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15051700000041

第41章 附录二 外部的力量:外国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村民选举(1)

一、前言

研究民主转型与民主化目前有多种的研究取向。

例如,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取向特别强调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关系,这种取向与行动者或精英的研究取向不同。再比如,有些强调民主化的国内因素,而另一些学者关注民主化过程中的国际因素。Di Palma认为,区域的或全球性的民主强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当然,国内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公民社会和政治精英对推进某国的民主化进程极为重要。不过,尽管在民主化进展中内部的因素通常为主要的,但外部的某些因素可以起到前者不能达到的作用。中国的乡村民主化情况也是如此。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外在的力量对中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力不如其他国家如东欧的变迁那么大。本文主要讨论国外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村民选举中所扮演的角色。

已有了一些学者注意到外在因素与中国村民选举的关系。在“中国国内对村民自治的讨论”一文的开头,Daniel Kelliher写道“西方对中国农村民主前景之兴趣正日趋增加”。他指出,新闻工作者、外交官和国际基金组织留意着中国村民选举,并提出种种建议和提供经济资助。史天健认为,外在的力量如西方的基金会、学术界、政治家和新闻记者“参与了有关是否和如何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各阶段之争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提出批评和提供建议。Kevin J·O'Brien和李连江也分析了国际力量对中国村民选举的支持。

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关系在学术界已有了相当多的讨论和研究了,而有关中国的公民社会包括NGO的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例如,Gordon White和Larry Diamond俩总结了公民社会的几种民主功能。在“当代中国新生的公民社会之形成”一文中,何包钢具体分析了中国政府与天则——一个国内的NGO在村民选举与村民自治上进行合作。他分析道,基于中国政治的现状,政府还没有建立起与完全自治的组织的直接合作,但有着广阔的合作余地。不过,这些研究有两个明显的不足。第一,有关的研究作品对中国国内与外国的NGO关注不多;第二,这些研究没有具体探讨国外的NGO在中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更没有涉及国外NGO与中国民主化的关系。正如Becky Shelley所说的,“尽管对中国村民自治发展有了不少研究,但很少涉及国际NGO其中参与的活动”。她的研究力求弥补这种不足,她从全球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国际NGO与中国村民选举的关系。基于对美国三个NGO的研究,Becky Shelley将NGO参与中国乡村民主的过程称之为“政治全球化”。然而,她的文章,一方面,没有分析这些NGO所采用的策略和目标,而策略选择是否得当会很大程度影响它们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缺乏对这些活动的具体描述与分析。本文力图弥补这两个不足。

外国NGO在1990年中前期已开始介入中国村民选举与村民自治活动了。在这些NGO中,最为主要的是卡特中心、美国共和研究所(简称IRI)和福特基金会。这篇文章主要讨论IRI和Carter Center的活动。卡特中心的角色尤为特殊。一方面,它有丰富的观摩选举的经验,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另一方面,卡特中心的创始者卡特在其任美国总统期间与中国建立了邦交关系,并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篇文章的中心问题是:国外NGO与其在中国的合作者在推进中国村民选举与村民自治方面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是如何取得的?IRI和Carter Center抱着何种民主理念?文章也将具体描述它们在村民选举中的各项活动。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文献法,阅读相关的文件与报告。第二,访谈了民政部、福建省民政厅和浙江省民政厅等有关官员。

附录二 外部的力量:外国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村民选举(2)

二、作为国际上民主

推动者的外国NGO Di Palma指出,民主转型离不开国际的因素,其中的一个理由在于国际因素的确影响到国内的行为。在他看来,国际因素以多种形式发生作用,有两个因素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国外的机构、组织向专制国家或新生的民主国家推销民主;二是国际观念和民主转型的成功事例间接地影响某些国家和区域。自1980年以来,国际社会如外国政府、NGO和政府间组织在推进民主转型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加。

今天,国际因素包括国际NGO对民主转型与巩固的贡献和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不过,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外在的组织,尤其是那些以西方为基地的国际社会热心于支持其他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保卫民主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权的最好方式与手段。正如卡特中心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项目部前主任Robert A·Pastor所说的,“世界和平和对人权的尊重要求民主的拓展和维持”。

作为外来者,不同的组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推进民主进程中每个组织自有其长处。Robert A·Pastor认为,“非政府组织在如何教导地方人士民主技术、提供设施和协调选举规则方面扮演关键性的角色”,而这些却是外国政府很少能够做到的。

国际NGO启动了不少项目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并稳定民主政体。其中有些措施用于非民主的国家以支持和推进那些国家的民主化。首先,选举观察。这方面得到充分的关注,卡特中心对此有丰富的经验。其次,鼓励与支持国内的合作者为民主制度与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建立网络组织。第四,提供资金、信息和专家,帮助起草、设计项目和发展战略。

然而,人们是如何评价外国NGO的作用的?这些NGO怎样和为什么能够达到它们所设定的目标?本文以交互理论或者内因外因关系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这种理论认为,内因是社会变化的根本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中国的村民选举来说,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下,内在的因素是促使农村实行民主选举的基本驱动力,而外在的因素如外国NGO只有通过中国各级政府组织方能对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起作用。不过,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随着国与国之间沟通与互动的日趋频繁,一个国家的变迁与发展会越来越受外部的因素、力量的影响。中国的村民选举同样明了在全球日趋民主化的时代里内部的力量、行动者与外部的力量、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