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前列腺疾病最佳保健方案
15052000000004

第4章 前列腺疾病临床表现

1.前列腺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

起病急,症状表现明显,因感染途径不同,症状可以有所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全身和局部症状,如系血行感染,先出现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后经淋巴和直接扩散感染则常出现局部症状。如系尿道途径引起的,则先有尿路症状。

①全身症状

发病急骤,高热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出现明显毒血症。

②局部症状

膀胱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口疼痛不适,可放射到阴茎头部,有时有脓性分泌物或混浊液体从尿道口排出。清晨尿道口有黏液、黏丝及脓性分泌物。可出现终末血尿和全血尿,甚至排尿困难,出现尿闭及尿潴留。

疼痛症状:前列腺和精囊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有炎症时其体积增大,张力增加,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转移性腰痛。患者会阴部及下腹部疼痛,坠胀感,有便意或大便秘结,疼痛可放射到阴茎、阴囊、双侧睾丸、两侧腹肌沟区、耻骨上区、大腿、臀部、直肠等处。

性功能障碍:性欲明显减退,早泄、遗精、阳痿、血精。有的表现为阴茎易勃起,性交射精疼痛明显。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若发病一周后症状不缓解,则易形成前列腺脓肿等病变。

急性前列腺炎可引起附睾炎、精囊炎、败血症,少数可转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症状复杂且无特异性,有的无症状而仅有菌尿,有的症状显着但反复发病。患者的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常不一致。主要表现有疼痛、尿路刺激症状、生殖系统症状和精神症状等。

疼痛:主要表现为会阴部、肛门、后尿道坠胀不适或疼痛,或耻骨上、腹股沟部、腰骶部、睾丸、阴茎等处不适隐痛,或膈以下膝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射痛。一般疼痛轻微,呈现间歇性。

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尿有余沥,排尿困难,夜尿增加,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常有白色分泌物滴出。

性功能障碍:患者性欲下降、阳痿、早泄、射精痛、血精、遗精等。有的患者有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下、畸形精子增多等不育症状。

精神症状;精神不振、抑郁、忧愁思虑、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健忘、恐惧、自卑、严重者有自杀倾向。

其他症状: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食欲缺乏,大便秘结或溏稀等。

继发症状:炎症可扩散至其他部位引起感染,细菌毒素可引起变态反应,如结膜炎、虹膜炎、关节炎等。

(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基本相同,症状变化较大,可出现腰脊钝痛、会阴与肛门坠胀不适,或下腹及腹股沟区域疼痛等。尤其在性兴奋而无射精时症状加重。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滴白增多。患者常感觉困倦乏力,也可出现射精痛等。

(4)前列腺痛的临床表现

①主要发生于中青年男性。

②患者有与排尿无关的“盆腔”痛,如会阴、阴囊、尿道、阴茎、耻骨上疼痛。

③间歇性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及排尿困难。

④排尿无力,尿线中断,呈“脉冲”式排尿。

主要体征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体征

肛门指检可以发现,前列腺肿大、灼热、触痛,即“热前列腺”,若有波动感则提示形成前列腺脓肿的可能性很大。但做检查时不宜用力过大,防止感染扩散。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体征

肛门指检前列腺有轻度压痛,大小正常,偏小或稍肿大,质地略硬,一般不存在结节。若经过前列腺注射或病程很长者,腺体往往偏小,质地硬,有结节,结节光滑,且前列腺液难以按出,若兼有前列腺增生者腺体增大,中央沟常消失。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体征

肛门指检前列腺质软,有肿胀,按摩后容易排出较稀的前列腺液,而且排出量偏多,常在0.5ml以上。

(4)前列腺痛体征

肛门指检:肛门括约肌紧张,两侧肛提肌及髂外旋短肌有压痛,前列腺大小、质地无明显异常。

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1)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又称直肠指检。通过肛门指检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大小与硬度以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与压痛,中央沟是否存在、变浅或消失,腺体是否固定,触诊是否有捻发感等,同时还可以了解肛门括约肌、直肠及精囊情况等。

前列腺位于男性盆腔深部,在腹部是无法触诊的。由于前列腺位于直肠前,因此,通过肛门指检查前列腺是诊断前列腺疾病最简单且常规进行的项目。

对每一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应行肛门指检,对诊断有很大帮助。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一般不做肛门指检,禁忌前列腺按摩。

检查方法及目的:检查前,患者应排空尿液,否则前列腺和尿道被膀胱向下推压,容易造成前列腺增大的假象。

检查时,患者站立,腹部靠近床前或桌前,两腿略分开、弯腰,两肘靠在床上或桌上,也可取膝胸位,这是检查前列腺的理想体位。年老体弱或重病患者则宜侧卧位或仰卧位检查。

检查者戴上手套或指套,涂上润滑剂,让患者张口放松,用食指指腹在肛门处轻揉几下,以减少患者不适,然后缓慢深入直肠深部进行检查。检查顺序前列腺、精囊,接着手指旋转360°,最后检查直肠和肛门。检查时,动作要轻柔、仔细。检查结束时,按摩前列腺,取前列腺液做化验。

检查结果:正常的前列腺为栗子大小,平坦,边缘清楚,质韧,均匀而富有弹性,无结节,无压痛,用手推移略活动,两侧叶对称,中央沟稍凹陷。

急性前列腺炎为腺体肿大,压痛明显,如有波动则提示脓肿形成。

慢性前列腺炎腺体大小无改变,或略大而软,或小而硬,质地不均匀。

前列腺增生早期腺体轻度增大,稍膨隆,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中央沟变浅。重度增生时,腺体高度膨隆,在长度和宽度上显着增大,中央沟隆起。

