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
15040500000012

第12章 把成绩放一边,先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1)

1.妈妈的“一千零一夜”

妈妈会讲故事,就不用再反反复复向孩子灌输道理。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故事的养分,慢慢和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形成替代。这样,妈妈不用说教,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枯燥乏味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要么为了耳根清净敷衍父母,效果微乎其微,要么直接表示他的反感,不但没把道理听进去,甚至跟父母对着干。但是,如果父母可以换一种形式,让孩子自己去领悟道理,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这样,父母不用天天苦口婆心了,孩子也不用遭受疲劳式轰炸。这个办法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一个好故事就是一次教育。

为何故事有这种魔力呢?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故事永远比道理生动有趣得多,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另外,故事都是在讲别人的事,孩子不会感到自己正在被教育。

从辰辰会开口说话起,我就开始给他讲故事了。对于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来说,也许他根本不知道妈妈在给他讲什么,但是我相信他能感受到妈妈在用爱跟他交流。那时候,故事对于我们而言,仅仅是母子间培养感情的一种交流方式,辰辰从来不会挑剔故事,更不会问我情节。我每次给他讲故事,他总是瞪着乌溜溜的眼珠看着我的嘴巴和表情。两岁的时候,他慢慢能听懂故事了,于是开始和我交流,常常在我讲故事的停顿中追问:“妈妈,后来呢?”

从辰辰三岁开始,我和他约定,只要我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一个故事。但是有的妈妈会跟孩子保证,一定每天讲一个故事。虽然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做法却不太可取,讲故事更应该注重质量。比如,妈妈这天晚上特别忙,可是为了兑现对孩子的承诺,匆匆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完成任务。再如,妈妈发着烧,可是孩子记得妈妈曾经答应过他每天都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对于大人的承诺,孩子是非常重视的,虽然妈妈明白告诉他自己身体不舒服,他也会不依不饶,妈妈只好拖着病体吃力地讲故事。这样也就失去了讲故事的意义。

本书有一篇叫《给孩子一条退路》,父母也应该给自己一条退路,不要给孩子打“包票”,让孩子明白父母也会有自己的事情,也会有生病或不方便的时候,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体谅心。

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不管父母当时在做什么,自己有需要就要求父母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一刻都不愿意等待。父母经常感慨孩子没有体谅心,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没有体谅心,而是父母后天培养的。

所以,我和辰辰的另一个约定就是,讲故事的时间是在我和辰辰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后。我是这样给他解释的:“妈妈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后可以更专心地讲出好故事。而辰辰是个很有上进心和责任心的孩子,要是你没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妈妈就急着给你讲故事的话,你心里记挂着还没完成的事,就不会专心听妈妈讲故事了,这样妈妈的积极性就受到打击了。”辰辰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有些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父母就利用这点和他们谈条件,比如:“你把作业做完了,我就给你讲故事。”“你先洗澡,我才能给你讲故事。”

这是讲故事大忌之一——不要“要挟”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威胁了。这样做会降低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一旦有其他兴趣可以取代的时候,父母会发现撒手锏对孩子已经不起作用了。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父母以要挟的形式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处处要挟父母,和父母谈条件。比如他本来就应该好好学习,变成你给他买什么,他才好好学习等。不要让孩子本来应该享受到的待遇,变成某种交换,这样做得不偿失。

每天晚上,辰辰总是早早做完自己的事,为了可以早点听到故事,也很少来打扰我,怕我事情做不完就不能给他讲故事,最多跑到书房里来问我一句:“妈妈,你还要忙多久啊?”如果我告诉他还要半个小时,那么这半个小时里,他绝对不会再次打扰我,但是超过半个小时的话,他就会继续来关注进度。我和他约定要忙完自己的事也并非真的要把自己的事做完,只要辰辰已经准备好躺床上了,我不会让他等太久的。每次我过去的时候,他还会问一句:“妈妈,你的事情做完了吗?”

有一次,我因为流感发烧,按照约定,我生病的时候不给辰辰讲故事,孩子来到我床前,我以为他想听我讲故事,就主动说:“辰辰,妈妈今天不舒服,不能给你讲故事了。”

辰辰伸出小手摸摸我的额头:“妈妈,以前我生病的时候,你给我讲故事,我就觉得没那么难受了,今天你生病,我也给你讲个故事吧!”

