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冥想的力量
14803100000033

第33章 冥想中的进步(3)

性格的转变

最能确定冥想取得进展的标志是性格的转变。正如从树上的果实便可得知树的好坏一样,从一位求道者的操守和行为便可得知他在冥想之道的进展情况。也许一位求道者的内在成就会有一些问题,是私人的、神秘的和个人的,但他性格的转变是无可置疑的。

一个人的内在如何,会表现在操守、举止、行为和反应中。一位求道者日常生活中的操守和举止指征着他冥想的成就。通过冥想而获得的内在启示不应该是,而且不会仅仅是一个理念或者神秘的显示。启示,为了成为一个现实,必须启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仅是瞥见真理一眼是不够的。探索者必须持久地树立在这样的真理中,这样他能与其持续和自发地密切联系。借用新教徒神秘主义者雅各布·伯麦(Jakob Boehme)的话,探索者必须达到“所在之地不仅是一种景象,而且是一个家”的境界。探索者在他朝向冥想的目标,自我觉悟的路途中,必须从有限的时间通往无限的永恒,从自我意识的束缚通往宇宙意识的无限扩展。这个意识的扩展以性格的转变为迹象。

通过冥想的练习,一位求道者是再生的,他旧有的自我同时也死去了。当他练习时,他渐渐开始发展出一种新的精神,新的心灵,新的洞察力,新的视野和新的潜在业力,将他旧有的生命,连同它的旧思想、旧束缚、旧志向和旧身分都抛诸脑后。性格的转变是这灵性再生和成长的衡量标准。冥想的转变结果是解脱,解脱的意思是自由:不是不受任何事束缚的自由,而是在每件事中沿中道而行的自由。世界还像以前一样,但是求道者渐渐转变和变化了。

冥想在三摩地中达到顶点。一般来说,有两种三摩地:有余三摩地和无余三摩地。在有余三摩地中,心意表现为冥想对象的形式,且停留在那里,不过同时保持着一个知者、知识和知识的客观对象的区别。在无余三摩地中,心与冥想的客观对象合为一体,知者、知识和认知的客观对象的区别完全消失。

检验这种三摩地体验的是什么?三摩地的状态只能是无梦睡眠的吗?因为在无梦睡眠,是感觉不到心意的。吠檀多主张,检验真正的三摩地最关键的是体验者带着他完全转变的性格,回归到正常的意识。三摩地的体验从不离开他:它(三摩地)的其中一部分依然会无时无刻不和他在一起,他生活在其魅力之下。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傻瓜意外地体验到三摩地,他也会变成一位圣人。

另一方面,在无梦睡眠中,心意不经历任何变化;它只是停止运作,浸入其源头——无明。为此,在无梦睡眠中没有发生性格转变是可能的。体验了无梦睡眠后,一个小偷依然是小偷,一个傻瓜继续是傻瓜,二者显现着他们以前的性格模式。无梦睡眠是以意识欠缺为标志,而三摩地是一个超意识的状态。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讲述的以下故事说明了真正三摩地下的有意识体验和不经意状态的体验,也就是偶然的无意识体验之间的区别:

一位魔术师在一位国王面前表演着他的把戏。他不时地大喊:“混乱来!迷惑来!哦,国王,给我金钱!给我衣服!”突然他的舌头向上粘住了上颚。他体会到kumbhaka(止息,屏息)。他完全讲不出话来,也发不出声音,不动了。人们以为他死了。他们建了个砖窖,以那个姿势把他葬在那儿。一千年以后,有人挖开这个窖。人们发现里面有一个人安坐在三摩地中。他们将他当作一位圣人来崇拜。当他们摇动他的舌头,舌头松开,恢复其正常的样子。魔术师恢复对外界的意识,叫着:“混乱来!迷惑来!哦,国王,给我金钱!给我衣服!”【40】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只有真正的三摩地状态及其意识成就才能转变性格。当某个体验到真正三摩地的人恢复正常意识,他会变得跟以往不同。他外表看来也许还是一样,但是他的内在已经完全改变了。他的情形如同一把剑在神秘哲学家之石的触碰下变成了金子,不再能够用作施暴的武器一样。

这样一个人的上帝意识有两种状态:当他闭上双眼,他只看到上帝独一无二地存在,当他打开双眼,他看到上帝成为了万事万物。上帝意识也可以有三种状态,正如在室利·采坦尼耶的生命中那样:最内在的、半意识的和意识的。在最内在的意识中,采坦尼耶会专注于三摩地,对外部世界完全失去意识。在半意识状态,他会在狂喜中跳舞,但是不能说话。在意识状态,他仅能吟唱上主之名和歌唱上主的荣耀。

所有灵性进展的本质是朝着上帝意识前进。这也是冥想的真正进展。这在冥想进展中也是如此。通过冥想获得的不同状态的三摩地只是不同层次的上帝意识,无余三摩地状态是所有状态中的巅峰。

上帝意识是一种内在的觉悟,真的能客观地检验吗?这种检验的正确标准是什么?印度教思想的不同体系关于这个问题有他们不同的观点。

一些体系认为任何灵性知识或者体验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与这样的知识或体验的客观对象的相应性和一致性,就像经由其与日常生活的普遍经验的结合来检验一样。并且,这样的知识或者体验,为了得到纠正,必须作为一种激励行为,去满足实践的需要。作为例子,这些体系指出,一片被误认为真银的贝壳,永远不能作为真银之用,也不能满足对银的需要,在沙漠中作为海市蜃楼所看到的水永远不能给观看者解渴,也不能弄湿沙漠里的沙。一些佛教思想家也这样认为,任何知识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实践上的有用性和价值。他们说,揭示出其对象的知识也一定能够产生想要的效果。