前列腺结核时腺体质地较硬,表面不规则,可触及小结节。

前列腺小管阻塞发生结石,可触及结石的捻发感。

前列腺癌腺体较硬,表现凹凸不平或有硬结。晚期腺体坚硬,与周围固定,边界不清。

前列腺肉瘤者肿块较大,表面光滑,也可呈现分叶状或结节状,质柔韧,可有囊性波动感。

(2)前列腺液检查

正常前列腺液为乳白色,有蛋白光泽,每日分泌量约0.5-2ml,呈弱酸性,pH6.3-6.5,含有钾、钠、氯、葡萄糖、维生素C、酸性磷酸酶、溶菌酶及少数上皮细胞和白细胞。

检查方法:肛门指检时,可进行前列腺按摩取得前列腺液。患者取腰部下弯站立位或膝胸位,指检时在直肠前壁触及前列腺,从左右两侧对称地向中央沟方向用力按摩,再从前列腺底部向尖部按摩3-4次。如无前列腺液滴出,可用手指在会阴部向尿道外口方向挤压球部尿道,可见前列腺液从尿道口滴出,置于洁净载玻片上立即送检。

如果按摩前列腺后无法取得前列腺液时,不宜多次重复按摩,可让患者排尿数滴,与按摩前的尿液进行比较,如有较多脓球时提示慢性前列腺炎的存在。

结果分析:前列腺液应立即进行显微镜检查,正常前列腺液含白细胞0-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分布均匀,几乎满布视野。

前列腺炎症时,巨噬细胞吞食了大量脂类,使前列腺液内卵磷脂减少或消失,因此,在显微镜下可见卵磷脂颗粒减少,分布不均匀。

前列腺液中有精子时,多系精囊分泌液,出现少量红细胞,是由于按摩时用力太大所致。

如见前列腺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或呈现血性时,可能是前列腺精囊炎。

前列腺炎开始于尿道周围腺体或在通入精阜旁沟的前列腺体,共有64个腺管通入精囊旁沟。一般情况下,仅有1-2个腺体或尿道周围腺体发生感染。因此,前列腺按摩后所获取的液体实际上是正常与感染液体的混合液。当尿道炎症、狭窄、湿疣或憩室时,可使前列腺液中出现大量白细胞。

前列腺按摩前72小时内有性生活时,由于排精与兴奋,前列腺液内白细胞可见增多。

所以,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多少不一定与前列腺炎症程度相一致。一次检查结果正常不能轻易排除前列腺炎的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复查前列腺液,偶尔见到白细胞增多也未必是治疗无效。单纯依赖前列腺液检查结果诊断前列腺炎是不够全面的,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前列腺液pH值测定

正常前列腺液的pH值为6.5-6.8,偏酸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pH值可增至8.0-8.2,趋向碱性。

(4)前列腺液免疫学检查

前列腺液的免疫反应与前列腺细菌感染有关。急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gG和IgA均升高;急性前列腺炎患者IgG于6-12个月内缓慢下降,IgA12个月后开始下降。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gA则可维持升高近2年,IgG维持升高近6个月。

难治性的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IgG和IgA仍持续升高。因此,测定前列腺液中的抗原特异性IgG和IgA水平不仅对诊断有帮助,而且对确定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亦有意义。

(5)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四段取样法检查

前列腺感染定位诊断最准确的方法是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四段取样法(Meares法),即同时做尿液、膀胱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的细菌定量培养,此法可将前列腺炎、尿道炎和尿道感染加以区别。

检查方法:

检查前饮水500ml,2-4小时不排尿。

包皮上翻,清洗并消毒尿道外口。

收集前10ml尿液于无菌试管做尿道标本VB1。

继续排尿200ml后收集中段尿10ml,置于第二个无菌试管,代表膀胱标本,为VB2。

按摩前列腺液置于消毒容器内,称EPS。

再次排尿,以无菌试管收集10ml,即前列腺与后尿道的标本,为VB3。

结果判断:

VB1菌落多而超过1000个/ml为膀胱炎症。

VB1和VB2培养阴性或小于3000个/ml,而EPS或VB3菌数超过5000个/ml,或VB3超过VB1两倍时,即可诊断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如果EPS取不出,可用VB3稀释100倍进行计算。前列腺按摩后约有0.1ml的前列腺液留于尿道,将它稀释于10ml的尿液中,即约稀释100倍。当VB1和VB2菌数减少而EPS菌数增多时,EPS培养对诊断有价值,可完全排除尿道的污染。

VB1菌数多于100个/ml,而且超过其他标本者为尿道炎,小于100个/ml多为污染。

在治疗期间,由于抗生素弥散入前列腺液内较少,如EPS和VB3为阴性,则更证实为前列腺炎。

(6)前列腺液含锌量测定

锌与前列腺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前列腺液的含锌量是体内最高的组织之一,精液中含锌量高于血浆100倍,提示锌在维持前列腺及其他附属性器官的功能和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锌含量降低。

(7)B超检查

患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包膜反射多不光滑,内部反射正常或减少,其他断面形态、左右对比,各断面变化及衰减等一般均正常。

(8)尿流率检查

近年报道,检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流率发现,患者最大尿道压力明显提高,部分患者膀胱颈压力升高,尿流率检测还表明,慢性前列腺患者膀胱稳定性、顺应性及收缩性均有改变,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也很高。

另外,尿流率检测还进一步证明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有膀胱出口梗阻、尿道外括约肌痉挛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属功能性尿道梗阻而为非神经源性。

(9)PCR检查

PCR检查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所以对前列腺炎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尤其对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的前列腺炎,只要取少数前列腺液便可快速检出,故对临床选择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患者前列腺液培养阴性,而使用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就可进行此项检查,以明确病原,指导用药。

诊断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要点

①病史常有不洁及过度性行为,经尿道或直肠的各种操作或手术,慢性前列腺炎按摩周期过短或用力不当,感冒、酗酒、会阴损伤、急性尿潴留等诱因。

②症状典型症状为腰骶部及会阴部疼痛、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有时可有尿道分泌物和急性尿潴留,全身症状明显,表现为骤起中到高热、寒战、全身不适伴关节和肌肉痛。

③肛门指检可触及前列腺肿胀,温度升高,触痛明显。部分或整个前列腺质地坚韧,形态不规则。若肛门指检后尿道口有分泌物,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则更有诊断价值。

