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茄果类蔬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15055300000003

第3章 侵染性病害(2)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成株期。发病初期,根部或根颈处常常产生水渍状褐色斑点,脚叶黄化,嫩芽和嫩叶生长缓慢,色泽暗,叶片半边枯黄半边绿色,中午萎蔫,晚上恢复,可持续数天。随着病情加重,根颈处及主根、侧根基部皮层干腐纵裂,易剥落,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发生水渍状腐烂,茎秆、叶片迅速凋萎。病害扩展后,病根出现腐烂,髓部变为暗褐色或略带紫红,茎基部近地面处整段干腐或半边出现纵向枯死的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丰茂的白色菌丝或蓝绿色霉状物。发病后期,植株很容易被拔起。病株侧根很少,折断茎秆可见根颈部维管束变褐。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至煤烟色。

病原尖孢镰刀菌辣椒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可营多年腐生生活。病菌从须根、根毛或伤口侵入,在寄主根颈维管束繁殖、蔓延,并产生有毒物质随输导组织扩散,毒化寄主细胞或堵塞导管,致叶片发黄。病菌发育适温为27~28℃,土温28℃时最适于发病,地温21℃以下或33℃以上病情扩展缓慢。土壤偏酸(pH值5~5.6)、连作、移栽或中耕伤根多、植株生长不良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倒茬,避免与瓜类、茄科蔬菜连作,可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降低发病率。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潮湿或雨后积水,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深翻土地,以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辣(甜)椒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将其烧毁。使用经高温堆沤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防止肥料带菌。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2)药剂防治:

①用0.1%高锰酸钾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洗净后催芽播种。

②用无病土育苗,选用3年以上没有种过茄科蔬菜的地作苗床或选用水田育苗。若用旧床,应换土或进行土壤消毒。可在7月高温季节,将床土深翻后灌水,覆盖塑料薄膜暴晒45~60天。用菌药合剂做营养土(1千克木霉培养菌、5克五氯硝基苯、1000千克土),直接育苗或沟施、穴施。翻松土壤,每平方米用30毫升甲醛配成100倍液洒在土上,扣膜7天后,放风14天,耧一耧土,使土中气体充分散尽后育苗或定植。

③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绿叶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也可用14%络酸铜水剂300倍液,或3.2%霉灵·甲霜灵水剂(克枯星)6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灌辣(甜)椒枯萎病病株(王久兴)辣(甜)椒枯萎病根茎剖面(王久兴)根,每株0.5升,每隔7~10天1次,可灌2~3次。

辣(甜)椒菌核病

发病症状本病可为害辣(甜)椒整个生长期。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潮湿时皮层腐烂,上生白色菌丝体,干后呈灰白色,茎部变细,最后全株死亡。

成株期主要发生在距地面5~20厘米处茎部和枝杈处,病部初呈水渍状淡褐色斑,后变为灰白色,向茎部上下扩展,湿度大时,病部内、外着生白色菌丝体,茎部皮层霉烂,并形成许多黑色鼠粪状菌核,最后引起落叶、枯萎死亡。果实染病时,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渍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黑色不规则菌核,引起落果。病原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冬。条件适宜,菌核开始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经气流、水流传播侵染植株根茎部或基部叶片及其他组织,发病后产生菌丝,受害病叶与邻近健株接触、农事携带可传播病害。菌核也可产生菌丝直接侵入植株茎基部或近地面的叶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20℃最适宜,喜潮湿,不耐干燥。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低于75%明显受抑制,干湿交替则有利于菌核形成。发病中期,病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形成新的菌核,萌发后可进行辣(甜)椒菌核病(王久兴)再侵染,发病后期产生的菌核则随病残体落入土中越冬。菌核在0~35℃均可萌发,适宜温度5~15℃,高于50℃5分钟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菌核可存活3年以上,潮湿土壤中只能存活1年。子囊孢子萌发温度为5~35℃,发育适宜温度为5~10℃、相对湿度为85%以上。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对病害发生程度影响很大,新建保护地或轮作大棚、温室土中残存菌核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空气相对湿度达85%以上病害发生严重,65%以下则病害轻或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控制棚内的湿度;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出棚并烧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择晴天上午9~10时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800~12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结合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如遇阴雨天气,棚室也可用45%腐霉利烟雾剂200~300克/亩,分6~10处,于下午4~5时点燃后闭棚16~20小时。每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辣(甜)椒褐斑病

发病症状辣(甜)椒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可为害茎部。病菌主要侵染成熟叶片。

叶片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病斑多为圆形,也有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针尖大小的斑点,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随着病斑扩大,逐渐变为黄褐色至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健交界明晰可辨,病斑表面稍隆起,具明显的同心轮纹,中部直径约2毫米范围明显枯白色,界限分明。病斑直径一般为6~12毫米。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后期病组织常干枯坏死,呈穿孔,致叶片支离破碎,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

茎部染病,病斑常呈现椭圆形,其他特点和叶片上相似。

病原辣椒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始于苗床。病菌通过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播。气温在20~25℃时适于发病,相对湿度80%开始发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该病扩展。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播种。

(2)药剂防治:

①苗床土壤处理。50%多菌灵、50%福美双按1∶1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15千克细土混合撒入播种沟内。

②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甜)椒黑斑病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侵染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的病斑呈淡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直径10~20毫米,甚至更大;后期病部密生黑色霉层。发病重时,一辣(甜)椒褐斑病为害叶片个果实上生有几个病斑,或病斑连片愈合成更大的病斑,其上密生黑色霉层。

病原细交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为害果实引起发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多由伤口侵入,果实被阳光灼伤所形成的伤口最易被病菌利用,成为主要侵入场所。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温度在23~26℃,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栽培密度要适宜。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发病果要及时摘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2)药剂防治:

①防治其他病虫害,减少日灼果产生,防止黑斑病病菌借机侵染。

②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喷洒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甜)椒根腐病

发病症状该病多发生于定植后,起初病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青枯死亡。病株的根颈部及根皮层呈淡褐色至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甜椒黑斑病症状出暗色的木质部,萎蔫阶段根颈木质部多不变色,病部一般局限于根和根颈部。

病原腐皮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厚垣孢子、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甚至10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然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或下水头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适期早播。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菜地积水。

(2)药剂防治:

①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种子,再用清水浸种8~12小时,捞出后置入配好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咯菌腈进行种子包衣。

②发病初期喷淋或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辣(甜)椒根腐病症状1辣(甜)椒根腐病症状2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200~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灌2~3次。

辣(甜)椒白星病

白星病又称斑点病、白斑病。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呈深褐色小斑点,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叶片染病从下部老熟叶片发生,并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严重的造成大量落叶,仅剩上部叶片。田间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穿孔。

病原辣椒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田间或种子上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逸出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或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先侵染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经潜育出现病斑后,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为害。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适宜温度范围8~32℃,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95%。

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到结果中后期。发病潜育期7~10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及时摘除病、老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

发病症状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病斑,具同心轮纹。潮湿条件下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

幼苗期受害,茎基部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形成梭形大斑,病部软腐,呈蜂腰状,致使幼苗倒伏。

成株受害,在茎基部和枝杈处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逐渐扩大成长条形黑色病斑,病斑部位皮层腐烂,可绕茎一周。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由下而上枯萎死亡。叶片上的病斑呈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浸状,扩展后叶片枯缩脱落,出现秃枝。果实多从蒂部发病,最初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大后,全果腐烂脱落。

病原链格孢属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水、昆虫等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从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3~4天,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秧苗老化衰弱、过密、湿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等易发病。

定植过迟、土壤潮湿、透气不良等会加速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