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14794900000065

第65章 2011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3)

这样的组织生活很美好──记化学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文/孙鹏

化学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所在学科为分子设计与应用研究所,共有研究生54名,其中党员3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研究生的生活跟本科生非常不一样,不是仅仅的书本学习和应付考试,更多的时候他们要长时间地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多点一线的生活在很多人眼里繁忙而又枯燥。可是这样的一群人用他们的创意、用他们的智慧,在丰富的组织生活里找到了精彩和美好,让每一个党员都紧紧团结在一起,真正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的作用。

“双向评估”、“党员再教育”──组织生活在方法创新中简明

如何能做好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如何能让每一名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一个基层党组织保持战斗力与凝聚力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化学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开展的“双向评估”,“党员再教育”这些组织生活新方法,让这一切变得简明,变得实在。

“双向评估”顾名思义,一方面,党组织向联系人征求被联系对象的情况,另一方面,向联系对象征求意见,检查联系人的工作情况和态度,在支部大会上就联系人的工作情况予以评价。此制度实施以来,真正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了每个人的头上,党员与预备党员思想交流活跃,党组织可以看到每一个人不断地成长。

“党员再教育”采用主题讨论的形式,让所有党员在思想的交锋中,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党支部要求支部内的所有成员包括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每学期就国内外重大事件向支部递交一份思想汇报,倾听同学们对这些重大事件的看法。研三党支部组织支部活动,每次都会带上一些有入党意向的同学,让他们亲身体会党组织生活,让他们更了解我们的党组织。

与教工支部结对子──组织生活在互动中内涵升华

如果每天的生活只有做实验和记录实验数据,这样的生活我们都不想要。研三党支部群策群力,每个人提出主意怎么组织集体活动,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希望可以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分享科学研究的心得,分享生活的见闻。自己出去还不够,有机会他们还拉上了教工党支部,希望老师们可以给学生一些指点。

鉴于学生支部活动经费有限的现实,同时也为了加强研究所内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研三支部积极和教工支部结对,每个学期共同搞一次较大规模的组织生活。“和教工支部结对子,一起过一两次大规模的组织生活,这是我们支部的一大特色,既解决了学生支部经费有限,难以组织起丰富活动的问题,又给大家提供了向老师学习的机会,每次这样的出行,大家都像过节。”支部书记陈航这样说道。

2010年10月28日至11月30日,“西湖秋韵”中国杭州首届菊花节艺术节在杭州植物园举办。借此赏菊良机,又恰逢几名新成员加入研三支部这个大家庭,支部邀请了分子所教工支部老师和研三支部的德育老师一起到杭州植物园举行了一次主题讨论会。

实验室安全一直是化学系安全防范的重点,而研究生更是战斗在实验台最前线。作为党员同志,每个人对于实验室的安全都深有体会。研三支部组织每个党员写一份自己所在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操作规程,一份自己做实验的小窍门,以用来规范新进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指导他们入门。研三支部还要求党员同志们主动担负起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工作,同时,对于自己做得好的,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做得不好的,虚心向其他同学请教。这种由支部组织的主题讨论会,大家聚集到一起,共同分享自己认为实验室中容易忽略的安全事项,很必须,也很有效。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而学术诚信更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道理。研究生以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工作,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学术生态,规范学术道德,支部于2009年5月17日赴诸暨五泄交流科研心得,开展学术诚信讨论会。这次活动得到分子所教工支部的大力支持,支部有幸邀请到了分子所所长一同参会。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如何做好科学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党支部活动强化了所里各实验室同志对诚信的认识,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关心同学──组织生活在携手互助中情意浓浓

2010年12月,支部有一名博士党员一直觉得肚子痛,在切片检查后意外发现是癌症。得到消息后这位党员的妻子和母亲赶来了,支部会议紧急召开了。会议决定安排几名党员全程陪同家属办理好住院的各项事宜,两名党员同学轮流到该同学的病房陪护。这位患病同学从小家庭条件并不好,多年寒窗苦读考到浙大读博士,不曾想被疾病这样不幸的事情击中,家属和学生本人都一度情绪低落。支部成员鼓励他一定要战胜病魔,大家时常陪他的家属到西湖边散心。在尊重当事人意见的前提下,党员发动本支部同学为该同学捐款,虽然数额有限,但也让这名成员知道,支部是个大家庭,我们永远和他在一起。“现在,这名同学已经重新回到实验室的大家庭,虽然仍然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医药费负担仍然沉重,但是只要我们和他在一起,只要他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我相信他一定会最终战胜病魔。”支部书记陈航坚定地说道。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化学系第三党支部无疑是践行这一宗旨的模范。他们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着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感。人民群众中因有着这样一支队伍平添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快评

从这里发现生活

这样的一群朝气蓬勃、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研究生缺乏课余生活的认识。他们以党的组织生活促进科研学习,又以科研学习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交流互动中提高党性认识,游山玩水中提高学术修养。他们是科研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又是信仰坚定、懂得生活欣赏生活的现代人。

如何做新时代“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我们或许可以在化学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身上找到些许启发。学术素养与党性修养不应割裂,它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科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美好的党组织生活,让这批肩负国家建设重担的年轻人轻装上阵,党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本文编辑彭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