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多姿气象
15046900000002

第2章 引言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频繁且严重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且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上升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台风、冰雹、低温冻害、雪灾等。由于旱灾的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影响远,因此旱灾是中国气象灾害中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类灾害;而暴雨洪涝灾害是仅次于旱灾的气象灾害。除干旱、暴雨洪涝以及热带气旋导致的台风是中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中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灾害种类外,雷击、沙尘暴、霜冻、冰雹、雾灾等在中国也是经常发生的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

为防御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新中国的气象工作者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他们始终把准确作为发展气象事业的核心,把及时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灵魂,把创新作为发展气象事业的精髓,把奉献作为新中国气象人的基本品质,而且这种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精神,与时俱进,代代传承。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气象人就开始了数值预报模式及相关算法的研究,并建立了试验预报系统,成为数值天气预报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

20世纪70年代,气象工作者先后两次尝试两层模式、简单的北半球正压、三层原始方程模式的开发和试验,仅仅因受历史条件及通信能力和计算机资源的限制,未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经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日臻完善,并建立了完善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截至2010年,中期预报模式、区域预报模式已由中国自行研究,台风路径预报模式、海浪预报模式、环境预报模式、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等也相继投入业务运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开展全球、有限区和中小尺度数值模式预报的主要国家之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各种现代化气象仪器投入使用,全国地面气象通信宽带网络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国气象单位之间实现了任意点到点之间的通信。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大量气象信息,推动了气象业务和科研的发展,提高了预报质量,而且实现了中国气象频道音、视频天气预报节目实时播放,使各种气象服务产品更加快捷及时并且全天候地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