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节 心思洁净欲界仙都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着,欲界是仙都;意有牵挂,乐境成苦海矣。
营恋:迷恋。
市朝:众人合集的场所;公共场合。
胜地:景色宜人的地方。
商贾:商人。
欲界:物欲横流的人世。
山林本是清静、幽美之地,若盘桓迷恋也就成了闹市了;书画本来高雅,若生出贪恋痴迷也就有了商人模样。内心保持清净,丝毫不沾染外物的话,世俗生活也会过得象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但若执著于外在的人、事、物而不能摆脱,那么即使令人感到优美、快乐的境界,也会变得如苦海一般了。
凡事不能过于热衷,要留一步走。否则就会自败其兴、自讨其苦。吃多了腻,喝多了醉,钱多了累,人多了烦……关键还是要有个度。至于,这个“度”该刻在哪里,那就要看你的“量”了。
第八十四节 人心不足蛇吞相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盈,人心难满。信哉!
西晋:三国司马懿之后司马炎所建王朝(公元265~317年)。
荆榛:草木丛生。
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
眼看着武功强盛的西晋,变成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可是那些高官贵族还在炫耀武力;亲贵皇族们的身体葬在北邙山边的陵墓里,已经成了狐狸野兔的食物了,可在世达官显贵仍旧视财如命。俗话说:“凶猛的野兽容易制伏,可是人心却难以降服;沟壑容易填平,而人的欲望却难以满足。”这真是这样啊!
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农夫救了一条蛇。这条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就让他提出要求,并答应他可以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他又要求得到很多的钱财,蛇又满足了他;后来,他要当官,蛇也满足了他。当了官又嫌官小,要做最大的官——当宰相,蛇又满足了他。
可是,他做了宰相之后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这下蛇终于明白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下去吃了。
从此就有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成语,其实,这个蛇吞的不是大象,而是宰相,就是那个贪心不足的农夫。
第八十五节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龙骧:形容气宇轩昂,气概威武。
膻:有膻味的兽肉。
猬:刺猬。
权贵们的威武气概,英雄们的凶狠搏杀,若能冷静地观察分析的话,这些不过是蚂蚁在争食一块膻肉、苍蝇在抢吸一堆污血;是是非非像蜂群炸窝一样纷乱不清,得失利害如刺猬张刺一样难以调理,若能静下心来想想的话,这些事情的解决其实就像熔炉烧化金属,热汤浇融冰雪一样,并不难办。
不要以为那些达官显贵、英雄豪杰一个个道貌岸然的都是什么好鸟。他们说的冠冕堂皇,做的也是有模有样,可骨子里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跟蚂蚁争肉、苍蝇抢血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人世间的是非恩怨,利害得失总是闹腾个没完没了,好像都是天大的事情,其实,你不用管它,到头来它自己也就无声无息了。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朝廷任职时,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吴氏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家人驰书张英,请他出面干涉。他老人家没有出面干涉,却给家里人写了一首诗,诗云:“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世人若都有张尚书的豁达,那这个世道可就不得了啦。不过没有也无妨,秦始皇当年折腾的比谁都厉害,六个国家都没争过他,结果还不是二世而亡。到现在,他皇帝陛下也不过是艺人手里的一个玩意儿。估计我们没几个能比得上这个“狼嚎仔”。争吧,翻不了天,只是当心别把自己搭进去。
第八十六节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烈士: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有抱负、志向高远的男子;为道义可以舍弃一切的人。
千乘:古时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国家军事实力以车马的多少来衡量。
星渊:星辰和深渊。比喻高下差别。
饔飧:食物。饔:早饭;飧:晚饭。
霄壤:高空稀薄游动的云;云际、天空。
焦:着急,烦躁,痛苦。
一个恪守道义的人,能把千乘之国拱手让人;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就连一文钱也要力争。就人品而论,其差别就如星辰与深渊一样。然而,沽名钓誉博得好名与不择手段获取钱财,在本质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了;皇帝治理国家,乞丐讨要食物,就地位而言,其高下就像云霄与土壤一般。但是,皇帝的忧思与乞丐的哀求,其苦状也没有什么差别。
“好名不殊好利”,这话有理,其实,就本质而言,好名就是好利。只不过他拐了个弯儿——以名取利而已。从古到今,什么时候“名”与“利”真正分开过?
