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机加班,企业未必加班
国际主要央行正集体向市场“注水”。美联储近日宣布,将再向市场注资1万亿美元,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7500亿美元的按揭抵押债券。这一“出格”举动极大提振了资本市场。
在美联储发表声明之前不久,日本央行表示,将把购买日本国债的规模扩大近1/3,至每月1.8万亿日元。此外,英国央行日前也通过了150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
那么中国呢?我们事实上已经确立了扩张货币以刺激经济的方针。国家明确提出,以高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3~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当货币供应量明显超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时,实际上就意味着将会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因而将来的物价将有上涨压力。另外,2009年4%的物价上涨目标,也显示出了政策面扩张货币的动向。最近,物价已经进入了负增长区间,要达到或接近目标物价还有极大的空间。
应该说,扩张货币是增加内需最为简单直接的手段。自4万亿元投资方案公布之后,有关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措施就成为各界下一个热盼的政策热点。这其中是有难处的。
首先,要想增加消费,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家庭的真实收入,并且是可以持续的真实收入。如果仅仅是一次性的收入增加,老百姓会想着分在各个时期消费,因而对当期的消费启动帮助不大。通过发行消费券其实很难真正扩大消费。
其次,财政无力独自承担扩大内需的重任。要真正启动消费,政府应该考虑出台持久的利好,如实行结构性减税,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以及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等。
问题是,这些计划都需要扩大财政支出,而这则受限于财政收支状况。在保持财政平衡条件下,不可能做这么多事情。所有福利国家都有着很高的边际税率,唯有如此才能具有大规模让利于民的财力,这也使得即便是在萧条时期,政府购买仍然是商品市场购买的主力。
在这些背景下,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实行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随着降息空间的减少,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在利率达到或接近零的情况下,全球主要央行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除大规模直接购买国债外,各国央行还将向特定领域如房贷甚至公司债券市场注入流动性。
当价格机制(降低利率)受到限制时,数量机制(扩张货币供应量)当然值得尝试。不过,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在此之前,政府首先需要确定衰退的时间是否足够长,只有是中长期的衰退,制造通胀才具有可行性;其次要决定何时结束这种激进的措施。
印钞机开动之后,将在短期推升股市,就像美国市场表现的那样,长期必将化作通胀压力。不过,对实体经济而言,其效果则有待观察。
适度的通胀能够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对家庭来说,当预期物价将下跌时,推迟消费是理性的选择;而当扩张货币供应量引发了通胀预期时,家庭就更有动机扩大当前的消费。对企业也是一样,当将来物价将会上涨的预期形成后,推迟投资也不再有利可图。并且,当企业看到产品涨价后,将会扩大生产,这将增加产出和就业。
定量放松的货币政策还能对某些消费领域产生直接的刺激。就像美联储可以有选择地向房贷和消费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样,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向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进出口信贷和消费信贷等领域注资,来针对性地启动内需尤其是扩大内需。
通过制造适度通胀的办法来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没有看上去那么激进。其实,放出多少货币,还是在央行的掌控之下。另外,作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鼻祖,马尔萨斯给出的原创解决思路是,社会需要维持一个食利阶层来消费掉剩余的商品。比起这一建议,通过扩张货币来制造需求还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
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复苏还需要其他条件,关注基本面的人不会因印钞厂加班加点而认为其他的企业也在这么做。另外,何时拧上货币水龙头也事关宏观经济大局,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