④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核左移。尿白细胞增高以前,后段尿明显,中断尿多无明显增高。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了解致病菌和药物敏感情况。

一般根据病史、症状和肛门指检就可作出诊断。

(2)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要点

①病史:部分患者有尿路感染病史或近期曾做了导尿术。

②症状: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加,尿道有白色分泌物,或大小便后尿道外口流出稀薄、清亮或乳白色液体。

疼痛或不适:会阴、肛门周围、耻骨上下腹部、腰骶部、腹股沟、阴囊、大腿内侧、睾丸等处有不适和疼痛,尿道有烧灼感。

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有射精后疼痛、血精、早泄和阳痿。

全身症状:失眠、多梦、头昏、乏力、焦虑、自信心下降等。

③肛门指检:前列腺增大、正常或缩小,质软,光滑,部分患者有结节,可触到局限性硬结或局限性柔韧区域,有压痛,中央沟存在。

④前列腺液检查:每高倍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虽然少于10个但有成堆脓球伴卵磷脂小体减少。

⑤细菌学检查:仅做前列腺液或精液培养而与尿道感染相混淆。准确的方法是做分段尿及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计数。

⑥前列腺液的其他检查:

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IgA)含量升高。

前列腺液及精浆锌含量下降。

前列腺pH值趋向碱性,有时pH值可接近8.0-8.2。

⑦前列腺穿刺活结检:可明确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但不能区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他方法也可做出诊断,故临床上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只在少数前列腺结节较大,须与前列腺癌鉴别时采用此项检查方法。

(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要点

①病史: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大部分患者或多或少具有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相同的症状。

大部分患者有诱因,如嗜好烟酒、劳累、休息不足、过食刺激性食物、经常长时间压迫会阴部(如骑马、骑车、久坐)、不洁性交、禁欲、过度手淫或性交忍精不射等。因此在询问病史时须详尽了解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诱因,以做好预防,防止复发。

②肛门指检:

前列腺增大、正常或缩小,质软,光滑,部分患者有结节,中央沟存在,可有触痛。

③前列腺液检查:每高倍视野有10个以上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有诊断价值。

④细菌学检查:未培养出致病菌。

根据病史、肛门指检及前列腺液检查,可诊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和分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并能排除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即可成立。

(4)前列腺痛诊断要点

①本病好发年年龄为20-45岁。

②耻骨上区、腹股沟、会阴部、腰骶、睾丸等部位疼痛不适,排尿困难,尿流延迟,尿流间断,淋沥不尽,尿频、尿急、夜尿增多。

③肛门指检:肛门括约肌紧张,两侧肛提肌及髂外旋短肌有压痛,前列腺大小、质地无明显异常。

④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及平均尿流率下降,尿道最大关闭压明显增加。

⑤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正常。

⑥细菌学检查、四杯法未培养出致病菌。

鉴别诊断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鉴别诊断

①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该病临床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烧灼感,有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脓尿,有时可有急迫性尿失禁,但多见于女性,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症状不明显。前列腺检查无异常,尿中白细胞明显增多。

②急性肾盂肾炎

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腰痛和下尿路刺激征,全身症状明显。血象升高,尿中红、白细胞明显增多,有蛋白和细菌。患者一般有肾输尿管反流、结石、梗阻等疾病史。腰痛一般位于肾区,肾区叩痛、压痛明显。前列腺无异常。另外,急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男性极为少见。

③淋病

该病患者可见尿道口流脓性分泌物,尿频、尿急、尿痛,龟头红赤、严重者有寒战发热。前列腺肛门指检多正常。脓性分泌物查革兰阴性淋病快速诊断检查,加以鉴别(但对淋菌性前列腺炎无鉴别意义)。

④前列腺增生症

以尿频和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并发感染时亦可有尿急、尿痛和发热等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病程较长,表现为渐进性排尿困难。肛门指检可扪及增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韧,中央沟消失或隆起,无触痛。

⑤急性充血性前列腺炎

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因前列腺液排泄不畅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出现尿道流分泌物,会阴部、腰背及睾丸疼痛等症状。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比较,无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和膀胱刺激征。本病前列腺肿大,有轻度压痛,按摩后有大量分泌物流出,镜检偶有脓球,但量不多。本病治疗无须抗生素,以前列腺排泄通畅为原则,通过按摩可促使前列腺液大量排泄,或进行正常适度的性生活,临床症状即可很快消失。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鉴别诊断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症状无特异性,须与前列腺脓肿、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膀胱炎、慢性尿道炎、耻骨骨炎、前列腺痛、无菌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相鉴别。

①慢性尿道炎

尿道炎是常见的下尿路疾病,致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最常见,近年来发现部分患者是由于病毒、淋球菌或支原体感染。尿道炎可迁延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尿道炎主要有以下症状:

有包皮过长或包茎,不洁性交,尿道结石,尿道狭窄,曾做过导尿等病史。

尿频、尿急、尿痛明显,尤其以急性期为甚,急性期可见尿道外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尿道分泌物有白细胞,可培养出致病菌。

慢性尿道炎行尿道镜检查可发现尿道有病变。

②膀胱炎

膀胱炎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明显,尤以急性期为甚,慢性期则长期存在尿频、尿急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尿中有红、白细胞。慢性膀胱炎做膀胱镜检可见膀胱有病变。

③结核性前列腺炎

该病常合并有肾结核、附睾结核。尿中可查到结核杆菌,体检可发现输精管呈串球样改变,肛门指检时前列腺硬、有结节,比正常前列腺小;严重的前列腺结核,尿道造影可见空洞状破坏,边缘不规则。膀胱尿道镜检常见前列腺尿道扩张,尿道黏膜充血、增厚;前列腺导管开口扩张,呈高尔夫球状;前列腺尿道黏膜呈纵行小梁改变。

