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15052400000013

第13章 山南道

第一节 江陵府

1.府东别业

《太平广记》卷四九九《韦宙》:“相国韦宙,善治生,江陵府东有别业,良田美产,最号膏腴,积稻如坻,皆为滞穗。”据此知韦宙别业在江陵(今属湖北)府东。

2.北楼新亭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有《宋太史(一作大使)北楼新亭》诗。宋大使,李浩考证为宋鼎,曾领荆州兼山南道采访处置使(见《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据此知新亭在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

3.崔兵曹林亭

《全唐诗补逸》卷一张祜有《题江陵崔兵曹林亭》诗,据此知林亭在江陵(今属湖北)。

4.枝江南亭

《全唐文》卷六八六皇甫《枝江县南亭记》:“京兆韦庇为殿中侍御史河南府司录,以直裁听,群细人增眐之,责掾南康,移治枝江。百为得宜,一月遂清。乃新南亭,以适旷怀。俯湖水,枕大驿路,地形高低,四望空平,青莎白沙,控柞缘崖。……令君骋望,逍遥湖上;令君宴喜,弦歌未已;其民日致,忻游成群;使缨叹恋,停车止征。实为官业,而费家赀。不妨适我,而能惠众。”据此知亭在枝江县(今属湖北)。

5.公安园池

《全唐诗》卷三四一韩愈有《读皇甫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据此知园池在公安(今属湖北)。

第二节 襄州

1.张郎中海园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得秋字》,同书卷一二二卢象《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据陈贻《唐诗论丛·孟浩然事迹考辨》知,孟浩然、卢象诗中之张郎中、张明府皆指张子容,襄阳人。海园与海亭实为一地,又据《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知,海亭及海园当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2.洗然竹亭

《全唐诗》卷一五九孟浩然有《洗然弟竹亭》诗,据此知亭属孟浩然之弟孟洗然,亭当在襄阳。

3.张野人园庐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按孟浩然久居襄阳涧南园,则张野人园庐亦当在襄阳。

4.张子容隐居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有《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诗,据此知隐居处在白鹤岩(湖北襄阳南十里有白马山,亦名白鹤山,当即此)。

5.碧溪别业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张明府为张子容,别业当在襄阳,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卷二谓孟浩然《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诗中有“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之句,疑此碧溪即为楼前溪水,则此别业殆为张明府之海园欤?

6.檀溪别业(吴张二子)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草堂时偃曝,兰日周旋。”据此知别业在檀溪(今湖北襄樊市西南)。

7.涧南园

《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有《涧南即事贻皎上人》、《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两诗,据陈贻考证,涧南园为孟浩然故里(见《唐诗论丛》),亦称南园,在襄阳南郭外岘山附近江村中。

8.檀溪别业

《全唐诗》卷五八八李频有《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诗,据此知李频友人别业在檀溪(今湖北襄樊市西南)。

9.李山人幽居

《全唐诗》卷三八四张籍《题李山人幽居》:“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据此知幽居在襄阳城南郭外。

10.西园

《全唐文》卷六八九符载《襄阳张端公西园记》:“南雍州地灵气爽,号为雄胜,岘山汉水,环抱里,东西主人有问于我,我或致让其地,荆扬淮楚之不侔也。繇是侍御史张公得风景之高朗,依连帅之仁爱。遂此一庐,作为宅居。居有园,园在万山东2.5~3公里,檀溪三百许步。南值汉高庙正相当,佛宫数四,与岑峦逦迤,苍苍松桧,尽为庭木。前有名花上药,群敷簇秀,霞铺雪洒,潋滟清波。后有含桃朱杏,的荫霭,殊滋绝液,甲冠他囿,每天云净。”据此知园在襄阳万山东2.5~3公里处。

11.谷城别墅

《旧五代史》卷六九《崔贻孙传》:“营别墅于汉上之谷城,退居自奉。清江之上,绿竹遍野,狭径深密,维舟曲岸,人莫造焉。”据此知别墅在谷城(今属湖北)。

三、邓州

1.南阳别墅

《全唐诗》卷二四五韩罖有《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诗。据此知王君别墅在南阳(今属河南)。

2.郢州别墅

《全唐诗》卷三五九刘禹锡有《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诗。周使君,陶敏考订为周载(见《湘潭师专学报》1982年第3期),据此知周载别墅在郢州(治所在今湖北钟祥)。

3.郑监湖上亭

《全唐诗》卷二三一杜甫有《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引黄鹤注曰:“郑监,即郑审。湖在峡州。”据此知湖亭在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