但是根据不二论吠檀多,一致性、连贯性和实践效力的检验,尽管对于检验多种多样的知识是有用的,却不能适用于检验灵性知识。吠檀多主张一致性的标准是非直接的,因而是无效的。要相信这个标准,一个人必须从所体验到的协调性中推断出一种真正的一致性,存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认知与客观对象本身之间。但是这样的协调,如果它是显然易见的,那么只有在它不相互矛盾的时候才能够说是真的。例如,我们的普遍经验让我们相信太阳围着地球转:我们“看见”它每日如此。人们几乎1500年来都相信这个现象是真的,直到伽利略时代,他证实并非如此。在那个时代,尽管人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它却合其目的。因此,尽管一个体验可能似乎与日常生活接受的事实相一致,它可能不是真实的。关于真实效果的检验,也可以说一个错误的认知有时会导致一种目的的满足。比如,一个寻找宝石的人可能错将一颗宝石的光彩当成宝石本身,靠近它,确实得到了宝石。尽管在这个例子中,宝石的光彩错被当成是宝石,这样一个错误确实导致了目的的实现。

根据吠檀多,内在的开悟有三种检验。第一,是avadita,即这种开悟的体验与任何其他随后的体验是不冲突的。这是唯一可能检验的,因为所有其他检验最终都回归到这一个。第二,内在的开悟是aviruddha,即一种不会与我们现实世界日常经验相冲突的体验,正如我们成年人的体验不会与我们儿童时代的那些体验相反一样。第三,是sarve bhute hiteravah,即总是引导着所有生命的幸福。

自我的知者超越了所有不连贯的经文和社会的所有习俗,但仍是不能行差踏错,或者是树立起坏榜样。他不仅是纯洁、和善的,而且是纯洁与和善的真正表现:这些美德,他为准备开悟而实践着,现在成为他生命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不寻找它们,而是它们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因此,不管他做什么,只不过是帮助所有人向善。

吠檀多的三种检验都说到开悟灵魂的举止和行为,这样灵魂的性格转变也客观地表明了他的灵性成就。一位求道者真正的想法、感受和体验,由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和反应,以及他本身传达的氛围得到最佳证实。

在《薄伽梵歌》中,阿周那问圣克里希那:“哦,卡撒瓦(Kesava),怎样形容一个具有稳定智慧的人融入三摩地呢?这种具有稳定智慧的人如何说话,如何坐,如何行动?”【41】在回答中,克里希那描述了这样一个人的性格行为,还说一个稳定智慧之人的这些性格属性也意味着他获得了这样的智慧。一位求道者越是朝自我知识或者自我觉悟前进,这些属性越是渐渐地在他的举止和行为表现出来。举止和行为,行动和反应据说是指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真实状况的标志。一位世俗之人相信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实的,因此把他全部心意投入里面。但是一位圣人确信上帝是所有真实中的真实,并且他的举止和行为总是反映着那上帝意识:他视每件事为他的自我,或者是他的择神之变形,因此他的所有行为变成了崇拜的行为。

性格和人格的转变是冥想进程中最客观的表征。当求道者在他进程中有进步时,有可见的迹象在其身体、精神和关键器官上渐渐显现。经典以及瑜伽和吠檀多传统都提到这些迹象:

1.健康改善

2.人格完整

3.对心意和感官控制的增强

4.坚守禁欲或者节制的誓言

5.坚守弃绝、不动心、纯洁和真理

6.渴望上帝和专注地奉献于自己的择神

7.品尝内在的喜乐

健康改善

《白净识者奥义书》提到:“瑜伽中完美的征兆,他们说,是身体的轻盈和健康,没有欲望,气色干净,声音愉悦,气味甜蜜,排泄轻细。”【42】关于这些迹象,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

随着身体组织越来越精细,一开始的时候就会发现,最微小的不规则都会令一个人失去平衡。少许的食物会或多或少地扰乱整个系统,直到一个人获得完全的控制,然后他将能够吃任何他喜欢的东西。当一个人开始专注,一颗大头针落在地上的声音也会如响雷。随着器官越来越精细,知觉也越来越精细。这些是我们的必经阶段,凡是不屈不挠的人都会成功。【43】

在另一个文献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

这种练习的最初影响能从一个人的脸色变化中看出来。粗糙的线条消失;带着平静的思想,平静也来到这张脸上。接下来是漂亮的声音。我从未听到一位瑜伽士有一个公鸭嗓。这些迹象在数月的练习后会来临。【44】

身体健康是灵性进步的首个标志。罗马人常说:“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一颗完好的心在一个完好的身体中)。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先于灵性健康。以下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和一位弟子的对话是与这个内容有关的: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首先要增强你的体格,然后才能控制你的心意。“这个自我不是由软弱者获得的。”

弟子:但是先生,注释者(商羯罗)解释“软弱”这个词说是“缺乏禁欲或者节制”。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让他去。我说,“身体虚弱者不适合领悟自我”。

弟子:但是许多笨人也有强壮的身体。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一旦你能努力为他们提供好的方法,他们将能比身体不适合的人更快地实现它们。你没发现体格弱的人难于控制性欲或者愤怒吗?瘦弱的人很快被激怒,很快被性欲所征服。

弟子: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例外的。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谁违反这规则?一个人一旦控制了心,他的身体是强是弱都不是问题。这种事情的要点是,除非一个人有好的体格,否则他将永远不能热衷于自我觉悟。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常说:“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里有一点儿的缺陷,他将不能获得觉悟。”【45】

加深自我感知是冥想的结果。在这种成功加深自我意识的每个层次中,将求道者的身心从他们放纵生活的各种环境中释放到那种相应的程度,而这种放纵的生活是能量和精力浪费的原因。这种内在的自由和自发性源于这颗不受条件限制的心,从求道者的行为转变中逐渐体现出来,通过他不过激的言语,温和的脾气,快活的性情和健康的外表表现其特性。身体越健康,身体意识越少。一个健康的身体将心意从身体意识中解放出来,而一个虚弱的身体会持续将心意的所有注意力引至它自己身上。