④前列腺痛

临床表现为会阴部和耻骨上区疼痛或压痛,有排尿障碍等,但前列腺本身无病变,即前列腺的肛门指检及理化检查无异常。肛门指诊检查两侧肛提肌压痛明显,前列腺触诊正常无压痛。

⑤耻骨骨炎

临床表现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但肛诊及前列腺液检查正常。主要特征是耻骨联合处有明显压痛,摄骨盆X线片显示耻骨联合间隙增宽>10mm,双侧耻骨上支水平相差>2mm,耻骨联合边缘不规则,出现侵蚀引起反应性骨硬化。

⑥前列腺增生症

该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肛门指检前列腺增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B超检查可见前列腺增大,可突入膀胱。

⑦前列腺癌

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肛门指检前列腺有硬结。前列腺穿刺活检可确诊。超声波检查可见腺体增大,边界回声不整齐或有缺损,内部光点不均匀,癌肿部位有较亮光点或光团。CT检查可见前列腺形态不对称,若肿瘤向包膜外浸润,可见精囊和膀胱后壁的组织间隙消失。CT可确定前列腺癌的浸润程度。

⑧急性前列腺炎

患者有寒战、高热、尿频、尿急、尿痛及终末血尿,伴有会阴部不适、沉重或坠痛,疼痛可涉及至骶后部。肛门指检前列腺肿大并有明显压痛。

⑨慢性附睾炎

有阴囊、睾丸、会阴不适感,没有尿道刺激症状。体检可发现附睾有结节。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⑩前列腺溢液

患者大便时或排尿终末有乳白色分泌液自尿道流出。前列腺液及分泌液检查正常,细菌培养为阴性。肛门指检前列腺正常,质地较软,无压痛。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

临床表现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基本相似,但肛门指检前列腺肿胀,质软,压痛不明显。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为阴性。

2.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前列腺位于膀胱和尿道的交接部位,一旦前列腺增生,就会压迫前列腺段的尿道,使之弯曲、伸长、变窄或裂隙状造成梗阻。

前列腺增生很少在50岁以前出现症状,如无尿道梗阻,可无症状,对健康也无不良影响。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随病情的加重而出现各种症状,常见的有:

①尿频

夜尿次数增多,是下尿路梗阻早期症状。膀胱三角区是代偿性肥厚最先发生的部分,又是膀胱最敏感区域,极少量的尿量即可刺激其而产生尿意感。尤其是夜尿频才引起注意,有时夜尿每晚3-10次不等。若感染或已有残余尿,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均会出现尿频。

②排尿困难

有尿急,但不能迅速排出,须等待几分钟,排尿不如以前通畅,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断断续续,尿后滴沥不尽,排尿时间延长及尿不尽感。

③尿失禁

有时尿液自行溢出,夜间熟睡时出现遗尿。这是因为逼尿肌收缩无力,膀胱残余尿量增加,使膀胱内压增高,有效容量减少,以致从肾脏排至膀胱的尿液仅数十毫升即达膀胱的最大容量,出现尿频或充盈性尿失禁,若膀胱颈或三角区炎症,则可出现尿急迫感或尿失禁。

④血尿

由于膀胱颈部受腺体压迫发生梗阻,且增生的腺体又包围着尿道,引起黏膜面血管扩张,甚至破裂而发生出血,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但这种血尿多是一过性的,若伴有血块形成与堵塞,排尿困难及尿潴留会更严重。

⑤急性尿潴留

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都出现过急性尿潴留,而且可发生在任何时候,常因受凉、饮酒、疲劳、忍尿、性交等因素而诱发,引起前列腺及膀胱颈部突然充血、水肿造成急性梗阻而不能自行排尿。

⑥感染

长期的膀胱颈部梗阻易造成急性尿路感染,使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如夜尿次数骤增,并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加重、尿色混浊、尿液腥臭等,有时会出现发热可引起前列腺炎、膀胱尿道炎、附睾炎、肾盂肾炎等。

⑦尿毒症

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梗阻而又未经合理治疗,继发肾积水,致晚期肾功能不全,出现食欲减退、氮质血症、贫血、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或意识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一系列全身性尿毒症症状。肾积水的发生通常是进行性的,而且无痛,因此部分患者对排尿异常毫无察觉,或以为是老年人的必然现象而不以为然,但病变却在悄悄地发展,直至出现尿毒症。

⑧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引起膀胱结石,出现排尿中断现象。少数患者出现性欲亢进,有的阴茎频频勃起,但无性的欲望;有的患者出现血精。由于排尿困难要增加腹压,又引起腹股沟疝、脱肛及内痔等。夜尿频繁可引起血压升高等症状。

(2)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①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前列腺增生最简便和最先察觉的检查方法,检查时注意前列腺大小、硬度、有无结节、粘连,精囊可否触及,直肠内有无肿物。一般根据前列腺长大程度和中央沟变浅程度,可将增生分为三度:

正常大小:前列腺似栗子大小。

I度增生:前列腺增大似鸡蛋。

II度增生:前列腺增大似鸭蛋。

III度增生:前列腺增大似鹅蛋。

肛门指检对前列腺大小的估计不够准确,不能触到突入膀胱的部分,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不能排除前列腺增生。

其他体征:膀胱充盈时下腹正中可见圆形隆起包块,有时可扪及或叩诊有中央浊音区,或有轻压痛。肾积水时可见上腹部包块,或腰部摸到肿块。

②B超

B超检查操作简便,不但可以测出增生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凸入膀胱的情况及膀胱内病变如肿瘤、结石或憩室等,而且比CT软组织分辨能力强,能清晰区分增生的内腺与受压变薄的外腺包膜,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检查途径主要有经直肠、经腹、经会阴三种途径,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直肠途径,可清楚地显示前列腺的声像图。经腹途径由于耻骨上探头,须经过膀胱在耻骨后才能探及前列腺,所以观察前列腺全貌及内部结构比较困难。但经腹途径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患者无不适的优点,而且充盈的膀胱又为其提供良好的声窗。经腹途径还可以测定残余尿量和了解有无肾积水存在。B超下可见腺体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前后径、左右径增加更为明显。矢状面扫描图像常见腺体突入膀胱。

