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冥想的力量
14803100000032

第32章 冥想中的进步(2)

神秘体验和觉悟

由自己得出的灵性体验和觉悟并不能总是准确地衡量一位求道者在冥想中的进展。不是所有的体验和觉悟都是可靠的,也不是所有的体验和觉悟都必定意味着进步。为了使之成为进步的里程碑,这些体验和觉悟必须经过批判性评估。有两种原因使得这种批判性的评估变得有必要:第一,为了上述的理由,并不是所有体验和觉悟都暗示着进步;第二,因为疑惑和挫折感经常影响我们的心意。

许多神秘体验经常仅是虔诚愿望或者通过冥想所激发出来的少许想象。心能够,并且会玩弄求道者。这种内在的体验或者启示仅仅是主观愿望的满足或者心意的投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说过,对一个人来说,上帝在一个梦中对他讲话,不如说他梦到上帝对他讲话,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很多人热诚地坚持相信的宗教上的魔鬼和半人神(天人)其实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中。

他们虔诚地相信他们已经听到指示,作为一个血祭的结果,他们热血沸腾去赴死,或者去为狂热的宗教战争而斗争,将这样的实践看作是神圣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仅有的真正来源是理性批判和合理研究。哲学家布拉德利(Bradley)一次开玩笑说,形而上学是为我们直觉所相信的东西寻找坏的理由——换言之,我们所谓的确信仍然需要由理性来证实。这是能够对我们所相信之事带来确定性的唯一方法。理性的确有其局限性,也永远不是觉悟到超越理性范围之真理的适当手段。但是在我们摸索的更早阶段,理性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值得相信的工具。

任何真正的灵性体验必须与经典一致,且不与理性相冲突。经典描述了那些走在这条道路上并且达到目标的人的体验和觉悟的特性。理性通过将这些灵性觉悟与无价值的心意的幻想和想象区别开来,从而评估它们。吠檀多尤其认为一个真正的灵性体验或者觉悟总是可重复的(avadita),永远不会和人类理性(aviruddha)冲突,总是导向所有生命(sarva bhutehiteratah)的快乐和幸福。

以下一些标志是冥想中会出现的,但它们不属于真正的神秘经验:自我妄想、自我欺骗、幻觉和梦、心灵造诣、灵性情感、借用的和暂时的体验、通过外部环境激发的体验和一个人偶然得到的体验。

自我妄想

认为灵性体验和觉悟总是个人的、私人的和内在的,因此它们的真正特性拒绝客观验证和批评评估。这样自我妄想、编造、错误思考和夸大有着巨大的危险。除非这求道者是有辨别力和分辨力的,否则他会将一个经历过的灵性情感夸大成一个伟大灵性意义的显示,或者他会将一个偶然事件曲解成符合一个重大灵性信息的结果。这儿有一个求道者的故事,他说当他坐着冥想时,他渐渐如此专注以致能在其内心听到不间断的唵声。经过考察,发现这个他经常听到的声音并不是他内在不间断的唵声,而是附近一台冰箱的持续不断的嗡嗡声。

自我欺骗

一位求道者的体验和觉悟也可以是自我诱导和想象。个人悲剧、未能实现一个长久以来的目标、不满或者心意的失落状态——任何其中之一都会导致一个人体验到暂时的灵性热情和情感,甚至拥有心理影像。悔恨的眼泪会被看作是奉献的眼泪;希望、恐惧或者一个要实现什么事情的强烈情感能让一个人体验到欺骗性的灵性现象。这些体验中的大多数是自我满足的补偿,不表示任何灵性上的进步。

幻觉和梦

一些体验和觉悟可能完全不是真实的体验。它们可能仅是幻觉和梦。一个心灵软弱的人是对幻觉和梦敏感的,并且喜欢将它们视作灵性景象和体验。一个受神经紊乱或者心意压抑之苦的人经常用他的梦来得到自我满足。