人格完整

冥想练习为我们的内在意识从与身体和心意的认同中带来渐进的解脱。这种解脱总是反映在我们被增强的思想、言语、感情和行为之整合中。根据瑜伽和吠檀多,解脱,并不意味着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获得某些我们前所未有的东西。自我觉悟是一种炽燃的觉悟,它摧毁了我们中间的所有假象和想象,在我们面前揭示出我们的自我。自我觉悟并不改变世界,而是改变个人。

在基督教主祷文的祷词中有一句是:“愿你的国降临”:祷告者预想他将实现自愿放弃自我的王国,意识到其弱点和无益。瑜伽和吠檀多同样主张解脱,为了有意义,必须要在生时得到解脱,因为对一个世俗问题不可有任何非世俗的解决方法。任何值得做的解决方法都会在问题本身的相互关系中找到。

并且,瑜伽和吠檀多都主张自我觉悟的愿望是每个生命的自然动力。妨碍我们实现这个自我觉悟的不是外在事物,而是我们身心的内在状况,它是由放纵的生活所带来的综合因素、强迫、恐惧症和幻想等组成。

四种因素使我们的生活处于所有烦恼之下:自私、执著、嫌恶和执著生命。钵颠阇利在他的《瑜伽经》(2:3)中说,这四种因素,是源自我们对自我根深蒂固的习惯性遗忘,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对真实世界的遗忘。我们的痛苦不是因为世间之事,而是我们对那些事的态度。束缚的本质是自私,它不让我们觉知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私我一定会拥有一些本不属于它或者它并不需要的东西。它渴望不可能之事,寻求不可得之物。私我会不断地竭力为想象的问题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法。解脱是一个从私我中心到自我超越、从无意识和机械的生活到自由和自发的生活、从迟钝的深处到觉悟的高处的转变。

在冥想中,我们通过自发地超越清醒和做梦状态来加深我们的自我觉醒,这个自我觉醒的结果会渐渐地反映在我们的性格和行为中。一个普通人会被自私重重地压倒。身心的需求会把他弄得分裂和散乱。他会在成长过程中迷失。他从未有一刻思考过他的身心合成物是一个借来的工具,部分是源自大自然,部分是从遗传而来,而他却把它分割开来,和它区别。他完全认同于私我,因此无法行动,只能作出反应。缺乏了自我的表达,一系列以愤怒、仇恨、嫉妒等等形式出现的私我爆发不时地打断他的生活。由于他无法变得有创造性,他是强迫性的。《乌达瓦之歌》描述这样一个人的状态:

舌头吸引人去一个方向,渴求又吸引人去另一个方向;性冲动把人拉向某处,皮肤、胃和耳朵又把人拉向其他角落;鼻子吸引人到一个方向,倔强的双眼吸引人到其他方向,而工作的倾向则把人引至别的地方——所有一切都在破坏一个人,就像一位居士的众多妻子一样。【46】

创造性和自发性是冥想的第一个成果。它们来自于一种深奥的自我觉醒。加深我们自我觉醒的练习需要我们成为《薄伽梵歌》称作的“与上帝融为一体的人”(yukta),或者是与目标、志向和努力整合:

阿周那,吃得太多和吃得太少都不适合瑜伽,睡得太多和睡得太少也不适合瑜伽。对于有节制地饮食和娱乐,有节制地努力工作,有节制地睡和醒的人,瑜伽会终结所有的悲伤。【47】

一位普通人的灵性目标没有与灵性努力好好整合起来是因为他的思想、感受、愿望和行动不支持,反而是彼此反对。非常常见的是,他的灵性目标居于他的物质和世俗目标之下。在他的努力中,他没有跟随中道,而是在放纵与禁欲、悲观与乐观之间摇摆着。人格的整合是一个人的所有思想、言语、行动和渴望与灵性追求的渴望的联结。根据瑜伽和吠檀多,一种完整的生活,是一部由众多反应、冲动、欲望、情感、思想和目的等组成的伟大交响乐。既然人类身体成千上万的细胞必须好好协调来产生出一个平衡的身体,我们人格的众多个中心也要好好整合,以演奏出那交响乐。我们越能在冥想中看到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就越能得到这种融洽。

冥想让我们发现整体生活的节奏,它是以感觉收敛和对日常世界作出回应为标志。只有收敛(撤回)而没有反应是无意义的,而只有反应而没有收敛(撤回)是灾难。我们越是活动得多,就越需要冥想。在一个管弦乐队中,乐器演奏得越多,就越需要调谐。冥想对于头脑,就像睡眠对于身体一样。冥想是生活的吸入,而活动代表其呼出。冥想,就像一个陀螺仪,帮助求道者保持平衡,在生活的湍流中平衡于中道。真诚地追随,冥想会成为求道者的第二天性,并且在每个行为和思想中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让他像二重唱的旋律配合那样发挥着作用。

通过冥想,我们的个体自我与宇宙自我合为一体,正如我们的择神所代表的那样。一个个合为一体的片刻都在提升我们,超越所有私我中心的拖累,并且用大量的内在宁静来鼓舞我们,治愈我们的心灵创伤,充之以新的力量来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个内在的宁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唤起了一种稳定的作用,使其更加有效、有创造性和有用。我们每日与有无数个短暂的多元性的外部世界接触和交流淹没了我们对存在的一体性的认识。作为一个结果,我们多样性的知觉渐被夸大和抬高,我们失去了对持久和永恒实体与不持久或者相对持久的现实之间的区别。熟练地冥想会恢复我们实在的真实景象。