③残余尿测定

在前列腺增生早期,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以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的残余尿全部排空。残余尿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如残余尿进行性增加,应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即时测定膀胱内的残余尿量。残余尿的测定有三种方法:

经腹B超测定:适合于大量残余尿的测定,对小量残余尿者不适用。其优点是患者无任何不适感,不引起尿路感染,可反复多次测定。残余尿容积V=4/3πR3,R为膀胱内残余尿之上下径和左右径的平均值(单位cm)。

导尿法:测定残余尿准确可靠,但给患者造成不适感,反复操作可引起尿路感染。若残余尿较多,应留置导尿管引流,有助于控制尿路感染和改善肾功能。正常人为0-10ml。

静脉尿路造影法: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后各摄片1张,观察残余尿,但不能定量,使用价值不大。

④尿流动力学检查

该项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确定梗阻的程度、前列腺部尿道及内外括约肌阻力、逼尿肌功能状态。根据测得的尿流率、逼尿肌压力、尿道压力曲线,以及括约肌肌电图等项数据,可分析前列腺综合征是因梗阻还是因激惹所致;可了解是否存在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功能受损和膀胱顺应性改变。

尿流动力学检查采用特别的尿流率计测定尿流率各项参数,即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排尿时间(T)、尿量(V)、2秒钟尿流率、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等,其中前四项为主要参数,而MFR又是最简便且比较可靠的参数。当尿量≥200ml时,MFR比较准确,此时MFR≤10ml/S提示下尿路有梗阻。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难以每次检查时的排尿量达到200ml以上,因而吴阶平等专家根据排尿时间与排尿关系密切、与排尿阻力成正比、MFR与排尿阻力成反比,提出相对排尿阻力(RVR)概念,即RVR=T/MFR。RVR正常值为49岁以下者≤1.6,50岁以上者≤2.2。

对于尿流率不正常者,可同时进行膀胱尿道测压。膀胱尿道测压能准确地反映是否梗阻、梗阻部位及膀胱功能。在最大尿流率时,如膀胱内压超过9.81kPa,不论MFR正常与否均应诊断为下尿路梗阻。

⑤X线检查

X线平片:可发现有无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结石等。

静脉尿路造影:可明确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引起的肾盂输尿管扩张以及肾功能情况,了解是否合并结石、有无肾和输尿管积水等。由于膀胱底受压变宽,输尿管开口部上升,而输尿管下段位置不变,故在静脉尿路造影片上膀胱区可见两侧输尿管间距增大,输尿管下段呈钩形弯曲,同时可见突入膀胱内的前列腺。若合并肾和输尿管积水,则多为双侧积水,程度不一样。

尿路造影:可显示后尿道延长变窄,膀胱底部有光滑的负性阴影。

前列腺造影:可确定前列腺的大小、密度及病变性质等。

⑥肾功能检查

对了解肾功能状态,提示膀胱残余尿和肾积水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尿潴留而影响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都可能升高。酚红排泄试验若下降缓慢或持平,提示可能膀胱残余尿或肾积水,若单位时间或2小时酚红排泄总量减少,表示肾功能损害。

⑦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了解尿道、前列腺、膀胱颈及膀胱的情况,但不应作为前列腺增生的常规检查。该项检查的目的是证实有无前列腺增生,了解增生情况及了解膀胱内并发症情况。

临床表现为下尿路梗阻,但直肠指检前列腺无明显增大,或出现肉眼血尿时,应进行尿道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可直接观察膀胱颈部,以判断前列腺哪叶增生及增生的程度,可以排外膀胱肿瘤、结石、膀胱憩室等,决定手术治疗方式。膀胱颈的形态随各叶增生的程度而改变,如两侧叶增生,颈部两侧受压,则正常凹面消失而呈“八”形;中叶增生,膀胱底部凹陷,平坦的颈部后缘会明显隆起。并可发现膀胱颈部改变,如输尿管间嵴肥厚、隆起,小梁及憩室的形成等,均为下尿路梗阻提供诊断依据。

另外,还可以发现尿道延长,正常时精阜距膀胱颈口约2cm,前列腺增生时可达5cm。

⑧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

前列腺增生患者应定期做该项检查,对选择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有一定帮助。

前列腺增生患者肾图改变与其病程、部位及程度有关,尤其是前列腺中叶增生显着者易造成较重梗阻,引起肾图改变。

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功能损害者,肾图主要表现有a、b段的变化。前列腺增生I度者,肾图a、b段多正常,c段下降延缓可出现在部分患者,c1/2≥8分钟;前列腺增生II度者,a、b段异常仅有部分患者,c段下降缓慢,c1/2在8-13分钟;前列腺增生III度者,a段多低于正常,肾功能损害者b段上升缓慢,tb比时间延长,峰形圆钝,c段下降缓慢,c1/2>分钟。部分患者肾图曲线呈现低水平延长曲线,这是因为长时间上尿路引流不畅所造成尿液反流而引起了肾功能损害。

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主要表现有以下4点:

前列腺明显肿大,在耻骨联合上2-3cm层面仍可见肿大的前列腺;

在T1加权像上呈长T1低信号影,在T2加权像上呈等或高信号影;

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周围组织形成一个低信号环,好似一个假囊,弥漫性增生也可以压迫周围组织,但不形成假囊征;

增生的前列腺可向前压迫并突入膀胱,在矢状面上轴面显影清楚。

⑩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以正常。出现尿路感染时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碱性尿。

血液检查

尿路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参考价值,主要表现血白细胞升高。合并尿毒症时尿素氮、肌酐值上升,血红蛋白下降。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对怀疑前列腺癌患者有鉴别诊断价值,但应在肛门指检挤压前列腺之前进行抽血检验。如已做肛门指检,应待48小时后再取血化验,防止假阳性。

