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焦虑
14796600000017

第17章 拾阶而上 步步脱敏

截止到现在,对翟晓铃这一阶段的咨询,走过了收集信息、分析成因、调整认知、揭示领悟的四个过程,严格地说,还应该有一个协助“修通”的过程。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好请她在领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体验修通了,以后的时间必须进入行为矫正的阶段。

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矫正,具有许多种方式,在医疗临床上应用的范围很广。其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人的行为模式都是后天学习模仿而来的,因此可以通过帮助、训练一个人重新学习、建立起一套新的行为模式,用以代替原有的模式。这样,本人的情况就随之发生了改变。基于这样的理论,从巴普洛夫、华生到斯金纳、桑代克、班·杜拉等行为主义心理学者,都对这个理论学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对人们的生活确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临床心理治疗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为“交互抑制法”),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

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实质上,这种方法是在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恐惧习惯的目的。

所以,为了让受治疗者能够承受刺激所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学会放松技术。

在以后对翟晓铃的咨询中,我重点放在用系统脱敏疗法治疗她的幽闭恐怖症状,把治疗的“靶目标”确定为幽闭恐怖。一共进行了五次治疗,其中两次重复上一次的治疗过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翟晓铃一周后再次来的时候,依然还是上次的装束,不过耳、颈上装饰的颜色趋于素淡了,人也显得有些活力了。

在反馈上次咨询后她的情绪状态时,翟晓铃告诉我,回去后她反复思考了自己的病因,觉得能够接受我的解释。

我再次向她讲解并和她讨论为什么说她的行为是儿童式的,分析成年人和儿童行为的差异之处。然后简单解释了她的几个问题,接着我们就进入了行为矫正的过程。

我先解释了什么是系统脱敏;然后告诉她大致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学习、掌握渐进式放松技巧;二是开始系统脱敏的训练。

我请翟晓铃以最舒适的姿势在躺椅上躺下,解开所有束缚的扣带,减少各部分肌肉的支撑力。拉上窗纱,将咨询室内的光线减暗,然后打开CD音响。

咨询室内荡漾起萧邦柔美的夜曲。

我坐在翟晓铃的侧后方,用缓慢而低沉的音调向她发出指导语:

“请你尽可能地使自己舒适,尽最大可能地让自己放松,脑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你要放松的部位上。现在,请你伸出右手,握紧拳,使劲儿握,就好像要握碎什么东西一样,注意体会手臂紧张的感觉。继续握紧拳头,并体会右拳、右手和右臂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好,放松……现在感到手臂很放松了,你的右手指也放松了,体会你此时的感觉如何……现在,再来一遍……把右拳握起来……

接着,我以同样的方法指导翟晓铃放松左手与左臂,放松面肌、颈、肩和上背部,然后胸、胃和下背部,再放松臂、大腿和小腿,直到最后身体完全放松。

我采用的是雅可布松的渐进放松训练。当各部分肌肉放松都做完之后,我发出最后的指导语:“现在你感到很安静、很放松……非常非常安静、非常放松……全身都放松了……我下面将要从10数到1,等我数到1的时候,请你睁开眼睛……”

翟晓铃缓缓地睁开眼睛,愉快地说:“真舒服啊!”

我将一张刻有指导语的光盘交到翟晓铃手里,要求她每天中午和晚上按照指导语自己练习放松,每次20分钟左右。务必做到持之以恒,坚持训练,达到一周后不用听指导语也可快速进入放松状态。

在实施系统脱敏之前,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求翟晓铃熟练掌握放松技巧,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第二是构建恐惧、焦虑等级。

接下来,我们和翟晓铃共同商定出她的恐惧、焦虑等级。

构建恐惧、焦虑等级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找出所有使翟晓铃感到恐惧的场景,并报告出对每一场景她感到恐惧、焦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0~100分来度量;二是将翟晓铃报告出的恐惧或焦虑场景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根据沃尔帕的理论,咨询师实施系统脱敏疗法时,应该从能引起被治疗者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被治疗者焦虑或恐怖反应时,就向治疗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些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被治疗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其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以后我们进行的系统脱敏训练中,开始的时候比较艰难。因为来访者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多数情况下不容易进入状态,所以每一次开始前都要反复放松训练的过程。

对翟晓铃的第一次脱敏训练的过程是这样进行的:

我请翟晓铃在治疗椅上躺下,打开音响,指导其依靠自我暗示进入放松状态。

之后,我开始描述引起焦虑的场景,要求她在能够清楚地想象此事时,翘起右手食指向我示意。

我先引导翟晓铃进入不会有任何恐惧、焦虑情绪的工作状态或与朋友在一起时的状态,让她适应这种情境。开始的时候翟晓铃不太习惯,很难进入状态。我采用冥想暗示的技术给予了处理。

待她可以进入状态后,便从引起焦虑的第一个等级开始:

“想象你在傍晚时分,走进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大商场,顾客不是很多。想象得越生动越具体越好,你就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如果你做到了,请翘起右手食指……好,保持这个想象中的场景……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用百分制打分。”

“10分。”翟晓铃轻声说道。

“好,现在商场里进来一些顾客,越来越多,嘈杂声也越来越大……你做到了就竖起手指……你给自己的焦虑指数打分。”

“30分。”她回答。

“深呼吸,告诉自己全身放松,用你学到的技巧……好,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

“15分。”

我重复了一次前面的场景,晓铃的焦虑指数降低到了10分。

“现在,你从商场走出来,来到一个公交车站。远处来了一辆公交车,你和其他乘客一起上去了。你想象出来了吗……好,保持这个想象中的场景……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

“25分。”

没有达到设定的焦虑、恐怖指数,这也是经常出现的状态。于是,我不作处理,继续把过程向下走。

“车到站了,你下车后你来到地铁站进口,你要乘地铁到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家中做客。你买好了地铁票……此时正是下班时的高峰……你站在车厢内,周围的人很多……想象到了吗?好,告诉我你打的分数。”

“嗯……60分。”她有些犹豫地说。

“深呼吸,告诉自己全身放松,用你学到的技巧……好,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

“应该是40分。”她回应。

“继续想象,继续放松……深呼吸……想象看到自己身上的肌肉在一块、一块地放松……做到了就竖起手指。好……”我引导着她。

“已经是15分了。”她有些兴奋地说。

“很好,你来到了一家电影院……买了张电影票。现在你站在电影院的入口。你想象出来了吗……好,保持这个想象中的场景……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

“40分。”声音中有些焦虑成分。

“深呼吸,告诉自己全身放松,用你学到的技巧……好,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

“30分。”

我重复了两次上述场景,翟晓铃的焦虑指数降低到了10分。

“现在,你坐在电影院的座位上,在你的周围也有一些观众。你向四周观看,有一些黄色的灯光……电影开始了,所有的灯都一盏一盏地熄灭了,只有银幕上的光……你想象出来了吗?好,保持这个想象中的场景……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我继续引导。

“60分。”焦虑成分更大了。

“深呼吸,告诉自己全身放松,用你学到的技巧……从颈部开始,逐渐向下看每一块肌肉的松弛……现在是腹部……好,现在给你的焦虑指数打分。”

“40分。”分数有所下降。

我重复了两次看电影的全部场景,翟晓铃的焦虑指数只能降低到30分,无法再降低了。我于是结束了这一次的脱敏过程。

第一次脱敏能够完全消除1~3级的恐惧、焦虑,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在第4级上停滞住,也是合理的。我安慰了翟晓铃,并对她的情绪作了一些处理,以免焦虑指数上升。另外请她回家后自己想象1~3级焦虑场景,实施自我放松,并尝试第4级的想象放松。如果感觉多次想象和放松后的焦虑指数总的趋势在下降,就是正确的。

在以后三次的脱敏训练中,翟晓铃逐渐适应了这种治疗方式。每次来的时候,我都要从第一级焦虑开始,逐渐上升,循环往复。第一次训练停滞在第4级想象电影院完全黑暗的脱敏,经过反复训练,最终焦虑指数降到了10分。

第5级“夜间,卧室内睡觉关灯、关门”的脱敏用的时间不太长,比较顺利。这与翟晓铃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她告诉我,自己每天都在作自我训练。我要求她一天做两次,她增加到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有时上下班的路上也在想象。

系统脱敏,在想象中完成后,还要逐渐运用到现实中。我要求翟晓铃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逐级进行实地训练,然后过渡到独自完成。她按照要求做了,逛商场、乘地铁、看电影。有人陪同时,基本没有问题,独自完成时还是有些恐惧,但都在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就是在关门关灯睡觉这一等级上,还有一些困难,最后还是把卧室房门留着一些缝隙。

进入到最高恐惧、焦虑等级的“乘电梯”时遇到了较大阻力。两次咨询时间的大部分都用在了这一等级上面。开始的时候,翟晓铃的焦虑指数始终无法降下来。过程中,我一步步地引导她在想象中走入大楼,等候电梯,走进电梯间,按键,到达目的地,走出电梯。每一步都询问翟晓铃的恐惧情况,如果焦虑指数高于30分,就引导她放松,并且增加了放松的方式,以渐进式肌肉放松与呼吸式放松相结合,交替使用,其间还需要休息一段时间。终于在重复了五次乘电梯的想象和放松后,翟晓铃完成了乘电梯全过程的想象,恐惧、焦虑指数最终降到10分以下。我们都非常高兴,又反复进行了两次训练。

在此之后,我还给她留下必须要完成的作业——每天到办公楼或自己住所的电梯间门前停留五分钟以上时间(她住在五楼,办公在三楼,每天都是走楼梯),并且进行想象,感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