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与艺术
15050700000003

第3章 培养纯正的趣味——读朱光潜《无言之美》

这是一本2005年出版、买来一直未读的老书,但今日读来,仍觉舒服。

多数的篇幅选自《谈美》《谈文学》《谈修养》《我与文学及其他》和《朱光潜全集》,除了《朱光潜全集》,前四本我都读过,再次邂逅,感觉依然新鲜。甚至颠覆了我书不读两遍的恶习——这一次它给我的体验不但是特别的,而且是丰富的。

距上次读朱光潜怎么也有好几年了吧?当一个人穿越了时间,他的兴趣品味、思想境界是否已然发生了不为人所知的变化?以前不能接受的,或许能够接受并能玩味一二了;以前接受并且喜欢的,或许视野又更变得开阔和宏大了。这就是朱光潜老人所说的“进益”吗?

朱光潜老人说:“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趣味好比开拓疆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他举了自己第一次读外国诗《古舟子咏》先是不堪忍受、待发现它的一点“可爱”之后又见自己当初“愚昧”的例子,“这一点觉悟对于我便是一层进益”。进而他又举了诗歌的例子:“对于中国诗我也经历了同样的变迁。最初我由爱好唐诗而看轻宋诗,后来我又由爱好魏晋诗而看轻唐诗。现在觉得各朝诗都各有特点,我们不能以衡量魏晋诗的标准去衡量唐诗和宋诗。它们代表几种不同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这让我想起自己对于话剧和国画的态度。对于话剧,我起初的印象就是“假”和“矫揉造作”,以及因其“假”和“矫揉造作”而使我产生的反感与隔阂,故而那时对于话剧是排斥和拒绝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逐渐地也能接受话剧了,对它不再排斥和拒绝,而是能抛开那些“假”和“造作”,专注于里面的“艺术美”了。就像以前我不怎么喜欢国画,看国画是一样的云里雾里没有感觉,不知为何,现在也渐能接受和喜欢了。原来人生是流动的啊!我们的趣味也在随之变化。同样的道理,或许也可以解释今天再读朱老的文字,为何又比从前有了更多的感触与收获。

而朱光潜,仍是很合我口味的那一位老人。最早接触是1998年读他的《谈美》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份舒适和信任是刹那间产生的。

在这本书里,他以一贯的亲切通俗,通过文学、绘画、诗歌、雕塑以及音乐等等这些我热爱的媒介谈美,文字的本身便蕴含了美妙的节律。最为难得的是,字字入心,读来真是享受。

特殊的心境之下,首篇的《无言之美》给我的印象是震撼的,“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不仅文学美术,也不仅伦理哲学教育宗教,人与人有时不也如此么?彼时我告诫自己:循着艺术的“节制”之美,生活中,少说,再少说。尽管,那说出来的,也未必不恳切,未必不热烈。

这一次阅读,我被他深刻的见解、平和的态度以及开放的胸怀打动着,自是收获了很多——不不,还不仅仅是收获,除此之外还有愉悦,有了这一层,才使我周末的时光变得如此美妙、柔软和自得。那些精彩的辞章,我可以抄录几段么?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这对当今出本书就自称“作家”乃至“著名作家”、文字竖排就自称“诗人”乃至“著名诗人”、画几幅画就自称“画家”乃至“著名画家”的人是极大的讽刺。)

“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

“文艺应自由,意思是说它能自主,不是一种奴隶的活动。”

“我反对拿文艺作宣传的工具或是逢迎谄媚的工具。文艺自有它的表现人生和怡情养性的功用,丢掉这自家园地而替哲学宗教或政治做喇叭或应声虫,是无异于丢掉主子不做而甘心做奴隶。损人利己是人类普遍的劣根性,宗教家和政治家之流要威迫利诱文艺家做他们的奴隶,或属情理之常;而文艺家自己却大声嚷着:‘文艺本来只配做宗教、道德和政治的奴隶;做奴隶就是文艺的神圣的义务!’这就未免奴颜婢膝而恬不知耻了。”

“技巧的进步和艺术的进步是两回事。”

“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

“生命永不会复演,艺术的境界也就永不会复演。”

“文艺标准是修养出来的纯正的趣味。”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总会有末日。到了生命的末日,我们自无容顾虑到诗是否还存在。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

“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

“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

“音乐达到了艺术的最高理想。”

“我们必须普及音乐教育,尤其是要把国乐本身大加一番整理洗刷。”

“哲学家的观照以真为对象,艺术家的观照以美为对象……观照到了极境,真也就是美,美也就是真。”

“人性不只是一样,理想不只是一个,才见得这世界的恢弘和人生的丰富。”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

“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和豁达之胜。”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

不再举了,共鸣的地方太多,太多。(《无言之美》,朱光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次)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