一个人内在整合的真正标志是他行为的转变。这样一个人总是真诚的、诚实的,在思想、言语和行动中是坦率的。他忠于自己,也忠于其他人。他的忠诚动机总是反映在他的举止和行为中。他在所有环境中保持真诚,不仅停止任何形式的谎言,还不夸大、歪曲、操纵或者扭曲事实以符合他的方便需要和私利。他从所有罪疚感中解脱,享受着心的平静。他事实上是什么样和他显现出什么样总是一致的,这样他永不神秘。他既不思虑过去也不梦想未来。他在活生生的当下行动;带着纯洁的意识,他不耽搁或者动摇于他的决定或者行动。他对事物有正面看法,总是准备去学习和在智慧中成长。他接受生活的考验和苦难,当它们来临时,他不为此责备任何人或者事。基于自我觉醒,他既不好斗也不防备他人。他是自发的、有效率的、有创造性的。执中而行是他的座右铭,分辨是他的指导方针,自我知识是他的目标。

根据《薄伽梵歌》,内在的整合,是以一个人的萨埵(灵性平衡)品质提升,超越罗阇(不安)和答摩(迟钝)为标志的。萨埵品质显现出其行为诚实、敏捷、从依赖和焦虑中解脱出来,以及在正误间进行辨别、在行动中表现出技巧、面对不喜欢环境表现出的刚毅和自制、平稳的心、坚定的信仰和满足感。与萨埵相反的是罗阇和答摩:罗阇以贪婪、过度活动、过度野心、享乐、喋喋不休和渴求为特性;答摩以黑暗、懒散、疏忽和妄想为特性。

这三种品质以不同比例呈现在每个人中,这些品质的不同比例导致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各不相同。一个人的萨埵占支配地位,超过了罗阇和答摩,被称作萨埵质(sattvika);一个人的罗阇占支配地位,超过了萨埵和答摩,被称作罗阇质(rajasika);一个人的答摩占支配地位,超过了萨埵和罗阇,被称作答摩质(tamasika)。萨埵的提升带来内在的整合,罗阇的提升带来紧张,答摩的提升带来瓦解和毁灭。与这三种分类相一致,所有人也来自于萨埵质、罗阇质和答摩质这三种概括的类别。

《薄伽梵歌》对这三种人在信仰、饮食偏好、崇拜、苦行修行、施舍、对真理的认识、行动表现、性格模式、正误的分辨感、心的坚定和幸福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信仰。萨埵质的人崇拜上帝;罗阇质的人崇拜半神人和恶魔;答摩质的人崇拜幽灵和不显现的灵。

饮食偏好。萨埵质的人喜欢促进长寿、生命力、力量、健康、快乐和食欲的食物,这食物是多水分的、含油的、坚实和可口的。罗阇质的人喜欢过苦、过酸、过咸、过热、过辣、干燥和烤过的食物。答摩质的人喜欢不煮的、无味的、腐烂的、不新鲜的、不干净的和剩余的食物。

崇拜。萨埵质的人跟随经文规则和传统习俗,为了崇拜而崇拜;罗阇质的人崇

苦行修行。萨埵质的人是坚定的、充满信仰和彻底的,不被任何世俗的欲望所推动。罗阇质的人修习苦行是为了自我表现和获得尊重、认可和荣耀。答摩质的人修习苦行是自我折磨,建基于愚蠢,以伤害其他人为目的。

施舍。萨埵质的人对施舍不期望回报,是源自一种责任感,在正确的地点、时间给予值得的人。罗阇质的人在一种勉强的心情下施舍,期望结果,为了回报。答摩质的人不敬重地施舍,在不合适的地点和时间,给予不值得的人。

对真理的认识。萨埵质的人在多样性中看见不分裂的整体;罗阇质的人只看到多样性;答摩质的人对真理的知识是琐碎的、无意义的,实际上找不到真理。

行动表现。萨埵质的人不带执著地行动,不渴求收获;罗阇质的人行动是为了满足他自己自尊自大的欲望,并且作许多努力;答摩质的人是无分辨力的、不负责任的,并且不在意他行为带来的影响和结果。

性格模式。萨埵质的人从执著和厌恶中解脱出来,被赋予刚毅和热情的性格,不受成败的影响。罗阇质的人热情地执著于他的行为,紧紧地渴望随后的成果;他是贪婪、暴力和不洁的,在快乐与痛苦中容易失去自制的。答摩质的人是粗俗、不稳定、自大、欺诈、恶意、懒散、沮丧和怠慢的。

正误的分辨。萨埵质的人总是受到灵性思考的指引;罗阇质的人的分辨感是扭曲和错误的,因为它被人的欲望和执著重重地渲染;答摩质的人的分辨感是封藏在黑暗和妄想中的。

心的坚定。萨埵质的人显示出不会突然转向的集中和自制;罗阇质的人在他追求快乐、财富和欲望的满足中显示出心的坚定;答摩质的人的坚定是一种僵硬的形式,且不会放弃愚蠢和妄想、睡眠、恐惧、悲伤、依赖和肉欲。

幸福感。萨埵质的人的幸福感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源自清净的自我知识,可能开始的时候像毒药,但最后会像甘露。罗阇质的人的幸福感是源自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的接触,开始时像甘露,但是最后像毒药。答摩质的人是从睡眠、懒散、错误和迟钝中得到幸福。

简单地说,萨埵质的人是受到灵性的思考指引,罗阇质的人是受到私欲的引导,答摩质的人是由迟钝所引导。因此,整合是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从迟钝(答摩)和我执(罗阇)朝向灵性平衡(萨埵)的进程。当萨埵质的行为模式渐渐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个人可能被认为获得了内在的整合,在冥想之道上进展良好。不管求道者跟随的是什么道路,萨埵品质对他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所有灵性成功的先兆,因而也是冥想中取得成功的预兆。内在的整合为心意的专注和冥想铺平道路。正如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所说:“萨埵是阶梯的最后一步,接下来是屋顶。一旦获得了萨埵,就意味着离上帝不远了。向前一步便觉悟到了上帝。”【48】

