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说话习惯,有的女孩心直口快,有的女孩说话滴水不漏,有的女孩善解人意……说话习惯的好坏,常常关系到一个人的成败。生活中很多女孩不把“说话”当回事,看不到自己在说话上存在的错误习惯,也看不到这些习惯给自己生活、处事带来的巨大危害,因而听之任之,最后吃了大亏。所以女孩们要纠正错误的说话习惯,别让它成为我们的拦路石。
学会赞美和欣赏他人
——养成有技巧的说话习惯
有一名英语老师言语比较偏激,对于犯错的学生,他常常冷嘲热讽,令那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在他任教的这所学校里,他是一名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一天,他在讲语法课时,不小心犯下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这个错误被一名昔日他嘲讽过并耿耿于怀的学生发觉。这名学生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毫不客气地指出错误,此时所有的学生都沉默不语,想看看这位平时不受欢迎的老师会如何应付。
这位英文教师却显得很冷静,说道:“噢,看你平时上课不用心,想不到今天上课却这么用心,连这么不起眼的毛病都被你发现了,其他的同学怎么没发现?为什么疏忽了这个错误呢?”
这位学生本来是以报复的心态向教师发起攻击的,不料竟得到这位老师的当众赞扬,心里顿时充满了自豪感,马上又觉得这位老师并不是那种人见人嫌的人物,他其实也有他的可爱之处。
一句赞扬的话,能够让对方的心里得到满足,使他对你产生好感。赞美和鼓励,能激发人更多自信和勇气;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学会赞美别人,你也会得到别人的赞美。多多赞扬别人吧,这样,你会发现你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大。
不仅成人需要赞美,小孩子也需要大人的赞美,不信你向一位你的同伴称赞她长得漂亮可爱,或是她的洋娃娃很好看,看看她的反应如何?你也称赞一位小男孩,说他长得很帅,说他的玩具枪好厉害,看看他高不高兴?既然赞美这么有魔力,我们就应该多去运用它,这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有帮助。
如果女孩们能注意培养自己赞美别人的习惯,那我们在社交中一定会更受欢迎。
赞美别人虽然是个好习惯,但在赞美别人时也要注意一下技巧,免得一不小心弄巧成拙。
从前,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因为知名度很高,有很多人都想来做他的学生,但是他都不收,他只收了两个资质较高的学生。这两个学生一直都很听老师的话,经常是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去向老师讨教,而老师也一一给他们解答。
这天,国王听说这个老师有两个弟子资质很高,而且跟那位老师已经学了有十几年了,所以冲着老师的知名度,准备聘用他们来辅佐自己。
于是就派使者带着厚重的聘礼来到了那位老师的家里,向他说明了来意,老师说:“这个我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希望您还是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使者又来见两个学生,当学生听说要去当官时,想都没想立刻应允下来。
他们决定临行之前,一同去拜辞老师。
老师问:“你们到了外地,准备怎样待人接物?”
学生回答:“老师放心,我们准备逢人送上一顶高帽子,保管叫他们人人高兴。”
老师严厉地告诫说:“不行,这种丑事坚决不能做。虽然如今世风日下,老实人吃不开,但是我希望你们一定要严守情操,为人正直。”
一个学生连忙拜道:“老师的话对学生教育极大,如今社会上像老师这样不爱戴高帽子的人能有几个啊。”
老师含笑颔首说:“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教你们一定要为人正直。”
辞别出来,两个学生相视而笑说:“瞧,高帽子已经送出去一顶啦。”
赞美人也是学问,高明者可于无形中置人于云端之上,而听者却浑然不觉。
赞美要自然、顺势。不必刻意为之,过于刻意会显得“另有所图”,可能对方不领情,反而弄巧成拙。此外,也不必用大嗓门赞美,这反而变成酸葡萄,有挖苦的味道了!最好是私下向对方表明你的看法,这种表示方法也比较容易造成双方情感的共鸣。
喜欢得到他人的赞美,这是人性的一个特点。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他人赞美自己,就是自己对此过于吝啬,对其他人一直没有这种习惯,没有意识到“赞美”二字的魔力,这两个字不但让别人高兴,也让自己获得了无数的友谊和帮助。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是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已成为衡量一个人交际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因此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适度赞美别人的习惯,也往往决定了他能否建立一个成功的交际关系。赞美也要适度,用词不要太肉麻,能适当地表达你的意思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宜太夸张,太夸张也会让人感到是一种挖苦。一般来说,“不错”、“很好”、“我喜欢”之类的用词就够了。
关心最让人感动
——学会善解人意的说话习惯
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下山来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越想越觉得紧张。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不敢左顾右盼。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里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
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非常生气,指着小和尚大骂道:“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小和尚听了很难过。
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周围的人与事物,并要向我汇报。”
小和尚又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边走边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还是满满的,一点都没损失。
故事里前后两个人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却给小和尚两种不同的感觉,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要善于体察他人的心境,善解人意,给人以及时雨一样的帮助,让温馨、祥和、慰藉来浓化人生,沟通心灵。比如,对窘迫的人讲一句解围的话,对颓丧的人讲一句鼓励的话,对迷途的人讲一句提醒的话,对自卑的人讲一句振作的话,对苦痛的人讲一句安慰的话……这些非物质化的精神兴奋剂,既不要花什么金钱,也不要耗多少精力,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就如旱天的甘霖,雪中的炭火。
善解人意,就要心存善意多理解。人们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甚至产生误解,特别是对那些一时无法用行动消除的误解,不必过于计较,分寸必争。如果为了一点点小事而放不下,耿耿于怀,以至于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挺别扭,不但思想得不到沟通,还会疏远感情。人是需要理解、同情和尊重的。许多情况下,遇事不理解,小矛盾就能结成大疙瘩。其实,只要心存善念,双方坦诚相见,相互理解,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对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可能心息相通,解怨释嫌了。
