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15052400000017

第17章 剑南道

第一节 成都府

1.浣花溪草堂

《全唐诗》卷二二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惟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旧唐书》卷一九下《杜甫传》:“(杜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树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野老相狎荡。”据此知杜甫草堂在成都(今属四川)西郊浣花溪畔。

2.徐卿草堂

《全唐诗》卷一九八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对床。题诗芭蕉滑,封酒棕花香。”题下原注曰:“在蜀。”据此知草堂在成都府少城(今四川成都旧府城之西城)北。

3.朱山人水亭

《全唐诗》卷二二六杜甫《过南邻朱山人水亭》:“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据《杜诗详注》卷九知,此诗作于广德二年归成都后,则水亭当在杜甫草堂旁,或谓即其南邻。

4.卢照邻山庄

据任国绪《卢照邻集编年笺注》考证,卢集写山庄之诗共五首:《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初夏日幽庄》、《山庄休沐》、《山林休日田家》。第一组诗作于晚春,第二题作于初夏,第三、四两题均作于秋。五诗次第而成,皆当作于照邻任新都(今属四川)尉期间,照邻有别墅在城外,休沐则往。

5.望雪楼

《全唐文》卷七五七邓衮《望雪楼记》:“上缵位年,京兆公繇亚荆牧彭,……耘而革之,不易节而政成。既而府署亭台之敝坏者,咸理新之。明年秋,作望雪楼讫功,俾进士邓衮铭之:围蜀之鄙,截如巨砥。厥郡维彭,北西天屏。”据此知楼在彭州(治所在今四川彭县)。

6.房公竹亭

《全唐诗》卷三六四刘禹锡有《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同书卷三五八同人《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房公、房太尉为房,李尚书为李德裕。《蜀中名胜记》卷九汉州:“唐天宝初,房相为是州,有旧竹亭,鸣琴其上。公去已久,而李文饶、刘梦得过其地,思之不置,形于咏歌。”又:“次律于治西凿有西湖。”据此知亭在汉州(治所在今四川广汉)。

第二节 嘉州

1.惠净上人幽居

《全唐诗》卷一九八岑参有《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并序》,据此知幽居在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青衣山中峰。

2.西津池馆

《全唐诗》卷一九八岑参《过王判官西津所居》:“胜迹不在远,爱君池馆幽。素怀岩中诺,宛得尘外游。何必到清溪,忽来见沧洲。潜移岷山石,暗引巴江流。树密昼先夜,竹深夏已秋。沙鸟上笔床,溪花彗帘钩。”据诗中“岷山”、“巴江”推测,池馆当在嘉州附近。

3.南山家园

《全唐诗》卷八四陈子昂有《卧病家园》、《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诗。又《全唐文》卷二三八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子昂)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据此知家园在射洪(今属四川)。

4.章梓州水亭

《全唐诗》卷二二七杜甫有《章梓州水亭》、《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两诗,章梓州为梓州刺史章彝,两亭均在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5.石亭

《唐文拾遗》卷一八赵演《石亭记》:“(县)尉博陵崔文邕,……然崔子名族之秀美,干能事适于时,爰凭岩崖,用省结构,纏嵌岩以高敞,豁崆峒以傍开。种柳横阶,莳兰约砌。韶月则娇花乱人,溽暑则新藤竞垂。绿苔缀钱,红癣织锦,俯伏江浒,编联道周。是以驻征盖于浮云,长鸣斑马;握离杯于沟水,促转飞鹦。庶将来之吾贤,知有作之明哲。式刊古石,永烈声徽。是时开元十有八年冬……前飞乌县主簿赵演词也。”据此知亭当在飞乌县(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约开元十八年(730)或稍前,由县尉崔文邕营构。

6.重阳亭

《全唐文》卷七七九李商隐《剑州重阳亭铭并序》:“建为南北亭,以经劳饯,又亭东北,号曰重阳,以醉风日。南北经贳,若出平郡。”据此知亭在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