对心意和感官控制的增强

表明冥想进展中的人格和性格转变的下一个重要标志是对心意和感官控制的增强。在冥想中,心意的稳定和修行的坚定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除非他冥想,否则心意不会稳定;除非心意是稳定的,否则无法冥想。一颗未经训练的心是不稳定的,因而不能冥想。它不稳定是因为它的软弱;它软弱因为它的浪费,仅是用于与内在的分裂性和复杂性作斗争,丢失了它75%的能量。然而一位擅长冥想的人能防止这个浪费。他的心,好像一个罗盘似的,总是指着北方,固定地保持冥想一个客观对象。即使罗盘的指针移动,在那一瞬间偏离了,接着又会回到它原来的位置。同样,如果一位高级求道者的心被迫居于尘世的客观对象中,一旦离开了该对象,他就马上回复到一种冥想的状态。即使是在激烈活动的时候,高级的求道者仍然能够保持他冥想的状态。他让心的75%保持在冥想中,余下的用于日常活动。

一位求道者在冥想中成功与否可以从他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推断出来。一把雨伞最好在雨中受检验。活动范围既是心意的一个训练场所,也是一个冥想知识的检验场所,因为同样的心意既用在冥想中也用在行动中。闭上双眼,在深度的冥想中看到上帝就称为jnana,也就是自我知识。除非求道者能在所有生命和尘世的事物中用他睁开的双眼看到上帝,否则自我知识不是完整的。我们从外部世界感知到的,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求道者的进步越大,越能将他冥想的体验转移到行动中。于是,他活动的范围不再是一种妨碍,而是成为他冥想的一个有力支持。并且,他通过在行动中的能干表现而获得了对练习冥想的信心。正如《薄伽梵歌》所说,“瑜伽是行动中的技巧。”【49】

心意的稳定性在增长,会表现在效率、专注、远见和记忆中。与普通人相比,一位擅长冥想的求道者能够在较少时间内做较多的事情。他是认真而迅速的。他能发展出一种惊人的记忆力和一种内在的洞察力。他的感知力变得敏锐,观察力也变得清晰。他的心意可以比作一团丢在哪即粘在哪的面团。这样一颗心能随意附于和离于任何客观事物。

关于这个话题,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直系弟子之一,斯瓦米·图利亚南达说:“心意稳定的一个检验标准就是外表的平静。心意一旦稳定,外表就获得平静。在一个人的外表和行动中再也没有任何的不安。”【50】所有的瑜伽修习都会带来心意的稳定。正如《乌达瓦之歌》所说:

施舍、履行责任、遵守誓言(包括一般的和具体的)、聆听经典、德行以及其他——所有这些都会在心意的控制中达到顶点。心意的控制是最高的瑜伽。比方说,施舍和其他行为,对于那些控制了心意和得到抚慰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施舍和其他行为,对于一个心意躁动,或者堕至迟钝的人又有什么用?【51】

心意稳定是自我控制的结果,自我控制是控制心意和感官。在冥想之路上两个最强大的敌人是欲望和愤怒。欲望是一个人对所见、所听,或记忆中的感知对象的渴求;愤怒是当一个人的欲望倾向得不到满足时的感觉。欲望和愤怒让心意产生出激烈的搅动,伴之相应的身体变化。一位求道者在冥想中进步的标志之一是他产生出抵抗这些冲突的能力。冥想中的成功直接相称于自我控制中的成功。《薄伽梵歌》指出:

那些心意不在他控制之下的人没有自我知识,也没有冥想。没有冥想,他不可能有平静;没有平静,他如何能有幸福?因为即使感官在漫游,如果心意屈服于它,分辨力会被带走,如同一阵大风带走水上的一艘船。【52】

《薄伽梵歌》继续说:“那些能够抵抗欲望和愤怒力量的人即使在此世离开身体之前——是一位瑜伽士,也是一位快乐的人,”【53】并且“我想,对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来说,瑜伽是难以达成的;但是对那已经控制了自己和通过正确方法来努力的人来说,它是可以达成的。”【54】

感官受到了控制,心意也逐渐在控制之下,当味觉和性欲——两个最强大的感官——受到控制,就控制了感官。《薄伽瓦谭》说:“一个已经控制好所有其他感官而没有控制好味觉的人,并非感官的主人。味觉的渴求受到了控制,其余一切也会受控制。”【55】

斯瓦米·图利亚南达在下面的阐述中讨论了这个观点:

如果味觉和性冲动都得到了控制,所有的麻烦都会解决。当室利·采坦尼耶去找克萨瓦·巴拉提(Keshava Bharati),要求进入弃绝阶段的时候,后者评论说:“你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又长得如此英俊,谁敢把你引入弃绝生活呢?”室利·采坦尼耶回答说:“先生,你通常在授予一位求道者进入弃绝生活之前会考验他。如果你发现我够资格的话,自然也会有意把我引入。请你考验一下我,看我是否适合。”巴拉提对室利·采坦尼耶说:“伸出你的舌头。”就在这位弟子伸出舌头的时候,古鲁把一些糖放在上面。糖宛如要离开舌头似的,一点儿也没被沾湿,在落在地上的那一瞬间,消散在空气中。再也没有必要去考验性本能了。【56】

斯瓦米·图利亚南达进一步引证:

控制感官不是由一种极端的努力所产生的。只有通过领悟到上帝才会完全实现。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必须为这个结果努力。随后,它会变得很自然。但是,人也不要因此而过分自信。正如聪明的猎人抓住一头鹿,把它绑起来一样,在成功控制感官之后,一个人要警觉,并且继续约束心意和抑制感官……那些禁欲50年的人连根拔除了性冲动;而那些过着一种不动心生活的人花了好几生来做到这一点……在你分辨的时候,如果没有感官享乐的客体在你面前,你会感到自己没有弱点。但是诱惑的客体来到,你就被扰乱了……一个人必须坚定地树立起分辨智,必须居于其中。不这样做就不会有结果。尽管享乐的客观对象来到他面前,他的心也没有反应的人是真正的智者。这即是考验。【57】