一般来说,梦的景象是从压抑的欲望创造出来的。梦对一个人的真正灵性倾向的表达是相对稀有的。关于梦之源头,心理专家有三种基本理论:第一种学派主张梦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第二种学派认为梦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第三种学派声称梦是由内外两种因素造成的。所有人都同意,梦表示了做梦者的内在特性。每个人都创造了他或她自己的梦。古希腊人相信一个人在梦的状态中确实是离开了他的身体。其他宗教曾经认为梦是来自天国的神圣信息。吠檀多的观点是,一个梦永远是一个梦,并且只是一个梦。据定义,一个梦,永远不能是一个现实。吠檀多还认为在梦的状态中没有什么离开身体,储存在我们心中的我们过去经历的精微印象成为了梦景材料。

有其他因素刺激着梦,包括不习惯地睡前摄入食物,身体条件,一个人当时的环境和情况,如热和冷,房间温度的变化、气压、氧气、湿度、硬或者软的床、松或者紧的衣服、食物的消化等等。消化不良被说成是做噩梦的原因。一个人睡时在脚下放一个热垫子,他会梦到自己走在热炭上或者燃烧的火焰上。

希望、恐惧和焦虑也是梦的其他原因。一个对财富有强烈欲望的人会梦到他发现一个埋藏的宝藏而巨喜,或者一个怕睡过头的人会确实梦到他睡过了头。有许多记载的例子说明,一个神经衰弱的人会体验到妄想出来的心理现象,或者在自我满足中创造出梦境。

斯瓦米·沙拉达南达,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一位直系弟子,一次遇到一位西方女士说,她体验到一个一直围绕在她身边的不可见生命的存在,感觉被打扰了。斯瓦米耐心地听她说着,礼貌地回答说,在他看来,她体会到的只是她软弱之心意造成的幻觉,他建议她通过自我控制的练习让心意强壮起来。任何真实的灵性体验总是有其真实性的标志;它带来的是所有疑问的终结,心中充满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平静。

心灵造诣

心灵造诣是以siddhis,或者力量的形式,与朝向自我知识的灵性进步不同。心灵造诣的力量本身不表示任何灵性进步。钵颠阇利说:“siddhis,或者力量,通过出身、化学方法、语言的力量、禁欲或者专注取得。”【25】那就是说,心灵力量会是天生的,或者它们会通过药物、神圣词语、真正的练习或者灵性专注获取。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心灵力量,诸如千里眼、顺风耳,但是这些力量对于他们不是偶然的。钵颠阇利说,他们在他们的前世获取了这些力量,但是没有享用它们。因此,他们在今生享用这些力量。事实上,一个人精神上的、智力上的和灵性上的所有特殊能力都是来自前世的继承。

心灵力量也能通过药物获取,但是药物的使用总会伴随着强烈的神经衰弱和抑郁。瑜伽传统说在古代有个教派叫茹莎雅那(Rasayanas),他们使用药物作为炼金术的一部分,经由此他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延长寿命。实现瑜伽的目标有赖于旺盛的精力和各种充满激情的戒律,需要的不仅是强烈的欲望和动机,还有健康的身体。身体有病或者无能,会阻碍练习,死亡则停止所有的过程,以至于求道者不得不等待另一次转世才能再开始他的灵修。因此,茹莎雅那开发出各种药物和其他设施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延长寿命,在一世中实现目标。茹莎雅那中的一些人相信硫黄和水银能够提供隐藏的能力,通过它们,生命可以延长一些时间。一些其他教派的成员相信灵性导师在死后依然在他们以前的身体里活着,帮助指导他们走好他们的路。钵颠阇利没有否认这些可能性。

心灵力量也能通过重复神圣词语也就是咒语来获得。人们相信咒语中有潜伏的神秘力量,当他们用相应的宗教仪式正确地念诵时,咒语的力量就会显现。

此外这样的力量能通过严格的苦行获得,通过这样的苦行,一个人能控制身心:克服身体的躁动,从而达到专注。但是这样的专注并非一定是灵性的,因为只有当其专注动机是灵性的时候才是灵性的。不过任何专注的练习,不管其动机,都能产生力量。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过:

你会发现有人终生举着他们的手,直到他们的手衰弱而死去。人们持续地站着,日日夜夜,直到他们的腿肿胀。如果他们活着,他们以这个姿势站着的双腿变得如此僵硬,以致他们不能再把它们弯下去,只得终生站着。一次我看到一个人这样持续地举着他的手,我问他当他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感觉如何。他说十分痛苦。如此痛苦以致他不得不去河边,将自己泡在水中,那样让痛苦缓解一下。一个月后他不再那么痛苦。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获得力量(siddhis)。【26】

有一个类似的苦行僧的故事,他多年来严格练习持续举着他的右胳膊。结果,他的手臂渐渐变得非常僵硬,以致他不再能让它弯下来。这位苦行僧,以他的成就为傲,但是怀疑他的灵性命运,便去拜访一位圣人。这位苦行僧没有直接去看这位圣人,而是坐在圣人住所的院子里。他通过送信人问了如下问题:“我的灵性命运会如何?”作为对这苦行者的回答,圣人告诉送信人:“告诉他,他的灵性未来正如他胳膊现在的状态一样不确定。”

心灵力量自然地来到一位有灵性地练习专注的求道者身边。它们是他的灵性逐渐发展的结果。通过药物和草药,通过念诵咒语,或者通过严格苦行得到的力量总是短暂的,那些渴望和需求这些力量的人大多数通常容易被他们误用,甚至遭到各种痛苦和灵性毁灭。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这样的人们承受不起他们的神奇成就,没有从欲望中解脱出来。他们可能战胜了粗糙的世俗满足的欲望,但是仍然渴望权力、名誉、声望和天堂赏赐等等。所有欲望,不管它们是什么,都出于自私。

另一方面,一个练习灵性专注而获得三摩地的人,那是所有欲望的满足。专注和冥想的练习绝不会产生不出这些结果——控制心意,通过这,控制外面的世界。求道者可自由地索要他自己的灵性成果,利用它们来满足他的自我,或者他可能会完全放弃他所要的成果。只有那些完全放弃这种要求的人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完美的自我知识。那些要求得到赏赐的人会得到他们应得的,但会错过至上的目标。

心理体验和成就通常会夹杂地祝福一位求道者。他们通常被证实是他灵性道路上的极大障碍,而不是灵性鼓舞的源泉和鼓励他去作进一步的努力。不屈从于心灵力量的诱惑是困难的。即使是进步的灵性灵魂,仍然抵抗不了他们优越的自我控制和分辨力带来的自我感,陶醉于他们自己的心理成就,最终会失去一切,包括他们的心灵力量。心灵力量对于粗心大意的观察者,可能显现为蛊惑的、奇异的,甚至是超自然的,但是从灵性角度来说,它们对一位求道者几乎没有价值。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经常给他的弟子们讲述两个故事,以令他们的心留下心灵造诣无益于灵性的印象。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僧侣: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长兄年轻时感到抑郁。他离开家做了一名僧侣,而弟弟则接受教育,成为有学问和善良的人。然后,弟弟结了婚,用心履行着一家之主的职责。现在,在僧侣中有个传统,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在出家12年以后回去看看他们的出生地一次。我们说到的僧侣也这样回来看他的出生地。当他看到弟弟所拥有的土地、田地、财富和其他东西的时候,他来到弟弟的门边,站着喊他的名字。听见叫喊,弟弟出来看到他的兄长。在长时间没有看到他之后,弟弟喜出望外。弟弟向哥哥行礼,带他回家,坐在他身边,开始用各种方法款待他。两兄弟在吃完饭后交谈着各种话题。然后弟弟问哥哥:“兄长,你放弃了这些世俗享乐,四处流浪,已经做了如此长时间的僧侣,请告诉我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一听到弟弟这样问,哥哥说:“你想知道?那么跟我来。”这样说着,他和弟弟来到附近的河岸边,并且说:“看!”他马上趟过河水到了另一岸,并且对弟弟叫喊着,“你看到了吗?”弟弟支付给摆渡人半个便士,坐船过河,到他哥哥身边说,“我看的是什么?”哥哥说,“什么,你没有看到我用脚过了河?”弟弟笑着说,“哥哥,你也没有看到我付了半个便士就过了河吗?但是这就是你在12年里受了这么多苦所得到的所有回报吗?你所得到的只是我用半个便士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哥哥被这些话惊醒,专心致志于觉悟上帝。【27】

