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多姿气象
15046900000003

第3章 发生在昨天的重大气象灾害(1)

所谓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造成的灾害,如寒潮、大风、干旱、暴雨、冰雹、龙卷风、台风等。许多气象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气象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如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气象灾害不仅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而且还危及人类生命。发生在昨天的严重气象灾害,令人触目惊心:1975年8月发生在中国河南的特大暴雨,使河南省29个县(市)、1100万人受灾,超过23万人死亡,给河南灾区人民留下了永远的伤痛;2005年8月下旬,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新奥尔良市,百万人被迫撤离飓风可能抵达的地区,密西西比州哈瑞森县共80人丧生,整个密西西比州的死亡人数至少为218人!

1.1洒向人间都是怨的特大暴雨

同一地区24小时内降雨大于等于250毫米的雨称为特大暴雨。特大暴雨属于小概率事件,发生后会引起诸多灾难性问题。

1.1.1震惊世界的河南“75·8”特大暴雨

1975年8月4~8日,“7503”号台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变成台风低气压,深入河南境内。8月5~7日,河南许昌南部、南阳东部和信阳以北地区连降特大暴雨。8月7日,泌阳林庄降雨1005.4毫米,泌阳老君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到189.5毫米。4天雨量超过500毫米的有西平、上蔡、平舆、汝南、舞阳等5县,5天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有泌阳和方城两县。汝河、沙河、颍河、唐河和白河流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日雨量创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纪录,世界纪录中也很罕见。

京广铁路遂平段被冲毁

1发生在昨天的重大气象灾害

8月8日01时,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漫溢垮坝,6亿多立方米洪水、17米高的洪峰咆哮而下,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米3/秒,6小时向下游倾泻7.01亿立方米洪水。受灾最严重的驻马店地区,20小时内淮河上游6座大、中型水库相继垮坝,洪水倒海翻江,数百万人浸泡在洪水之中,有人中毒,有人患病,有人饿死。同期竹沟中型水库垮坝,薄山水库漫溢,石漫滩、田岗水库垮坝,共有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

洪水过后,汝河大桥前前后后堆满了尸体,有的被洪峰携带撞死在桥墩前,有的被吸进桥洞里窒息而死,尸首大多残缺不全,惨状令人目不忍睹。京广铁路铁轨被洪水冲得扭曲变形,宛如麻花。

河南省有29个县市、1100万人受灾,超过23万人死亡;113万亩农田被淹,其中73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倒塌房屋596万间;京广线被冲毁102千米,中断行车18天,影响运输48天。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8月9~22日,按照国家的部署,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北京、湖北、河北、山西、武汉、广州等军区,以及全国198个医疗部门,派出3000多名医务工作者抵达灾区,投入到一场并不比抗洪抢险轻松的防疫工作之中。9月1~6日,空军连续出动飞机248架次,喷洒可湿性“六六六”粉248吨,覆盖了宿鸭湖以西25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有效地遏止了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疟疾、流行性乙脑、钩体病的滋生蔓延。

中央慰问团报请国务院批准,迅速往灾区调运粮食、炊具、医药和搭建简易房屋的席子等;铁道兵开赴漯河和驻马店之间,紧急抢修被洪水冲坏的京广铁路及公路和电信线路;郑州、洛阳、开封、信阳、武汉等地全民动员,日夜赶制大饼和馒头;全国各地自天上、地上、水中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从大型拖拉机、载重汽车、发电机组,到锅碗瓢勺、针头线脑,组成了一幅幅“暴雨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画面。

1.1.2河北省獐特大暴雨

1963年8月上旬,华北地区上空出现的稳定低压槽与北上的低涡相遇后势力增强,携带大量水汽的西南及东南气流至太行山被地形抬升,在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的邢台内丘县獐獏公社等地形成了一场特大的、史称“63·8”暴雨的大洪灾。从8月1日起,大暴雨连降7天,过程总雨量达2050毫米,其中3天最大雨量1560毫米,24小时最大雨量950毫米。暴雨强度之大、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创中国当时的实测降水量最高记录。这次大暴雨,比河南驻马店“75·8”大暴雨影响范围更大,以獐獏为中心的暴雨区过程总雨量超过1000毫米,面积达5430平方千米,致使海河流域南部各河洪水泛滥,导致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

1.1.3内蒙古毛乌素特大暴雨

1977年8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地区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出现了当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据调查,从8月1日8时到2日8时,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500毫米以上降水区约900平方千米,最大降水中心在乌审旗什拉淖海。据当地对防雹桶内积水深度估计,24小时雨量可达1050毫米。如果根据哈图才当坛子内积水深度估计,雨量还要大得多。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沙漠地区最大的暴雨。

1.1.4长江流域特大暴雨

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最著名的大水年份是1931年、1954年、1980年和1998年。

1931年7月,本该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结束的梅雨天气,却持续到7月下旬,暴雨影响区月雨量偏多400毫米,为往年的三四倍,导致290个县、841万平方千米土地被淹。淮河流域,洪水闯入蚌埠市,越过淮河大堤,漫过津浦铁路,向东直泻江苏,再突破运河堤防,横扫里下河地区。长江流域沿岸城市包括南京在内,全都浸泡在洪水里,武汉市积水4个月不能排出。据统计,全国受灾人口达8000万,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6,灾民死亡约100万。