皇帝的“焦思”我们可以想象,而乞丐的“叫声”我们都听到过。从心里说,区别很大。这两种痛苦绝对处在不同的精神层面上。皇帝的痛苦最终或许可以用神圣来得到安慰,而乞丐的痛苦则永远由耻辱相伴随。皇帝的痛苦可能是人人追求的,而乞丐的痛苦则必定是人人都逃避的。如果在做皇帝而痛苦和做乞丐而痛苦之间做一个选择,谁会选择做乞丐呢?
洪应明如是说的初衷,是劝人们不要贪恋权贵,要安分守己,用心可谓良善。但是,再好的用心也不能违背事实。不同的形式可能会具有相同的属性,而不同的属性也可能表现为相同的形式。
第八十七节 置身其中纷纷各异超然世外种种是常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烦取舍。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道眼:指睿智超脱的处世态度。
天地间的万物,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感情,以及世界上的各种事情,若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它是纷乱不定千奇百怪的;而用超脱世俗的眼光来看,就会觉得都很平常,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分辨和取舍。
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超然于世外的能力,只是我们总是忽略和抑制这种能力而已。
当我们由衷地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时候,或者说男人如何如何、女人如何如何的时候,那就是在瞬间超然于世外而回眸静观红尘的时刻。
能够冷静地看出事物的本质与共性的能力,就是超然于世外的能力。
我们因该经常地使用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第八十八节 红尘滚滚过清静靠自为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屠肆:杀牲卖肉的地方。
糟廛:酿酒的地方。
净土:佛教语,指没有尘世庸俗气的清净世界。
魔障:佛教语,恶魔所设的障碍。
能否摆脱困扰全凭自我的意志,心里若是清静,就算身处屠户酒肆也如同清静世界。反之,纵然有琴有鹤、有花有竹,嗜好尽管也清淡,而烦躁依然不去。佛说:“能摆脱诱惑,尘世就是真境;否则,僧人与俗人就没有什么区别。”的确如此。
在一般意义上说,形式上的宁静有赖于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而实质上的宁静则要依靠人的自我意志。自我的内心不清静,那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宁静。
估计大家都没有去当和尚老道的打算,但却都有获得心思宁静的渴望。在物欲横流、红尘滚滚的当今世界,要想心思宁静真的是很难。
我们不能指望外界给我们创造任何条件,“一琴一鹤、一花一竹”的好光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我们只能自我调节。而自我调节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欲望、正确地看待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的欲望能够处在现实社会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么,我们的烦恼就会少很多。烦恼少了,心思宁静也就有了可靠的心理基础。
第八十九节 心着于静便是动根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我相:与真我相对的我。
动根:躁动之源。
喜欢安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用避开人群以求安静。却不知道想从心里排除别人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成了与自己对立的别人;心里刻意去安静,这本身就是不安的根源。这样怎么能达到人我一体、动静两忘的境界呢?
有的时候,我们躲开人群想自己安静一下,结果,环境安静了,心里反倒更乱了,千头万绪,理也理不清楚。最后没办法还是跑迪厅里,玩命地乱一把之后才算暂时也安静下来。
因此,刻意地追求安静往往是愚蠢的,心里的矛盾没有理清楚,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安静不了。如果强迫自己安静,那就更加愚蠢。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越是要睡着就越是睡不着,越是想不发火儿反而火气会更大!这说明我们的本性是自由的、是不容忍和强迫的。
从根本上说,人总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顽固地忠于自己的欲望,欲望没有满足的情况下,心里的躁动就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要获得真正的安宁,只有满足欲望和调整、消除欲望两条路。至于这两条路到底该走哪条,就由自己来决定了。
第九十节 利欲贪爱苦海火坑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所构造。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即烈焰成池;一念惊觉,即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释氏: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公元前563—485)。
人生的幸福与苦恼,都由意念构成。所以释迦牟尼说:“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是火坑;贪恋之心太强烈就等于沉入苦海。只要一念清净火坑就会化作水池;一念醒悟就能航登彼岸。”念头稍一转变,境界就立刻不同,能不慎重对待吗?
“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这都是正确的。大部分祸端都根源于贪婪与沉溺。贪权、贪财、贪色、贪名……甚至贪玩儿都可能给人带来不幸。所以,为人不能太贪,也不能沉溺。
做事投入当然好,但应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当意识到错误的时候,一定要马上终止,不然,最后倒霉难过的只有自己。
第九十一节 认识自己所虑无欺战胜自己所向无敌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了:明白,了解,觉悟。
付:托付,赋与。
能跳出自我来认识自我的人,才能用万物去支配万物;能把天下还给天下万民的人,才能居于尘世而超出尘世。
有这样一句话:“认识自己,所虑无欺;战胜自己,所向无敌。”我认为很有道理,不知道大家以为如何?
