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当我看见墙上的画时,激烈地批评了辰辰,被弄花的墙壁并不会因此恢复原状,而孩子本来期待父母开心的,却失望了。父母并没有感受到他的心意,而是认为他给父母带来了麻烦。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小到他以后为了少挨批评,不再想着给爸爸妈妈制造惊喜;大到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让他觉得自己一门心思想让爸爸妈妈开心,结果却把事情搞成这样,费力不讨好。
孩子犯错时,大多家长下意识的反应是指出孩子的错误、批评孩子,然后让孩子改正。千百年来,很多人都认为指出错误、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是对待错误的最好办法。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大人而言,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很多事即使别人不说,我们也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而对孩子而言,他的是非判断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至于反省自己更是无从谈起。大多孩子承认自己错了,并不是内心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而是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其他人的指责,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也许事后,孩子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只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才这么做,而不是心里愿意这样做。
所以,批评对于孩子的心灵成长弊大于利。这些表现是相对于已经非常懂事的孩子而言的,更多的孩子受到批评后,反而故意和父母做对,你不让我这么干,我偏这么干。于是父母从批评孩子到责骂孩子,最后甚至动手打孩子,可是效果却微乎其微。
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如果可以做到心平气和一点,想想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也许能避免很多错误的做法。
可见,错误不一定都要指出来。不指出错误只是一种态度,关键是如何帮助孩子不着痕迹地改正错误,并且不再重犯。比如辰辰这件事,我不批评他不代表以后他可以继续把家里涂得到处都是。要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家长的做法,这就需要家长有一点小技巧。如果我仅仅是肯定了辰辰的用心,我想也许第二天回家,迎接我的是客厅里四面墙上都是他的画作了。
要不着痕迹地改正孩子的错误,就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说话。我对辰辰说,妈妈想把他的画作带给阿姨去看。孩子的内心肯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妈妈和更多人欣赏,他也知道墙是带不出去的,于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你可以请阿姨到家来啊。这时候向孩子说明,一次请阿姨来是没问题,但是每次都请人家来,万一人家不方便,就没法欣赏了,于是孩子认识到如果把画画在纸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房间里的画怎么办了,要是立刻找人换了墙纸,孩子心里肯定想,妈妈说喜欢我的画,却这么快就弄掉它,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孩子不信任父母。应该让他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麻烦,让他主动提出解决办法。这样一来保全了孩子的自尊心,二来孩子觉得自己替父母解决了问题,内心收获的是满足感,而不是抵触,一切问题便可消弭于无形。
虽然说批评也可以达到某种效果,可是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父母心情恶劣,孩子不开心,而换种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并且效果更好,我想作为爱孩子的我们一定会选择彼此都开心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8.什么时候为孩子“蹲下”
当父母能够蹲下身子去凝视孩子的眼神时,孩子会感受到家长希望和他交流的那种欲望。从儿童心理学上来讲,孩子感受不到那股“高高在上”的压迫感时,更愿意把真实的想法告诉父母。
很多家长总是想不通,为什么与孩子那么难以沟通,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能让大人少操一点心,为什么孩子要做出那些让家长生气的事。直到有一天,当父母为孩子蹲下了身子,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孩子的世界真的和我们不太一样。
我在工作过程中,结识了外国朋友黛西,因她在外企工作,用到中文的机会不多,所以她可以应付在中国的生活。可她的儿子小约翰随她一起来到中国后,由于语言问题,在学校里各种不适应,黛西请我替她物色一位中文家教,希望能替小约翰解决语言问题。
而在此前不久,我一位同学曾拜托我替她儿子聪聪寻找一位靠谱的外教,我灵机一动,一个想学中文,一个想学英文,而学语言最关键的就是环境,如果他们可以相互学习,既有利于两个孩子的语言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我把这个想法跟两位妈妈一说,她们连声赞好,声称这是一个绝妙的安排。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两家人很快成了朋友。于是,某个周末,我们三家相邀一起郊游。
那天,风和日丽,气温宜人,聪聪和小约翰都玩得很尽兴,两个孩子的鞋带都散了,我同学在身后喊住聪聪:“你跑那么快干什么啊,鞋带散开了,小心摔一跤。”说着,顺势蹲下为聪聪把鞋带绑好。中间聪聪多次催促:“妈妈,你快点呀!”