1954年夏季,长江流域从5月底就提前进入雨季,一直持续到7月底,比往年延长一个月。汛期总雨量800~1300毫米,湖北、赣北、皖南甚至超过2000毫米。洪水之猛,范围之大,时间之长,都超过了当地1931年的大洪灾。武汉最高水位达29.73米,比1931年高2.79米。

1980年的长江流域大暴雨类似于1954年,总雨量500~900毫米,个别地区达1600~2000毫米。这次暴雨总雨量虽小于1954年,但雨季结束时间晚了一个月。8月13日至9月初,长江中下游及各干流水位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汉口8月和9月长江最高水位分别达27.69米和27.76米,仅低于1954年和1931年,居1865年以来特大暴雨洪水第三位。

1998年中国的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洪水之后的又一次全流域的大洪水,水位高且持续时间长,异常降水是形成洪水的直接原因。降水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强厄尔尼诺事件使大气环流异常,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暖湿空气与南下冷空气频繁在长江流域交汇,致使长江流域大部频繁降大雨;同时,中尺度强对流云团频繁发生导致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连续出现。这场历史罕见的洪水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1.5淮河流域特大暴雨

2007年6月29日至7月26日,淮河流域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区域平均降水量达465.6毫米。大暴雨造成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境内的王家坝出现4次洪峰,超警时间累计达26天,先后启用10个行蓄(滞)洪区分洪。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共有292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56.1亿元。

1.1.6台湾特大暴雨

1967年10月17~19日,台湾省新寮受台风影响,出现中国气象水文观测中最大的暴雨。17日8时至18日8时,24小时最大降水量为1672毫米(3天总雨量2749毫米),仅低于印度洋中留尼汪岛赛路斯出现的1870毫米的日雨量记录(3天总雨量3240毫米)。

1.2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滚滚寒流

2008年1月,中国发生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1月12日,来自西北、东北方向的冷空气和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气流向中国南方大部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逼近,在第一场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之时,又形成第二次暴雪。18日开始,又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向东推进,形成了1月25日至2月2日间的第三次、第四次暴雪,第三次降雪是这次低温雨雪灾害天气的转折点。1月中旬开始的恶劣天气持续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长的一次。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均不同程度受地到影响。

低温、雨雪、冰冻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湖南郴州南部古镇白石渡倒塌的电塔下方,是京广电气化铁路的输电接触网,10万伏的高压线搭在2.5万伏的铁路输电线上,铁路运输供电瞬间中断。气象灾害造成的铁路大拥堵由此开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仅京广线上就有136列客车晚点,多班列车取消,近10万名旅客在长沙火车站滞留等候。1月26日,广州火车站滞留旅客超过10万;27日,达到15万,5万多名旅客办理退票;28日,已经逼近60万。1月30日,整个广州地区的滞留旅客已经接近80万。2月3日,广州火车站仍有近100万旅客等待出发。上海市停止长途班车售票,春运受阻。上海两大机场近千个航班延误,广州民航系统千余架次的航班被迫取消,中南、西南、华东部分机场间歇性关闭。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湖南路段路面被冰封盖,滞留在湖南路段的车辆高达1万辆,受阻车龙最长时达90千米,滞留人员上万。京广线、京九线以及17个受灾省份的高速公路也不同程度地中断或关闭。由于时逢春运,大量旅客滞留途中。

在寒冷及恶劣天气影响下,煤炭运输受阻,能源供应紧张,部分发电机组被迫停产,大量线塔因覆冰太厚,不堪重负而倒塌,电力受损,导致17个省不少地区用电中断,部分地区供电系统瘫痪。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这次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还使中国南方各省的农业、林业等蒙受巨大损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农作物受灾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绝收170平方千米;森林受损面积1733平方千米;倒塌房屋35.4万间。由于冰层太厚,重量几十倍于树枝本身,负重太大,森林成片成片地倒下。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态造成浩劫,台湾海峡大量鱼群暴毙,183种鱼类受害,沿岸鱼尸积如小丘,海底遍布鱼尸。受海水变冷的影响,广东省及香港的养鱼户养殖的鱼大量死亡。

1.3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约40分钟。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沿河房屋被冲毁。此外,泥石流还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深夜突袭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甘肃省舟曲县大量房屋严重损坏,人员重大伤亡。毁坏房屋307户,5508间。县城主街道泥石流堆积达两米,2/3的区域被水淹没,街道浸泡在洪水中。灾害还导致甘肃省舟曲县超过2/3的区域供电全部中断,通信基站也受损严重,部分没有受损的基站供电中断,靠蓄电池供电传输信号。

8月11日夜晚,舟曲境内普降大雨,再次引发山洪泥石流,45000余立方米泥石流致使舟曲的生命线——两河口至舟曲公路南峪大滑坡,交通完全中断。白龙江水在梨坝子村的交汇地带形成一个新的堰塞湖,水位比平时高3米。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是大自然的报复。舟曲境内过去一直森林茂密,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2.65万亩,加上其他乱砍滥伐,全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由于森林遭受到掠夺性破坏,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舟曲县城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风化严重。持续的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部分山体、岩石裂缝,雨水进入缝隙后,导致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