人如果能够冷静下来,仔细地审视、分析自己,进而公正而全面地评价自己,那么,他将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就算无法“以万物付万物”,但至少在应付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的时候,他将更容易取得成功。
第九十二节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点念头,便是吾一点生生之机。无此,即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生生之机:使万物生长的意念。
形骸:形体,生命体的躯壳。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的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没有一点慈悲爱物之心,那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土木躯壳罢了。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真是好心肠!不过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也就那么几个人。
好在洪应明并不是劝导我们如此极端地去爱护老鼠和飞蛾。他的初衷是希望人们都有一副爱护生灵的心肠。
前些日子,在网上出现了大量虐待小动物的图片。有虐杀小猫的、有虐杀小狗的……其状惨不忍睹。这种行为激怒了网友,竟然悬赏捉拿“凶手”。结果,还真不含糊,不到半个月就抓到了。那个虐杀小猫的女护士被迫公开道歉,据说,她所在的单位还给了她停职处分。应该承认这个女子的杀生行为并没有构成犯罪,但她的行为却严重地伤害了好多人的感情。对这种恶毒而无聊的人,无论怎么唾弃与谴责都是不过分的。
对于杀害动物与人类道德的矛盾,是个异常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是难以论道明白的。比如,杀害小猫、小狗是残忍不道德,那么杀牛、杀猪、杀鸡、杀羊……就道德吗?为什么前者就应该谴责,而后者则没人提及?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微妙的、也很庞大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你杀什么,都不是为了满足无聊的快感的追求。
第九十三节 某权为民用智为公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势利:此指权势利益,以及围绕指权势利益而展开的活动。
智巧机械:指心计,权谋。
势利诱人,不接近它的是干净,接近但不被其污染的就更加纯洁;心计权谋,不了解它的是高尚,了解但不使用的是神圣。
权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极为诱人的。贴近权势会得到好处,而掌握了权势,那好处就更不得了。这是一般人的见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人类生活中的常态。
不管是什么原因,有意避开也好,无缘接近也罢,总之,没有接近权势,一般可以称其为“洁”。但接近了,或者掌握了权势但却没有任何“沾染”,没有依附权势为虎作伥,没有利用权势谋求私利,那就是“尤洁”。
可叹的是,没接近权势而“洁”的人浩如烟海,而接近了权势而为“尤洁”的人,则屈指可数。
我以为,人人都应该去某的权势,权势在手,就为民谋福,这样最好。
至于“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我看从理论上讲,因该是这样。可到了实践当中就难以把握了。所谓“智巧机械”不过是加了道德评价的智慧,而在现实中智慧就是智慧,为了达到目的,智慧是必需的。被你战败的一方说那是“智巧机械”,而支持你的一方却说那是“雄才大略”。
因此,“智巧机械”也好,“雄才大略”也罢,在现实中本没有什么“为高”与“尤高”之论。只要使用的目的不肮脏、不卑下就可以了。
第九十四节 闲时要吃紧忙处要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一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则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贞明:光明。
天地看来一动不动,但物质的运动却一刻也未曾停息;日月昼夜周转,而它们的光明却万古不息。因此,君子处于闲暇之时不能没有紧迫感,而在繁忙的时候又要有点悠闲的情趣。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就是说没事的时候,不能像个傻瓜似的什么都不想。休息是必要的,但不能荒废自己的头脑,应该趁着闲暇时的平静心态,好好地思虑一下过去的失误,以及将来的打算。
“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忙碌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适当停下来休息一下。过度的忙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因疲劳而失去应有的状态,结果将导致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这样绝对不行,休息一下,然后以最佳状态重新投入工作。
另外,行动可以紧张,但心情不能紧张,因该平静而专注。如果心情随着行动一起紧张,那就容易疲劳,也容易失误。
第九十五节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鱼跃鸢飞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云电风灯:形容短暂、不稳定。
鸢:老鹰。