4.夷陵幽居

《全唐诗》卷四七七李涉《葺夷陵幽居》:“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据此知李涉幽居在夷陵(治所在今湖北宜昌)郭外。

5.清心亭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商山隐士高太素,累征不起,在山中构道院二十馀间。太素居清心亭下,皆茂林秀竹,奇花异卉。每至一时,即有猿一枚诣亭前,鞠躬而啼,不易其候。”据此知亭在商山(今陕西商洛境内)。

6.南郑林园

《全唐诗》卷一四七刘长卿《过李将军南郑林园观妓》:“郊原风日好,百舌弄何频。”据此知林园在南郑(今属陕西)郊原。

7.沈氏庄

《全唐诗》卷六七二唐彦谦有《兴元沈氏庄》诗,据此知沈氏庄在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南郑)。

8.郝氏林亭

《全唐诗》卷六五方干《旅次洋(一作扬)州寓居郝氏林亭》,据此知林亭在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朱江《扬州园林品赏录》曰:“一说为洋州,在今陕西省。今从地方志,为扬州。”恐非。原诗说:“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按方干为桐庐(一说睦州清溪)人,又曾隐于镜湖,而此诗首尾所说“非我有”、“故山时”、“梦到江南”、“依旅羁”,显系离开江南,羁旅行役,思念故山之作。故郝氏林亭当在洋州,朱江据清人《重修扬州府志》卷三谓其在扬州恐误。

9.王氏别业

《全唐诗》卷七二三李洞《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据此知王氏别业在凤州(治所在今陕西凤县)。

10.翠峰亭

《全唐文》卷九八七阙名《房使君翠峰亭题记》:“……武兴郡四境山嶙,构新亭,迓佳宾,景翠峰,景实真。唐天宝,房使君,上赐晏,刊坚珉。亭之右,名不泯。”又《唐文续拾》卷四房涣《翠峰亭记》:“……求诸胜地,武兴泉石触目惊人,况卜良游,自奇绝,顺政游胜,郡南十里,山障重复,石壁干云,渌水澄湾,清泠见底,岗峦掩映,葱翠难名。虽王羲之兰亭,未足云比;石季伦金谷,岂可同年。涣叨忝专城,常沾宴赏,同诸英佐,尽欢游。天宝八载三月二十日,房涣自书。”据此知亭在兴州武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南十里。又,“房使君”之“使”字,全文原作“史”,今据续拾改。

四、夔州

1.覃山人隐居

《全唐诗》卷二三一杜甫《覃山人隐居》:“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引黄鹤注曰:“公诗有‘南极青山众’,乃指夔州而言,今此诗亦云南极,知覃山人在夔州也。”据此知隐居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

2.柏学士林居

《全唐诗》卷二二二杜甫有《寄柏学士林居》,同书卷二三一同人又有《柏学士茅屋》、《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一注引黄生曰:“是学士乃柏大之叔父,柏大之山居,即学士之茅屋。学士奔波之所载,即柏大山居之所精。”又谓《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应是大历二年夔州作”,据此知林居或山居当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

3.鲜于氏离堆(石堂)

《全唐文》卷三三七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阆州之东百馀里,有县曰新政。新政之南数千步,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胜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嵘而下回,不与众山相连属,是谓之离堆。东西有石堂焉,即故京兆尹鲜于君之所开凿也。堂有室,广轮袤丈,萧豁洞敞,虚闻江声,彻见群象,人村川坝,若指诸掌。堂北盘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焉,……堂南有茅斋焉,游于斯,息于斯,聚宾友于斯。虚而来者实而归,其斋壁间有诗焉,皆君舅著作郎严从、君甥殿中侍御史严铣之等美君考盘之所作也。”据此知石堂在阆州新政县(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南)南数千步处。

4.黄家亭子

《全唐诗》卷二二八杜甫有《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诗,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三谓此诗作于阆州,则亭子亦当在阆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县)。

5.滕王亭子

《全唐诗》卷二二八杜甫有《滕王亭子》诗二首,前首题下原注曰:“亭在玉台观内。王,高宗调露年中,任阆州刺史。”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三引钱笺曰:“《方舆胜览》:滕王以隆州衙宇卑陋,遂修饰弘大之,拟于宫苑,谓之隆苑,后改曰阆苑。滕王亭,即元婴所建。”阆州原称隆州,因避玄宗李隆基讳而改。据此知亭子在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