说实话,我当时头重脚轻,最想睡觉,可是孩子一片心意,我再难受也不能拒绝。辰辰特地挑了一个老师讲的《农夫和金鱼》的故事,因为他认为我讲的故事我都知道。他讲得声情并茂,整个故事非常完整。我发现他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得相当快。我想这应该是得益于故事了。

我的一位朋友见辰辰口齿清楚、逻辑清晰,很是羡慕,于是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打电话跟我说:“我每天都给孩子讲故事,可是我发现没什么效果,也许我的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吧!”

我认为不太可能,约好晚上去她家看看。

那天晚上,我刚到朋友家,她领着我走进孩子的房间,孩子当时正在捏橡皮泥,她说:“宝贝,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

孩子想也不想地说:“我不想听故事。”

朋友露出一个“你看吧”的眼神,出了门就跟我抱怨:“人家的孩子都是拉着妈妈要听故事,我家的是我想讲,他也未必领情。”

我说:“不见得,你选的时机不对,孩子正在专注地玩橡皮泥,你一进去就打断他,说要讲故事,孩子哪有兴趣听啊。”朋友争辩道:“刚才只是做个试验而已,事实上,我在其他时间讲,他也未必想听,有的时候看我很想讲他就说,好吧,妈妈你想讲就讲吧!他那表情就是他给我面子才听我讲故事的!”

看着朋友一脸憋屈的样子,我“扑哧”一声笑了:“我们得找到根源,这样吧,你就把我当成他,现在给我讲个故事。”

朋友愣了一下,真的给我讲了个《白雪公主》的故事。朋友的语言表述能力不错,平时为人也风趣,可是却时时离不开故事书,过一会儿就要看一眼,以免自己讲错。我把这点指了出来,朋友说:“我是为了尽量保持故事的原汁原味啊,万一离开书本,有些情节我遗漏了,或者讲得有出入呢?”

这是讲故事大忌之二——照本宣科。讲故事切记不可照本宣科。故事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就在于接下来的情节发展,有些妈妈过于注重内容形式,生怕自己讲错了或者讲漏了,老是脱离不了书本。要妈妈们把每个故事都背出来,这显然太花费精力了,但是只要能记住故事的梗概,用自己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听,即使中间漏了什么也不要紧。孩子故事听多了,慢慢会发现故事发展应该是怎样的,这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如果妈妈们真的忘记了故事情节,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即兴编上一段,好妈妈要会讲故事,也要会编故事。

所以,建议妈妈们讲故事的时候尽量脱离书本。对于孩子而言,他需要的是脑海里装满故事的妈妈,并不是“朗读者”或者解说员。另外,脱离课本对家长保持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也有很大的好处,可谓一举多得。

朋友听了这些话,觉得确实如此。我又问她:“故事讲完了,你会和孩子沟通吗?”

朋友点点头说:“沟通啊,最后才是最重要的一环,我很注意去启发孩子,比如我会问孩子从这个故事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或者这个故事里有哪些东西值得学习。”

这时,我大概明白了朋友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听故事了。拷问孩子这种做法最立竿见影的坏处就是,大大降低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校组织看一场电影,大家觉得这场电影还蛮好看的,可是回来之后,老师立刻布置一个作业:明天上交一篇字数不少于一千字的观后感。这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抱怨,看场电影要写一千字的观后感,还不如不看呢!等学校下次再组织学生看电影的时候,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电影有多好看,而是看完电影的后遗症——写观后感。

对于孩子而言,本来是开开心心听一个故事,可是听完故事妈妈就要考自己,如果回答不好,还得挨批评,还不如不听呢,这样就不用受这个罪了。而在孩子抵触的时候讲教育意义的故事,孩子不但不会受到启发,反而会觉得厌烦,因而排斥故事中的道理。

的确,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或者养成某个优良习惯。可是讲故事不能急功近利,家长希望一个萝卜一个坑,每讲一个故事,孩子就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教育孩子真这么简单,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天天给孩子讲故事就行了,就不会有这么多无奈苦恼的父母了。