CT检查

一般不需要做CT检查,必要时用于鉴别诊断。CT检查在耻骨联合上2cm可见到增大的前列腺,即可作出诊断。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该项检查是目前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不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而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可以同时存在。前列腺随年龄增大,体积增大,PSA也随之升高。PSA从前列腺上皮产生很少进入血液循环,只有在其结构紊乱时,PSA从腺泡进入基质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而不是前列腺癌特异抗原,为了区别这两种疾病,PSA有3个指标:

PSA密度(PSAD):如果PSAD>0.12ng/g,有癌的可能。

PSA速度(PSAV):每年PSAV>0.75ng/ml,常是前列腺癌。

PSA年龄特异值:PSA值和前列腺体积大小相关,而前列腺体积随年龄增大,所以各年龄组的PSA正常值是:

40-49岁:2.5ng/ml;50-59岁:3.5ng/ml;

60-69岁:4.5ng/ml;70-79岁:6.5ng/ml。

一般统计60岁以上应用上述正常值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但60岁以上的上述正常值可能使前列腺癌漏诊。

(3)诊断

①病史

凡50岁以上的男性有排尿困难症状,均应考虑前列腺增生的可能。老年病人有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肾功能不全时,虽无明显排尿困难,也应注意有无前列腺增生。

②临床表现

主要为膀胱梗阻和刺激症状。前者有排尿踌躇、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线无力、终末滴沥、排尿时间延长、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后者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等。

③体格检查

对每位患者均须做肛门指检和神经系统检查。

各项有关检查视病情进行。

(4)鉴别诊断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和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如膀胱颈挛缩、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肿瘤、尿道狭窄、前列腺囊肿、精囊增生等,应予鉴别。

①膀胱颈挛缩

即膀胱颈纤维化增生,继发于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为40-50岁。临床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同,肛门指检未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膀胱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②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为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膀胱尿道功能失调,其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该病常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原发病常为脊髓或周围神经外伤史、肿瘤、糖尿病、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神经管闭合不全、多发性硬化症等,以及药物损伤史,如长期使用降压、抗胆碱、抗组织胺药。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肌电图等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尿动力学检查则使诊断更加明确。

③膀胱肿瘤

虽然引起排尿困难或潴留,但3/4以上患者以血尿为第一症状,且多为无痛性血尿,少数为镜下血尿。膀胱镜、CT等检查能作出鉴别诊断。

④急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尿潴留

起病急,多发于青壮年,有寒战高热、会阴部坠胀疼痛等全身和局部症状,白细胞升高。肛门指检前列腺肿大、灼热、疼痛,有波动感。

⑤尿道狭窄

有骨盆、会阴部、尿道外伤及器械损伤尿道、淋病、尿路感染、包皮龟头炎等病史。症状为排尿不畅、排尿无力、尿流变细。尿道造影上显示狭窄段尿道僵直变细,即可鉴别。

⑥前列腺结核

前列腺因结核感染而肿大,可压迫前列腺尿道引起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有血精、精液减少、射精疼痛等症状,甚则形成阴囊或会阴部结核窦道。肛门指检前列腺呈结节状,表现不规则,质地较硬,轻度压痛。前列腺液结核杆菌检查可予以鉴别。

⑦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早期无症状,出现梗阻症状已非早期,梗阻症状逐渐加重。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肛门指检,可触及前列腺坚硬结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酸性磷酸酶升高。前列腺活检能明确诊断。

⑧前列腺肉瘤

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等膀胱颈部梗阻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亦见于青年。肉瘤迅速生长,很快充满前列腺内并突入膀胱。肛门指检前列腺高度增大,软如囊性,有时较硬。

⑨膀胱结石

通过X线腹部平片即可明确诊断,但排尿困难并非都是由膀胱结石引起,须仔细检查,排外其他梗阻原因。

⑩精阜增生

该病少见,病因不详。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可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诊断精囊增生最可靠的方法是尿道镜检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可显示后尿道充盈缺损。

前列腺囊囊肿

前列腺囊囊肿又称苗勒氏导管囊肿。如囊肿突出尿道和膀胱内,可由内窥镜电切囊壁以充分引流。

前列腺纤维化

前列腺萎缩硬化或膀胱颈部硬化,在病理上都属慢性纤维化。膀胱镜检可以加以区别。

3.前列腺结石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①发病年龄:

多在40岁以上,以50-60岁之间最多见。

②症状:

前列腺结石本身无特殊症状,所以有“静石”之称。往往在肛门指检或其他疾病时行X线、B超检查时发现。当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时可有腰骶部、会阴部、阴茎部及肛门疼痛,尿道口有分泌物。

并发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时,出现排尿困难、尿线无力、尿滴沥等。

出现前列腺脓肿时,会阴部与直肠深部疼痛,排便时加重,体温升高,尿潴留等。

有些病例会出现终末血尿、性功能紊乱等。小的结石有时会自行排出,或在前列腺按摩时排出小结石。

(2)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①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有较高的诊断率。70%患者前列腺增大、变硬,可活动,边界清楚。结石小时触不到结石;结石大或多时有摩擦感或触及硬性的结石块。18%-20%的前列腺表面可触及结节。

②X线检查

本病X线检查常能确诊,即使无症状的前列腺结石也能借助X线得到诊断。X线摄片可观察前列腺结石数量、大小、形态。结石位于耻骨联合上下,中线两旁1-3cm范围。

③B超检查

可见前列腺内强回声光点或光团,伴有声影或无声影,多位于内外膜交界处及外侧缘,较少发现于内腺中,可分成散在小结石型、弧形强光型及单个大结石型三种类型。

④膀胱镜检查

可见前列腺尿道肿块,有时内窥镜通过前列腺部尿道时有摩擦感,若在此时同时做肛门指检可有结石的噼啦声,小结石可突入尿道并引起梗阻。

⑤前列腺液检查

可见红细胞或少量白细胞,若有慢性前列腺炎,白细胞≥10个,或见成堆状。

(3)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前列腺尿道结石、前列腺癌鉴别。

①前列腺尿道结石

由于泌尿系结石停滞于前列腺尿道,又称为前列腺假性结石,通过尿道镜检查可以发现,并可和突出于尿道的前列腺真性结石区别开来。

②前列腺癌

B超检查为不规则团块状回声,通过X线检查可鉴别。

4.前列腺—精囊结核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该病发病年龄多见于20-40岁,有泌尿系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原发结核病灶病史。

