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教师成长
14803400000031

第31章 培育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整体发展(1)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教师文化是影响教师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的内在因素。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文化的变革,其中教师文化的变革更是一马当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师文化也不断向合作文化转型。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它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积极营造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整体发展。

第一节 整体发展的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价值内涵

所谓合作的最初目的是为合作者谋求利益,因为个体的力量尚不足以完成目标任务,所以采取群体合作的方式以达成共同目标任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发展过程,如果让教师脱离群体独自达成教师专业成熟这个目标,那么这个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空间将会变得非常有限,其面临的困难也会更多。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是通过每位教师的发展最终达成教师整体的发展,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通过合作文化搭建的合作平台对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1】

一、培育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培育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

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的专业知识和缄默的专业知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显性知识应比他要教的学科基础知识丰富、深厚得多;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会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应是一个活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给学生更广泛的影响;除了要搞好教学之外,还必须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及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而教师的合作文化为这一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在这种平等、共识、对话基础上的合作,不但能整合不同科目现当代知识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和博客,共同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与教学反思。在缄默专业知识方面,主要是指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教学智慧、教学幽默、教学情韵、教学审美、教学敏感和教学心境等,也是一种与教师个人魅力连在一起的独特知识。在新老教师可以平等对话、合作碰撞的教师合作文化中,必定能够在知识上最大限度地取长补短。对于新教师而言,要学习和获得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或者隐性的经验智慧,必须在这种师徒传授制的教师合作文化中,慢慢模仿、习得、实践。实践证明,资深教师可以教给新教师如何备课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意义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等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的知识,但这种隐性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只能孕育在教学实践的合作文化中,通过新教师在看中学(learing-by-watching)、做中学(learing-by-doing),通过模仿等途径,选择、借鉴、吸收大量蕴涵在资深教师教学行动中的缄默知识。老教师也能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接受缄默的前喻文化、前喻语言、前喻的行为模式,更好地了解现代学生的心智发展模式。

(二)培育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教师的能力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原有基本能力(如设计教学能力、教材呈现能力、反省能力、准确评价学生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多种新的能力。

1.教师合作文化有助于提高教师个体反思的能力

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扮演、形成评价者的角色。在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教师希望得到多方面的、及时的、形成性的反馈与协作,以便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因为教师个人的独立反思可能由于视野的局限而产生偏差,而且会由于视野的有限而难以走向深入的自我反思;而教师偏差,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走向深化。

2.教师合作文化有助于增强教师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教师之间紧密的合作交流,其对象必定是教学和学生。不同学科教师看到的学生也不是一模一样的,必定反映一个学生的多方面特质,在这种多维视角的氛围下,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用爱的目光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多元地评价学生。

3.教师合作文化有助于提高教师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合作文化是在民主、对话、平等的氛围中慢慢形成的。教师的合作指教师教学前的合作设计、合作备课、合作指导及课后的合作说课、评议、反思等。由于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通过交流,彼此得到心理支持,增强动机,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强化反思,汲取力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分担繁重的工作压力,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使每个人的优势整合为集体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沟通技能,包括语言的沟通技能和非语言的沟通技能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二、培育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

教师发展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专业心境的提升,这才是一个教师整体的发展航标。教师整体的发展中,专业心境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教师对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对自我发展的认同程度,它能带动整体专业品质的提高。

教师合作文化孕育民主、平等、协作的教学氛围,既激发了教师的发展愿望,又缓解了教师的焦虑,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合作可以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愿望,激发和强化适度焦虑。因为教师合作文化鼓励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存在,强调多元化、开放性的批判与互动。教师合作带给教师不同观点的碰撞,这种碰撞会给教师带来各种冲突和问题,因而可以强化这种适度焦虑。这种问题、冲突和焦虑可以激发教师的再学习,但是这种学习的愿望是积极的、主动的。如富兰指出:生命力就是在不断建立冲突和对抗之中成长和壮大的。富有生命力的系统也包含焦虑,只是这种焦虑是积极的。这种良好的焦虑能促进教师的自发学习,形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动机。

另一方面,教师合作文化又能够控制焦虑。过度的焦虑使教师职业倦怠,而这种倦怠的心境是教师发展中的一种危机。教师合作文化氛围中,来自同事的支持可以减轻教师的这种压力和倦怠。英国学者尼亚思指出,同事关系可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能减少倦怠,因为在一个相互支持与关心的合作文化背景中,个体觉得可以表达他们消极和积极的情感,坦陈失误与弱点,发泄怨恨和失望之气,表露喜爱。澳大利亚学者扎布考瓦斯基(Jazabkow ski)的研究也表明,教师团体之间形成合作文化有利于改善同事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说,既有助于改善教与学的质量,又有利于改进教师群体的健康心境,有助于教师减轻情绪的焦虑、紧张和倦怠。教师合作文化的制度保证,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和谐的校园氛围,对教师发展性的评价等,都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最终有利于形成教师良好的专业心境,促进其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地自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面临不断的挑战,其中不断培育合作的教师文化就是重要任务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校园中高度重视,全面规划,加强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更上一层楼,促进教育教学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