正如早前强调过的,冥想依赖于专注,专注依赖于心意的收回,而心意的收回又依赖于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标志着对心意和感官的控制,因此是所有冥想中成功的秘密。《泰提瑞亚奥义书》形容自我控制为获得自我知识的唯一修行。《羯陀奥义书》说,自我控制是瑜伽的真正本质:

要知道,阿特曼为战车的主人,身体为战车,菩提[分辨力]为车夫,心意为缰绳。他们说,感官是马;客观对象是道路……一个已经分辨出他的车夫,牢牢握持心意之缰绳的人,会到达路之尽头;那是毗湿奴[遍及一切意识]至高无上之境……当知识的五个工具,再加上心,仍旧平静,当理智变得静止,那就是至高无上的状态。这,牢牢控制感官,即所谓瑜伽。【58】

商羯罗在《分辨宝鬘》中指出:

通往瑜伽的第一步是语言的控制,不接受赏赐,不期望享乐,从活动中解脱,总是居于隐蔽处……不管谁企图通过把精力放在身体的营养上,其过程就像抓住一条鳄鱼来过河,却又把它错误地当成一根树桩。【59】

根据《薄伽梵歌》,自我控制有三种——身、语、意的控制。身体的苦行,例如誓约、苦修、服务他人等,构成了身体的控制。在所有环境下实践真诚是语言的控制。感官的抑制和练习专注于冥想对象形成了对心意的控制。

坚守禁欲,或者节制的誓言

自我控制至关重要的是禁欲,或者节制的实践。一部坦陀罗经典说,“折磨身体不是苦行——禁欲是最好的苦行。一个持续地节制的人不是人,而是神。”【60】禁欲的实践是为冥想生活提供基础。

禁欲(守贞)是制戒和劝制的最重要实践——根据钵颠阇利,这是瑜伽八支中的前两个。其他六支的实现(体式、调息、制感、专注、冥想、三摩地)是依赖于禁制和劝制的稳定性。禁制由非暴力、诚实、不贪、节制和不接受恩赐等组成;劝制由清洁、知足、苦行、学习圣典和奉献上帝组成。但是除非带着审慎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来实践,否则实践禁制和劝制会毫无结果。

禁欲是关键。事实上,洁净的实践,包括外在和内在,【61】仅是为了禁欲的缘故。钵颠阇利肯定这一点,说:“当他(求道者)坚持内在与外在的洁净,他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厌恶,希望不要和其他人接触。”【62】《薄伽梵歌》描述禁欲的稳定性对冥想中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完全地宁静和无惧,坚守禁欲的誓言,在心中训练,不断地想着我(克里希那),他会安坐在瑜伽中,将我视作他至高无上的目标。”【63】

禁欲的实践有两方面,节制和遵从,必须要在思想上、语言上和行为上坚持两者。节制意味着性欲的控制。但是,仅是节制粗拙的性乐是不够的。心意的贪欲也必须克服,要通过克制所有欲望的念头、想象和交谈来克服,因为不纯洁的想象和不纯洁的行为一样有害。当所有的感官——手、脚、说话器官、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眼、耳、鼻、皮肤和味觉——都从每种欲乐形式中收回,尽管这是微不足道和非直接的,但这样才被认为是实现了节制。

禁欲实践的第二个方面,遵从,是“居于梵中”,这是“禁欲”的梵文字面意思。节制的实践依赖于对所有欲乐的不动心。但是这样的不动心是永远不可能的,除非求道者对灵性目标产生了热情和品尝到了灵性的喜乐。

并且,居于梵中意指坚定地崇拜和持咒。根据正统的印度教惯例,只有一位持咒修习的熟手才能成功地坚守禁欲的誓言。《羯陀奥义书》(1:2:15)说,灵性探索者只是渴望梵,实践禁欲。除非对此有一个强烈的灵性动机,否则节制的修习会受到压抑的束缚,达不到预期目标。只要求道者不信服于灵性目标的真实性,不全心奉献于此,他的节制修习被证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坚守于禁欲中,没有人能够在冥想中取得成功:心之内部幽深处的门,永远不会为一个不修习禁欲的人敞开。禁欲不是抑制,它本身也不是终结;它对将心意从沉迷于肉欲享乐的冲动中解脱出来有着不可缺少的意义。坚定于节制的实践会带来健康的改善和心意的活力,伴之惊人的意志力和坚韧的决心。

一位求道者坚守这个誓言,会在身体里发展出一种叫medha的东西,一种保持记忆力与直觉的精微神经,由此他能够理解精微的灵性真理,并迅速领悟它们。然后他的脸开始发出一种神圣的光辉。他无所畏惧地在求道之路上前进,战胜了身体内每个动物性的本能,内心也充满了灵性的自信、热情和快乐。

不坚定于禁欲誓言会使求道者软弱、犹疑不决、过分理智和身体衰弱,必定会受到绝望和抑郁的折磨。对于一位决心在冥想中获得进步的灵性探索者,没有其他能够替代禁欲,因为没有可供选择的办法来自我控制。对冥想技巧、呼吸控制、体式掌握等等的智性理解,对于一个在实践禁欲中妥协的人,被证实是无用的。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强调对禁欲实践需要,说:

瑜伽士们声称,所有的能量储存在人体内的能量中,最高等的是他们称为奥佳斯(ojas)的能量。现在,这个ojas储存在大脑中,一个人拥有ojas越多,他就越有力量,越聪明,在灵性上也越强壮。一个人可能用美丽的语言来表达美丽的想法,但不能打动人。另一个人也许未能漂亮地表达出他的思想,而他的话却是有魅力的;他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力量。那就是ojas的力量。