第二个故事如下:

一位瑜伽士获得了实现他所说的所有能力。无论他说了什么,都马上就会发生。甚至如果他对任何人说“死”,那人便马上死去;如果他对此人再说“活”,那人便马上活过来。一天,在一次旅行中那位瑜伽士遇到一位虔诚的圣人。瑜伽士发现他总是重复着上帝的名字,冥想着上帝。人们告诉他这位奉献者已经这样练习苦行好多年。看到和听到所有这些事情后,自私的瑜伽士来到那圣人身边,带着优越感说,“好了,你已经确实重复上帝的名字很长时间了,告诉我你可曾得到了什么?”圣人谦虚地答道,“我指望得到什么?除了觉悟上帝,我没有欲望;一个人没有上帝的恩典是不能觉悟到上帝的。那就是为什么我躺在这儿念着上帝,上帝有一天可能会同情我,知道我是如此谦卑。”瑜伽士反驳道,“如果你没有得到任何东西,那么这无用的努力有什么用?改变你的努力以致有所收获!”听到这样的建议后,那奉献者保持沉默。不过一会儿后他问瑜伽士,“好,先生,我能听听你已经得到了什么吗?”瑜伽士说,“好,你想听吗?看。”于是,他对拴在附近一棵树下的一头大象说,“大象,死。”大象倒下来马上死了。瑜伽士骄傲地说,“你看到没有?再看。”同时,他对死去的大象说,“大象,活。”大象马上活了,抖去身上的灰尘,像以前那样站着。瑜伽士洋洋得意地说,“好,现在你看到了吧?”那奉献者已经保持了很长时间的沉默,不过现在他说,“哦,有什么比我看到的大象死而复生更重要的吗?不过您可否告诉我您从这里得到的是什么?您获得了那种力量,可以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吗?您已经从老、病中解脱了吗?或者您已经觉悟到那不可分的存在—知识—喜乐本身了吗?”瑜伽士无语,他被唤醒了。【28】

在《室利·罗摩克里希那:伟大导师》中,斯瓦米·沙拉达南达讲述了两位灵性之人吉瑞嘉(Girija)和钱德拉(Chandra)的故事,他们通过灵性练习和苦行已经获得神奇的力量,然而最后却成为这些非凡力量的受害者。斯瓦米·沙拉达南达如下提到钱德拉:

师父告诉我们钱德拉有沉思的天性,还是一位爱上帝的人。他成功地用一个小球(gutika)创造奇迹;通过咒语用一个球来圣化他本人;他能从普通人的视线中消失,甚至能轻易地出入被仔细看管、难以靠近的地方。但是,如果在觉悟到神之前获得这样的神奇力量,那么软弱之人的心意会变得自私。无疑地,它让那纠缠于欲望之网中的人增加了自私,阻止他走向更高的理想,最后成为他堕落的原因。【29】

斯瓦米·沙拉达南达进一步解释道:

哦,师父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解释:“自私的增长带来罪恶的增长。相反,自私的减少带来美德的增长。自私的增长伴随着美德的减少而来,自私的毁灭结果是上帝的觉悟。自私是罪,无我是德。当‘我’死去,所有的麻烦消失。啊!”他继续道,“只有我执在经文中被称作‘灵性和物质之间的死结。’精神或意识是指本我,是纯洁知识的本质,物质是指身体、感觉等诸如此类。这个我执将这两者拴在一起,在人心中创造出牢固的妄想:‘我是身体、感官等等所拥有的生命。’如果一个人不能砍掉这个零散的困难之结,他不能获得任何进步。他不得不放弃。并且,神圣母亲已经向我显示,要避开神奇力量,视之为粪便。注意不要为它们付出代价。当一个人专心致志于灵修时,它们有时自发地来到他身边;但是那把注意力放在它们身上的人不得不突然在那个阶段停住了,不能走向上帝……”

