很稳,能独立坐着自由玩耍,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但在这个月,宝宝只能独坐片刻,此时爸爸妈妈应在宝宝面前放置玩具,让宝宝坐着玩弄些玩具,以逐渐延长其独坐的时间,以后可在宝宝的左右方都放置一些玩具或与他一起做游戏,以引导坐着的宝宝旋转上身,左看右看。总之,坐姿的训练不是一朝就能成功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日日训练。

用游戏和玩具培养爱心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所以妈妈和爸爸应从小就培养宝宝的爱心,这对宝宝长大以后形成社会亲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游戏和玩具培养宝宝的爱心可参考以下方法。妈妈和爸爸可以给宝宝买一些柔软的绒毛玩具,如小熊、小狗、娃娃等,这特别适宜女宝宝。把玩具交给宝宝以后,妈妈或爸爸应鼓励宝宝温柔地对待自己的玩具,并和自己的玩具一块儿做游戏。你可以教给宝宝怎样抱绒毛玩具,并做示范给宝宝看。这时的宝宝已经有了很强的模仿力,你的教导一定会让宝宝学会彬彬有礼和善意待人的好品德。经过这样的游戏,宝宝很快就会学会照顾自己的玩具了。

培养观察能力的游戏

妈妈开始教宝宝找东西,并让它成为一项游戏。先让宝宝坐在地上,利用宝宝喜爱的玩具,并将它的一部分藏在宝宝附近的毯子下,但要留足够看得见的部分,这样宝宝才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然后再让宝宝去找玩具。如果宝宝需要帮助的话,就帮宝宝将毯子掀起来找到玩具。当宝宝找到玩具时,就会露出惊讶高兴的样子。接着妈妈要将玩具藏起来,然后慢慢拉开毯子,露出玩具,来和宝宝继续玩这个游戏。一旦宝宝了解这个游戏后,就可将玩具完全藏到毯子下让宝宝去寻找。

寻找适合宝宝的游戏

本月宝宝智能发育测试

6个月的宝宝长大了许多,但是,在智能发育方面能通过测试吗?

大动作

扶着站立。扶着宝宝的双臂使他站立,如果宝宝能站5秒以上,表明宝宝达到6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精细动作

积木从一手传至另一手。将宝宝抱坐,递一方积木给宝宝拿住后,再向拿积木的手前递另一块积木,如果宝宝能将第一块积木直接传至另一手后,再去拿递来的第二块积木,表明宝宝达到6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认知能力

抓去蒙在脸上的手帕。让宝宝仰卧,将一块干净手帕蒙在其脸上,如果宝宝能用手抓去脸上的手帕,表明宝宝达到6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言语交流

听到“妈妈”朝妈妈看。父亲或其他人抱起宝宝,母亲则站在一旁,父亲问宝宝:“妈妈呢?”当宝宝听到问话后能朝妈妈看,则表明宝宝达到6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情绪与社会行为

与上个月类似开始认生。观察宝宝对陌生人的反应,如果宝宝看到陌生人后有明显的害怕、焦虑、哭闹等反应,表明宝宝达到6个月智能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