现在,在每个人体内都储存着或多或少的ojas。在身体内运作的所有力量中,最高等形式的是ojas。你必须记住,这只是一种力量转化成另一种力量的问题。以电性或磁性的方式在外部运作的同样力量会转变成内在的力量;以肌肉力量来运作的同样力量也会转变成ojas。瑜伽士说,人类通过性活动和性思想来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能量,一旦得到了制止和控制,会容易转变为ojas(灵性能量);由于海底轮(Muladhara)指引这些,瑜伽士尤其注意那个中心。他尝试去把他所有的性能量转变成ojas。只有贞洁的男人或女人能够创造出ojas,并且把它储存在大脑里;这就是为何贞洁总会被看作是至高的美德。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不贞,他的灵性会离去;他失去了精神的活力和道德的持久力。这也是为何在世界上产生过灵性巨人的所有宗教圣职中,你总会发现要坚决要求绝对的贞洁。这也是放弃婚姻生活的僧侣们为何会存在的原因。必须要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完全保持贞洁。没有了它,胜王瑜伽的实践是危险的,可以导致精神错乱。如果人们在实践胜王瑜伽的同时又过着不洁的生活,怎能期待他们会成为瑜伽士呢?【64】

基督劝告他实践禁欲的弟子们说:

这话不是人人都能领受的。唯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因为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这话谁能领受,就可以领受。【65】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说:“谁能放弃性的观念,谁就能摈弃尘世。”【66】

理论上对心意和感官控制的理解与实际上掌握这种控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阿周那被巨大的使命所困惑,对圣克里希那说:“哦,克里希那,心意是不安、骚动、有力和顽固的。控制它,对我来讲,好像风一样难控制。”对此,圣克里希那回答:“哦,强大的阿周那,毫无疑问,心意是不安和难以控制的;但是通过修习和不执著,哦,昆缇之子,它是可以被抑制的。”【67】“不执著”是不动心,“修习”是练习专注。不动心帮助心意从感官对象中收回,而练习专注会引导它到灵性目标。两者是互相促进的,练习专注会加强不动心,不动心也会加强专注。但是它们必须结合在一起。没有不动心的专注是没有结果的,而不动心本身是消极的。不结合专注的练习,不动心只能抑制欲望和驱除习性,但不能根除它们的源头。当欲望和习性受到了压制或抑制时,它们会埋藏起来,等候机会完全地爆发。

再者,对一个对象(客体)产生了欲望,当欲望受到抑制时,会引起对该对象的高度注意。因此,压制对一些恒常不变之事物的强烈欲望,会特别地受到该对象的折磨——时时受折磨,甚至在梦中。只要求道者表现出对世俗享乐之对象的兴趣,那些享乐对象也会表现出对他的兴趣,到处追着他,让他不得安宁。然而,一旦求道者尝到了内在的喜乐,他失去对所有世俗享乐的兴趣,同样,享乐对象也失去对他的兴趣。正如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所说:“当男人拥有欲望时,女人为男人而存在。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就看不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区别。”【68】正如《薄伽梵歌》指出:“感官对象从一个实践节欲的人那里离去,不过它们的滋味并没有离去。一旦见到至上之主,甚至那滋味也离去了。”【69】

那么,不动心的正面对应物是对灵性目标的激情。这就是分辨真假的意义。事实上,为了灵性目标的缘故,不动心可以成为积极的。分辨和不动心一起,把诚挚的求道者带到自我知识的核心,那是所有冥想的目标。然后自我知识在他心中发光,如同那智慧的明灯在发亮。商羯罗这样形容这盏明灯:

表现分辨的特性;饲以因神圣之爱而满足的油;扇以对上帝热诚冥想之风;供以虔诚、贞洁和其他美德所培养纯洁带来的正意之灯芯;容于全无世俗之心所居处;置于从感官对象收回、无污于执著和嫌恶的心意之隐深处;耀以通过对定与冥想不停修习所产生的正知之光。【70】

冥想的目标——自我知识或者上帝之异象(境象),既不是一个奇迹,也不是一个替代的经验。没有偶然发生的事情:我们只是得到理应所得的,永远没有不劳而获。自我知识是一种真理的启示。它瞬间出现,但是预备过程是长时间的。自我知识的显示有赖于冥想中的成功,冥想中的成功有赖于合适的求道者。在《分辨宝鬘》中,商羯罗说:“成功本质上有赖于一个合格的求道者,时间、地方和其他手段只是这方面的辅助。”【71】

一个合格的求道者是一个通过内在纯洁获得了精神和道德健全的人。精神健全赋予求道者吸收冥想教导的能力,正确地实践冥想,不屈不挠,直至达到目标。对教导的吸收是超过智性理解的。这样的吸收仅仅通过经文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的。

奥义书主张,绝对真理隐藏在经文的词句后面,如同一位站在皇室列队中的国王,被旗帜和阳伞遮蔽着;如同牛奶里面的黄油;如同海水里的盐。

在《唱赞奥义书》中纳拉达和圣人室犍陀(Sanatkumara,意为“梵天之子”)之间的对话说明了吸收的意义。纳拉达作为一名探索者而来到室犍陀身边寻求指导。他已经研究了各个不同分支的知识,包括神圣的和世俗的,但是依然没有平静。室犍陀要纳拉达告诉他研究了些什么。在回答中,纳拉达给出了一个他研究过的各种哲学和经文的一长串名单,和许多他掌握了的科学与艺术。听到纳拉达说完以后,室犍陀对他说:“所有通过你的学习所得的只是名相而非含义,自我才是含义。”室犍陀继续说,这个含义,是永远不会向一个缺乏内在纯洁的人显示的。他指导纳拉达为了内在纯洁而练习苦行。