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伴有会阴部不适或轻微直肠部疼痛。

病变发展可出现下列症状:

①血精

前列腺组织或精囊黏膜结核杆菌破坏出现血精,精液呈粉红色,严重时精液完全呈血性。

②精液量减少

前列腺与精囊因结核破坏而分泌量减少,导致精液量减少。

③射精疼痛

由于前列腺导管阻塞,特别是射精管开口部位的阻塞引起射精疼痛。

④尿路刺激症状

若结核感染影响膀胱、尿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混浊、排尿痛或终末血尿。

⑤排尿困难

前列腺及精囊因结核感染而肿大,可压迫前列腺尿道出现排尿困难,严重时致尿潴留。

⑥形成窦道

前列腺结核形成的冷脓肿可向会阴部或阴囊溃破,形成结核性窦道,排出黄绿色脓液,经久不愈。

⑦性功能障碍

患者会出现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痛性异常勃起等性功能障碍。

⑧全身结核毒血症状

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乏力等。

(2)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①肛门指检

早期表现为前列腺增大,质地偏硬,表面欠光滑及轻压痛。严重病例前列腺纤维化变硬或存在不规则结节,有时可扪及精囊下极变硬或存在结节。如果前列腺、精囊结核向周围溃破会在会阴部发现窦道。伴有附睾受结核病累及时,附睾肿大变硬,阴囊内可扪及结节,输精管呈串珠样改变。

②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或精液镜检可见红、白细胞。

尿液检查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

前列腺液或精液涂片可发现抗酸杆菌;尿液中也可找到抗酸杆菌;前列腺液、精液均可能培养出抗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可能扩增检查出前列腺液、精液中的抗酸杆菌。

血沉可增高,血清中可检测出特异性抗结核抗体(PPD-IgG)。

结核抗体快速诊断的特异性为83.5%-100%。常用的抗原物质有三种:结核杆菌蛋白如OT、PPD;粮抗原;菌体和壁细胞抗原。检测结核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好。运用末梢血快速测定结核抗体,简便易行,容易被受检者接受。

③X线检查

平片可见前列腺后尿道区钙化影。造影可显示前列腺尿道部狭窄、僵硬,管壁不规则,膀胱颈挛缩,还可见空洞和窦道。如果输精管无梗阻,输精管造影可显示其串珠样变,进入精囊可显示其失去正常形态。

④B超检查

前列腺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有脓肿或空洞时可有边界不整齐的透声区和内部低回声区。

⑤尿道镜检查

可见到前列腺管口扩张和结核结节。急性期前列腺部尿道充血,易出血,精阜肥大,有时可见溃疡形成。慢性期尿道形成皱褶、疤痕,甚至挛缩。精阜以上前列腺尿道扩大,前列腺部尿道呈小梁状改变等。

⑥前列腺活组织检查

经会阴部或直肠取前列腺活组织检查镜下可见多个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及巨细胞浸润,前列腺细胞、导管上皮细胞遭破坏、消失。

(3)鉴别诊断

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可出现大小不等结节,质地变硬,但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尿道常有乳白色分泌物滴出。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大于10个或成堆。尿液、精液或前列腺液涂片培养查结核杆菌呈阴性。

②前列腺结石

无感染的前列腺结石多无症状,如有炎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肛门指诊可扪及结石或结石摩擦感。X线平片发现耻骨联合区前列腺部位致密结石影。B超检查前列腺内强光团伴声影。尿道镜检查有时可见结石凸入。

③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该病为淤积在前列腺间质内的精液、前列腺液或细菌产物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或异物反应,导致前列腺组织损伤、坏死,发生肉芽肿性改变,形成结节。出现尿频、尿痛、血精、射精疼痛、会阴部或腰骶部疼痛等症状,但多发生于老年人,前列腺结节生长较快,肿大明显,呈山峰样突起,质硬不一致,有弹性,可迅速出现尿梗阻症状而发生尿潴留。

④前列腺癌

早期无症状,晚期出现尿路梗阻。肛门指检前列腺表现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如石。血清酸性磷酸酶多升高,精液或前列腺脱落细胞可发现癌细胞。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5.前列腺癌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由于前列腺癌多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区,故早期前列腺癌常无症状,当肿瘤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则出现症状。

①膀胱颈梗阻症状

当肿瘤增大至阻塞尿道时,患者可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症状,表现为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急、尿流中断、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

②局部扩散症状

当肿瘤累及周围神经时,会出现会阴部疼痛;如进一步扩散,疼痛可沿坐骨神经放射;直肠受累可表现为排尿困难或结肠梗阻;如沿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可压迫输尿管,局部扩散至输尿口而引起肾积水,出现腰痛、肾功能受损,双侧受损可致肾衰。当肿瘤病变广泛浸润尿道时会出现尿失禁。

③转移症状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任何部位的骨骼均可被侵犯,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盆骨、腰椎、股骨,其次是肋骨、胸椎及颅骨等。表现为持续性骨痛,静卧时更明显,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或截瘫。

内脏转移可出现肝脏肿大、呼吸困难、咯血。脑转移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其他有皮下转移性结节,髂窝淋巴结肿大压迫髂静脉出现下肢水肿,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输尿管或局部病变浸润输尿管口,引起一侧或两侧输尿管梗阻,出现腰痛,甚至肾功能受损,少尿、无尿。晚期患者全身情况恶化,食欲缺乏、消瘦、乏力、贫血,出现恶病质。

