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14790900000055

第55章 另类医史(10)

说说石膏

英国大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影片以惊悚悬念著称,他的电影《后窗》更是让观众始终把心提到嗓子眼,美丽女主人公(由后来成为摩纳哥王妃的格丽丝·凯利饰演)的命运几乎让人感觉步步惊心。但相信影片还有一情景给观众留下了更深印象,那就是男主角骨折打着石膏的左腿,行动不便,更增加了悬念气氛。这里不讨论电影,单说那用来固定伤腿的石膏。

说起石膏,马上就会有一系列大多数人熟悉的说辞:石膏是一种建材,装修房子必不可少;石膏可做美术素描的模型;石膏还可用来制作出美味的豆腐等等。这些都是石膏的用途,如果加以归纳,可能要令读者吃惊了,石膏的用途可大了去了。石膏是非金属硫酸盐类中的硫酸钙矿物,是硫酸钙的俗称,主要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筑材料方面,可作水泥缓凝剂、建筑用石膏制品及胶结材料等;在农业中用作土壤改良剂、肥料及农药;还可应用于造纸、油漆、橡胶、陶瓷、塑料、纺织、食品、工艺美术、文教等方面;在缺乏其他硫资源时,也可作为制造硫酸、硫酸铵的原料。不同用途对石膏的种类、含量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用途对石膏矿石中的杂质也有不同的限制。当然,石膏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处不赘。

上述石膏用途分类,故意遗漏了石膏另一大用途——医用。下面细细道来。

按照时间顺序,咱们先说中医。石膏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名医录》曾记载,睦州(今浙江建德)杨士丞有一女,患骨蒸内热外寒,请了许多医生治疗未愈,后来处州(今浙江丽水)有位姓吴的医生就用了石膏入药治好了女孩的病。中医认为石膏可以清肺热、泻胃火,除烦止渴,用于高热、口渴、烦躁、肺热咳喘及胃火引起的头痛、牙痛,这是内服,宜生用。石膏还具有收湿敛疮(煅用)功效,主治湿疮、湿疹、疮疡溃而不敛、水火烫伤,这只供外用,须火煅研末。中药采用纤维状石膏炮制后入药,主要作为清实热的主药,去热力强,但用量较大。代表方为白虎汤。晚清著名的中西医汇通家张锡纯还发明了石膏阿司匹林汤。

可见,石膏的最初医用并非是用于骨科,医用石膏也不仅仅用在骨折固定上。那么,中国古人骨折了如何治疗呢?

在中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2000年前,中国的正骨医师就掌握着一种神奇的正骨奇术,不用透视、不用开刀,只用双手触摸皮肤就能判断骨折情况,也同样只用双手就能治愈骨折。这种正骨术以及衍生出的各种正骨膏药(现在散见于各地方电视台广告及路边“膏药”广告等)流传至今,且有遍地开花之势。我们只能说太神奇了!

当然,中医治疗骨折除了手法和膏药外,还辅之以竹板固定,也就是常说的“小夹板固定”。这个小夹板,并不是中医的独创,因为全世界古代医生都用小夹板对付骨折。已知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小夹板是古埃及的。至于现代医学的夹板治疗,已经发展到高分子材料,其透气、贴附,可兼备石膏可塑形、固定和夹板制动范围小的优势,符合生物力学及骨折功能锻炼。但这些高精尖的夹板价格较贵,我们国内使用较少。

石膏绷带作为常见的现代医用外固定材料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固定效果较好等优点,逐渐取代了小夹板。但其也存在操作烦琐、固化时间较长、不易透气、不能透过X射线、易破碎、易潮湿等缺点。不同部位骨折有不同的石膏固定方法,名目繁多,比如良贝氏石膏固定、人字石膏固定、蛙式石膏固定、屈曲石膏固定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档新型医用材料的需求日益明显。骨科新型高档固定材料也层出不穷,比如外固定用氨纶弹性绷带、自粘绷带、网状绷带等,但大多价格昂贵,无法惠及大众。与此同时,内固定技术和材料也日新月异,许多产品和技术号称可以取代石膏。

但我们发现,骨科学员的基本功课依然是打石膏、固定、复位等技术,石膏绷带在骨科外固定中依然扮演主要角色。