商羯罗描述了一位求道者为了冥想实践需要,必须采用的内在纯洁的四种方法。它们是分辨、不动心、自我控制和对解脱的强烈渴望。分辨是坚定地确信,只有梵,或者上帝,才是真实的,其余一切皆虚幻。不动心是对所有感官享乐的完全不理会,尘世的或天国的。自我控制包括:(1)把心意从所有感官对象收回,令心意平静,引导其至自我;(2)阻止所有感官向外游离;(3)把持感官,把它们克制在各自的中心,不允许它们再次外漂至客观对象;(4)为了那目标,快乐地承受所有痛苦,肉体的或精神的;(5)持久和有意识地使心意居于自我中;(6)对经文和老师的教导要有坚定的信心。对解脱的强烈渴望,是一种被火燃烧般的欲望,令一个人从所有束缚和执著中解脱出来。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说,一位有这种渴望的求道者会把生命中的所有一切视为一个朝向自我知识目标的旅程。对他来讲,这世界看上去是一个陌生之地,在此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他企盼着,一有可能就返回他真实的家。一个企盼着抵达旅程目的地的人,实际上,他的心意在他到达之前很久就已经来到那里。同样地,一位求道者用强大的能量和专一的心企盼着实现朝向自我知识之旅的目标。当他朝那目标前进,他对那目标的思想和感觉渐渐增强,成为他唯一的念头,直到欲望实现。《薄伽梵歌》描述一位前进中的求道者的特征:他独自生活却不孤单,是稳定地树立在内在自我的基础上,不被痛苦或快乐、赞赏或指责所影响;他是满足的,一视同仁,厌恶于寻求引人注意,或者获得任何名望,已经放弃了对外界任何事物的希望和期待,除了达到目标外,对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

自我知识,吠檀多经典主张,植根于苦行和自我控制的牢固基础。圣克里希那,总结《薄伽梵歌》的教导后对阿周那说:“你不要向那些不苦行、不虔诚的人说这些,不要向那些不希望听到的人说这些,也不要对那说我坏话的人讲这些。”【72】《吠陀经》说,自我知识的深奥秘密只向那些发展出对上帝无比虔诚的人,以及对他们的灵性教导者,揭示其真正的含义。《蒙查羯奥义书》说:“这个阿特曼,灿烂而纯洁,无罪的苦行僧注意住于身体中,通过不停地实践诚实、苦行、正知和节制的修习获得阿特曼。”【73】关于自我知识,《由谁奥义书》说:“苦行、自我抑制和仪式性的奉献是其足,《吠陀经》是其四肢,绝对真理是其居所。”【74】《蒙查羯奥义书》用两节韵文作了如下总结:

一首《梨俱吠陀》诗节表明:这个梵知将只讲给那些已经履行了必要的职责之人,精通《吠陀经》和奉献于梵的人,和充满信仰,已经在圣火(Ekarshi Fire)中献上供奉并且根据规则做过在头上带火的仪式[这仪式指在《阿闼婆吠陀》中提过一个忏悔,通过这个修习,求道者获得心意的纯洁和对自我知识的专注。]因此知微者安吉如斯(Angiras)在古代宣称这个真理。一个没有履行这个誓言的人不能阅读它。向伟大的知微者们致敬!向伟大的知微者们致敬!【75】

这段内容的意思是探索者的心意必须经由履行宗教誓言和实践灵性苦行来净化。这样的履行和实践使他适宜于冥想梵的修行。梵知不会给予一个不纯洁的人。

《奥义书》用守贞生(brahmacharin)这个词来形容自我知识的探求者,或者是为实现那目标而实践节制和自我控制的人。《唱赞奥义书》(4:4:1-4:9:3)中,萨底阿迦摩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苦行同样也是一种深奥的信仰,等同于守贞。萨底阿迦摩是一个希望获得自我知识的年轻男孩。在那个时候,一个宗教贞守生要长年住在一位老师的家里,侍奉后者,学习和练习自我控制与冥想。这样,萨底阿迦摩走到圣人乔达摩(Gautama)那里,说:“尊敬的先生,我想作为一名贞守生而和您住在一起。先生,我能作为一名学生而亲近您吗?”乔达摩问:“你的祖先是谁,我的孩子。”萨底阿迦摩答道:“先生,我不知道我的祖先是谁。我问过我母亲,她回答说:‘当我年轻时我怀着你,我全神贯注于许多家庭事务和照顾宾客们。我不知道你的祖先是谁。我的名字是茶葩勒,你可以叫你自己做萨底阿迦摩·茶葩勒。’因此我,先生,是萨底阿迦摩·茶葩勒。”乔达摩听到萨底阿迦摩的回答很高兴,乔达摩对他说:“除了一位真正的贞守生外,没有人会如此说。你没有违背真理。”[这是说,除了一位真正的灵性探索者外,没有人会给出这样一个直接的回答,这可能意味着他是一位私生子。]“把火拿来,我的孩子,我将给你启迪。”乔达摩启迪了萨底阿迦摩后,从他牛群中分出400头瘦而虚弱的牛说:“带着这些牛走。我的孩子,照顾它们。”萨底阿迦摩顺从地赶着牛群,说:“它们的数目没有达到1000,我就不会回来。”

萨底阿迦摩与牛群长年呆在森林中,充满爱心地照顾它们是他主要的灵性修行。他如此地专注,始终想着他珍爱的目标,以致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于是一天,牛群中的公牛对他说:“萨底阿迦摩,我们已经有1000头了,带我们去老师的家。我将教你梵的一足:东方是1/4,西方是1/4,南方是1/4,北方是1/4。这,亲爱的朋友,是梵的一足,由4个1/4组成,这一足称作‘闪光’。知道这一点的人和冥想梵的这一足的人会渐渐在地球上发光。”公牛进一步说道:“阿耆尼(火)将教你梵的其他足。”萨底阿迦摩明白了空气中的主宰神性,变得乐于苦行、虔信和自我控制,通过公牛的教导,他明白了梵,因此他对那公牛有高度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