好动的人就像乌云下的闪电,霎时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像一盏风前的残灯孤烛,摇摆不定,忽暗忽明。一个喜欢清静的人,就像已经熄灭了的灰烬,已经丧失了生机的树木。过分的变幻和过分的清静,都不是合乎理想的人生观,只有缓缓浮动的彩云下和平静的水面,出现鹞鹰飞舞和鱼儿跳跃景观,用这两种心态来观察万物,才算是理想的境界,才是具有崇高道德心胸的人。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不用说,这两种人都不好。一个特别好动的人,给人的印象真就是“云电风灯”,轰轰隆隆,稀里哗啦,可一会儿就没动静了。凡事没个准谱儿,也缺乏长性。而特别好静的人则走了另一个极端,火上了房也不着急,扎八锥子他都不出声。有的时候,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一句话,你以为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以为遇到了知音就好了,其实,你错了,他根本就没知音,也不需要知音,他安静地呆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种人最让人恼火。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上面所说的极端好动和极端好静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我们所要注意的是,动的时候尽量不要太突兀,而静的时候也不要太死气。既不要让人觉得你没个稳当劲儿,也不要让人觉得你老气横秋。
我认为,动静得宜,说到底还是个心理健康问题。一个性格稳中而又生机勃勃的人,是绝对不会出现类似的毛病的。
第九十六节 施恩本为扬善助人不是投资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即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斗: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
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泛指粮食。
钟: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
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帮助了别人的人,自己不记着,也不希图别人感恩,这样,就算给了人家一斗,其价值也胜过万钟;给人财物的人,惦记自己的施舍,要求人家回报,这样,就算给了人家百镒,其价值也不如一文。
在《菜根谭》里,洪应明多次谈到了“施恩不望报”的问题。看来,在他的眼里,这确实是一项重要的、人们难以具备的道德修养。
民间有句话,叫“扒小肠儿”。意思就是在别人面前,把自己对人家的好处一一地说道出来。这种人“扒小肠儿”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人家不要忘了自己的恩惠,提醒人家找个机会报答。可是,事情往往走向他所希望的反面。本来人家对他还心存感激,可经他这样一“扒小肠儿”,人家不但不感激了,而且,还开始厌恶他。大部分人,都会赶快报答他,但报答之后,彼此的关系也就走到头了。
因此,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别人,那就帮助一下,帮助完了就算了,千万别记着。当人家没记着你的好处时,也不用抱怨。如果你记着、并且抱怨,那么你就是个市侩,你帮助人、给人家好处,无非是一种欲求获利的投资行为而已。既然是投资,就总是有赔有赚的,你怨不得别人。
第九十七节 名根未拔总堕尘情客气未融终为剩技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名根:热衷功名利禄的思想。
瓢: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以前舀水都用瓢。
剩技:多余、无用之技。
热衷功名利禄的思想没有完全根除的人,即使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可最后还是无法摆脱世俗名利的诱惑;一个不能从灵魂深处化解外来诱惑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广被四海甚至遗留给千秋万世,那终归也不过是多余无用的伎俩。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这就应了那句话“没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深层次的思想是被某种现实压抑着的。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人们可能不会表现出来,甚至还会表现得与真实的思想完全相反。然而,一旦条件允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我们听到某某人做了某事之后,竟然大吃一惊:他不是这种人啊!他怎么会这样呢?可见平时他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人品,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因此,我们做人也要经常静下来自省,好好盘点一下自己的内心,弄明白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但最基本的好处是——不会欺骗自己。
另外,看人、评价人的时候,也不要仅凭他此刻的所言所行就下定论。要再等等、等等……
第九十八节 性躁寡恩与顽固一生忙碌无事成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福祉:幸福、利益。
冰清:寒冰一样清冷。
性情急躁的人,言行炽热如火,对人对事都有焚烧之态;刻薄寡恩的人,心地寒冷如冰,对人对事都有冻杀之态;思想冥顽而刻板的人,就如不能流动的死水和已经腐朽的树木,生机已经断绝……有此等品性的人,都难以建功立业,难以为自己和别人创造幸福。
洪应明的观点是:性格急躁,为人过分热情的人、刻薄寡恩的人、思想顽固而刻板的人,这三种人都是无法建功立业,无法为自己和他人造福的人。
诚然,这三种人都是让人讨厌的人。过分急躁、过分热情往往让人无所适从;刻薄寡恩的人让人无法相处;顽固而刻板的人接受能力弱,做事不善变通。
但是,说到能否建功立业,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三种人的性格,可能会影响他建功立业,但并不是绝对就无法建功立业了。古往今来,功成名就的人物当中,性情急躁的、刻薄寡恩的、顽固刻板的比比皆是。