故事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父母要求孩子听完就有大彻大悟的感觉,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此外,很多故事的教育意义非常明显,可父母生怕孩子没听明白,总喜欢在讲完之后再考考孩子:“你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如果你是孔融,你会这样做吗?”如果孩子回答正确了,父母就显得非常开心,觉得这天的故事没有白讲,孩子从故事中学到东西了。可如果孩子回答不对,父母就会不乐意。修养好的父母会将故事中的寓意再一次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要求孩子记住并且以后照做;性子急的父母干脆说:“我讲了半天,你居然没听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

这是讲故事大忌之三——把故事寓意给说破了。故事的寓意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慢慢感悟,如果家长非要把故事的寓意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就算孩子说自己明白了,他也只是明白了这个故事在讲什么,而不是明白这个道理,更不会按照这个标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只有孩子自己感悟的道理,才会在心中生根,从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给孩子讲故事,对于改变孩子的毛病,克服孩子的不良心理都有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妈妈会讲故事,就不用再反反复复向孩子灌输道理。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故事的养分,慢慢和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形成替代。这样,妈妈不用说教,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皆大欢喜。

2.给孩子一条退路

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父母要做的就是卸下孩子的思想包袱,给他一条退路,让他更轻松地上阵,这远比拼命给他压力好,就好比一根橡皮筋,拉得太紧容易断是一样的道理。

周末,我和老公带着辰辰去散步,路过一个广场,发现很多人挤在一起,还有很多人纷纷往广场涌去,不等我和老公反应过来,辰辰已经一手拽一个,把我们拖了过去。

原来是一家专门生产奶粉的公司联合某电视台举办了一次“宝宝爬行”比赛,最终胜出的宝宝将成为这个公司的形象特使,还有一笔不菲的奖金。这种活动在电视上并不少见,但是活动现场,我还是第一次见,辰辰更是兴趣盎然,连去买他心爱的玩具的事都暂时搁置在脑后了。

一声哨响,活动开始,戏剧的一幕出现了。活动方对参赛的宝宝的要求是,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全程只能爬到终点。孩子太小,根本不明白比赛的意义,有的孩子东张西望,有的孩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还有的孩子一离开父母干脆放声大哭……场面极其热闹,伴随着主持人的解说,比赛现场热火朝天。

可是令人失望的并不是孩子的表现,而是家长的表现。有的家长见孩子不动,在旁边拼命地喊,“宝宝,加油,快跑,快跑”,甚至忍不住用手推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不小心磕到了,做妈妈的只是随便替孩子揉了两下,然后就推自己的孩子前进。更有甚者,手里拿着宝宝平时喜欢的东西,在孩子面前一米处引诱着孩子不断前进去够这个东西,等孩子快够到的时候,再离孩子远一些。

这个情景让我想起了逗狗,把肉提得高高的,让狗一下一下跳上来咬。我本身很反感这种行为,为了满足人类的乐趣,这样去戏弄狗,不能好好让狗吃个饭吗?如今这种做法居然出现在孩子身上。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试验,用这种方法来引诱孩子,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兴趣索然,甚至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更因为被引诱却得不到而产生恼怒的情绪,致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

我忍不住在旁边说:“这种比赛简直是在虐待孩子。”

旁边一位妈妈听我这么说,觉得受了侮辱,立刻反驳我说:“这怎么可能是虐待孩子?赢了比赛,孩子就能上电视,成为明星宝宝了。”

我心想,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明星是什么,更不会因此而感到成功的喜悦,是父母在意孩子是不是明星宝宝,毕竟抱一个拍过电视广告的孩子出去,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这位妈妈继续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有一句话说,要赢在起跑线上,我看应该是赢在起爬线上。要是宝宝没有上进心,以后怎么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呢?我们也是为了宝宝好。”

这位妈妈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社会的竞争确实激烈,大人的生活环境都很紧张,并且压力巨大。可是把这种压力移植到还不会开口说话的宝宝身上,这种想法正常吗?即使真的要培养宝宝的上进心,要靠这种比赛来达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