同学抱怨道:“你动来动去的,我怎么系得好,急什么啊!”
而黛西同样看见小约翰的鞋带散开了,便用中文对小约翰说:“你的鞋带散开了。”小约翰一看,自己蹲下把鞋带系好,然后跑过去找聪聪。
中午时分,我们寻找吃饭的地方,决定听从孩子们的意见。然后我又看见了完全不同的一幕。
我同学低头问聪聪:“宝贝,你想吃什么?”
聪聪说了一句什么,我们都没听清楚,我同学追问了一次。我们转身看黛西母子,只见她蹲下身子问小约翰:“告诉妈咪,你有什么想法?”
小约翰想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黛西。
老公突然在我耳边说:“中国妈妈为孩子蹲下,通常是为了给孩子整理衣服系系鞋带,可是不习惯保持一样的高度和孩子进行交流。西方妈妈不会为了给孩子系鞋带而蹲下,却会在倾听孩子想法的时候,为他蹲下。”
听了这话,我感触很深,在和辰辰交流的时候,我非常注重辰辰的感觉,尽量不让他感到他是在跟家长说话,而是让他觉得在跟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说话,可是即使这样,我也很少为辰辰蹲下过。至多,我坐在沙发上,他坐在我面前或者依在我怀里来保持差不多的高度。
从那以后,我试着为辰辰蹲下,并惊讶地发现,简单的一个动作居然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有一次,我和老公回家,客厅地板上有很多水,他一时没留意,差点摔一跤。这时辰辰从洗手间出来,手里拿着一块还滴着水的毛巾,不用说,这客厅便是他的杰作。老公不高兴地问他干吗把客厅弄得这么湿答答的。辰辰看了他爸爸一眼,没有说话。
我走过去,蹲在他面前,温柔地注视着他:“辰辰,你把客厅弄湿一定有你的理由,对吗?告诉妈妈好不好?”
果然,辰辰点点头说:“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我们给老爷爷和老奶奶擦了地板,所以我想帮家里擦一擦,还没擦干,你们就回来了。”
“你真是太懂事了!”我由衷地夸奖他。
如果我们不问缘由就质问孩子,我想就算孩子说了原因,心里也是抵触、委屈的,更会伤害了孩子的一片心意。
辰辰的家长会上,我作为家长代表,呼吁家长和老师多为孩子蹲下。其中,有一位家长不以为然地说,她就经常为了孩子蹲下,但是效果一点都不好。于是,老师问该学生为何不喜欢妈妈蹲下,孩子童声童气地说:“我不喜欢妈妈蹲下后,让我看着她的眼睛来批评我,不然她怕我没听她说话。”
全体家长都笑了起来,孩子妈妈也脸红地笑了笑。
其实,家长是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蹲下的本质是家长要把孩子真正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大人”,并且平等地对待他。这决定着家长能否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和批评。
很多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地站着对孩子说:“你不应该这样!”“你知错了没有?”正是这种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气,使得家长无法和孩子实现心灵的交流,使孩子拒绝向父母坦诚内心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便形成隔阂,使交流停留在“你作业做了没”“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这种最表面的问题上,让父母和孩子成为最亲近的陌生人。
孩子虽小,但是他渴望大人能够理解、尊重他,平等地对待他。家长不要忽略了孩子对于平等的渴求,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跟孩子交流,不要总是让孩子觉得你是那么的“高高在上”。
那么,蹲下有什么好处呢?
当父母能够蹲下身子去凝视孩子的眼神时,孩子会感受到家长希望和他交流的那种欲望。从儿童心理学上来讲,孩子感受不到那股“高高在上”的压迫感时,更愿意把真实的想法告诉父母。
父母蹲下的时候,会比站着更有耐心,更愿意去倾听孩子的想法,甚至更欣赏自己的孩子。当父母摒弃浮躁的心态,专心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时,会恍然大悟:“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原来你是因为这个啊!”因为相互之间的了解,所以有了更多的宽容和体谅,减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亲子关系自然会变得更好。
让我们的每一次蹲下,不再是为孩子理衣系带,而是给孩子一个平等交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