当钱德拉在咒语上获得成功,我执在他心中增长。师父告诉我们,对欲望和金钱的执著渐渐在钱德拉心中生长。他迷恋上一位受尊敬的富人的女儿,开始经常用那神奇力量的手段去造访那富人家。这样,因为我执和自私的力量在他身上增长,钱德拉失去了他的神力,遇到了各种羞辱。【30】

第二个人是吉瑞嘉,他获得了身体放光的能力。关于吉瑞嘉,斯瓦米·沙拉达南达说:

一次他[师父]与吉瑞嘉一起走去萨巴胡·巴布(Sambhu Babu)的花园,花了很多时间与吉瑞嘉谈话。“奉献者们,”师父说,“拥有一种天性就像吸大麻者的特性。一位吸大麻者开始是深深地吸一口烟斗,再将之递给其他人,然后慢慢喷出烟。在他把烟斗递给其他人之前,他不会沉醉其中。同样当奉献者们聚到一起,一位奉献者,专注于神圣情感中,谈论着上帝,充满着喜乐,渐渐沉默;然后他给其他奉献者一个机会去谈论上帝作为一名听众享受着的喜乐。”当萨巴胡、吉瑞嘉和师父那天聚在一起,他们都没意识到时间的飞逝。渐渐天色已晚,在师父意识到他们得回去之前,初夜时分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他向萨巴胡道晚安,和吉瑞嘉一起上路,开始向卡利神庙走去。但是路上一片漆黑。不能看到路上的任何物体,他踏出第一步就滑倒了,迷失了方向。师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黑暗,专注于神圣谈话中,忘了向萨巴胡要灯。现在他要做什么呢?他抓着吉瑞嘉的手,开始设法找到对路的感觉。不过他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看到他这样受苦,吉瑞嘉说,“等一会儿,兄弟,我给你光。”他这样说着,转身站起来,从他背上用一条长长的亮光线照亮道路。师父说,“到卡利神庙大门的整条路上都在那亮光中,非常亮,我走的所有路上都有光。”

然后师父微笑着马上补充说:“但是他们那些力量没有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当吉瑞嘉和钱德拉在这个[我的]团体中待了一些时间后,他们消失了。”我们问原因是什么,师父说,“神圣母亲为他们好,把他们的力量收回到这里[他自己的身体]。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放弃了所有的无用之事,他们的心朝向了上帝。”【31】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经常把神秘力量描述成哄骗人的,将渴望这样的力量看作低等心智的标志:

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寻求它们[神奇力量]。如果一个人问一个富人要什么,他不再从富人那里获得任何恩惠。富人不允许这样一个人和他驾着同样的马车。即使他允许,他也不允许那人坐在自己身边。因此没有任何自私动机的爱是最好的……我得到那样的力量会害怕得发抖。如果我拥有它们,那么这个地方将变成一所医院或者一个药房。人们会聚集在这里,要求我治愈他们的病。拥有神奇力量就好吗?……神奇力量必然产生骄傲,骄傲令一个人忘记上帝……拥有神奇力量是非常麻烦的。南塔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这个道理。一位已经获得神奇力量的人在一场风暴来临时,坐在海边。风暴令他非常不舒服;于是他说,“让风暴停止。”他的话实现了。那时,一艘船在风前扬帆前进。当那风暴突然停止,船倾覆沉没了。乘客们死去,导致他们死亡的原因归咎于那个人。因为那个罪,他失去了他的神奇力量,去了地狱。【32】

斯瓦米·沙拉达南达讲了学者戈瑞(Gauri)的故事,他是通过灵性苦行获得伟大心灵力量的另一个灵性个体。用这些力量,他能在任何哲学辩论中击败对手。据说,无论何时这位学者进入一个辩论的地方,他将用强烈的灵性热情和英雄般的情感来开始大声吟唱某些神秘音节。吟唱的时候,他会用他的右手掌拍打着他的左臂,好像一位摔跤手,作为向他的对手的一种挑战。它表达出一种战斗色彩的神圣情感,任何人听到了这种有力的吟唱,马上会被一种不可描述的恐惧所征服,感到失去力量。一次,当这位学者来到达克希什瓦(Dakshineswa)的卡利神庙参加这样一次辩论,他遇到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这个插曲由斯瓦米·沙拉达南达记述如下:

师父[室利·罗摩克里希那]不知道戈瑞的那个能力。不过,他一进入达克希什瓦(Dakshineswar)卡利神庙,口中大声发出“ha,re,re,re”(哈、雷、雷、雷)音节的声音,师父内心似乎感觉到有人推他进来,令他发出那些声音,比戈瑞的声音还要大。戈瑞听见那些音节来自师父的口,继续更大声地发出那种声音。师父很兴奋,他发的“ha,re,re,re”声音比戈瑞的声音更大了。师父常常微笑着说,一个可怕的噪声出现了,好像土匪们在路上制造出来的噪声,因为两边发出的那种声音都越来越大。不管在哪里,卡利神庙的守门者都带着小树枝、棍子等跑着,慌忙地跑向噪音的位置。所有其他人都恐惧万分。在另一边,戈瑞最后不能发出比师父更大的声音了,沉默了,带着一些沮丧的情绪,慢慢进入了卡利神庙。知道了师父和新来的学者都在放声大喊后,所有人哄堂大笑地离开了。师父说:“神圣母亲后来告诉我,戈瑞偷走了别人的力量,使自己变得不可征服。那种力量在这儿被暴露了,他也永远失去了那种力量。”神圣母亲把那种力量吸走到‘这儿’(到师父这里)是为了他好。”已经看到,一天天过去了,戈瑞确实被师父的完美所吸引,完全效忠于他。【33】

心灵力量对那些已经获得自我知识的人是没有危险的。在那种情况下,心灵力量成为装饰,如同在印度教思想里围在湿婆神颈上的蛇标志一样。传统观念中,湿婆神被描绘成专注于冥想中,他的身体涂灰,他的颈部围着发着嘶嘶声的蛇,在他的双眼之间有另外的第三眼,放着火。湿婆神的第三眼,分辨之眼,放射着不动心之火,烧掉所有肉欲。发着嘶嘶声的蛇代表狂乱的感官。湿婆神已经完全征服它们,于是那蛇没有咬他,它们以漂亮花冠的样子来围着他的脖子,从而臣服于他自我征服的光荣。湿婆神涂的灰表示他烧掉了所有的欲望。

关于心灵力量,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

通过练瑜伽获得的力量对那完美的瑜伽士来讲不是障碍,但对初学者来说却不然,尽管两者在练习中都会经受奇迹和快乐的体验。Siddhis是练习中标志着成功的力量,它们会由各种方法产生,比如重复一个咒语、瑜伽训练、冥想、斋戒,甚至是草药和药物的使用。那已经克服了对所有获得力量的兴趣,和那放弃从行为中产生的所有美德的瑜伽士,会达到“美德之云”的状态——三摩地状态之一的名字——并且如同一朵云淌下雨水般地散发出神圣性。【34】

一位追求冥想之路的求道者必须牢记在心,使他偏离目标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和贪婪,它们在他进展中的不同阶段使他面临各种假象。心灵力量,这些假象中最精微的,被称作心意的欲望。当肉欲被克服,它再显现为心意的欲望,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对被认可、荣耀、崇拜和心灵力量的渴望。欲望和贪婪是最难克服的:通过它们的精微和虚假的推动力,他们甚至已经迷惑了高度进化的灵魂,让他们走向灵性的崩溃。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爱唱罗姆帕拉萨(Ramprasad)的一首歌。罗姆帕拉萨是伟大的诗圣和神秘主义者,在那首歌中,罗姆帕拉萨将冥想的过程比喻为潜入内心深不可测的深渊。歌词如下:

哦,心意,带着卡利之名,深深潜入,

进入灵魂深不可测的大海,

但是永远不要相信海底赤裸裸的珍珠。

倘若你在开始潜水时失败了,

带着坚定的决心和自我控制,

深深潜入,迈向圣母卡利的疆域。

哦,心意,潜入神圣母亲卡利的知识之海洋中,

那里平静地躺着发光的珍珠,

如果你环抱着爱,和跟随经文的规章,

可以为你自己而拥有它们。

但是在那些无声之海的深处,

六个短鼻鳄潜伏着——欲望、愤怒和其他,

四处捕食。

在你身上好好涂上辨别力的姜黄粉,

那辛辣的味道将会使它们碰不着你。

无数贵重的珍珠散落在海底:

罗姆帕拉萨说,跳下去,收集一些上来。【35】

六个短鼻鳄代表六种情感:欲望、愤怒、贪婪、妄想、骄傲和嫉妒。罗姆帕拉萨建议潜入者在进入他混浊的灵魂之前在身上涂上“辨别力的姜黄粉”——那是用分辨和不动心的盔甲防止那六种情感。

灵性情感

灵性情感的体验会表现出身体扭曲、毛发直竖、呼吸停止,甚至出神这样的情形,它们本身不能代表持久的灵性进步。一位求道者因为太过放任于灵性情感、软弱的神经,或者一个对灵性认可的无意识渴望,都会产生这些体验。经常发现情感气质占优势的求道者易于被灵性情感的高涨所征服,甚至易于获得类似局部狂喜的状态。然而所有这些体验,既不是自然的,也没有良好的基础。灵性进步不是由探索者偶然和暂时感受到什么所决定的,而是由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决定的,自然和自发的。他对上帝景象情感的增长必须与他对世俗对象渴望的减少相匹配。光是灵性情感体验是可疑的,除非它能激发个性的转变。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提醒灵性探索者关于灵性进程中的错误观念,他说:

情感的流露,没有伴随着相应的性格的转变,没有在心中唤醒对上帝景象的热情,不足以摧毁对贪欲和金钱的渴望——既不深刻,也在灵性领域没有任何真正价值。身体扭曲、流泪、毛发直竖,甚至是暂时的出神,都源于这个错误的情感,实际上是歇斯底里的。如果有那样的问题,求道者要加强营养,或者甚至向医生咨询。由于无意识,你在虚构这些东西。只有极少数伟大的个体灵魂有这些情感,冲破抑制之墙,显现为出神或者流泪等等,这是真实的。但是无知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以为那些他们自己的外在征兆是表示深刻的灵性热情,于是用此来取代严格练习、奉献和弃绝,他们故意培养这些感情流露,是因为他们软弱的神经,以及与最轻微的宗教刺激相应。如果继续允许这未受验证的结果发生,那就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在100位过着灵性生活的人当中,结果有80人是江湖骗子,15人患上精神病。只有剩下的5人可能会蒙福,一睹真正的真理之景象。因此要小心。【36】

借用的和暂时的体验

狂喜和情感形式表现出的灵性体验也许是借来的。一块铁靠近一团火会变热是因为它吸收了热。在这个例子中,铁的热不是它自己的,而是借来的,当铁从火边移开,它的热就消失了。同样,一位灵性求道者与一个伟大的灵性个体接触,会感受到一种在灵性情感上的突然提升,或者甚至体验到部分的狂喜,然后误以为这些体验和情感是他自己灵性进步的标志。这种现象可以从经常来拜访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灵性探索者们的体验来说明。不管何时,他们进入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在场的地方,都会感到强烈的提升和充满了灵性。在那些时候,弃绝、专注和上帝意识对他们来说似乎是自然和自发的,但是当他们离开他时,他们的灵性热情将大大失去其强度。

