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15052400000011

第11章 河东道

第一节 河中府

1.任中丞河亭

《全唐诗》卷五四一李商隐《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任中丞,冯浩考证为任畹(见《玉溪生诗集笺注》),据此知河亭在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2.中条别业

《全唐文》卷八七司空图《中条王官谷序》:“乃以中条别业一鸣以目其前集,庶警子孙耳。”又同书同卷同人《山居记》:“中条就蒲津东顾,距虞乡才百里。亦犹人之秀发,必见于眉宇之间。……会昌中,诏毁佛宫,因为我有谷之名,本以王官废垒在其侧,今司空氏易之为祯陵溪,亦曰祯贻云。愚亦家世储善之,集于厥躬,乃像刻大悲。新构于西北隅,其亭曰证因;证因之右,其亭曰拟纶,志其所著也;拟纶之左,其亭曰修史,勖其所职也;西南之亭曰濯缨,濯缨之窗旦鸣,皆有所警。堂曰三诏之堂,室曰九龠之室。皓其壁以模玉川于其间,备列国朝至行清节文学英特之士,庶存耸激耳。其上方之亭曰览昭,悬瀑之亭曰莹心,皆归于释氏,以栖其徒。”《旧唐书》卷一九下《司空图传》:“图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自考盘高卧,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又见《南部新书》辛卷。据此知别业在中条山王官谷,休休、修史、证因、览昭、莹心诸亭亦在谷中。

又《全唐文》卷八七司空图《休休亭记》:“休休也美也,既休而且美在焉。司空氏王官谷休休亭,本濯缨也。濯缨为陕军所焚,愚窜避逾纪。天复癸亥岁,蒲稔人安,既归茸于坏垣之中,构不盈丈,然遽更其名者,非以为奇,盖量其材,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且耄而,三宜休也。而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救时之用,又宜休也。”据此知濯缨亭即休休亭。

3.中条山草堂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传》:“(王龟)及从父起在河中,于中条山谷中起草堂,与山人道士游,朔望一还府第,后人目为‘郎君谷’。”据此知草堂在中条山谷中。

4.条山茅斋

《太平广记》卷六五《姚氏三子》:“唐御史姚生,罢官,居于蒲之左邑。有子一人,外甥二人,各一姓。年皆及壮。而顽驽不肖。姚之子稍长于二生。姚惜其不学,日以诲责,而怠游不悛。遂于条山之阳,结茅以居之。冀绝外事,得专艺学。林壑重深,嚣尘不到。”据此知姚氏茅斋在条山。

第二节 绛州

1.王绩园林

《王无功文集》卷二《郊园》:“汾川胜地,姑射名辰。”又同卷《被征谢病》:“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宾。”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君河中先有渚田十数顷,颇称良沃。邻渚又有隐士仲长子光,服食养性,君重其贞洁,愿与相近,遂结庐河渚。纵意琴酒,庆吊礼绝,十有馀年。”按王绩家河汾间之龙门(今山西河津县),据此知其结庐构园之河渚,亦当在龙门。

2.太原山亭

《全唐诗》卷三六六韩察、崔恭、胡证、张贾等均有《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据同卷张弘靖《山亭怀古》诗知,相公即张弘靖,时为太原节度使,山亭在太原(今属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