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韩非子全鉴
15078100000047

第47章 说疑(2)

【译文】

至于西周的滑之、郑国的王孙申、陈国的公孙宁、仪行父、楚国的芋尹申亥、随国的少师、越国的种干、吴国的王孙頟、晋国的阳成泄、齐国的竖刁、易牙等,这十二个人作为臣子,都是见小利而忘法纪,他们在君主面前就压制埋没贤良之人以蒙蔽君主,离开君主后就扰乱百官的政务以制造各种祸端;他们都辅佐自己的君主,一味地去满足君主的私欲,假如能取得君主的一点欢心,即使败坏国家、残杀民众,他们也在所不惜。像这样的臣子,即使是圣明的君王尚且会害怕政权被别人夺去,何况昏君的乱主,怎么能够不失去自己的国家呢?假如有了这样的臣子,君主都身死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所以周威王被杀,周国被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郑国的子阳被杀,其国家一分为三。陈灵公死在夏征舒的手里,楚灵玉死于乾溪边上,随国被楚国灭掉,吴国被越国吞并,智伯被消灭在晋阳城下,桓公死后七天不得收殓。所以说:阿谀奉承的臣子,唯有英名的君主才可以将他们识别出来,而昏君乱主却去亲近他们,这才招致身死国亡的境遇。

【原典】

圣王明君则不然,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在焉,从而举之;非在焉,从而罚之。是以贤良遂进而奸邪并退①,故一举而能服诸侯。其在记曰②:尧有丹朱③,而舜有商均④,启有五观⑤,商有太甲⑥,武王有管、蔡⑦。五王之所诛者,皆父兄子弟之亲也,而所杀亡其身残破其家者何也?以其害国伤民败法类也。观其所举,或在山林薮泽岩穴之间,或在囹圄绁缠索之中⑧,或在割烹刍牧饭牛之事。然明主不羞其卑贱也,以其能,为可以明法,便国利民,从而举之,身安名尊。

【注释】

①并:通“摒”,摒除,排除。②记:史书,典籍。③丹朱:相传为尧的儿子,因不具备德行和才能,尧将帝位传给舜。④商均:相传为舜的儿子,因不具备德行和才能,舜将帝位传给禹。⑤启:夏禹的儿子,继承君位。五观:启的五个儿子,因发动叛乱失败被流放。⑥太甲:商汤的长孙。太甲刚登上地位时,暴掠乱德,伊尹代政,将他流放到桐(在今河南虞城南)。三年之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将政权重新交还于他。⑦管、蔡: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武王去世之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管叔和蔡叔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由当时摄政的周公旦平反。⑧绁(xièxiè):绳索。

【译文】

圣王明君就不是这样,他们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对内不回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自己的仇敌。正确的,就任用他;错误的,就处罚他。因此贤良的人能够得到任用而奸邪的人会被排斥,所以一举就能使诸侯臣服。据史书记载: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夏启的儿子太康等五人,商汤的孙子太甲,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都受到了惩处。尧、舜、夏启、商汤和武王这五位帝王惩处的,都是自己的父兄子弟一类的亲属,然而杀死或流放他们并让他们的家庭残破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祸国殃民,败坏法治。再看看这些圣明的君主所提拔任用的人:有的隐居在山林、洞穴之中,有的囚禁在监狱桎梏之中,有的从事宰割烹调、割草放牧、喂牛等活计。然而圣君并没有嫌弃他们的地位卑贱,认为他们具有治国才能,可以彰明法度,有利于国计民生,于是就举荐任用他们,君主地位得以巩固,声望得以提高。

【原典】

乱主则不然,不知其臣之意行,而任之以国,故小之名卑地削,大之国亡身死。不明于用臣也。无数以度其臣者,必以其众人之口断之。众人所誉,从而悦之;众之所非,从而憎之。故为人臣者破家残賥,内构党与、外接巷族以为誉,从阴约结以相固也,虚相与爵禄以相劝也。曰:“与我者将利之,不与我者将害之。”众贪其利,劫其威:“彼诚喜,则能利己;忌怒,则能害己。”众归而民留之,以誉盈于国,发闻于主。主不能理其情,因以为贤。彼又使谲诈之士,外假为诸侯之宠使,假之以舆马,信之以瑞节①,镇之以辞令②,资之以币帛③,使诸侯淫说其主,微挟私而公议。所为使者,异国之主也;所为谈者,左右之人也。主说其言而辩其辞,以此人者天下之贤士也。内外之于左右,其讽一而语同。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④,小者高爵重禄以利之。夫奸人之爵禄重而党与弥众,又有奸邪之意,则奸臣愈反而说之,曰:“古之所谓圣君明王者,非长幼世及以次序也⑤;以其构党与,聚巷族,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彼曰:“何知其然也?”因曰:“舜逼尧⑥,禹逼舜⑦,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察四王之情,贪得之意也;度其行,暴乱之兵也。然四王自广措也,而天下称大焉;自显名也,而天下称明焉。则威足以临天下,利足以盖世,天下从之。”又曰:“以今时之所闻,田成子取齐,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郑,单氏取周,易牙之取卫⑧,韩、魏、赵三子分晋,此八人者,臣之弑其君者也。”奸臣闻此,蹷然举耳以为是也⑨。故内构党与,外摅巷族,观时发事,一举而取国家。且夫内以党与劫弑其君,外以诸侯之权矫易其国,隐正道,持私曲,上禁君,下挠治者,不可胜数也。是何也?则不明于择臣也。记曰:“周宣王以来,亡国数十,其臣弑其君而取国者众矣。”然则难之从内起与从外作者相半也。能一尽其民力,破国杀身者,尚皆贤主也。若夫转身易位,全众传国,最其病也。

【注释】

①瑞节: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君主与臣子各执一半。瑞:玉做的凭证。节:竹做的凭证。②镇:庄重严肃。③币帛:古代赠送用的礼物。④尊:通“撙”,限制,节省。⑤世及:指王位传承。父亲将君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称“世”,兄长将君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称“及”。⑥舜逼尧:相传尧德衰,被舜囚禁。⑦禹逼舜:相传夏禹废除舜而立商均。⑧易牙之取卫:疑为“易牙取齐”之误。易牙为齐桓公的宠臣,与卫国无涉。⑨蹷然:形容急忙的样子。举耳:竖起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