因此,不要以为成功了的人,就一定不急躁、就一定不刻薄寡恩、就一定不顽固而刻板。其实,成功者中这样的人反而更多,表现也最极端。
修炼自己的品性,尽量不要急躁,不要刻薄,不要顽固,这都是正确的。但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成功所依赖的条件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比如,志气、眼光、能力和勤奋。
第九十九节 以假示人者必以假害己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一壶:此指可浮于水上的救命之壶(“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鹘冠子·学问》)。
三窟:狡兔三窟。
把灵秀藏在笨拙之下,用表面的糊涂掩饰心里的明白,骨子里清高但表面却与人同流,以适当的退让以实现自己的真实目的……这都是处世之法宝和全身之秘所。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说实话,这样的人怎么说都有点可怕,甚至有点让人讨厌。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
古人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你不藏拙,其下场就如“直木”与“甘井”。而心里明白了你却不装糊涂,那么就得像三国时的杨修,说出了蔡文姬的谜底,显示了才华,却得罪了曹操。
至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就更不用说了。“同流而不合污”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而“以屈为伸”、“以进为退”则是亘古不变、屡试不爽的处世绝招。
这些处世之道,其妙处是显而易见的,只是用起来颇吃功夫。如果你的修养、能力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往往会弄巧成拙。比如,“藏巧于拙”可能被人指责为装腔作势;“用晦而明”会被人说成是阴险狡猾;“寓清于浊”可能顺势就真的合污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以屈为伸”有的时候就可能因为这一“屈”而丧失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人格、机会。如果就此一“屈”而永远也“伸”不起来,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为人,还是因该本然一些,可以审时度势,但不要勉强去套用某种并不适合你的为人“韬略”。
第一百节 喜怒不愆好恶有则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工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愆:过失、错误;失掉,丧失;亏、损。
燮理:谐和,调和。
怨咨:埋怨、责备。
氛疹:氛:古时迷信说法指预示吉凶的云气,多指凶气;疹:是疾病。
敦睦:亲善和睦(“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三国志·明帝纪》)。
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完备的宇宙,能让情绪的变化不能错乱,所喜所恶也都要有一个适度的标准,这就是谐和调理的修养;大自然就像人类的父母,若使人无怨怼而物无灾病,世间的景象也就安顺祥和了。
人不能喜怒无常,情绪总是大起大落,这一方面说明你的心智没有成熟,而另一方面将使你无法为人做事,甚至丧失在社会立足的能力。
好恶也要有一个适度的标准。这个标准一定要合理,不能情绪化,也不能人云亦云。你喜欢一种事物或者讨厌一种事物,这本身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问题的关键是,你为什么喜欢和为什么讨厌。你的喜欢与讨厌是否有深刻合理的思想基础,是否经过认真而客观的分析?如果没有,那么你的好恶本身就是与自己的是非观相背离,这样的话,你怎么能正确地观察事物、进而客观地认识生活呢?
第一百〇一节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量:气量,气度;心胸,胸怀。
识:此指知识,经验。
弘:此指宽广,博大。
品德会随着胸怀的开阔而增进,而胸怀的开阔将有赖于知识与见识的增长。因此,要修养品德,就不能不注意胸怀的扩展,而要扩展心胸,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经验和学识。
见识广博而气量恢弘,气量恢弘而品德高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见识广博,人就明白道理;气量恢弘,人就能够容人纳物;品德高尚,人就能够重己爱人。
这三者说起来是循序而生,可事实上它们却是互为里表、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彼此促进的。
第一百〇二节 不为奇而为异不为清而为激
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矫情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奇:珍奇、稀奇,以质超群。
异:违背常情,特殊,奇怪。
作意:故意。
矫情:掩饰真情。
激:此指过于鲜明,突兀。
能超越凡俗就是清奇,故意做出清奇的样子就不是清奇而是怪异;不同流合污就是清高,刻意做出清高之态就不是清高而是突兀。
凡事不能过分、不能做作。事情一旦过了度,也就变了质。
我们若能不庸俗,那自然就会清奇,如果总是时刻故意表现出清奇的样子,那就有了怪异的模样,而怪异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极端的庸俗。
我们只要不刻意参与肮脏的事情也就够了,倘若没事硬要弄出些事情来表现自己的清高,那就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