(2)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①肛门指检

这是首要的诊断步骤,检查时要注意前列腺大小、外形、有无不规则结节,肿块的大小、硬度、扩展范围及精囊情况。前列腺早期常无症状,大多数在常规体检时触到前列腺结节才被发现。原发于移行带的肿瘤在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触及。肿瘤常硬如木石,但差异很大,浸润广泛,发生间变的病灶可能较欠。与前列腺伴发的前列腺癌肛门指检时有时不易分清。

②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

PSA是目前前列腺肿瘤最敏感的指标,可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及预后。血清正常值为0-4ng/ml。PSA值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但是PSA不是前列腺癌特异抗原,因此在PSA升高时须配合影像学和活检才能确诊。

PSA值对判断肿瘤的范围,PSA<在10ng/ml时,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也极少有骨转移。PSA≤20ng/ml仅有0.8%有骨移转,PSA>40ng/ml时约63%有淋巴结转移。

PSA值也是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应降到0或0.2-0.6ng/ml,半衰期3天,如未下降应怀疑有残余肿瘤,随访术后患者PSA如有升高,说明有复发和恶化。

③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测定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磷酸水解酶,前列腺癌细胞亦能分泌。由于癌肿阻塞腺管及向远处转移,致使PAP无法排出而直接渗入血液,因此,ACP升高。多见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但也有20%-25%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ACP正常。ACP参考值0-6.0U/L,则可以明确诊断前列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按摩术后,由于PAP因按摩进入血液,ACP可一过性升高,因此在测定ACP前24小时内,禁止前列腺按摩。

④骨髓酸性磷酸酶测定

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骨髓内酸性磷酸酶含量会上升,尤其对晚期前列腺癌有诊断价值。

⑤血浆锌测定

血浆锌水平测定有助于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鉴别。患前列腺癌时血浆锌水平明显下降,而患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则增高。若血浆锌水平>18.4μmol/L,可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

⑥尿内多胺物质测定

前列腺癌细胞由于代谢旺盛,使一些多胺物质在尿中含量增加,如腐胺、精胺、精素等。

⑦前列腺液同族乳脱氢酶(LDH)谱分析

正常前列腺液中LDH-I型酶占主要地位。患前列腺癌时,前列腺液中LDH-V型占优势,且LDH-V/LDH-I比例>3。前列腺液同族LDH谱分析可用于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症的鉴别。

⑧前列腺液或精液细胞学检查

癌细胞的发现,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但对前列腺癌患者一般不主张前列腺按摩。

⑨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

经直肠或会阴穿刺获取活体组织检查,对患者影响小,操作简便,诊断率高。

⑩B超检查

经直肠B超对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有限,可发现癌结节。前列腺包膜反射不连续、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左右对比多不对称。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外周带与增生腺体的分界。可显示肿瘤的三维图像,并可测量肿瘤的体积。故B超成为选择治疗方案、观察疗效、术后随访的主要手段。

B超检查比较经济、方便,但容易出现假阳性,也不能检查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必要时可做CT、MBI检查。

X线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晚期前列腺癌迁延膀胱、压迫输尿管积水,以及双侧肾功能情况。当发生骨转移时,可从X线平片上发现成骨性、溶骨性或混合性三种病变,以成骨性多见。尿路造影可早期发现膀胱颈部及尿路转移。

CT检查

CT可以发现前列腺内占位性病变,其主要用途是检查前列腺的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助于分期。CT对淋巴结的检查敏感性为50%-70%,特异性为86%-100%,准确性为83%-92%。CT对前列腺癌的包膜穿透和精囊侵入的诊断不如B超。

磁共振检查

MRI可获得清晰的软组织影,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以重叠,分期敏感性为75%-87%,特异性为88%-90%,准确性为83%-89%。MRI分期优于B超。

放射免疫显像检查

可显示前列腺癌及转移癌病灶,还可检出盆腔淋巴结及骨转移灶。

同位素全身骨扫描检查

该检查对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已肯定,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宜用于瘤级高,PSA>10μg/ml或怀疑有癌转移者。

(3)前列腺癌的分期及预后

①Wnitmore-Jewett分期

A期:不能触及肿物,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时或筛选时发现。A1为局灶癌;A2为弥漫癌。

B期:肛门指诊触及肿块。B1结节≤1.5cm或≤2.5%一叶;B2结节>1.5cm。

C期:肿瘤穿出前列腺包膜。C1包膜外小肿瘤;C2肿瘤侵及膀胱颈或精囊。

D期;转移。D1骨盆淋巴结转移;D2骨、远处淋巴、器官、软组织转移;D3内分泌治疗无反应。

②TNM分期

T0未触及肿物。T0a肿瘤≤3HP或穿刺一叶;T0b肿瘤>3HP或双侧穿刺。

T1可触及肿瘤结节。T1a肿瘤1cm;T1b肿瘤>1cm;T1c两侧叶均有。

T2肿瘤侵犯包膜,未穿破。

T3肿瘤穿破包膜±精囊。

T4肿瘤固定,侵及周围组织。

N淋巴转移。N1单一侧;N2多个和/或两侧;N3团块;N4广泛。

M远处转移。

③预后

前列腺癌预后不良,一般A、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C期患者的5年生生存率为50%;D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5%;转移癌不管何种治疗,80%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在同一期内,细胞分化好的预后较好。

(4)诊断

排尿不畅,尿频,尿流变细变慢,重者出现尿潴留。

部分患者在梗阻出现前表现为尿失禁,为肿瘤早期侵及尿道外括约肌所致。

部分患者早期出现远处转移如骨、肺等。

肛门指检可触及前列腺硬结,硬而固定,边缘不清。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有转移者65.5%的患者升高,无转移者仅20%患者升高。

骨骼X线检查常有骨盆腰椎的肿瘤转移征象(密度增高的阴影)。

活组织检查,经直肠或会阴部穿刺活检成功率可达80%。

具备第1-4项诊断,兼有第5-7项之一者可诊断。

(5)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早期无症状,肛门指检可触及硬性结节。随着病情进展,主要出现排尿梗阻症状,肛门指检前列腺坚硬如石,高低不平。临床须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结节、慢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纤维结节及前列腺增生症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