通过外部环境激发的体验

灵性体验能由外部环境激发所产生。当一位求道者参加宗教音乐会,沉浸于集体唱诵、舞蹈或者诵经中,他会突然提升至一个高位的灵性水平,但是这样的体验,尽管并非全是假的,大多数通常被证明是短暂的。除非一位求道者在不动心和弃绝中有好的基础,否则他的心意的突然提升通常伴随着突然下降。斯瓦米·沙拉达南达描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些外士瓦纳奉献者们和一位心神恍惚的年轻人一起来了。我们以前从未见过他们。他们来的原因是他们想让师父见那个年轻人,想知道师父对突然降临到他身上的奇怪灵性状态的看法。那个年轻人的脸和胸都是红的,他谦卑地将自己置于所有人的足下。当他重复上帝的名字,他持续地颤抖、毛发直竖,双眼也红了,由于不停地流泪,双眼也略有些肿胀。他肤色深蓝,不胖不瘦,头上有一绺头发。他的脸和四肢都优雅健壮。他穿着一件没有镶边的白色衣服,不很干净,并且我们记得,他没穿外套,也没穿鞋。他似乎对洁净,或者是对身体的保护十分漠然。当有一天他唱赞着上主哈里时,我们知道那高度刺激的状态突然降临到他身上。从那以后,他实际上不吃不睡;因为还没感悟到上帝,他日夜流泪,蜷缩在地上。他在那个状态下持续了一些日子。师父看到那年轻人时说,“啊!这是,我发现,madhurabhava(将自己视作上帝爱人的灵性情绪)的开始。但是这个状态将不持久;他不能保存它。保有这个状态非常困难。一旦好色地接触一位女人,这种灵性情绪将消失。”既然可能会那样,外士瓦纳奉献者们陪同那年轻人回了家。他们因为师父说至少这个年轻人的脑子没有狂乱而感到稍许安慰。不过,不久以后,一个消息传到了我们耳里,完全实现了师父的预言,这个年轻人被命中注定的灾难所征服。他幸运地上升至一个非常高的境界,确实属于桑克坦(sankirtan,齐颂圣名)那短暂的兴奋,不过,哎呀,之后他降至一个非常低的境界,这归因于他的心意对那体验的反应。【37】

对那些不是自发而是由外部环境激发的灵性体验做出反应,总会有危险。那反应通常是从那高处的灵性境界突然间地急速降至其最低处。一个人没有经由不动心和弃绝的练习而净化,很可能会堕落,因为它没有保持灵性热情、狂喜或者专注所需要的纯净。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已经给了我们如下警告:

无可置疑,情感的猛烈爆发、外士纳瓦派的舞蹈是好的,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是,实践它们也是很危险的,你必须从中挽救你自己。这里的危险在于——在反应中。一方面,情感马上上升到最高的程度,眼泪从眼中滚落,头似乎喝醉般地眩晕;另一方面,桑克坦一停,所有情感就从高处抛下,如同上升时一样。波浪在海上升得越高,带着同等的力量,落下时就跌得越低。在那种状态,要控制好自己情感对那反应的冲击是非常困难的,除非一个人已经有适当的分辨力,否则他总是有喜欢屈从于较低欲望等等的倾向。我在美国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许多人去教堂,非常虔诚地祈祷,非常带有感情地唱歌,甚至当听到讲道时也流下眼泪;但是走出教堂后,他们对世俗取向有一个非常大的反应和屈从。【38】

除非经由不动心和弃绝的练习来引导,否则专注与冥想的练习是无益的,甚至是不可求的。一颗不纯的心,当专注之时,可被证实像一个恶魔一样,不可能克制和控制。

偶然得到的体验

一个人可能会有偶然的灵性体验——即,这些体验可能会在一位求道者身体和精神准备接受它们之前来到。在圣人们中有例子,他们显现出伟大的灵性智慧,同时伴随着迷信和心胸狭窄。也有一些灵性人物,他们对自己的弟子显示出伟大的爱和同情,对其他人却显示出粗鲁和憎恨。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对此这样说道:

瑜伽士说,偶然获得这种状态会有一个极大的危险。有一长串的例子说明这样会有脑袋坏掉的危险;作为一种规则,你将发现所有这些人,不管他们多么伟大,他们偶然获得这种超意识状态而不带着他们的知识,在黑暗中摸索而觉悟,通常总会带有一些古怪的迷信。他们为自己敞开了幻觉的大门。【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