在公共汽车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在学校,有人说了一些对不起你的话,甚至做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这个时候,如果你善解人意,能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将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和轻松。
年轻的女孩,当你还在为青春的靓丽而对镜自喜,在为身姿的漂亮而煞费苦心时,请也给自己多添点精神食粮,学会关心人、理解人,用善解人意的习惯去感染人。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关心他人、善待他人,有时候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得到这种善意的人却相当重要。也许只是你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体贴的问候,一种尊重的姿态,就足以表达你的善意,就会使人感受到温暖,就会成为他人向上的强大动力。有时候改变人一生的,往往不是什么壮举,而仅仅是一声呵护,小小的善举,如春雨滋润人的心田,如冬日的阳光温暖人的心灵。
把“不”大声说出来
——掌握敢于拒绝别人的说话习惯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举成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纷纷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与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也上门来表示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作家实在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望,闭门不见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
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作家改日到他家去吃饭。尽管作家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作家不得不佯装愉悦地应允了。在饭桌上,尽管双方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
为了“面子”,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合适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担心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二流的吧,又担心朋友会觉得自己过于吝啬……
既然如此,何不在一开始就拒绝别人呢?这样作家也就不必左右为难了。
所以,生活中,对于别人的请求,我们要能分清情况,逐渐培养自己对于无能为力的事、不合时宜的事果断拒绝的习惯。
拒绝亲朋好友可能更难开口,但要清楚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要明确干脆地拒绝。既然对方能够轻松地提出,你又何尝不能自如地说“不”呢?只要拒绝得对,谁也没有理由指责你。
小光和小亮同住一个宿舍,小光有一台电脑,小亮没有。小光打字还不太熟,速度很慢,每次录入一篇文章都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
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论文,要求交打印稿。小亮用稿纸写完后,对小光说:“你能不能帮我录入一下?”
小光满口答应,但小光写自己的论文都来不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帮小亮录入论文。结果几天后,小亮催他,说:“你赶紧把我的论文打出来,我还要修改。”小光说:“好,等我把自己的论文写完。”
等到交稿的前一天,小光也没有将小亮的论文打出来,小亮不乐意了,说:“都快交了,你怎么还没把我的论文打出来?”
小光正手忙脚乱地弄自己的论文,没好气地说:“我自己的都没打出来,怎么打你的?”
小亮生气了,说:“早知道这样,你当初就不该答应啊,这不是耽误我吗?”
小光更不高兴了,说:“我是不好意思拒绝你,谁想到你这么没眼色,看着我来不及了,还不另想办法。”
从此,小光和小亮分道扬镳,两人也不住一间宿舍了。
小光碍于面子,羞于说“不”,答应了自己力所不及的事,因此和小亮闹翻了。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也随处可见,很多人因为不习惯拒绝别人,因而给自己惹了一大堆麻烦,情况也变得更糟糕。如果他们能在一开始就拒绝别人,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当然在拒绝别人时,也要多多考虑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要有策略。婉转地拒绝,对方会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绝,对方则会产生不满,甚至怀恨、仇视你。所以,一定要记住,拒绝对方,尽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拒绝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感到很抱歉、很遗憾的。尽量使你的拒绝温柔而缓和。
拒绝总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特别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来捉弄对方。特别是上级、师长拒绝下级、晚辈的要求,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使之心服。在结束交谈时,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绝,也可能为将来的重新握手、更深层次的交际播下希望的种子。
面对你根本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做的事,要勇敢地说“不”。如果总是习惯于承诺办不到的事情,太照顾面子,为自己树立无法达成的目标,你就会使自己陷入泥潭,而且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不该说的我不说
——克服不知轻重的说话习惯
春秋时期,宋军与鲁军战于乘丘。鲁侯用箭射伤了将军宋万,并活捉了他。宋国后来通过外交手段要回了宋万。宋公挖苦宋万说:“我原来是很尊敬你的,可是你却成了鲁国的囚徒,我今后不再尊敬你了。”宋万听后怀恨在心,于第二年寻机杀死了宋公。宋公逞一时之兴,随意挖苦人,招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上有许多言多致祸的事例。如汉将李陵孤军深入匈奴之地,陷入重重包围,终因矢尽粮绝而被迫投降。消息传到汉朝朝廷,大臣恐惧,汉武帝也食不甘味。司马迁在武帝召问时,直陈己见,替李陵辩护,想以此使武帝宽心,不料却触怒了武帝,认为他是诋毁当时作为主将的李广利,将他下狱。不久,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只因多言而铸成终生耻辱。
由宋公和司马迁等人的言多必失,我们可以看出言语关系到个人的荣辱、事情的成败和国家的安危,因此我们应忍言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